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2020年4月30日星期四

淺評二零二零年度施政報告社會文化施政方針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長官賀一誠,早前在二零二零年四月二十日於澳門立法會,公布他任內首份施政報告。由於這份施政報告在武漢肺炎疫情陰霾下發表,因而社會焦點比以往更為注目。因為澳門社會各界都好想知道,這份施政報告如何重振澳門疫後社會民生和經濟。本文主要淺評澳門二零二零年度施政報告當中的社會文化施政方針,以表達筆者對這些問題看法。
  參考澳門《二零二零年度施政報告》當中指出,今年有多個社會文化公共部門架構進行重整精簡。澳門旅遊局將會轉由經濟財政司管轄,以及將教青局與高教局進行合併。認同重整精簡架構,有助於提升政府部門工作效率。澳門旅遊局轉由經濟財政司管轄,希望能夠有效控制旅遊局方面支出。教青局與高教局進行合併,希望能夠更好集中處理教育與青年方面工作。
  參考澳門《二零二零年度施政報告》當中指出「關注疫情帶來的影響,除原有年度的醫療補貼計劃外,將額外發放多一次六百元的臨時性醫療券,扶持私家醫生的經營。」當局允諾將額外發放多一次六百元的臨時性醫療券是件好事,因為為民所急。希望未來當局都做多些調查,多些了解病人和私家醫生需要。從調查了解醫療券是否能夠幫助病人診療問題,是否能夠扶持私家醫生經營問題。
  參考澳門《二零二零年度施政報告》當中指出「更系統地培養澳門青年的愛國情操,籌建愛國愛澳教育基地,作為學校及社團開展愛國愛澳教育的重要場所。鼓勵更多不同特質的學生和青年赴內地學習交流,擴大參與對象的覆蓋面。新增不同層次的青年內地交流學習及體驗活動,並加大力度支持學校及青年社團增辦多元化的赴內地交流活動。」
  其實澳門人夠愛國,夠守法反對任何形式暴力,不需特別加大力度培養澳門青年的愛國情操。因為物極必反,不要以為投入太多資源,就必定有非常好的效果。愛國愛澳教育基地的選址,必須全面反映中國和澳門的歷史。例如普濟禪院內中美《望廈條約》的簽訂地點、關閘附近的中葡衝突地點、噴水池和澳督府附近的一二三事件發生衝突地點、大三巴附近的澳門各界聲援八九學運地點等。認同去中國大陸交流學習及體驗活動意義,希望不只流於表面,如果最終變成吃喝玩樂就不太好了。
  參考澳門《二零二零年度施政報告》當中指出「加強學生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認同,實施新修訂的《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確保中學歷史列作必修及獨立成科;推出整套中學《歷史》教材供學校選用。與相關部門合作開展《憲法》與《基本法》的宣傳教育。重點推行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舉辦相關主題的分享會及學術研討會;在教材中加入有關內容;資助學校組織及推廣相關活動。舉辦引入國粹到校園系列活動。協調組織學校於校內進行與國家安全相關的展覽活動。」
  認同開展《憲法》與《基本法》的宣傳教育意義,但不應只局限於國家安全需要,也不應只局限於愛黨教育的需要。應該多推廣《憲法》與《基本法》當中,有關老百姓基本權利、義務的重要細節。維護國家安全是義務,老百姓基本權利更是必須保障的人權細節。
  參考澳門《二零二零年度施政報告》當中指出「深化『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的建設,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的相關活動,利用已有的『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網站及社交媒體,每月分享澳門特色美食以及其烹調過程的影片;並基本完成澳門土生菜資料庫的資料收集和處理工作。」
  非常認同當局深化『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的建設,其中計劃今年內基本完成澳門土生菜資料庫的資料收集和處理工作。澳門土生文化的資料收集和處理工作,不應該只局限於澳門土生菜。希望也對澳門土生語言也作資料收集和處理工作,最終也成為一個澳門土生語言資料庫。因為澳門土生語言瀕危程度與澳門土生菜一樣嚴重,更需要作資料收集和處理成為資料庫去保護。

2020年4月24日星期五

正版與錯版「康乃馨革命」一周年澳門紀念郵票


葡萄牙里斯本在1974年4月25日發生「康乃馨革命」,又稱「石竹花革命」和「四•二五革命」,鮮花象徵葡萄牙新時代開始,隨著葡萄牙政權更迭,新政府宣佈澳門不是屬於殖民地,而是屬於葡萄牙管理的中國領土。英國廣播公司把消息傳到澳門,但傳播界沒有立即確認。
  葡萄牙里斯本的軍事政變導致葡海外帝國的非殖民化,但澳門暫時保持現狀。新政權在推翻「新國家體制」政體之後,對內實行民主政治,對非洲的海外屬地和帝汶實行非殖民化政策,對澳門則實施權力下放的政策,開始有秩序地把原來集中在葡萄牙中央政府的各項權力向澳門下放。在憲制上制定《澳門組織章程》,體現權力下放的原則。根據《澳門組織章程》而籌組的澳門立法會同時於1976 年8月9日正式開始運作。
  葡萄牙為紀念此日就把4月25日定為自由日。澳門主權移交前(即1976年至1999年)曾經是公眾假期,在澳門主權移交後取消。
在1975年,澳葡政府郵電司為紀念「康乃馨革命」一周年,就發行了一枚橙色10 AVOS(葡幣1毫)和一枚青綠色1 PATACA(葡幣1元)的紀念郵票。
  筆者最近購買了兩枚橙色10 AVOS(葡幣1毫)正版與錯版「康乃馨革命」一周年澳門紀念郵票。圖左為正版,圖右為錯版。錯版錯於背景底色油過界,葡萄牙國旗和士兵顏色未填滿露出白色,葡萄牙國旗顏色邊界線畫深。大家觀察到錯版錯處嗎?
參考資料:澳門政府公報、吳志良和楊允中主編《澳門百科全書》大事記、陳震宇著《澳門郵票》

