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2024年2月29日星期四

澳門與拱北關係史

   



1887年廣東全省水陸舆圖中的澳門與拱北,維基百科共享資源


 



  拱北口岸,維基百科共享資源


 



 拱北傍海的情侶路,維基百科共享資源


葡人登陸前的澳門與拱北行政區劃沿革

  廣東在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劃出南海、番禺、新會、東莞四縣的沿海地區,建立香山縣。現今澳門和中山市、珠海市、廣州市南沙區大部分地方之區域在當時同屬香山縣範圍。當時澳門地區屬南宋廣南東路(今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延福里恭字圍,舊稱香山澳、濠鏡澳等。1282年(元至元十九年)改屬廣州路香山縣。明軍在1368年(明洪武元年)平定嶺南後,設廣東行中書省。1376年(明洪武九年)改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改屬嶺南道廣州府香山縣。在1531年(明嘉靖十年)正式革去廣東市舶太監,改市舶中官公館為嶺南道公署。

中葡拱北邊境變遷

 回歸前的澳門與拱北

 (1) )關閘事件 (1849年)

  也稱拉塔石炮台之戰或北山嶺之戰。澳門亞馬喇總督就在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8月22日,於關閘附近突然遭到沈志亮等七名中國人襲擊,遇刺身亡。

  由於葡萄牙王國指責清政府策劃或支持暗殺澳督,土生葡人美士基打(葡萄牙語:Vicente Nicolau de Mesquita)在同年8月25日,攻佔澳門半島與中國大陸連島沙堤的要衝關閘,以及北山嶺(葡萄牙語:Passaleão)。兩廣總督徐廣縉作調兵應變,也在同年9月16日致函澳府委員會,通報殺死亞馬喇總督的沈志亮被捕獲、審判、處決消息。清軍後來退守前山寨。

  由於「瑪麗亞二世號」巡防艦爆炸,造成大約有二百名水兵死亡之後,葡萄牙取消進一步討伐遠征。亞馬喇總督遺體在1851年(清咸豐元年)1月1日就從澳督府移往方濟各修道院的嘉謨小教堂(Igreja de Nossa Senhora do Carmo)安葬,同時舉行正式安葬禮,澳門議事公局於葬禮上致悼詞。

 (2)關閘事件 (1952年)

 葡軍邊防士兵在1952年7月25日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因路障之爭在關閘附近再次發生邊界對抗。交火後,一名莫桑比克土著士兵喪生,一名葡軍官和多名非洲士兵受傷。七月二十六日,由於邊界衝突持續,澳門政府實施宵禁並關閉關閘大門。但因十分依賴中國大陸的食物進口,導致有關價格飛漲。兩天後關閘大門重開,但汽車來往很少。休戰約三天後,衝突在7月29、30日再起。澳門政府在8月23日,與中國方面簽署協議,結束多次邊界衝突。協議是由澳門商會正、副會長何賢和馬萬祺作中介人,何賢與澳門政府經濟局長羅保一起前往中國,參加最後一次(第十七次)談判。

(3)拱北關前蓮花亭對開爆炸事件(1962年)

 中澳邊區三廠在1962年8月5日上午十一點傳來爆炸聲,交通一度斷絕。大陸軍警在三廠方面發生爆炸時,立即實施緊急戒嚴,加派治安人員到達現場將拱北海關附近包圍,逐段路檢查鄉民與郵包帶貨人,以及港澳返鄉探親旅客。有部份返鄉探親旅客在是日下午6點返回澳門。在8月5日被留在三廠之百餘名郵包商帶貨人,有十七名在8月6日上午十一點返回澳門,同時有三十多名返鄕探親之港澳旅客,也獲得返澳或者直接往石岐或廣州去。陸路交通在8月6日恢復,有十多名返鄉探親的港客,在是日經過拱北關前往石岐各鄉,但是日沒有人前往拱北關投寄郵包,郵包投寄活動完全停頓。有四百人直至8月10日經過查問之後獲釋放,積壓郵包在是日也已開始寄出。

(4) 弔唁周恩來儀式(1976年)

 在1976年1月14日和15日拱北海關大樓舉行。當時全澳下半旗誌哀,全澳不同戲院停止放映,同時體育康樂活動也暫停。這個弔唁會場禮堂上方佈置「中國人民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共產主義戰士周恩來同志永垂不杇!」橫額,下面高懸周總理遺像,前面則是松柏和鮮花。本澳工人、菜農、漁民、工商界、醫務界、敎育界、歸僑、新聞界、體育界、攤販、文化藝術界等代表和各機構職工總共四千人,在14日拱北海關大樓前參加弔唁儀式。各業工人、街區坊衆、婦女、工商界人士、學生、敎師、靑年、漁民、小販等總共七千人,在15日前往拱北海關大樓參加弔唁儀式。可見弔唁會場選址,有利於方便珠澳民眾前往悼念。

(5)拱北海關爆炸事件(1993)

