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2024年5月30日星期四

「婆婆貓貓」再添新景象

        全新改編的創志戲劇社二零二四年度公益舞台劇《婆婆貓貓》,在今年五月廿五和廿六日,於街總柏蕙社區中心圓滿舉行。故事內容主要講述一位開朗健談的獨居婆婆霞姨,每日都等待推銷和詐騙電話來「解悶」。自從她收養貓咪薯仔之後,一人一貓相依為命,生活寫意愉快。薯仔突然離去令婆婆頓時失去支柱,直至一隻會說話奇怪貓咪突然在她面前出現之後,薯仔陰錯陽差成為貓仙子,為這位獨居長者完成最後心願的故事。

  長者獨居是一直存在的社會問題。這是由於仔大仔世界,或者女大女世界。兒女長大後有各自的世界,未必所有兒女都接受同自己父母居住。不過也有例外,非常孝順的人,不嫌棄年長父母的麻煩起居,也不嫌棄年長父母諸多囉嗦意見。由於代溝問題,年輕人與長者是否和諧相處,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有一部份長者不太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始終感覺舊一套做法最好,始終留戀他們在年輕時代所接觸流行的事物。這樣的長者,容易與年輕一代產生意見上的衝突。其實衝突是可以避免的,最主要的前提是彼此放下身段,溝通上是要對等,否則甚麼都不可以談。作為獨居的長者也不用悲觀,平時可以參加多些社群活動,參加多些持續進修充實自己。

  這舞台劇故事非常之感人肺腑,從觀眾觀感上看,完全老少咸宜。原因在於涉及長者題材的作品,往往給人印象過於嚴肅。但這部舞台劇卻不會,帶出獨居長者社會問題的同時,也帶點童真的童話故事意味。换句話說,該劇面對長者和小朋友的口味,都同時照顧得到。該劇有甚麼地方童真化?就是兩個貓角色的擬人化,並且童話化彩虹橋動物天堂,令人有種親切感覺。這套舞台劇的成功,演員們的扮演功力也功不可沒。特別是黄淑恩扮演婆婆一角,形體和說話都非常似長者。

  那麼為甚麼仍然對該舞台劇作品進行改動?這是由於之前二零二二年劇本上的不足,而導致演員演出得不夠精彩。二二年的劇本開頭太過於反詐騙宣傳說教,二四年版本則删減了許多,而且增加了許多影射現今熱門社會問題,例如冒充大陸公安局電話詐騙、祈福黨詐騙、東南亞電騙、香港何生新何太事件等。令人啼笑皆非。因為這些題材,太貼近自己身邊之餘,也曾經有許多受害者。感受舞台劇這些笑話,實在是苦中帶甜。當晚的演出,整體上都很好,不過感覺有點地方有待改進。就是聲音器材上處理得不妥當,造成爆咪或者沒有聲音的情況。影響觀眾的觀劇觀感。希望日後作出改善。


2024年5月24日星期五

官方共享舊書是種德政

 澳門特區政府涉及文化的部門,近年來為廣大市民做了不少好事。在今年五月十六日,來自藝博館之友的短訊,指出在今年五月於藝博館禮品店選購指定出版物可獲四折優惠,而且買二送一。會員購物滿二百五十元亦送書一本。藝博館之前還有幾次減價促銷和免費送書活動。至於澳門基金會,也定期安排於本澳教科文中心進行免費送書活動。在今年五月十八至廿一日,舉行最新一輪活動。

  以上官方的惠民活動,與文化局公共圖書館每年一度的好書交換一樣,深受廣大市民的歡迎。受人歡迎的原因,在於官方出版的書或畫册雖然設計非常精美,可是一部份書籍的價格非常昂貴,一般人是買不起的。例如藝博館出版有關故宫系列厚厚的書,還有另外一些大型的藝術展覽畫册,需要用幾百元才可以買到。澳門基金會的出版有些太過於學術的書籍,例如涉及法律或公共行政、經濟等類別,如果不是學者,不是相關專業人士,未必願意購買。由於書籍銷量不佳,許多書籍存放在倉庫當中。最理想的解決這些書籍的方法,就是免費贈送或者打折出售,免於把它們送去垃圾焚化爐燒毀,或者堆填區埋沒這麼浪費。澳基會除了免費贈書之外,澳門記憶網站也值得一讚。這個網站梳理了澳門珍貴史料,也讓市民認識不一樣的澳門。不過文字和照片說明準確上有待改進,網站版面有待提高和擴充。