有趣的澳門文史社交網站私人專頁

現時的社交網站Facebook上,出現了不少有趣的澳門文史社交網站私人專頁。因為社交網站Facebook在澳門使用率之高,好多私人或團體都選擇在社交網站Facebook開設專頁,澳門關注社區保育和文史愛好者也不例外。本文就為大家講述不同澳門文史社交網站私人專頁的有趣之處。要為這些與澳門有關的網絡事物做個記錄,同時也為澳門以外的人更好認識提供方便。


Memory Macau 故城回憶在二零一五年二月十三日設立,設立至今已五年,由勞加裕所管理。不過早於二零一二年一月,勞加裕所設立的博格上已開始發表文章。在FB專頁和博格主要發表研究澳門古代和近代史的文章,曾發表的《因蘿莉引發血案!澳門街頭上的求婚大戰》,深受網友好評。在二零一九年三月與陳澤成以遺産學會名義出版過《澳門總督官邸》一書。同時曾接受《新生代》雜誌的訪問。 筆者曾參與Memory Macau 故城回憶作者勞加裕與陳澤成在井井三一繪本書屋主講的新書發佈會,感覺該兩位作者資料搜集功夫上非常充足。


macauoldmap.com FB專頁在二零一五年八月一日設立,設立接近五年。不過網站早於二零一零年已開始發表内容。兩者都是由龍發枝所管理。網站和FB專頁主要發表舊地圖和舊照片,同時還有一些獨特歷史建築的研究心得。 他曾經參與在二零一七年九月於澳門檔案館和二零一九年十月於遺産協會進行講座。在二零一九年曾經推出《十年十年失築記》、也曾經與Memory Macau 故城回憶作者勞加裕合作推出《一八七四年 澳門市公共街道命名册》一書。最近也準備與陳澤成以遺産學會名義,推出《澳門歷史建築備忘錄(一)》一書。筆者也曾經出席龍發枝的講座,非常感謝他與大眾無私分享五六七十年代澳門舊彩色幻燈照片。


Hou-Lim皓廉在二零二零年二月三日於FB設立,開設未夠半年。他以口述影片形式講述澳門史。由於他留學過葡萄牙,他的特色在於發表文字和影片上都有中葡文解釋,這是其他FB歷史專頁當中少見。可以在中葡文並重當中,深入認識澳門史。


筆者管理的建燁老檔案收藏札記在二零一六年五月二十九日設立,開設接近四年,曾名澳門老新聞、環球舊聞:世界老檔案頻道。以發表澳門報章專欄和歷史專題文章為主。不過早於二零零九年在博格上,已開始發表圖片和文章。其次會發表個人舊收藏心得、各地老報紙研究、數據資料整理、黑白圖上色。不過許多内容仍有完善空間。



每一個私人性質的澳門文史社交網站Facebook專頁,都是以發布個人原創研究歷史為主。關注本土歷史文化的人士與團體以各自所長去分工細作,能夠讓大眾深入認識本土歷史文化之餘,也能夠讓史學和社會學觀點百家爭鳴,不受中國大陸官方一套論述所限制。希望不同關注澳門歷史的人士和協會團體共同努力,把澳門歷史普及和保育工作做得更好!

亞馬喇總督任內創下澳門史上四個第一次

今日起不定期到澳門脈搏報撰稿,感謝楊社長邀請!第一篇文係講亞馬喇~

 亞馬喇總督在1803年(清嘉慶八年)3月4日生於葡萄牙一古老卻世代從戎的貧微士兵家庭,在1849年8月22日死於葡屬澳門。1846 年(清道光二十六年)至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的三年任期內,曾經創下澳門史上四個第一次。
在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已搬回葡萄牙的亞馬喇總督銅像,維基百科共享資源
獨立於果阿葡印總督管治後掌管全省治權的第一位澳督:1846 年(清道光二十六年)的4月21日,亞馬喇就任澳門、帝汶、索洛爾省總督。他是澳門、帝汶、索洛爾(又譯蘇祿)在1844 年(清道光二十四年)九月二十日合併為一省,獨立於果阿葡印總督管治後的掌管全省治權的第一位總督。(1)直至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10月29日,帝汶、索洛爾才暫時脫離澳門。(2)
港澳之間第一宗引渡案:1846 年(清道光二十六年)的8月,葡萄牙人卡埃塔諾·馬爾紹(José Caetano Marçal)在廣州經營鴉片貿易,對外謊稱有現貨到粵,準備廉價拋售,前後預收貨款6萬元,後又攜款逃匿澳門,事發之後就被捕,未經審判,即被判入獄7個月。澳門政府遂懷疑此案牽涉葡萄牙人議事會理事官阿西斯,費爾南德斯、西帕里亞諾·叭之咕及梅洛(Alexandrino António de Melo)三人,有共同參與欺詐財務嫌疑。阿西斯原任澳門代理法官,白志高、梅洛二人為葡商。事發後,阿西斯與白志高逃至香港,梅洛逃至廣州,澳門法院遂下令通緝。1846 年(清道光二十六年)8月22日,澳督亞馬喇照會港督德庇時(John Francis Davis),要求逮捕二犯 並引渡回澳。德庇時即下令拘捕二犯。1846 年(清道光二十六年)8月25日,經香港法庭審訊後,當晚即將二犯引渡歸澳。這是港澳之間第一宗引渡案。(3)直至1847年(清道光二十七年),葡萄牙人卡埃塔諾·馬爾紹(José Caetano Marçal)送交當時管轄澳門司法的果阿上訴法院作審判,最終被判無罪釋放。該裁判書援引了《最新改革法》第21編第862款規定葡萄牙人在外國觸犯刑律可在葡萄牙或其屬土判決罪行,但這案件無法判決被告,原因是由於葡萄牙人卡埃塔諾·馬爾紹(José Caetano Marçal)犯罪地點在廣州,此非葡萄牙領土地。亞馬喇總督聞訊之後,對這個裁判一事非常憤憤不平。(4)
葡萄牙國旗第一次在氹仔島升起:1847年(清道光二十七年)·9月9日,澳督亞馬喇在十字門的氹仔碉堡上懸掛葡國旗,這是葡萄牙國旗第一次在氹仔島升起。(5)直至1851年(清咸豐元年),澳葡政府就派兵佔領氹仔島,設立一個精兵哨所。(6)1864年(清同治三年),澳葡亞馬廖政府任命第一位氹仔、路環守備指揮官。(7)
時任氹仔港監制定當地行政管理的第一部規章: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氹仔港監小雅努阿里奥·阿爾梅達(Januário Agostinho de Almeida Jr.)正式制定了當地行政管理的第一部規章。(8)
注釋:
吳志良、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澳門大事記。
鄧開頌:《澳門歷史(一八四零—一九四九)》,第477頁。
馬沅:《香港法例彙編》,第18頁;The Friend of China,September 9th,1846,Vol.16, p.1340.
薩安東:《葡萄牙在華外交政策:1841—1854》,第108頁。
吳志良、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澳門大事記。
鄧開頌:《澳門歷史(一八四零—一九四九)》,第478頁。
鄧開頌:《澳門歷史(一八四零—一九四九)》,第479頁。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98頁。