 一名本澳居民被懷疑是毒品帶家,在1993年2月28日被海關關員帶走調查時,竟然拋擲手榴彈。將五名關員炸傷之後衝關逃走,大量拱北海關以及邊防人員旋即進行搜捕,動用催淚氣體將嫌疑人從拱北海關大堂的「天花板」迫出後拘捕。在事件當中除了五名海關關員受傷之外,被拘嫌疑人在混亂中也有受傷,同時被送往珠海市人民醫院救治,其中兩關員傷勢較為重,但是沒有生命危險,多是手足部被碎片打傷。另外還有三名本澳居民在爆炸之時被波及,當時是被手榴彈碎片所傷,回澳之後到鏡湖醫院救治。

回歸後的澳門與拱北

  澳門政府早於2001年間向珠海市租借關閘以北「三不管地帶」地段,作興建新的關閘邊檢大樓(葡萄牙語:Posto Fronteiriço das Portas do Cerco)。新的關閘邊檢大樓在2004年1月15日落成,同時在同年2月2日正式啟用。現今關閘澳門邊檢大樓地段,在2015年12月20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布的201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圖》當中,明確劃歸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管轄。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2013年11月初訪澳。他在此期間宣布青茂口岸項目已經獲得中央批准同意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在2017年4月正式批覆同意,主體工程在2018年初正式動工。青茂口岸現在位置原本為舊澳門批發市場,在新的口岸工程展開後,同一時間展開清拆工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在2021年8月30日分別宣布,按照國務院批覆同意,同時經過粵澳兩地政府協商,青茂口岸(粵澳新通道)在2021年9月8日下午3時正式開通啟用。

  為了用於澳門輕軌東線項目建設,有利更好發揮項目的經濟社會效益,加強澳門與大陸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在2023年12月29日,於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對廣東省珠海市拱北口岸東南側相關陸地和海域實施管轄的決定等。澳門將以租賃方式取得相關陸地和海域使用權,租賃期限由移交管轄之日起直至2049年12月19日,期滿後可續期。

與澳門、拱北有關的地點

  拉塔石炮台 位於中國廣東珠海拱北炮台山上,佔地大約3600平方公尺,在1841年修築建成。在1849年發生關閘事件之後,這個炮台曾被澳葡政府佔領。廣州府前山同知(與澳門同知是同一個衙門)蔡國禎在1890年收復之後,曾經用作拱北關陸路緝私總部。此砲台遺址在1986年5月13日列入珠海市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2015年12月10日,列入第八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蓮花亭 澳門各界在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12月24日參加拱北高沙蓮花亭開幕典禮儀式。蓮花亭為澳門同善堂茶亭,位於澳門往來中山的必經之道,即現在珠海蓮花路側,以方便往來行人休息。在抗日戰爭期間不幸被日軍所毀,此次重建是由同善堂主席黃渭霖發起,目的依舊為以方便往來行人休息。

  北嶺愚園遺址 位於珠海拱北北嶺村,又名竹石山房。由珠海北嶺村人、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徐潤(1838—1911)興建於清宣統年間。1950 年,廣東人民公安邊防局第五分局指揮所在此設立。1952 年關閘事件發生,這裡是中方與澳葡代表談判場所。「文化大革命」時期,園內建築遭破壞。1986 年公佈為珠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三不管地帶   位於澳門關閘和珠海拱北口岸之間邊界地帶,在1849年至1999年曾經一度為領土管轄的法律真空。 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在2017年11月28日重申,自從關閘口岸在2004年擴建之後, 關閘口岸和珠海拱北口岸之間已不存在「三不管地帶」,關閘口岸後面屬內地管轄範圍。

  拱北關  清廷在香山縣小馬騮洲,於1887年4月2日始建。在澳門臨時租用風順堂街1號作拱北關總關以及稅務司法來格住宅。拱北海關稅務司在辛亥革命之後,於清宣統三年(1912年)11月18日下令海關改掛海關關旗,取下原有的清政府龍旗。在1946年8月21日恢復九洲支關。中葡雙方為了合作防止走私,中澳關務協定在1948年5月20日簽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拱北海關   在1950年1月由拱北關,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拱北海關。1984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為正廳局級海關。關區範圍包括珠海、中山兩個地級市。關區設有一類口岸11個、原二類口岸7個、中途監管站2個。

  拱北口岸   拱北旅檢大樓在1977年啟用,直至1999年10月。現在的拱北新聯檢大樓在1999年10月2日啟用。自2011年,拱北口岸打破羅湖口岸的記錄,成為全球最高出入境人次的出入境口岸,年均出入境人次達1億以上。通關時間為每天06:00-01:00。拱北口岸地下購物廣場於1999年12月開業。

  拱北賓館   是四星級涉外酒店,在1981年8月建成,於1984年3月29正式開業。曾接待過黨和國家領導人、外國政要等人物。 是由廣東省旅遊設計小組負責設計,順德縣建築公司第四工區負責土建施工,廣州巿園林建築公司和順德縣北滘花木公司負責園林綠化施工,聘請港澳多家公司協助室內設計裝修。由香港新聯益公司,澳門盧道和、何厚鏗、何厚鏵、盧德全、梁仲豪、梁仲俠等,以及珠海國際金融中心聯合投資建成,總投資額八千多萬港元。敬賢會堂是紀念拱北賓館投資者何賢而設。

