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2012年5月4日星期五

青年繼承五四運動精神的意義

筆者深深感受到現存有關五四運動的兩個問題值得探討:五四運動值得我們青年人慶祝嗎? 本來的五四運動精神是怎麼樣?深入探討這些問題,才能夠了解五四運動對當代社會的影響,也能理解青年繼承五四運動精神所存在的意義。

據最近某澳門媒體的報導:「由澳門青年聯合會及中華民族團結促進會聯合主辦的「澳門青年聯合會、中華民族團結促進會主辦,三十多個澳門、內地及臺灣青年社團及大學共同協辦的「2012第三屆澳門青年慶祝五四青年節暨青年民族文化周」將於5月2日至8日舉行。主辦單位昨日表示,今屆活動的目的是,以青年的角度和多元化的系列活動,讓本澳市民及青少年認識中國各民族多彩的文化,感受民族風情和生活習俗特色,加強青少年對中國各民族文化的興趣與認識,學習以互相尊重的態度,共同構建民族團結的社會。今年活動內容包括有:「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民族文化滿校園」、「結伴同行看澳門」生活檢驗、「青年 樂聚薈」、「中華青年座談會-青年互動在澳門」、「各族青年手拉手」同樂日、攝影比賽、繪畫比賽等項目。主辦單位表示,期望今年的一系列活動,在籌委會努力下,辦得更有效益,以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方向透過不同活動,讓澳門青年及大、中小學生近距離親觸祖國少數民族青年學子風采,切身領略到中華民族大家庭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民族情誼,充分展現同胞血脈相通的骨肉之情,感受純樸的民族風情和生活習俗特色,加強澳門青年及學生對中國各民族文化的興趣和認識,學習互相尊重,共同構建民族團結大家庭。」(澳門商報網2012-4-27) 從報導可以看出這項活動有慶祝五四青年節的作用之餘,也能夠加強青少年對民族團結的認知,這看來確是一舉兩得。因為加強對民族團結的認知,有利於消除澳門青少年的排外觀念,也有利於澳門青少年更多地了解中國各民族的文化。雖然筆者不反對接受這種民族團結的教育,但感到質疑是這些活動絕對沒有發揚五四運動精神的成份。

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按照有限出版社出版、蕭未主編的《圖說百年中國》所載:「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學生數千人集結在天安門廣場,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和約簽字」等口號,會後舉行示威遊行,遭到軍閥政府的鎮壓,學生被逮三十多人。全北京學生立即總罷課,並通電全國抗議。天津、上海、廣州、長沙等地紛紛響應,聲援北京學生。」從以上的資料可以看到,五四運動精神在本來所體現是捍衛權益而發聲的抗爭精神。五四絕對不是能夠大肆慶祝的節日,難道遭到軍閥政府的鎮壓可以慶祝? 學生被逮也可以慶祝? 筆者所指的抗爭精神,絕對不是唯恐澳門社會不亂,也不是鼓吹他人違法亂紀。而是希望青年了解和關心社會的基礎上,從而懂得根據法律等能維護社會和自己權益的同時,能夠做到主動地敢於發聲。青年繼承五四運動精神在於敢言的同時,也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分辨是非的作用,在於你所做的事為誰敢為? 為誰發聲?若是非沒有分就立刻下判斷,這樣容易讓人誤入歧途。當時五四運動當中的青年,絕對有分辨是非的能力。雖然歷史沒有如果,但如果他們始終分不清「二十一條」與「和約」的對錯,他們就不會立刻敢於發聲地走上街頭。

可惜發現部分慶祝五四青年節的活動,都沒有教育澳門青年敢於發聲的成份,希望那些主辦單位能增加這部分的內容。沒有敢於發聲的成份,這樣做實在違背五四青年節的歷史背景,也違背紀念五四青年節的意義。不過感覺令人可貴的是今年澳門五一勞動節遊行,仍有許多青年拿著不同創意的標語去為社會發聲。青年懂得敢於為社會和自己的權益發聲,這些青年就絕對不是廢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