2020年4月17日星期五

澳督亞馬喇對澳門的殖民擴張

亞馬喇總督名字在葡萄牙語稱為Comandante João Maria Ferreira do Amaral,他在一八零三年三月四日生於葡萄牙一古老卻世代從戎的貧微士兵家庭,後來在一八四九年八月二十二日死於葡屬澳門,名字又譯亞馬留、亞馬勒。是葡萄牙帝國海軍將領,有「獨臂將軍」之稱;是澳門第七十九任總督。(註一)在一百七十四年前的四月廿一日,亞馬喇就任澳門總督之後,在其領導之下正式開啟葡萄牙全面殖民澳門一百五十年管治。



亞馬喇總督畫像,維基百科共享資源


亞馬喇總督任內事蹟

(一)上任過程

海軍上校亞馬喇(João Maria Ferreira do Amaral)在一八四六年(清道光二十六年)二月十三日,乘坐英輪「馬德里」號從葡萄牙里斯本出發,於同年四月十九日就扺達澳門。他是澳門、帝汶、索洛爾(又譯蘇祿)在一八四四年(清道光二十四年)九月二十日獨立於葡印總督管治後的第一位總督。到了四月二十一日,海軍上校亞馬喇就任澳門、帝汶、索洛爾省總督。直至一八五零年(清道光三十年)十月二十九日,帝汶、索洛爾暫時脫離澳門。(註二)



(二) 推行經濟政策加強殖民擴張



一八四六年(清道光二十六年)五月三十日,亞馬喇總督宣佈對澳門華人徵收、人頭稅、不動產稅。(註三)是年十月八日,檢察官佩雷拉(Manuel Pereira)向亞馬喇總督建議:所有駁船(客貨兩用的中國船)都應該注冊登記,在每月要向澳府財政交納一兩白銀。亞馬喇總督總督採納了這一建議。拒絕付稅的駁船全被扣押。(註四)



  一八四七年(清道光二十七年)一月,白鴿票開始在澳門專營承充繳餉。據《澳門政府憲報》所載的一八八七—一八八八年的歲入報表中,有關白鴿票專營餉項一欄,其中的注釋:「白鴿票賭博是應華人的請求,於一八四七年一月,由澳門總督批准設置。」(註五)是年四月二十七日,澳督亞馬喇在澳門發佈告示:諭令澳門華人未經澳門政府許可,任何人不得在澳門擅自修建房屋。(註六)是年八月十二日,澳門政府對番攤賭博收取稅項的最早記載,見於本日的《澳門政府憲報》,澳門公物會(Junta da Fazenda Pública de Macau)當年一月至六月的上半年度收支明細表中,提及客棧和合法博(Jogo Lícito,應是指番攤)在一起的稅收,大約是銀六十餘兩。(註七)這是澳葡政府宣佈賭博業合法化的標誌。
  一八四八年(清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亞馬喇總督命令在澳門的中國人進行戶籍登記,以規範地域管理。(註八)一八四九年(清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五日,亞馬喇總督禁止中國稅館對自澳門港出口到中國內地的貨物征收任何關稅,並要求廣東巡撫在八日內撤走這些在澳門執行公務的海關人員。(註九)

(三) 為了推行殖民擴張收緊粵澳關係



  一八四六年(清道光二十七年),亞馬喇總督提出減少香山縣官府的權力,擴大澳門檢察官署管轄權(澳門唯一可審理中國人案件的法院)。同時亞馬喇還命令徹底關閉在澳門的中國海關。(註十)一八四七年(清道光二十七年)八月,亞馬喇總督驅逐南灣稅館官員。(註十一)一八四八年(清道光二十八年)二月二十七日,澳督亞馬喇在向里斯本彙報工作時進一步提出:為了澳門獨立,我們必須停止向中國政府繳納船鈔,關閉澳門中國海關,不再向中國政府交納澳門地租。(註十二)三月,澳督亞馬喇下令將嵌在議事公局大廈走廊牆壁中的澳門同知張汝霖據乾隆朱批於乾隆十四年(一七四九)所勒的《澳夷善後事宜》十二則石碑清除並銷毀。(註十三)一八四九年(清道光二十九年)三月十二日,亞馬喇總督悍然下令在稅館正門前架設路障,禁止人員出入,衙內人員一律從旁門行走。亞馬喇總督還在稅館門前增派了一隊哨兵,架設了一尊大炮,以保護所有出口貨物、日用品的安全運出。此舉結束了當時還是滿清的中國有效管轄最後一點權力。三月十三日,亞馬喇總督命令警察拆除一切有中國海關標誌的物體。三月十八日,《政府公報》第七十四期表明,政府決心禁止清朝官員進入澳門時鳴鑼開道。(註十四)