研究澳門與拱北關係書目提要

  《港澳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由港澳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所編,在1999年由台北國史館出版。台灣學者目的是為了促使台灣學術界重視港澳史研究, 在1998年9月舉辦港澳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這本《港澳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收錄該研討會會議共有二十五篇文章,其中六篇是有關澳門歷史,其中收錄莫世祥文章〈近代澳門貿易地位的變遷──拱北海關報告展示的歷史軌跡〉。

  《蠔鏡映西湖:屏蔽與緩衝中的清代澳門中西交流》:由廣州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師周湘、李愛麗、江瀅河、藺志強所著,在2013年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其中收錄由李愛麗所撰寫的〈清朝對澳門的海關管理:從澳門總口到拱北海關(1684—1887)〉一文討論的問題包括:明朝政府對澳門貿易的管理、清朝前期粵海關對澳門海關的管理和澳門總口的沿革、澳門總口委員設立後的海關管理體制、鴉片戰爭後澳門海關體制的變化。

  《珠澳關係史話》:由趙艷珍所著,2006年由珠海出版社出版。以8章內容:(一)葡人入據澳門前後的珠澳關係;(二)在天朝上國的羽翼之下;(三)鴉片戰爭前後的珠澳關係;(四)《中葡和好通商條約》簽訂前後的爭鋒;(五)民國時期的珠澳關係;(六)新中國成立後的溝通與聯繫;(七)改革開放後密切的交流合作;(八)一國兩制下的珠澳關係。訴說澳門關閘和拱北一帶變遷歷程。

參考資料:《簡明中國歷史地圖冊》、《粵澳關係三十年全紀錄(一九七九-二零零八)》、《粵澳關係史》、《澳門歷史 1840~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拱北海關、澳門華僑報、《澳門研究書目提要》。

廣州南沙撞橋事故給我們的啟示

        參考廣州海事消息,在今年二月廿二日凌晨五點三十分左右,有一艘集裝箱船空載從佛山南海開往廣州南沙途中,航行經過洪奇瀝水道的時候,不幸觸碰瀝心沙大橋橋墩,導致瀝心沙大橋橋面斷裂。萬頃沙鎮人大主席林建鋒指出,涉事船主已經被扣留調查,同時已經疏散周邊居民。

  廣州官方在事故當日下午召開記者會。指佛山貨櫃船「良輝六八八」輪於廿二日清晨五點三十一分航行經過南沙洪奇瀝水道時,由於船員操作失當,左舷船體以及船頭均撞擊橋墩,因而令橋面斷裂。官方經過核實之後,總共有四輛車和一輛電單車墜橋,一輛單層巴士、一輛貨車和一輛電單車墜落到船艙內,兩輛小型貨車掉落水中,目前已被吊起。事故造成五死(巴士司機一人、電單車車手一人、落水小型貨車三人),兩人在醫院救治,目前生命體徵穩定。同時肇事船舶一名船員輕傷。

  在評論這件不幸事故之前,首先向遇難死者表達沉痛哀悼,向他們的家人表示慰問。因為剛剛過完農曆新年團圓之後,就發生這次不幸事故,令五個美好家庭從此破碎。筆者感到無限悲痛。那麼廣州南沙撞橋事故給我們甚麼啟示?

  首先僱主應該要給員工充足的休息,不能只為趕進度,逼使員工不斷加班工作,第二天又過早起床繼續工作。這次不幸事故,可能是船舶上一名船員疲勞工作,沒有看清前方導致。遇難死者和傷者,都是這麼早就駕駛汽車途經該橋,為生活奔波。其中一名死者是巴士司機,更是一名好好先生。廣州巴士集團發布有關公告,指「南沙巴士一車隊駕駛員梁金華,執行由南沙九路短線珠江街(珠江二路)站開往團結圍總站的營運任務,五點三十一分行駛至南沙區瀝心沙大橋時,大橋受橋下船隻撞擊橋面斷裂,巴士隨後掉落(車上無載客,只有駕駛員一人),駕駛員無法聯繫。」原來他在事發時正在返早班,為了接送南沙三民島居民上班和上學,在時間這麼早,天還未有亮的時候,就開始上班工作。一次事故意外,就奪取他性命,實在令人感到可惜。

  其次瀝心沙大橋存在的質量問題,原來早已不算是新聞。參考報道資料得知,該橋於一九九四年四月建成並通車。當局為提高該橋樑荷載等級,就在二零零九年進行了維修加固。該橋在二零一九年,由於出現較嚴重病害,被橋樑檢測單位評定為四類橋。二零二零年進行防撞加固工程,讓大橋升為二類橋,車輛限重提升至二十噸。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二零二一年十一月推出《關於廣州市南沙區通航橋樑防撞能力加固提升工程(瀝心沙大橋、高新沙大橋)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的審核意見》,在原則上同意於瀝心沙大橋通航孔橋墩處(橋墩上下游側)加裝附著式防撞設施。該工程在二零二二年十二月完工並使用。

  其實問題就來了,為何做了防撞加固工程之後仍然被撞斷,感覺這是建橋時本身質量存在問題,看過相關新聞圖片,見到橋身如此之薄。廣州官方應該調查該工程有沒有「豆腐渣」工程的嫌疑。由此感覺我們都要吸取寶貴的教訓,所有興建項目都以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024年2月23日星期五