  以上筆者所說,絕對不是指政府推出的文化物品,完全沒有社會價值。只是官方能夠將出版物庫存,慷慨免費或打折出售,對於社會有其積極作用,能夠更好傳播普及本地文化和歷史。有時候新書雖然變舊了,紙張都變黃了,但書內所載的文字和圖片內容,仍然有其可供他人研究的意義。

  那麽筆者獲得甚麼「戰利品」?在本文可以為大家分享一下。多次在澳門基金會免費派書活動當中,免費獲得了《澳門風物誌(續篇)》、《澳門當代劇作選》、《馬萬祺研究資料編》《澳門文學概觀》、《客家人與澳門》、《從廣州透視戰爭》、《獲獎戲劇小品創作選》。以上都是涉及澳門和廣州文化、歷史珍貴資料。以上幾本書中,特別喜愛由唐思所編寫的《澳門風物誌(續篇)》。因為這本書將澳門不同的風土人情,娓娓道來。

  至於在藝博館之友活動方面,免費獲得了由藝博館出版的《天下家國──以物見史故宮專題文物特集》。畫冊主要收錄該文物特展展品圖片以及學術論文,內容包含帝一套畫册的珍貴之處,在於結集珍貴的清宫秘檔拍照或影印,要想后畫像、典籍、寶璽、書法、繪畫、袍服、琺瑯、武備等內容。這想在一百多年前,清朝政府還沒有被推翻,這一批清宫秘檔仍屬於大內國家秘密,絕對不能公開。希望當局相關政策,能持續進行。

2024年5月16日星期四

錢納利與濠江


 
喬治·錢納利一八四0年自畫像,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著名畫家錢納利筆下的聖保祿學院,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岸邊的印度牧民,牛群在下面的河喝水,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早期生平

  英國畫家喬治·錢納利英文名為GeorgeChinnery,他在1774年1月5日生於大不列顛王國倫敦歌賦坊4號。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職業書法家。父親是湯瑪士·格尼速記系統倡導者。他哥哥威廉·錢納利(WilliamChinnery)有現在埃塞克斯埃平森林(EppingForest)的吉爾韋爾公園(GilwellPark),後來逃往瑞典,這是由於被發現犯有大規模欺詐行為。他在1796年移居愛爾蘭,在此作為藝術家取得成功,同時在1799年4月19日於都柏林與瑪麗安(娘家姓維涅)結婚。

  他在1792年入讀皇家美術學院,在1794年即辦個人畫展。在1801年帶妻子和兩個嬰兒回倫敦。他在1802年乘坐Gilwell號船前往馬德拉斯(金奈)。他在印度生活23年。在印度確立畫家地位,其後在加爾各答為印度英國社區主要藝術家。他在1813年成為共濟會會員,同時被列為加爾各答富裕的共濟會東方之星分會成員。

他在澳門事跡

  錢納利在1925年9月29日攜帶一名印度僕人乘海斯(Hythe)商船抵達澳門,從此展開在澳門27年之久的藝術生涯。1825年來華,同年9月入居澳門,此後除部分時間在香港、廣州生活之外,至死在澳門生活接近27年。

  由於他擅長街頭速寫,而且又快又好,每次路過好地方時都會觸發靈感,就地描畫出。佳作。由於當時照相機還未完全普及。他所繪街頭速寫,為澳門留下不少在十九世紀不少珍貴片段。例如他在1833年3月30日,為郭雷樞的澳門眼科醫院繪畫一幅以《郭雷樞醫生與病人》為名的油畫肖像畫。

  他在1852年5月30日於澳門鵝眉街寓所(RuadeInácioBaptista)8號逝世,終年78歲。遺體埋葬在澳門舊基督教墳場。他的素描和油畫遺作在1852年7月28日於香港公開拍賣。澳門法官在1852年8月20日,將著名畫家錢納利已知和未知的債權人召集一起,確定畫家留下的遺產,商量以此支付其生前所欠債務事宜。澳門政府在1974年5月30日,錢納利誕辰二百周年時重修他墓地,墓誌銘分別用中、英、葡三種文字,以不盡相同信息註述他的一生平。

千年利街的歷史掌故

  該街道葡萄牙語為RuadeGeorgeChinnery,位於風順堂街與水手西街之間。由於原名黑蛭巷既黑也窒不太吉利,同時該地方是錢納利寓所所處附近街道,因此更改為現今與錢納利諧音的名稱。澳府曾經在1982年於故居牆鑲上一塊紀念牌,可惜不久該建築物被拆去,沒有保留下來。