(四) 推行殖民領土擴張政策

一八四七年(清道光二十七年)九月九日,澳督亞馬喇在十字門的氹仔碉堡上懸掛葡國旗,這是葡萄牙國旗第一次在氹仔島升起。(註十五)一八四八年(清道光二十八年)四月一日,澳督亞馬喇通告澳門華人,特別是三巴門至關閘一帶的居民,凡在澳門擁有耕地的華人必須在十五日內到澳門政府辦理土地所有權證書,逾期不辦者,即意味自動放棄,其耕地即歸澳門政府所有。(註十六)九月十一日,澳督亞馬喇下令拆開清政府的關閘門,加寬澳城前往關閘的通道。亞馬喇稱:「為了排除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再對關閘門以內的土地屬於我的權力加以任何質疑的可能性,我下令在中文門碑之上又置放了一塊葡文的石碑。葡文系漢語譯文,即界門(Porta do Limite)。」(註十七)一八四九年(清道光二十九年)二月,澳督亞馬喇拒交地租,退回催交地租公文。(註十八)四月十四日,澳督亞馬喇致函兩廣總督徐廣縉,對他已實際佔據關閘門以內的土地向兩廣總督公開聲明,且帶武力威脅:「希望閣下不要懷疑我們擁有皇帝陛下允許的在關閘(界門)內居住的無可爭議的權利。此種權利,請恕我直言,女王命令在身,一定將其捍衛至最後一滴鮮血。」(註十九)同年,澳葡政府在蓮峰山頂建築望廈砲台。(註二十)



(五) 亞馬喇總督的另一面

雖然亞馬喇總督在任內積極推行殖民擴張政策,但是他仍推出政策加強澳門文化、教育,對軍紀也非常之嚴格。一八四六年(清道光二十七年)十一月八日,為加強女子敎育,澳門新成立了聖羅薩·利瑪(Santa Rosa e Lima)學校。(註二十一)一八四七年(清道光二十七年)五月二十八日,頒佈訓令,開辦澳門敎育專科學校。(註二十二)七月二十三日,一名葡萄牙士兵喝醉酒後淩辱了駐守在關閘的清朝小官吏的老婆與女兒,澳督亞馬喇立即找來目擊證人,並當著受害人及證人的面對那名士兵施行二百皮鞭的笞刑。(註二十三)



《倫敦新聞畫報》所繪的暗殺澳門亞馬喇總督圖畫,維基百科共享資源




亞馬喇總督之死

一八四九年(清道光二十九年)八月二十二日,澳門亞馬喇總督就在關閘附近突然遭到沈志亮等七名中國人襲擊,被刺身亡。後來由馬杰羅(葡萄牙語:Jerónimo José da Mata)主敎和卡內羅(葡萄牙語:Joaquim António de Morais Carneiro)、內維斯(葡萄牙語:Ludgero Joaquim de Faria Neves)、西蒙斯(葡萄牙語:Miguel Pereira Simões)、戈拉爾特(葡萄牙語:José Bernardo Goularte)和佩雷拉(葡萄牙語:Manuel Pereira)等組成的政府委員會接管澳門的行政管理,直至一八五零年(清道光三十年)五月三十日由官也(葡萄牙語:Pedro Alexandrino da Cunha)接任澳門總督。同年八月二十五日,澳葡土生葡人美士基打(葡萄牙語:Vicente Nicolau de Mesquita)攻佔北山嶺(葡萄牙語:Passaleão)。九月五日,在亞馬喇總督被刺和攻佔北山嶺炮台之後,形勢變得緊張。政府委員會從當地的納稅大戶中籌集了五萬澳門元用以支援城防的緊急需要。九月十六日,兩廣總督徐廣縉致函澳門政府委員會,通報殺死亞馬喇總督的沈志亮被捕獲、審判、處決的消息。沈志亮被華人視為中華民族英雄。沈志亮的紀念墓位於現在廣東省珠海市前山街道。(註二十四)



一八五零年(道光三十年)一月十六日,澳葡政府就收到廣東官府送交被中國人殺死的亞馬喇總督的頭和雙手。在澳門連續發生事件後,一隊士兵從印度到澳門,協助維持澳門秩序。(註二十五)一八五一年(清咸豐元年)一月一日,亞馬喇總督遺體就從澳督府移往方濟各修道院的嘉謨小教堂(Igreja de Nossa Senhora do Carmo)安葬,並舉行正式的安葬禮。澳門議事公局在葬禮上致悼詞,舉澳傷悼已故王室大臣亞馬喇,並由澳門議事公局奉其骨殖移送於嘉思欄聖女嘉謨小教堂安置,執紼者法國公使、美國領事官、議事公局主席、海軍與媽閣炮臺司令等。當時在其舁柩者兵梢六人,前導者兵丁六旗,兵梢六部。扈從者議事公局眾議員並執卷旗以及各國公使領事之辦公人等,且內外民人,又有副總兵官帶領兵丁押後。至嘉思欄教堂門首,有主教暨眾神父迎入聖女嘉謨小教堂誦經一路,這種哀慟之情,當時令到許多途人見到都悲楚。(註二十六)
 