一家人應彼此相愛 ---《飯戲攻心2》觀後感

         由陳詠燊編劇及導演的賀歲片《飯戲攻心2》,最終在二零二四年二月九日(大年三十)於港澳上映,加拿大也在同一日上映。馬來西亞於二月十日(大年初一)上映。中國大陸在二月廿四日上映,電影名字則另外稱為《還是覺得你最好2》。台灣則在二月廿八日上映。由於該電影題材合家歡,同時沒有觸碰世界各地敏感界線,因而沒有影響在各地上映的檔期。雖然該電影題材涉及魚翅食用的環保問題。但陳詠燊導演作了靈活處理,並向觀眾訴說食翅是不對的,而且還提倡仿真翅取代真翅的做法。

  至於角色陣容方面,有點可惜的是,黃子華飾演的大佬在該電影內沒有再出現。該電影只能交待大佬他到非洲工作。不過有點令人意外的是許多香港無線甘草演員,例如有修哥胡楓、羅蘭、黎彼得、蒋志光等都有份演出。雖然他們只是一個個小配角,但他們的角色安排非常之充分,為電影劇情推進了不少,也擦出了不少火花。

  這部電影帶出多個信息。首先就是一家人要彼此相愛。《飯戲攻心2》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住在一起,彼此不分你我。阿Meow雖然最終得知不被大佬所愛,不能再做甚麼「哎呀大嫂」,但老二、老三、珠女、Monica仍視她為最親的家人。Monica不計前嫌與親弟弟相認。其次彼此相愛的情侣,應該要坦誠相對,彼此共患難。老二愛上大佬舊愛,應該與Monica共同面對家族的責難。老三與珠女應該互相遷就對方感受。這些劇情笑中有淚,非常令人感動。

  這部電影與第一部不同之處, 正如陳詠燊在接受訪問當中所說,從第一部一個房間五個飯局,到第二部三個婚禮,拍攝場地要比第一部大。這樣令觀眾有點新鮮感。的確該電影帶有新鮮感之餘,也帶出粵語文化情懐。例如電影開場時老二向Monica扮求婚時,高唱張國榮主唱的《Monica》。阿Meow由於不太懂粵語引起笑話,認為時間三個字為何是十五分鐘?她感覺本來是四個字,直言粵語好難啊!其實粵語一點都不難,最主要記熟當中的文法和會話規律,再靈活運用就可以了。

  總括來說,該電影在劇情上雖然輕鬆搞笑,但不乏「無厘頭」情節,劇情發展算不上完全連貫,但始終帶給觀眾不少教育意義。演員和場地陣容的轉變,沒有影響該電影可觀性。

2024年2月15日星期四

清末民初時的澳門形勢

 


1912年澳門地圖,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第103任澳門總督馬沙度像,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孫中山像,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中國形勢:


  段祺瑞等五十位北洋軍將領在袁世凱授意之下,發佈《北洋五十將乞共和電》,要求宣統皇帝退位。段祺瑞不久再發佈《乞共和第二電》,同時發動兵變以要脅朝廷。


  隆裕太后在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代表宣統皇帝溥儀,頒佈《退位詔書》,將統治中國的權力移交給成立一個多月的中華民國政府,標誌著清朝滅亡,宣告在中國持續五千多年來的君主制度結束。隨後孫中山辭職讓位予袁世凱,南北正式統一。南京參議院在民國元年(1912年)3月6日決議袁世凱在北京就職,他就任大總統,定都北京。


葡萄牙形勢:


  葡萄牙在1910年之前處於布拉干薩王朝統治時代,激起民憤原因,在於葡萄牙王國試圖擴展殖民地計劃,可是由於英國威逼進軍之下失敗。共和黨人在1891年1月,於波爾圖發動大規模起義,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首都里斯本1908年發生了刺殺國王卡洛斯一世及皇太子的案件。若·弗朗哥總理在1908年,於多重壓力之下被迫下臺,葡萄牙政局之後陷於黨派紛爭,一直未可以組成穩定政府。剛剛當選巴西總統的赫耳墨斯·羅德里格斯·達·豐塞卡在1910年10月1日出訪葡萄牙,共和黨人要求共和,乘機進一步擴大遊行示威。陸軍部隊在10月3日拒絕鎮壓停泊在塔霍河河口的軍艦叛變,反而聯合海軍四週包圍里斯本。兩艘軍艦在10月4日起炮轟皇宮,國王曼紐二世慌忙地經直布羅陀逃到英國倫敦。葡萄牙第一共和國臨時政府在是年10月5日組成,總統由作家特奧菲洛·布拉加出任。


澳葡當局對中國外交態度


  在中華民國於1912年開國之前,葡萄牙與清朝仍有外交關係。大清國在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始派出使大西洋國欽差大臣,主要是由駐法、西使臣兼任。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開始設立駐葡萄牙分館。清朝最後任職出使大西洋國(葡萄牙)欽差大臣為劉式訓、戴陳霖。劉式訓在宣統元年(1909年)9月9日始由清廷任命,直至宣統三年(1911年)11月20日離任。戴陳霖在宣統元年(1909年)3月16日始由清廷任命,直至宣統三年(1911年)11月21日離任。