與錢納利有關的部份書籍

  《錢納利與澳門》:該書是由陳繼春著,由澳門基金會在1995年出版。陳繼春是廣東中山人。畢業於暨南大學,榮獲商業經濟學學士。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文學院進修。榮獲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碩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博士,師從金維諾教授研究中國美術史。代表作有《錢納利與澳門》等。該書仔細地評述喬治.錢納利一生,特別是評述他在澳門的經歷。

  《東方印象=ImpressionsoftheEast:錢納利繪畫展》:是由香港歷史博物館在2005年出版,該書是這作品展的結集。這作品展是為紀念錢納利到中國180週年,在2005年6月22日至8月29日於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辦。其藏品有相當部分為香港滙豐銀行所擁有。

  《速寫澳門:錢利素描集》:該書是由澳門藝術博物館(MuseudeArtedeMacau)在2012年出版,該書是這作品展的結集。《速寫澳門——錢納利素描展》在2012年8月9日至2013年2月17日舉辦,展出的錢納利一本共七十餘幀澳門速寫,另外包括有藝博館館藏三十幅,包括人像寫生、民生風貌、教堂民居。

  《他鄉故里:喬治.錢納利作品集》:該書是由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澳門博物館所著和出版。澳門博物館在2010年5月29至8月29日舉辦《他鄉故里——喬治‧錢納利作品展》,展示其在1790年代至1840年間在英國倫敦、印度及澳門時期所繪製的油畫、水彩畫、素描和速寫素描等的作品共142件,除了部份為澳門博物館藏品之外,同時也在得到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怡和管理有限公司、澳門藝術博物館及多位私人收藏家提供及借出展示。該書是這作品展的結集。

參考資料:吳志良和湯開建、金國平:《澳門編年史》、吳志良和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施白蒂和金國平:《澳門編年史》、陳繼春:《錢納利與澳門》。

如何防範求職騙局

          最近,澳門有一位男青年墮入網上求職騙局。事主在今年五月七日(即上星期二)晚上於社交網站上的群組當中看到一則招聘廣告,與對方聯絡同時提供電話號碼開設帳戶之後,按指示進入指定連結為相關網站點讚及關注。事主完成操作之後發現平台帳戶有四百五十澳門元存款。在提現的時候對方要求事主銀行帳戶資料,事主未虞有詐按指示照做。直至五月八日,事主發現銀行帳戶先後五次被人轉走合共一萬三千澳門元,懷疑被騙徒所騙就即時向執法人員報案。

  這其實是非常典型的求職騙局。騙徒在社交網絡群組經常發帖強調「在家工作」、「無需經驗」、「薪金優厚」等招徠。這種所謂優厚入職條件,大學生以及職場新人,特別容易上當受騙。

  他們被騙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種。首先就是有些求職者輕易相信他人,對任何事物都抱完全信任的態度。其次有些求職者求職心切,他們很想很快找到不用做太多工作,就賺到許多錢的筍工。第三有些求職者沒有太多留意司警局製作的防騙警訊廣告。求職人存在這三種求職心態,中了歹徒的圈套詭計。

  那麼,如何防範求職騙局?首先自己要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精神。就算是非常友好的朋友好意也罷,對於求職也不能掉以輕心。其次要熟讀澳門勞工相關的法律,以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權益。熟讀相關法律之後,可分辨到求職面試時,面試官提出的入職要求,如要求轉帳、全身檢查等,是否屬於合法的行為。如屬於違法行為,要即時拒絕,並且要即時舉報,以保障自己合法權益。

  令人痛心的是,求職被騙去財產,被拐騙去東南亞和中東當電騙黑工等情況的被害人,仍然是多不勝數。香港警方在兩年前聯同澳門司警瓦解一個活躍兩地犯罪集團,涉嫌透過網上求職騙案騙財,有一百三十一人疑墮刷單騙案失逾七百萬元,單一損失達五十六萬元;五十六人被捕,涉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串謀詐騙及洗黑錢等罪,部分人涉借出戶口供存入騙款。據泰國警方在二零二三年八月統計,每年大概有七萬名華人從泰國被販賣到緬甸妙瓦底鎮,即平均每天就有將近兩百人被賣過去,這僅是泰國官方公佈的數據,實際數字可能更多。