亞馬喇總督與澳門風物

在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已搬回葡萄牙的亞馬喇總督銅像,維基百科共享資源


澳門總督亞馬喇在澳葡政府角度,被視為葡萄牙的一位民族英雄,因而澳葡政府就在澳門許多地方命名以作紀念。當中有澳門東望洋街(葡萄牙文:. Rua de Ferreira do Amaral)、亞馬喇馬路(葡萄牙語:Estrada de Ferreira do Amaral)、亞馬喇前地(葡萄牙語:Praca de Ferreira do Amaral)、亞馬喇土腰(又叫關閘馬路,葡萄牙語:Istmo Ferreira do Amaral)都以亞馬喇命名以作紀念。澳葡政府在一九四零年六月廿四日在澳門南灣亞馬喇前地豎立一座亞馬喇騎馬的銅像。(註二十七),但銅像在國務院港澳辦主任魯平要求下於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卸下運回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註二十八)現時放在葡萄牙里斯本機場附近的 Jardim da Alameda da Encarnação 公園當中。(註二十九)




注釋:
(一):薩安東:《葡萄牙在華外交政策:一八四一—一八五四》,第八十二—八十三頁。

(二):施白蒂:《澳門編年史:十九世紀》,第八十八頁和第九十一頁。

(三):鄧開頌:《澳門歷史(一八四零—一九四九)》,第四十四頁。

(四):吳志良、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澳門大事記。

(五):Receita do Anno Económico de 一八八七—一八八八,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íncia de Macau, Tirnor e Solor.21de Marco de 一八八八.
(六):Lia Arez Ferreira do Amaral, O Signi ficado do Governo de Ferreira do Amaral em Macau (一八四六—一八四九),pp.三十一—三十三.

(七):Boletim do Governo do Província de Macau, Timor e Solor, 12 de Agosto de 1847.

(八):吳志良、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澳門大事記。

(九):吳志良、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澳門大事記。

(十):施白蒂:《澳門編年史:十九世紀》,第九十三頁。

(十一):鄧開頌:《澳門歷史(一八四零—一九四九)》,第四百七十六頁。

(十二):Lia Arez Ferreira do Amaral,O Significado do Governo de Ferreira do Amaral em Macau (一八四六-一八四九),第三十四頁

(十三):António Vasconcelos de Saldanha,Estudos sobre as relações Luso-Chinesas,第一百九十六—一百九十九頁
(十四):吳志良、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澳門大事記。

(十五):鄧開頌:《澳門歷史(一八四零—一九四九)》,第四百七十七頁。

(十六):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íncia de Macau,Timor e Solor,十五 de Maio de 一八四八。.

(十七):轉引自薩安東:《葡萄牙在華外交政策:一八四一—一八五四》,第九十七頁。這一次亞馬留並未拆毀關閘,關閘拆毀是一八七四年之事。

(十八):鄧開頌:《澳門歷史(一八四零—一九四九)》,第四百七十七頁。

(十九):澳門總督一八四九年四月十四日致兩廣總督函;轉引自薩安東:《葡萄牙在華外交政策:一八四一—一八五四),第九十七頁。

(二十):鄧開頌:《澳門歷史(一八四零—一九四九)》,第四百七十七頁。

(二十一):施白蒂:《澳門編年史:十九世紀》,第九十三頁。

(二十二):吳志良、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澳門大事記。

(二十三):徐薩斯:《歷史上的澳門》,第二百一十頁;Chinese Repository,Vol.十八,№.十二,第六百六十七.

(二十四):吳志良、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澳門大事記。

(二十五):施白蒂:《澳門編年史:十九世紀》,第一百零三頁。

(二十六):《澳門議事亭為被刺澳督亞馬勒舉行葬禮時發表的悼詞(1851年)》,原件藏海外歷史檔案館,見《葡萄牙圖書館檔案館藏中文文獻:一六六八—一八七一》第一冊,第一百四十四頁,又見《澳門政府憲報》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第八號。

(二十七):施白蒂:《澳門編年史:二十世紀(一九零零—一九四九)》,第二百八十三頁。

(二十八):澳門《市民日報》,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二十九):香港電子教育發展商會網站,英葡親子旅程,尋港澳史足跡

2020年4月2日星期四

廣東兩度倉卒推防疫新措施破壞粵澳關係

  廣東近來兩度倉卒推行防疫新措施,首先是對所有經廣東口岸入境人員(含港澳台地區,含中轉旅客),進行入境限制。《澳門日報》在二零二零年三月廿七日報道載:「記者廿六日從廣東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獲悉,根據當前國際疫情擴散形勢和我國港澳台地區疫情的變化情況,經報請國家有關部門同意,廣東進一步嚴格境外疫情輸入防控。廣東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佈消息,自三月廿七日六時起,對所有經廣東口岸入境人員(含港澳台地區,含中轉旅客)實行核酸檢測全覆蓋,並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十四天,集中隔離食宿費用自理。」
  這個廣東防疫新措施公布之後,情況一度混亂。社交網站Facebook上傳來多張照片和多段影片。原來是這個措施導致大批遊客、外僱、居民連夜趕返中國大陸,蓮花口岸在關閘閉關之後出現大批趕返中國大陸的遊客以及跨境車輛,在青洲跨境工業區口岸都出現出境人員大排長龍的情況。可見到當晚蓮花口岸和青洲跨境工業區口岸附近人潮洶湧,口岸車道現「車龍」,甚至可能人踩人和廣泛傳播傳染病的危險。廣東主動變相封關,令許多人感到驚訝。
  其次是珠海收緊車輛入境政策。澳門《正報》在二零二零年四月二日報道載:「繼日前廣東省限制人員入境後,珠海再收緊兩地牌車入境政策,四月二日起澳門兩地牌、三地牌車輛將暫時禁止進入內地。記者四月二日在澳門各口岸看到,不少澳門居民駕駛車輛排隊等候出關,多個口岸離境車道現「車龍」。珠海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三月三十一日晚發布公告稱,自四月二日上午十時起,除貨車、應急公務車、殯葬車、橫琴和跨境工業區「單牌車」外,其它粵澳「兩地牌」、「三地牌」車輛暫不允許入境珠海,恢復入境時間視疫情防控情況另行通知。」
  這個廣東防疫新措施公布之後,情況也是一度混亂。廣東又這麼倉卒公布,導致不少澳門居民駕駛車輛排隊等候出關,多個口岸離境車道現「車龍」。其實廣東提早一些公布,加上粵澳協調好一些不行嗎?
  有三個問題想問,到底現在大灣區去了什麼地方?現在澳珠一家親去了什麼地方?瘟疫爆發了就不是一家人嗎?可見廣東近來兩度倉卒推行防疫新措施,影響最大是澳珠兩邊走的澳門居民,同時嚴重破壞粵澳關係。所以筆者一直不相信什麼大灣區融合政策,因為這個政策出台之後看不到什麼措施便民過,擾民措施反而有不少。促進粵澳合作是要互利互信互贏,而不是推行政策只是方便一邊。