  大西洋國(葡萄牙)最後任職駐大清國公使為柏德羅(Martinho de Brederode),在1907年12月4日始由葡政府任命,直至1911年9月1日離任。馬拉丁斯(Henrique O′Connor Martins)在1911年9月1日由葡政府任命,葡萄牙在1913年10月6日外交承認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後,由駐前清廷臨時代辦馬拉丁斯(Henrique O′Connor Martins ),繼續擔任臨時代辦。


  葡方在1911年與清朝仍有外交關係,澳葡當局不太支持澳門民間敵對清朝的活動。華人彭顏良在1911年10月9日被驅逐出澳門。這是由於他第四次違禁發表反對中國官方的煽動言論。澳葡華政廳在1911年12月9日,宣佈澳門總督關於駁回在清平戲院為新近成立的中華民國募捐而召開一政治集會的申請,理由是革命政府尚未得到葡萄牙政府的正式承認。由於葡萄牙到1913年10月6日才外交承認中華民國北洋政府。葡萄牙隨國民革命軍北伐接近尾聲的中國形勢,就在1928年12月19日外交承認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故葡萄牙與中國關係在1910年至1913年產生微妙變化。


中葡對澳門界址爭端


  因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發生二辰丸事件,引發中葡政府劃界談判的舉行。清宣統元年(1909年)二月,中、葡雙方決定查勘澳門界址。在同年3月8日,香山縣成立「勘界維持會」,廣州隨即成立「廣東勘界維持總會」。中、葡雙方代表在7月15日於香港舉行劃界談判。在11月13日談判失敗。澳門勘界會議在12月於京重開,由於葡萄牙在1910年發生革命而百廢待舉,因無暇顧及而再次終止澳門勘界談判。


孫中山及革命黨人在澳門活動


  孫中山在澳門與土生葡人飛南第(Francisco H.Fernandes),在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合辦《鏡海叢報》(Echo Macaense)中文版,目的是以宣傳革命,該報在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停刊。是年8月1日的《鏡海叢報》提到孫中山在12歲時(1878年)曾經到過澳門。於香港完成醫學課程同時接受洗禮之後,才回到澳門,盡力行醫時引入西醫方法醫治。孫中山在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於廣州發動反清武裝起義失敗之後,到澳門同時經土生友人飛南弟協助下,逃亡海外脫險。孫中山在光緒三十年(1904年)8月日本成立同盟會。宣統元年(1909年)(另一說1911年初)該會擴及澳門並在南灣街41號設立會址。除總部之外,該會在和隆街設立一書室——樂群書室。在白馬行國華(Capital)戲院對面另有一書室。同盟會在宣統三年(1911年)11月於清平戲院舉行剪辮大會,有百人當場剪辮。中華民國在1912年1月1日開國後,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時任澳門市議事公局(即市政廳)議員飛南弟致函孫中山,祝賀他就任臨時大總統。 孫中山在1912年5月,辭去臨時大總統後返回澳門,受到澳門各界歡迎。


1910年至1912年時的澳門政治、社會、經濟


  澳門政治情況: 葡萄牙經過1910年10月5日革命之後,澳督都由葡萄牙第一共和國政府所委任。葡政府在1910年12月17日委任馬沙度(Álvaro de Melo Machado)任澳督。在馬沙度倡議之下,在1911年於葡屬澳門建立第一個童子軍小組。葡政府在1912年7月14日委任美蘭德 Aníbal Augusto Sanches de Miranda任澳督。政府中心監獄在1912年建成,位於賈伯樂提督街與鏡湖馬路交界處,監獄設計屬於城堡式,俗稱「市牢」。


  澳門社會情況:據古萬年、戴敏麗所編《澳門及其人口演變五百年(1500─2000)》一書及澳門舊地圖顯示,在1912年澳門半島面積有3. 40平方公里,氹仔、路環面積則分別有2. 3、5. 9平方公里。至此澳門面積在1912年合共11. 6平方公里。1910年澳門總人口為74,866人,比1896年的78,627人少11.6%。但1920年83,984人,比1910年多12.2%。


  在1910年曾經有路環慘案。海盜在是年7月綁架18名新寧縣學童,同時將其劫持至路環躲藏,目的是要向受害者家屬勒索3萬5千澳門元贖金。葡軍在是年7月19日,全面攻擊至路環九澳地方。許多海盜竄逃,也多人喪生。行動救出了18名人質,其中有成人7人,兒童11人,以及另外40餘被海盜俘獲者。治安警察局在是年9月審理案件,判處8名海盜流放至非洲做苦力28年。在1912年爆發持續4個月的嚴重瘟疫,導致有723人喪生。


  澳門經濟情況: 澳門1910年一般貿易總數為34417063澳門元,總進口量為19055361澳門元,總出口量為15361702澳門元,逆差 3693659澳門元。1912年度一般貿易總數為30224583澳門元, 其中總進口量為17109103澳門元, 總出口量為13115480澳門元, 逆差3993623澳門元。貿易數字呈下降趨勢,逆差呈上升趨勢。


