Translate

2017年6月29日星期四

回顧綠邨電台開台史

   按照香港《星島日報》於二零零一年四月十五日一則《綠邨七三八電台小歷史》報道所刊載,綠邨電台創辦於一九五零年,直到至今已有六十七年歷史。雖然綠邨電台和澳門電台曾停播,但綠邨電台的建台史長度屬於第二早,第一早屬於創辦於一九三三年的澳門電台。綠邨電台創辦人是澳門土生葡人羅保,他曾經在一九五二年協助處理關閘事件。綠邨電台也有曾經一段輝煌歷史,許多名人曾經主持節目,當時一些名編劇家南海十三郎、音樂家盧家熾及著名播音人李我等都是電台節目主持人。綠邨電台也曾經播賽狗節目而風靡港澳。後來電台發射塔在一九六二年建成﹐綠邨電台廣播覆蓋至中港及東南亞。

   可是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後期之後,情況就不太一樣。澳門「一二·三」事件爆發之後,按照老報紙所記載,一九六六年一二月三日至八日通宵廣播當時事件局勢情況。當時澳門華人代表何賢在一九六六年一二月三日也有去到綠邨電台,呼籲市民沒有事千萬不要外出。後來澳門「一二•三」事件以澳葡草簽答覆書和親台勢力被趕走而結束,但對當時綠邨電台也有一些影響。就是綠邨電台在香港六七暴動期間,曾被「澳門同胞支持港九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領導的「綠邨電台廣播組」接管,主要是要向澳門和香港地區播送與「反英抗暴」和中國內地「文化大革命」有關的政治宣傳消息。不過綠邨電台早在一九六七年六月被當時澳門左仔強奪,當時綠邨電台台長也表示遺憾。後來由於「綠邨電台廣播組」在一九六九年解散,綠邨電台從此以後改為純商業電台形式運作。澳門左仔當年非法強奪電台,嚴重破壞綠邨電台廣播電台自主權,也嚴重破壞社會治安。
圖片原出處:poetrypicture.leongsongfong.com

   現時的綠邨電台,按照香港《星島日報》一則《綠邨七三八電台小歷史》報道所刊載,「後於一九九四年﹐東方基金會收購綠邨電台及於年尾因技術改良問題而停播。現在的綠邨電台於二千年三月二十二日重新啟播﹐並正名為「綠邨七三八電台」﹐還遷址至澳門馬會大樓四樓。復播後的電台節目多元化﹐有資訊時事、音樂、文化、體育、直播賽馬賽狗及足球賽事等節目。電台同時亦保留有每星期八小時的葡語廣播﹐現時香港一些偏西或離島地區也可收聽得到。」後按維基百科指「二零一五年十一月起,使用FM99.5MHz廣播,由於使用低功率,大部分澳門地區接收不清晰,二十四小時全天候播放音樂。」


   綠邨電台最初期台址,按照香港《星島日報》於二零零一年四月十五日一則《綠邨七三八電台小歷史》報道所刊載「名為「綠邨」﹐皆因初期所選的台址﹐是被人稱為「綠邨」的俾利喇街及美副將馬路交界處的綠色洋房﹐故被人稱為「綠邨電台」。第二個台址就是在漁翁街附近,現在綠邨電台台址就是位於澳門賽馬會大樓四樓。綠邨電台雖然當年因技術改良問題而停播,現在綠邨電台在社會影響力也大不如前,但可取的是後來可以重新啟播後﹐曾經讓電台節目多元化。

2017年6月23日星期五

提高普通話教學比例引發爭議

  澳門教育暨青年局有意提高普通話教學比例,引起社會上許多爭議。其爭議點在於從澳門教育暨青年局有意提高普通話教學比例問題上,提高普通話教學比例後會不會影響學生運用粵語能力?值不值得讓學生認識普通話?