澳門訊報濠情話舊 瞻前顧後專題:康熙帝與澳門

  二零二零年四月十日(農曆三月十八),正是清聖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三百六十六歲壽辰。本文就為大家梳理康熙帝與澳門的歷史。
康熙帝不把澳門收復的原因
康熙帝在親政之初,就非常重視澳門貿易通商問題。廣東違禁開海下澳貿易通商的消息在康熙六年(一六六七年)八月二十五日就傳到京城,康熙帝決定要處理這一嚴重事件。到第二天,兩廣總督盧興祖自認為他與鰲拜集團關係密切,再加上他給朝廷的打點,他認為朝廷派來的欽差大臣不會找他的麻煩;而且他會獲得澳門完全免遷的命令,並把這個資訊傳達給在澳門的葡人。澳門就在同一天宣佈這個消息,舉城歡慶。(註一)
康熙帝朝服像,維基百科共享資源照片
康熙十九年(一六八零年),當時三藩之亂還未完全平定,康熙帝仍然心繫澳門。就在是年十月初,關於澳門自由貿易航海及粵澳貿易自由進行的諭令在澳門公佈,規定氹仔作為外國船隻停泊處。(註二)同時還規定:「其時海禁未開,澳門仍屬界外,內地商民禁止不許至澳,其外來船隻到澳洋貨,及商民貨船到香山縣,俱由旱路運至界口貿易,不許海路行走,令市舶司徵收,即旱稅也,是以有新定二萬零二百五十兩之額。」澳門葡人與清朝商人各將貨物俱由旱 路挑至關前界口,互相貿易。(註三)開通澳門至廣州間的旱路貿易,允許外來 洋船進入澳門,即是以這些政策表明清廷已經開始對澳門解除「海禁」。這個最新情況也使澳門非常歡慶。
康熙帝晚年不受與羅馬教廷發生「禮儀」之爭影響,仍關注澳門貿易通商問題,甚至為澳門廣開門路。康熙五十六年(一七一七年)三月七日,清康熙帝就以中國商船往南洋貿易,商人貪圖厚利,往往將船隻賣在海外,同時攜帶米糧及舵手以外人員出洋,有藉寇兵而盜糧,因而引起海盜滋事,危及沿海治安,所以康熙帝就下令禁止商民前往南洋貿易。(註四)康熙帝禁止中國商船赴南洋貿易之後,在同年五月尾就試圖將中國對外貿易集中到澳門,並頒佈了在澳門徵收全部進出口關稅,不許外國船隻去廣州而只能在氹仔通商的命令。兩廣總督楊琳還建議,在氹仔修建一座炮臺以保衛氹仔的船舶碇舶處。但是澳門的葡人就擔心外國商貿集中澳門會帶來 不幸和危險,故通過關係讓清廷撤銷了這一命令。(註五)
清聖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一生雄才大略,清除鰲拜、平定三藩、平定明鄭台灣及反清勢力、親征噶爾丹、抵抗沙俄。但為什麼康熙帝不立刻將葡屬澳門收回?這是因為康熙帝把葡屬澳門作為當時中國對外多方面交流和通商之地。清康熙帝非常有先見之明,清廷收復葡屬澳門輕而易舉,如果清廷真的收復葡屬澳門,趕走澳門所有西洋人,康熙帝無法更好學習更多西洋知識之餘,清廷也無法學習西洋先進技術。康雍乾盛世的歷史可能改寫。
康熙帝與葡籍傳教士關係變化
清聖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一生除了勵精圖治和英勇善戰之外,同時也酷愛學習,特別是酷愛學習西洋知識。學習西洋知識的途徑,大多是從西洋傳教士所得來。不過天主教在中國生存空間和西洋傳教士在華的人生前途,都決定在康熙皇帝手中。本章節主要簡述評論康熙帝與葡籍傳教士關係變化。
一六五四年 Map of China and Korea. Situs Proviciarum imperii Sinici局部
 作者:Anoniem / Anonymous(土地測量師/製圖師),Johannes Janssonius(出版商),維基百科共享資源照片。
清廷與葡籍傳教士在康熙年間的關係幾經變化,同時帶給葡屬澳門不同影響。在康熙初年,其當時康熙帝還是年幼,需要由索尼、鰲拜、蘇克薩哈、遏必隆等四大臣輔政,對天主教傳教活動嚴加禁止,又再議澳門葡人去留問題,雖然未完全決定驅逐葡人,卻使在澳葡人及其澳門地位陷入空前困境。
在清康熙皇帝玄燁親政之後,對西洋傳教士傳教活動轉而採取一些靈活措施,容許西洋傳教士的不斷湧入,所帶來的歐洲多種奇器和科技、藝術促進中西融合與交流,同時促進了澳門繁榮。康熙帝首先就為湯若望的冤獄平反,同時起用南懷仁做欽天監監副,重新使用在當時較為精確的時憲曆法。自此被南懷仁援引入京的傳教士多數就被安排在欽天監供職。康熙帝同時又下令已被軟禁在廣東多年的傳教士栗安黨等二十餘人歸各省居住。康熙帝親自巡視北京的天主堂,御書「敬天」二字匾額,賜懸在天主堂中。同時諭令:朕書敬天即敬天主也。這一御書遂由各地教堂轉抄,這是為了籠絡當時的西洋傳教士。康熙帝在年青時候就非常好學,對有專長的西洋人抱有求賢若渴的熱情。康熙帝就曾派遣耶穌會士前往澳門,招通曉曆法的徐日昇、安多入京供職。不少具有科學知識、善造奇器的傳教士在清廷中效力。有一次康熙帝患瘧疾,張誠、白晉等就進金雞納,康熙帝不日康復。(註六)
其次康熙帝首次打破沿 襲數千年的中國傳統慣例,允許外國人進京的時候不以「貢使」相稱。在康熙九年(一六七零年)一月四日,瑪納·撒爾達聶(又譯為嗎諾·勿薩列達惹)使團包括正 副使及侍從二十二人獲准北上。上京時,特使所乘的船上插有旗子,旗上寫 著「進賀」兩個大字,而不是當時通常見到的「貢」字。(註七)
另外就是康熙帝在康熙十年(一六七一年)三月,康熙帝進一步允許在廣州的神父進行他們的傳教活動,消息傳到澳門之後, 人們高唱《謝主頌》。(註八)在九月八日,即聖母誕生之日,當時澳門教士們就為了慶祝康熙帝對天主教的 恩宥,他們興高采烈地走上街頭,沿著內港進行隆重宗教出遊。(註九)
在康熙四十四年(一七零五年),羅馬教皇十一世派使節多羅到達中國,竟干預天主教中國教民尊孔祭祖的傳統習俗。(註十)由於清廷與羅馬教廷發生「禮儀」之爭,清康熙帝在康熙五十六年(一七一七年)四月十六日,就決定下令驅逐所有傳教士並禁止天主教傳播,下令拆毀所 有教堂,天主教徒必須背棄該教。康熙帝十分震怒,於第二個月確認該項 決定。他曾急切盼望著對他一七一五年一月一日寫給若奧五世要他在禮儀問題 上說服格勒孟十一世的信的回音。然而回音未到,來的卻是對中國禮儀 的正式拒絕。(註十一)同時也決定只給那些「遵守利瑪竇規矩」即允許教徒尊孔祭租的傳教士以合法居留權。(註十二) 不過幸運的是,當時澳葡與清廷的貿易通商往來依舊頻密,以東西文化交流也在不斷持續發展,清廷與羅馬教廷發生「禮儀」之爭,未能完全對當時澳門的地位構成不利影響,澳門的地位未至於倒退至康熙初年空前困境情況。
康熙帝與當代澳門
澳門藝術博物館舉行的「星槎萬里──紫禁城與海上絲綢之路」在二零二零年一月十一日開幕現場
 該展覽展出多項清聖祖康熙皇帝真跡或相關文物。建燁拍攝。