  澳門商會在1912年12月14日獲得葡萄牙政府批准立案。後來在1913年1月8日正式成立,公推蕭瀛洲為首屆總理,李鏡荃為副總理,區惠波、趙立夫、陳弼庭、賀穗垣、葉金波、盧廉若、林煥廷等7人為值理。在1916年定名為澳門中華總商會。


參考資料:古萬年、戴敏麗所編《澳門及其人口演變五百年(1500─2000)》、1912年澳門地圖、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華書局出版):《清季中外使领年表》、陳昕和郭志坤:《澳門全紀錄》、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澳門編年史》、鄧開頌:《澳門歷史(1840~1949)》、吳志良和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澳門記憶、澳門中華總商會

從劉可被淘汰 看無線節目中年好聲音2

     



      香港無線電視真人騷《中年好聲音2》在二月十一日晚播出第九部曲《陳慧嫻金曲賽 喜氣洋洋賀十二強!》下半場,十二強正式誕生,排名不分先後,分別有譚輝智、安雅希、顏米羔、鄭梓浩、陳俞霏、陳蒨葶、林若盈、沈宗賢、陳燕娜、古淖文、黃劍文、劉威煌。譚輝智獲得九十三分,而且第三度獲MVP。有點可惜的是得到七十九分的劉可,他與七十五分的王玥一起被淘汰。其中劉可被淘汰最為轟動,也最受爭議。不少網民「暴動」斥責賽果不公。香港無線電視旋即製作劉可十首參賽歌曲特輯,放上Youtube也難掩「可粉」之怨言。

  其實爭議點最主要在於賽果的不公。許多網民都認為陳燕娜唱《傻女》走音同時有不少失誤,竟然會有八十一分,相反表現穩定的劉可,只是歌曲表現及風格出現爭議,只能得到七十九分,網民紛紛戥劉可「唔抵」,更有人揚言會罷看TVB節目。證明網民眼光是雪亮的,與一班坐在評審席的對劉可觀感完全不同。這是由於該節目有些評審一直存在問題。首先他們評論意見一直左右搖擺,雙重標準很明顯。伍仲衡評審一時說不喜歡劉可太多哭腔,一時又說沒有哭腔就是不懂得唱歌,而且不是劉可自己。還有一些評審一時說不喜歡參賽選手Show Off,一時說好平凡唱沒有驚喜而且缺乏個人風格等等。無論第一輯和第二輯,都有類似情況。這完全令參賽選手無所適從,無疑增加參賽選手壓力。

  其次該節目有些評審不太喜歡參賽選手走出自己舒適圈的創新唱法。例如《難為正邪定分界》本是一首戲劇元素較重的歌曲,用誇張手法演繹魔鬼不算甚麼特別大的問題,還有些製造氣氛的效果,不明白這樣被周國豐評審批評劉可他别走諧星路線。其實坊間不少幽默歌詞的歌曲面世,小丑也是值得尊敬的行業人員。不認同唱歌比賽完全用框框框死所有創意,否則變成模仿明星比賽,久而久之對未來流行文化發展完全不利。第三從劉可賽果可見,評審以個人喜好觀感,大於作品完整性作標準。評審伍仲衡個人不太喜歡美聲唱法,就直言說感覺很嘈。還有位張家誠評審竟然拿「你諗太多」,作為一個批評參賽者的理由。這完全顯示出這些評審不太專業。

  有點令支持他的粉絲欣慰的是,劉可出席賀年賽馬場表演時,笑容要比參賽時多。當然現在不再參與比賽如釋重負,不再承受評審的評頭論足,可以輕鬆發揮自己的歌唱風格。似乎是一隻離開牢籠,往遠處自由飛翔的小鳥。近來他也創辦劉可音樂工作室,榮升為老闆,可以有個為自己理想奮鬥的空間,做他喜歡做的事。

  劉可本應是前途無可限量的可造之才,張佳添評審在當日歌唱真人騷《中年好聲音2》上也坦言:「呢個絕對係好困難好痛苦嘅決定,都有啲傷感,要離開嘅係劉可,由第一集你畀到我哋驚喜,到中間畀到啲好正、有啲爭議性嘅演出,其實你係一個真正嘅Artiste,你要繼續唱歌,唱多啲好歌。」的確劉可的爆炸性和創新性演出,是他的長處,也是他的短處。長處在於可以帶給觀眾驚喜,在他演出時也能帶給現場和家庭觀眾氣氛。筆者追看今屆中年好聲音,都是因劉可而來。短處則是難以控制情緒,情緒表演容易失控。加上歌曲唱法的改編創新,容易引起爭議,不是所有人都接受得到。總括來說,他也有一些值得我們參考學習的地方。

2024年2月8日星期四

「科目三」為何被批作劣質文化?