  可見除了警方加強打擊之外,作為市民也要主動察覺事物好壞,同時加強警民合作,將騙徒繩之於法之餘,也將職業安全風險降至最低。

2024年5月9日星期四

探討青少年暴力根源在哪

         近來發生許多涉及本地未成年人的事件,非常令人觸目驚心。在上個月有一位男初中生,直至凌晨仍獨自留在快餐店之外,另外也有本文所探討的童黨欺凌長者事件。這兩件事件相同之處,在於同是與未成年人有關之餘,也是有網民在網上發出帖文,令警方留意到該案情。再次見證網民力量的強大。體現社交網絡平台有監督社會的作用。

  再說說該案作案動機。據報道,四人聲稱被害人曾經質問他們為何在街上流連不回家,也曾經用水潑向他們,因而作出報復,司警經過調查,被害人沒有向四人潑水。由於該案已進入司法程序,就不對案情作仔細評論和揣測。不過要說明這件事的觸發點,從報道可見,就是被害人質問,因而觸怒一班未成年人心靈。

  為何長者一句質問,一班未成年會這麼大反應?或者是以下幾個原因。首先就是可能他們受傳統家長制形式教育,許多時候未成年人不聽話就被打。不允許「駁嘴」辯解自己意見,要絕對服從家長。其次受涉及暴力的動漫和影視影響。他們憤怒和壓迫之怨氣,無從發泄,唯有透過模仿家長行為進行發泄。

  家長如何看待子女反叛期個性?隨著人的成長,每個人都經歷過反叛期。在反叛期由於讀書上堂學習不少知識,參與課外活動體會社會經歷,開始有自己的主見,不再唯唯諾諾,聽從家長訓話。這方面就需要家長與子女平等相處,多聽子女意見。如果子女意見是正確的,可以在他們面前作表揚,而且大方接受。沒有必要硬碰硬,把彼此關係鬧僵。

  從以上所見,要解決未成年人聚眾,所帶來的童黨問題,就需要多調查了解青少年暴力根源在哪?加重刑罰只能作治標的效果,不能完全治本解決童黨問題。要治本解決問題,應該要同未成年人多作溝通,多了解他們需要。始終感覺童黨本質不一定是壞,最主要看該團體對於社會出發點的方向,是偏向正面或是負面。

2024年5月3日星期五

馬俊賢澳督任內大事

 
馬俊賢像



 馬俊賢生平大事簡表,建燁製圖



馬俊賢澳督任內澳門大事簡表,建燁製圖

人物生平


  馬俊賢在1930 年 6 月 15 日生於波爾圖。是一名葡萄牙醫生、大學教授和政治家。是Joaquim Correia da Silva和Maria do Pilar de Matos Pinto Machado Correia da Silva的兒子。他提倡人道主義和社會福利。他信仰天主教,曾經榮獲Grã-Cruz da Ordem do Infante Dom Henrique勳章。 

    在學術活動上,他就讀於波爾圖大學醫學院,學習醫學同時在 1962 年 2 月獲得博士學位。1969 年至 2000 年
期間,曾經擔任FMUP 解剖學教授;波爾圖大學醫學院正教授;米尼奧大學健康科學學院醫學課程主席 ;他在2001年至2007年,擔任米尼奧大學健康科學學院醫學課程主任。在 2010 年返回波爾圖大學,受邀加入醫學院代表委員會。

  他在政治活動上,於1969年至1973年被全國人民黨的「自由派」任命為國民議會代表。在1974年起為社會民主黨(PSD)成員。在1978 年 為PSD 全國委員會成員。在1984-1985年擔任高等教育大臣。在1986年6月15日至1987年7月8日任澳門總督。在2005年 擔任施華高總統競選支持委員會成員。

    他是天主教醫生協會波爾圖分會、經濟和社會發展協會 (SEDES) 的成員,自 1998 年起擔任里斯本科學院成員。他是聖若昂醫院之友聯盟的創始成員之一。

     他在1987年獲得東亞大學(澳門)榮譽博士稱號,並於2002年獲得米尼奧大學榮譽博士稱號。他在2011 年3 月14日於波爾圖聖若昂醫院去世。波爾圖大學(FMUP)在他去世後,宣布哀悼三天,以紀念這位教育家、科學家和人文主義者。

擔任澳督前後和任內大事

  葡萄牙總統府公報在1986年5月初,宣佈總統索阿雷斯任命他為澳門總督。他在1986年5月15日於葡萄牙里斯本出席就職儀式,宣誓就任澳門總督,於同月28日下午4時抵達澳門履任。澳督就職儀式第一次由澳廣視轉播。澳督任期為1986年5月15日至1987年6月12日。