澳門回歸後二十年來,多個歷史和藝術展覽都有展出清聖祖康熙皇帝真跡或相關文物。例如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二日至二千年十一月三日,於澳門藝術博物館舉行的「盛世風華-北京故宮精品展」當中,有展出康熙朝服像圖軸、康熙南巡圖、康熙所寫的行書柳條邊望月軸等。例如在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十五日至二零零七年三月十八日,於澳門藝術博物館舉行的「永樂文淵──清代宮廷典籍文化藝術特展」當中,有展出清康熙時所印刷的《康熙字典》。例如在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十五日至二零零八年三月十六日,於澳門藝術博物館舉行的「天下家國──以物見史故宮專題文物特展」當中,有展出清康熙帝半身朝服像軸等。例如在二零二零年一月十一日至二零二零年四月十三日,於澳門藝術博物館舉行的「星槎萬里──紫禁城與海上絲綢之路」當中,展出康熙皇帝學習數學、天文時所使用的輔助工具。在澳門這樣容易就可以接觸清聖祖康熙皇帝的真跡或相關文物,其實多得澳門藝術博物館與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長期合作。這就是作為澳門人的榮幸,希望將來都有更多清代宮廷與澳門相關文物展覽。
註釋
(一)John E.Wills,Embassies and Illusions:Dutch and Portuguese Envoys to K’ang-hsi, 一六六六—一六八七,第九十九頁
(二)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ⅩⅦ,第一百二十七頁
(三)李士楨:《撫粵政略》卷二《請除市舶澳門旱路稅銀疏》卷七《請豁市舶旱路稅餉疏》。
(四)《清聖祖康熙實錄》第二百七十一卷, 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庚辰。 《清會典事例》第六百二十九卷《兵部》八十八 《綠營處分例》。
(五)徐薩斯:《歷史上的澳門》,第八十六頁;龍思泰:《早期澳門史》,第一百零四頁。
(六)劉小萌:《康熙年間的西洋傳教士與澳門》,澳門《文化雜誌》二千年第四十一、四十二期
(七)《葡萄牙國王唐·若奧五世遣中華及韃靼雍正皇帝特使出使簡記》,載金國平:《中葡關係史地考證》,第一百六十八頁。梁廷枏:《海國四說》之《粵道貢國說》第四卷《西洋諸國》及其他中文檔案均稱「進貢」。
(八)文德泉:《第一個中國耶穌會神父》,載《文化雜誌》第十期,一九九二年。
(九)文德泉:《第一個中國耶穌會神父》,載《文化雜誌》第十期,一九九二年。
(十)蔣兆成和王日根:《康熙傳》,第四百三十三頁
(十一)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十六—十八世紀》,第九十二頁。
(十二) 劉小萌:《康熙年間的西洋傳教士與澳門》,澳門《文化雜誌》二千年第四十一、四十二期

補遺

康熙帝重用西洋人才

    清聖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一生除了勵精圖治和英勇善戰之外,學習範圍也無所不包。由於康熙皇帝學習範圍無所不包,思維也非常包容外來文化。重用西洋人才,正是康熙皇帝非常包容外來文化其中一種表現。