  這些爭議點存在原因,首先在於一些市民對提高普通話教學比例的擔憂。為什麼形成一種擔憂?這是由於中國大陸大力推動以普通話上大中小學任何科目教程,其他地方語言的普及教育則長期忽視,同時扼殺其他地方語言的生存空間。一些市民因而認為在澳門提高普通話教學比例,扼殺其他地方語言生存空間的情況可能會嚴重過中國大陸。

  其次就是市民對特區政府和各公私立學校處理有關教育工作信心不足。雖然澳門當局官方教育指引,指出特區政府堅持粵語和普通話雙語教育並重為原則,同時各公私立學校自由辦學,公私立學校可以自由決定使用什麼辦法教學。但是可能讓外界難以保證公私立學校,能夠比例適當地進行粵普雙語並行教育。

  筆者都算是過來人,曾經接受普教中和粵教中,這是因為曾經長期於中國大陸生活。普教中和粵教中的主要區別,在於語言習慣的不同。始終感覺粵教中最親切,因為粵語屬於許多廣東、港澳等地人的第一語言。現時澳門約有四分之一學校使用普通話去教中文科,沒有必要再有意提高普通話教學比例。應該加強普通話教育的同時,同時也要加強粵語教育。

  對於完全支持提高普通話教學比例者的有關言論,筆者在本文想作一點回應。根據澳門《正報》所載,市民陳鳳 (青洲坊會副理事長) 出席澳廣視《澳門論壇》時同意和支持普通話教學。「我是中國人,我的母語是普通話。」陳鳳提出,身為中國人,為何不敢用普通話重點教學?並說:「講好普通話,走遍天下都不怕。」雖然澳門青洲坊會副理事長陳鳳的愛國精神言語令人敬仰,可是令人難以相信的是,口頭說自己是中國人母語是普通話,為何她使用粵語表達這個意思出來?令人感覺澳門青洲坊會副理事長陳鳳說這些說話很假,難以證明她母語是普通話。另外講好普通話如何走遍天下都不怕?普通話在台灣稱為國語,在海外一些國家華人地區稱為華語,講好普通話暫時仍只是促進不同華人之間的溝通,講好英文才可以算是走遍天下。

  另外根據澳門《正報》所載,社會綜合研究學會會長葛萬金出席澳廣視《澳門論壇》時表示,澳門要成為國際城市,學習更多語言是好事。並指出,很多外國人都學普通話。對於有人反對普通話,他說:「臨近立法會選舉,很多人拿小題目炒作,這是我們原諒、明白的。」大家應該要理解,推廣普通話影響社會的問題絕對不是小題目。接近澳門的廣東廣州,曾經就粵語存廢問題引起一場風波。難以相信粵語生存空間存廢屬於小題目。同時提高普通話教學比例爭議,在澳門是一直存在的社會話題。絕對不是臨近立法會選舉,才有人去拿來做小題目炒作的話題。

2017年6月15日星期四

檢討文化局心水書房社會效益

圖:澳門公共圖書館
按照澳門公共圖書館官方網站一則通告所載,「為配合南灣.雅文湖畔文創商舖公開招標,文化局澳門公共圖書館轄下心水書房將於七月一日起結束服務,最後服務日為六月三十日。『好書交換計分咭』亦於七月一日起失效,歡迎市民在服務結束前使用『好書交換計分咭』。」
  這澳門公共圖書館官方網站一則通告,指出文化局為配合南灣.雅文湖畔文創商舖公開招標的工作,澳門公共圖書館轄下心水書房就會即將於七月一日起結束服務。在政府通告當中,明確寫著服務結束。換句話說文創商舖公開招標後,文化局可能未必在同一地點繼續創設心水書房。心水書房若果是永遠結束,這其實是愛書人的損失,這是由於愛書人失去了一個讀書空間。希望能夠繼續舉辦同類型讀書活動。
  心水書房結束原因,可能不只是於南灣.雅文湖畔文創商舖公開招標,也可能是社會效益不大。社會效益不大,可能存在以下幾個原因,首先就是宣傳工作做得不足。相信一些市民不知道心水書房的存在,這是由於宣傳廣告不足。有關心水書房的廣告,似乎只在與文化局有關網站上找到,其他網站和一些實體報刊、電視台電台等地方找不到。不相信管理文化的當局,沒有足夠資源宣傳心水書房。應該投放更多資源宣傳推廣,若許能吸引更多市民參與其中。
  其次就是地點選擇不太妥當。相信一些市民不知道心水書房的地址在哪裡?加上南灣.雅文湖畔一帶,或者不是市民和遊客常去的地方。這樣自然讓愛書之人,感覺活動地點有些不方便。應該在澳門不同堂區設置心水書房,心水書房使用地方可以不用太大,最主要方便市民參與該活動就足夠。
  第三就是澳門還沒有太多良好閱讀氣氛。沒有良好閱讀氣氛,自然就沒有市民有興趣前往有關書籍的地方享受知識。沒有良好閱讀氣氛,這應該是社會效益不大最主要原因。也許當局應該以提高市民閱讀興趣的主要工作為先,其次就是完善文化設施。這是因為文化設施若果辦得非常完美和漂亮都好,最後都是沒有太多市民願意前往使用,這樣只會浪費公帑資源。
  雖然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上任已兩三年,一些市民稱呼他為譚超人,也有些市民批評他好大喜功,也批評他對文物破壞。不過他對於澳門文化設施提升工作的重視,大家應該能夠共睹。例如南灣.雅文湖畔文創商舖、澳門公共圖書館合併等措施。但是提升澳門文化設施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完全可以提升完善。推行政策措施,應該多廣泛聽取各界不同意見之餘,同時借鑒不同地方的做法。例如心水書房是否繼續辦,還有如何辦得更好等,值得大家廣泛地去討論。