 (1)《中葡聯合聲明》的成功簽訂

  值得一提的是《中葡聯合聲明》的成功簽訂,在馬俊賢任內發生。關於澳門前途的首次中葡代表團全體成員會議在1986年6月30日至7月1日舉行,代表團分別由葡國大使梅迪納(Rui Medina)和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周南率領。雙方就有關程序取得協議。解決澳門門題的第二輪和第三輪會議,分別在是年9月和10月舉行。

  葡萄牙外交及合作國務秘書蘇維道(Azevedo Soares)在1987年1月前往北京,通報葡國有關澳門回歸中國時間的答覆,以及準備葡總理施華高(Cavaco Silva)訪華細節及簽署有關澳門問題的《中葡聯合聲明》事宜。葡政府在是年1月8日發表葡中談判最後文本。在1987年4月13日於北京人民大會堂貴賓廳舉行由在鄧小平和李先念出席見證下,葡萄牙總理施華高(Cavaco Silva)和中國總理趙紫陽簽署《中葡聯合聲明》的簽署儀式。

  葡國國會1987年12月11日,一致通過批准《中葡聯合聲明》。中葡兩國在1988年在1月15日,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於北京互換批准書後正式生效,澳門這時候正式進入過渡期。

  (2)澳娛在回歸前最後一份博彩專營合約

  澳門政府在1986年9月29日,與澳門旅遊娛樂公司簽署時效直至2002年的幸運博彩專營合約。該公司答應至1996年12月繳付港幣13億7500萬元,從1997年1月至專營期滿每年付1億5千萬元。是為澳娛在回歸前最後一份博彩專營合約。

 (3) 馬俊賢出訪廣東

  澳督馬俊賢夫婦在1987年2月24日~27日,應時任省長葉選平邀請訪問廣東省。葉選平省長在24日設宴歡迎澳督,在25日舉行會談。 澳督馬俊賢訪問廣州期間,參觀了中山大學、廣東畫院、廣東博物館等。同時還和葉選平、關山月為粵澳中小學生書畫聯展剪彩。

突然辭職澳督前後

  澳督馬俊賢在1987年5月29日突然辭職,同時在6月12日離任返葡。他的突然辭職,與當時早前發生官場地震有關。澳門法院1987年1月5日,對1983年高官瀆職濫發證件案,宣判前署理民政廳長巴路士、大律師高步輝等4人被判囚4~2年不等。澳府在1986年底出現不協調情況。社會事務政務司鄧禮儒提出請辭。澳督馬俊賢面對政治危機,可見一斑。

  在澳督空缺期間,由孟智豪任護督。葡萄牙總統索阿雷斯在1987年7月4日任命文禮治出任澳督,同時在7月9日正式就任。

參考資料:陳昕和郭志坤:《澳門全紀錄》、鄧開頌和吳志良、 陸曉敏:《粵澳關係史》、吳志良和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施白蒂和金國平:《澳門編年史》、波爾圖大學

2024年5月2日星期四

淺談今年官方好書交換活動

         由文化局及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主辦、澳門大學圖書館及澳門圖書館暨資訊管理協會支持的二零二四年「4‧23澳門全城共讀日」活動已於4月中開鑼,其中「圖書館周」活動早已在四月廿七至廿八日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現場設有好書交換、期刊熱賣與漂流、講座、遊戲、工作坊、攤位、演出、共讀活動等精彩項目,該活動吸引不同年齡的市民到場參與。今年筆者也收穫豐富,換到好書充滿完美的滿足感。

  感覺今年的活動安排,有值得讚許的地方,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值得讚許的地方,在於近年完善了活動舉辦的場地。從南灣舊法院細小空間,轉移到文化中心較為大的空間。石排灣分場也從石排灣圖書館内細小空間,轉移到市政署石排灣活動中心禮堂舉辦。所有書本也完整放在桌子上,讓市民自由選閱,不用市民踎在地上,搜索桌子下面箱子內的書籍這麼麻煩。

  不過需要完善的,首先就是有文友反映,圖書館方在選書原則上過於嚴謹。有印章或眉批不收,有少少發黃不收,有少少殘破也不收。在這麼多嚴謹收書原則下,有文友的許多書籍,都無法被館方所收取。了解到嚴謹收書能保障讀者權益。也了解到舊書難免品相和閱讀觀感不佳,這是無可厚非。但是過度嚴謹,只會不利換書活動更有效推行。

  也有文友指今年都沒有出通知換積分,去圖書館亦沒有一堆堆書收集,完全不知怎樣做。所以希望當局在未來做多一些宣傳,工作流程和活動預告安排,最好完整作一個列表,讓市民更加清晰如何參與這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