  如何體現康熙帝重用西洋人才?首先就是在康熙初年為湯若望案平反。輔政大臣鰲拜反對西洋學說,康熙三年(一六六四年)發生「曆獄」,湯若望被判凌遲死刑。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年),京師地震,免死羈獄,在四月十九日獲孝莊太皇太后特旨釋放。但反教派還未肯放過湯若望,湯若望蒙赦回到南堂後,輔政大臣又唆使暴徒走入教堂,將順治帝親賜刻有「通微教師」擊碎,將湯若望逐出南堂,湯若望只好搬遷至東堂,與其他三位神甫住在一起。康熙五年七月十五(一六六六年八月十五日)病故。康熙帝決定從此事入手,開展正本清源工作,確立唯是是從文化政策。康熙八年四月(一六六九年),康熙給湯若望平反,下令發還宣門內天主教堂房屋,恢復湯若望「通微教師」封號 ()

其次就是康熙帝希望澳門舉薦熟練曆法和西洋醫學進京服務。在康熙二十四年(一六五年)三月十六日,康熙帝想起由於南懷仁年老,就下旨諭大學士勒德洪與明珠,要求他們舉薦在澳門同南懷仁一樣熟練曆法的年輕人。可惜有關人才不是太多。勒德洪與明珠在三月十七日又問南懷仁,在澳門有多少人熟練曆法和善精醫業者。南懷仁則回答說:在澳門熟練曆法只有安多一人,而善精醫術者就不知道是否有人。(二)康熙帝想在澳門同南懷仁一樣熟練曆法的年輕人進京服務,可惜沒有所獲,這是由於當時符合要求的人才不是太多

到了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一年)十五日,耶穌會中日教區巡視員羅曆山( Alexandre Ciceri )攜同葡籍耶穌會士、醫生盧依道( Isidoro Lucci )抵達澳門。由於康熙帝對西洋醫學十分感興趣,希望澳門派西洋醫生進京服務,後來耶穌會士閔明我(Philippe-Maria Grimaldi)返歐時要他尋找一名醫生並帶至北京。雖然派西洋醫生進京服務可以取悅皇帝,有利於傳教事業,但為皇帝及宗室治病,則是風險極大的事情,弄不好的話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所以澳門方面在盧依道抵澳後,隱瞞了歐洲醫生已到澳門的消息。(三)在是年十五日,耶穌會中日教區巡視員羅曆山攜葡籍耶穌會士蘇霖( José de Suares)及李國正( Manuel Osório )一同離澳赴京。到北京後,康熙帝立即召見他們並詢問是否有醫生來京。當得知沒有時,康熙帝十分惱怒。蘇霖連忙解釋稱,已有一名醫生到達澳門,但他是初學者,還需要在澳門見習一段時間,才可以來京效力。康熙立即傳旨,要求把這位西洋醫生送至北京。時任中國副省會長的葡籍神父徐日昇便給澳門寫信,命盧依道神父立即來京效力。(四)

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二年)十二日,澳門耶穌會派遣盧依道神父攜同在歐洲長大的華人醫生巴蒂斯塔·利馬( João Baptista Lima )一起離澳赴京,到廣州後由廣東官員遣人伴送,於十二日抵京。到京後,由於兩位醫生在宮中行醫並不順利, 於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三年)日,因多次治病無效而被康熙帝遣回澳門。(五)兩位從澳門京的醫生表現,不太如康熙帝所意原因,在於進京服務的安排過於急促,兩位從澳門京的醫生也許不太熟知當地情況。

三就是康熙帝清廷欽天監正的葡萄牙耶穌會士徐日昇神父離世有非常不捨之情。康熙四十七年(一七零年)十二廿四日,清廷欽天監正的葡萄牙耶穌會士徐日異神父在北京去世。徐日昇神父在一六六九年抵達澳門。康熙帝在一六七三年將其召進京時,康熙帝用古琴彈奏了幾首熟悉的中國歌曲,徐日昇神父隨即用古鋼琴把皇帝彈奏過的歌曲演奏一遍,模仿得非常惟妙惟肖。當時康熙帝驚歎:「西洋科學真了不起!此人堪稱天才!」康熙帝下令賜給他廿四匹綢緞。康熙皇帝上諭曰:「朕念徐日昇齎誠遠來,效力歲久,淵通律曆,製造咸宜,扈從惟勤,任使盡職,秉性真樸,無間始終,夙夜殫心,忠悃日著,朕嘉許久矣。忽聞抱病,猶望醫治痊可,遽爾溘逝,朕懷深為軫惻。特賜銀二百兩,大緞十端,以示優恤遠臣之意。」(六)上文可見康熙帝對徐日昇神父離世的不捨。可以理解到康熙帝他這麼愛惜人才,他也這麼容易接收外來文化知識。這有助於促進中西交流之餘,也有助中國社會文化的提高。  

注釋
(一) 蔣兆成和王日根:《康熙傳》,第四百一十二、四百一十三、四百一十五
(二) 韓琦、吳旻校注:《熙朝定案》,第一百五十七頁。
(三)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ⅩⅦ, 第一百四十九頁; BA,JA, Cód-v-二十二, fls.一二九b-一三零b;董少新:《西洋傳教士在華早期行醫事蹟考述》,第七十二頁。
(四)(四)BA,JA, Cód-v—二十二, fls.一二a-;董少新:《西洋傳教士在華早期行醫事蹟考述》,第七十二頁。
五)BA,JA,Códice-v-二十二,fls.一三零b;董少新:《西洋傳教士在華早期行醫事蹟考述》,第七十二七十三頁;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ⅩⅦ, p.一百四十九頁;榮振華:《在華耶穌會士列傳 及書目補編》,第三百九十頁稱盧依道十二日抵京。
(六)黃伯祿:《正教奉褒》第冊,康熙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