2017年6月10日星期六

評葡萄牙在二戰後對澳門政策

雖然澳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日本沒有直接佔領澳門。可是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難民不斷湧入澳門,因而令澳門社會、經濟等有一定的影響。澳門同胞在抗日年代同時還作為一種力量,聲援當時中國大陸人和香港人抗日。葡萄牙當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如何對待澳門,這應該是筆者感到有興趣的地方。最近在老報紙當中,找尋到這方面的相關老資料。值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1950年新馬路。(網上照片 攝影:李玉田)
按照新加坡《南洋商报》在一九五一年七月十八日,新聞標題為《澳門準備不設防/求在三次大戰中獨善其身》。該新聞總共分為五大節,每一節都有一個小標題。該新聞首先作一個港澳情況的比較,新聞標題就是「象徵的軍隊」。認為澳門被葡萄牙政府佔領四百多年,港澳距離不算遠,但港澳兩地駐軍形式不一樣,香港駐軍著重於積極方面的備戰,澳門駐軍則只是消極方面的象徵形式化。香港由於曾被戰火影響,戰後因而保持警惕。至於澳門駐軍為何消極方面的象徵形式化,在該新聞文章後面提出有關質疑和解說。

該新聞第二大節新聞標題就是「不開罪政策」。該新聞報道其中指「澳門流傳過一個笑話,如果中共下令進攻澳門,那麼一小時以後,就能夠完成佔領的軍事行動。在這種防禦力量過份低弱的今天,澳門政府難道沒有設法鞏固自己嗎?那也不是,澳門正在防備戰爭中,但只是消極防備罷了。」由於澳葡當時消極防備,澳葡在「一二.三事件」當中輕易被中共軍事包圍,最終澳葡作道歉和賠償。難以相信當時中共使用一小時就可進攻佔領澳門是屬於笑話。

該新聞第三大節新聞標題就是「不設防傳說」。該新聞報道其中指「五月初,澳門流傳著一個有關戰爭與和平的故事,澳門將會宣佈成為不設防城市,希望藉此在未來美蘇為首的大戰中,澳門脫離了戰火的恐怖。」據說聯合國紅十字會發動這個不設防城市工作,聯合國紅十字會準備在澳門成立總站,以應付未來大戰。同時,流出當時中共政府同情澳門劃為難民區的建議流言。這些說法由於只是流傳的傳聞和流言,本文就不作認真考究。不過未來人事變化多樣,難以保證一個地區形勢如何發展。這麼快就設定一個地區完全安全,就安排設立所謂總部,只會令人感覺預算太早。

新加坡《南洋商报》在一九五一年七月十八日,
《澳門準備不設防/求在三次大戰中獨善其身》。
該新聞第四大節新聞標題就是「想保持中立」。該新聞報道其中指澳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日本沒有直接佔領澳門,這是由於葡萄牙宣佈中立,但葡萄牙作出「君子政策」不開罪日本。這樣可見當時澳門人生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絕對不是完全沒有影響。葡萄牙作出「君子政策」不敢開罪日本,自然許多政策措施向日本讓步。最直接影響的自然當時生活在澳門的老百姓。