       「科目三」的起源與流行,據網上資料所載,源自於廣西當地人(柳州,另一說是梧州)自創所謂「魔性」舞步代替婚鬧,作為慶祝新人喜結連理的舞蹈形式。科目三也被泛指為動作誇張、魔性、類似土味「社會搖」動作。科目三原本是指機動車駕駛考試的一部分,現在就被指一套兒絲滑的小連招兒舞蹈,讓人不禁想跟著表演者跳舞起來。


  部落客「朱開紅」在二零二一年自創舞步卡點DJ版BGM,魔性舞姿配上搞笑動作,令這一跳舞短片在短片平台出圈並且被廣泛模仿。以歌曲《一笑江湖》作為配樂的「科目三」在二零二三年十月左右,突然爆紅,引發全國各地短片創作者群起模仿創作。


  「科目三」舞步,在澳門也掀起熱潮。人稱「澳覓舞王」的男孩經常在抖音和Facebook澳門高登起底組上,發表「科目三」等跳舞短片。也曾經在Facebook上流傳澳門某酒樓店員在酒樓禮台上大跳「科目三」舞步的短片。這些一系列短片,都令澳門網民大為驚訝與反感。在網上也有不少來自各地網民發起反對「科目三」的活動。例如在Facebook上有「不要再叫海底撈店員跳科目三」,有一千七百多人參加,二點一萬人有興趣。發覺網上發起的都以台灣網民為主,不過澳門網民都有少量反對聲音。


  到底為何許多網民對「科目三」反感?為何這舞蹈被批為劣質文化?首先這舞步大量入侵中國大陸以外大街小巷,舞步誇張幼稚,周圍大量洗版充斥,觀看多了容易令人生厭。其次台灣和香港文化影響力,已經沒有以前這麼大。台灣的鄧麗君歌曲和電視劇《流星花園》,以及香港粵語流行曲和電視劇曾經傳遍中國大陸。現在卻相反,風水輪流轉,被影響轉頭。台灣和香港仍然沒有「科目三」這樣流行的舞蹈和歌曲流傳作品出來。令「科目三」有機會趁機而入,被外界認為是一種文化侵略。


  其實被改為「科目三」舞蹈配樂的原曲《一笑江湖》原本是一首慢歌,原唱為聞人聽書,由「祝何」所作詞曲那種滄海一聲笑的豪邁,都有些著名填詞人黃霑和方文山的味道,也符合黃霑曾提出「大樂必易」的原則。可見原作是首不錯的中國古風抒情慢曲。問題就是出在被改編成舞曲「科目三」的舞步,根本同原曲詞「九唔搭八」,劣質舞步破壞原曲所表達的宗旨。詞曲焦點被誇張舞步所掩蓋,這應該不是出自原詞曲作者的原意。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

澳門賽馬史話


1936年的澳門地圖當中的澳門賽馬場舊址,美國國會圖書館共享資源


 




1988年的澳門地圖當中的位於氹仔的澳門賽馬車場,美國國會圖書館共享資源



 

 現時位於氹仔的澳門賽馬場,維基百科共享資源



澳門古代和近代賽馬活動


  英國人在清乾隆年間,曾經在澳門關閘附近舉行賽馬活動。清人葉廷勳曾經賦詩:「關閘平明駿騎跨,諸夷逐隊走平沙。肩輿盡屬紅毛派,倭帽斜簪四季花。」香港賽馬會曾經在澳門關閘馬場附近,於1842年至1843年舉行過首兩屆周年春季賽馬。這是由於英國人在1842年與清政府簽訂中英《南京條約》,確認中方割讓香港島給英方之後,欲舉行賽馬運動,由於香港在當時未有合適場地,就只能暫時轉移至澳門舉行,直至跑馬地馬場在1846年正式啟用後,才將賽馬運動從澳門轉回香港舉行。


澳門二十世紀至今賽馬活動

  

黑沙環時代時期

     

  在1924年創辦的澳門萬國賽馬體育會,翌年改名為澳門國際跑馬俱樂部。該俱樂部主理的賽馬場在1927年3月9日舉行落成典禮,同時進行首次賽馬。該賽馬場地位於在1927年填海造地形成的黑沙環馬場區填海地皮。由於二次大戰爆發後香港被日本佔領,該賽馬場在1942年停辦。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曾經提議原地復辦賽馬,由於計劃條件不成熟而告吹。

  

澳門賽馬車會時期

     

  澳門賽馬車場在1980年9月6日下午,是由時任澳督伊芝迪與葉漢主席作開幕剪綵,當晚八點舉行首場賽事。澳門賽馬車場地點位於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填海造地形成的氹仔新填海區。澳氹大橋由1982年1月1日起取消徵收過橋費,方便市民和旅客到賽馬車場投注。由於投注額不斷下跌,在1988年1月30日舉辦最後一場賽事之後停止運作。

  

澳門賽馬會時期

     

  賽馬車會從1988年易手給台灣商人曾曉村,發展為舉行平地賽馬,在1989年9月10日舉行第一次平地賽事。由於經營困難,澳門警方在1990年12月14日查封,曾經一度停運。何鴻燊博士領導集團在1991年出資收購之後,在1991年1月21日正式復辦賽事。

 

走向沒落至終結

     

  一名當地練馬師在2023年8月下旬向《競馬論》表示,澳門賽馬形勢不太好。當晚這場賽事是只有五場賽事夜賽其中一場。澳門賽事已縮減至每週一次,馬口同時遞減至220匹低位。遲遲沒有公佈新年度賽期的安排。一批載有三十匹馬的航班計劃在2023年7月由悉尼前往澳門,但被澳門政府拒絕入口,最終三十匹馬只能返回原地。澳門政府在2023年8月1日禁止新馬進口。澳門賽馬會在2023年向特區政府提出,提前解除經營賽馬專營批給合同。