最後該新聞第五大節新聞標題則是介紹「澳門的現狀」。該新聞報導其中指「澳門政府正在為不設防城市而努力,葡萄牙人榮幸歷史的重演:不受任何軍隊的佔領,但是歷史會不會重演呢?北京才能答覆。」北京才能答覆歷史會不會重演一句,這句話說得很真實。北京才能答覆原因,應該在於當時中共政府軍事力量日益強大。當時葡萄牙人還幻想歷史會不會重演,令人感覺太過於脫離現實,也過於安於現狀。

2017年6月1日星期四

香港六七暴動爆發初期與澳門

  自從香港左派在一九六七年五月爆發暴動後,當時澳門親中共的各界紛紛成立鬥委會、集會和遊行聲援香港左派,去反對港英政府。本文就從老報紙當中,簡單評述香港六七暴動初期與澳門的情況。
香港左派在一九六七年五月爆發暴動後,澳門陸續有親中共各大社團學校開會聲討港英。一九六七年五月十日,澳門工聯開會通過代表澳門工人發表聲明,最堅決支持港九膠業工人反迫害鬥爭。一九六七年五月十二日,同善堂小學、銀業小學、婦校教職員工、澳門中華教育會等辦座談會聲討港英政府。一九六七年五月十六日,澳門十月初五街坊眾開會聲討港英。廣大師生開會聲討港英。一九六七年五月二十五日,澳門宗親會和同鄉會辦座談會支持港胞聲討港英政府。一九六七年五月二十八日,澳門濠江中學舉行家長座談會支持港胞聲討港英政府。
1967522澳門市民
澳門親中共各大社團學校開會聲討事件或聲援香港,在中國「文化大革命」之後,成為了一種畸形社會常態。雖然反對港英作用不完全大,不過都鼓勵當時街坊許多人認識事件。雖然鼓勵當時街坊許多人認識事件是好事,不過令人感到可惜的是當時放出資訊太過於片面和偏激,因而令許多人主動參與鬥爭當中。

同時也陸續有親中共各大社團學校成立支委會聲討港英。一九六七年五月二十三日,澳門各界同胞支援港九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成立,發表告澳門同胞書。一九六七年五月二十四日,澳門街坊福利會成立支委會。一九六七年五月二十五日,澳門工商會成立支委會,馬萬祺致詞。鏡湖員工學生成立支委會。菜聯學生成立支委會。中華教育會成立支委會。一九六七年五月二十八日,澳門中華醫學會成立支委會。除此之外,澳門陸續有各大社團學校寫信給報社聲討港英。
香港工商日報, 1967-05-21
大公報, 1967-05-22
來自當時澳門各界成立所謂支委會,其實是為了支持港九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這其實是一個臨時組織,建立支委會主要目的應該是為反對港英迫害,而創設一個社團平台。這是由於澳門「一二.三」事件後,澳葡被迫讓步,親台社團被趕走,因而左派成立什麼類型社團也沒有其他立場的人反對和質疑。

196762市民日報
當時澳門親中共的各界除了成立支委會和開會、寫信給報社聲討港英之外,還有集會和遊行。一九六七年五月十二日,澳門同胞在英駐澳機構抗議港英當局。英國駐澳門領事艾安時被左派份子強迫唸「毛語錄」。一九六七年五月十七日,澳門新聞界集會聲討港英。一九六七年五月十九日,澳門的士司機舉行示威行動。一九六七年五月二十一日,澳門各界舉行萬人反英大會和大遊行。澳門工聯理事長粱培講話。工人代表梁淑儀講話。一九六七年五月二十七日,澳門英國領事被辱。英國報紙指出係紅衛兵所為。一九六七年五月三十一日,英駐澳門領事署宣佈關閉領事撤離抵港,同日澳門左派人士再示威。
1967524市民日報

在香港六七暴動初期在澳門較大被影響的團體,應該是英國駐澳門領事署。澳門左派反對港英政府,首當其衝就是要反對英國駐澳門領事館人員。最終英駐澳門領事署宣佈關閉領事,撤離澳門而抵達香港。澳門左派的當時所為,影響外國人對澳門華人的印象。雖然對英國駐澳門領事署有意見可提出抗議,但「文化大革命」形式解決問題,只會令社會更為分化和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