      

  澳門賽馬會在2024年1月15日下午,於氹仔賽馬會大樓舉行傳媒發布會,交代同政府提早解除賽馬專營批給合同相關事宜。董事官樂怡與董事兼公司秘書江陽兩位律師代表在傳媒發布會上,只公開單向宣讀完中葡文新聞稿。

  

  馬會解釋解約理由同特區政府說法基本一致。江陽表示代表公司遺憾宣布結束專營,馬會一直艱苦經營當中堅持「博彩多元化」和「馬照跑」原則,去支持澳旅遊經濟持續發展。但馬會事實上由始至今一直都在虧損狀態,累積虧損超過二十五億元。面對本澳賽馬市場發展空間日趨緊縮,賽馬活動同時日漸式微,加上三年疫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令馬會經營難以為繼。公司董事會為此「不得不」忍痛作出申請解約艱難決定。

     

  澳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與澳門賽馬會在2024年1月15日上午正式簽署文件,宣佈將會從同年4月1日起解除澳門賽馬會專營合約,澳門賽馬在同日起終止。馬會承諾在2025年3月30日之前妥善移轉現有289馬匹到其他地方,氹仔賽馬場原有土地同設施無償交還給澳門政府。澳門政府表示在未來不再接受賽馬經營,原有土地也不批給作博彩業用途。

   

部份與澳門賽馬相關的名人


葉漢

    

  在1904年生於中國廣東省新會縣江門鎮紫坭鄉。他是港澳著名企業家,曾有「鬼王葉」、「賭聖」稱呼。曾經與何鴻燊、霍英東、葉德利等人在1961年成功投得澳門博彩業專營權。他曾經透過世界發展(海外)公司在1980年創辦賽馬車會,1988年將賽馬車會以5億元轉售給台灣商人曾曉村。他最終在1997年5月7日於香港病逝。

   

何鴻燊

     

  曾經有「賭王」稱呼的他,1921 年 11 月 25 日生於香港。在1991年接手澳門賽馬場後,曾多年任澳門賽馬會主席。他同時在香港和澳門都有養馬,旗下馬匹「爆冷」曾經參與2006年香港打吡大賽、2007年愛彼錶女皇盃、香港冠軍暨遮打盃、2008年香港金盃、沙田錦標、國泰航空香港盃預賽、2009年香港金盃、香港冠軍暨遮打盃、2010年愛彼錶女皇盃勝出佳績。在澳門名下馬匹「爆料」、「爆燈」、「爆發」也曾經在2009年到2011年期間分別贏港澳盃、澳港盃、澳門短途精英盃、新葡京盃、亞洲電視盃等佳績。他最終在2020年5月26日於香港病逝。

 

董驃

     

  澳門賽馬車會董事經理葉國輝在1980年10月6日宣佈特別聘請為副總經理和賽事監察委員會的成員。1980年12月27日晚參加由總督香煙贊助五萬元之「總督挑戰盾」賽事。作在1995年6月25日,由「澳門馬主協會」贊助之「澳門馬主協會盃」及「澳門馬主協會碗」賽事特別嘉賓。應邀出席在1993年3月14日(星期日)第五場舉行「澳門馬主協會盃」,作現場評選「最佳外觀獎盃」,他選「上海神駒」為最佳外觀獎。在1997年9月獲澳門賽馬會獲發練馬師牌照,從而正式成為練馬師;其馬房的鎮倉寶「仗義執言」更破盡港澳紀錄,一季內奪得七捷,同時成為1997-1998年度馬匹最佳表現獎第一名。首季驃叔更贏64場頭馬,使他成為澳門第一位首季獲發練馬師牌照而奪得冠軍練馬師榮銜的人。而同屬董驃的「百勝威」則以四十三倍大冷成為最冷頭馬。不過由於董驃過度操勞,之後兩季的成績即每況愈下,在2000年合約期滿放棄在澳門練馬。在2001年轉任澳門馬會評述員。澳門賽馬會主辦之第八屆「慈善賽馬日」在2002年6月8日於海島市馬場舉行,著名馬評人董驃即場募捐及義賣紀念品。在2003年6月28日,對著在場所有馬迷宣布,因為私人理由的關係,決定退回澳門賽馬會發給他在2003年8月1日起生效之練馬師牌照,同時辭去澳門賽馬會賽事評述員的工作,也向馬迷提供最後貼士。他最終在2006年2月22日於香港病逝。

   

陳百祥

    

  人稱阿叻的他非常喜歡賽馬活動,直至現在都保持每天朝早看晨操。他早年在澳洲、美國、澳門考得練馬師牌照。曾經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於澳門擔任過兩年練馬師。期間破所有紀錄,接受香港賽馬會訪問,回憶當年第一匹派遣出賽的馬匹「得意」,結果一出即勝;由他訓練的「尊贏」曾創下打疊九連勝的澳門紀錄。 

  


參考資料:澳門記憶、香港賽馬會、澳門賽馬會、澳門正報、澳門華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