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
2014年1月17日星期五
朗誦有何可笑之處?
最近兩岸四地流行一段影片,名為「特別的朗誦技巧」。影片主要內容是梁逸峰同學在二零一零年參與第六十一屆香港學校朗誦節優勝者表演,當時梁同學他自己形容以一種特別朗誦技巧所朗誦的兩首古詩詞,分別為孟浩然的《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以及晏幾道的《南鄉子》。梁同學走紅原因在於他的「誦腔」獨特,還有他一些誇張的表情,因而還得到不少獎項。
梁同學走紅的同時也帶出不同社會議論,這種社會議論首先有些是網絡欺凌,有些是反思現在教育問題,還有些是反思朗誦意義在當今的適合性。其實非常支持和肯定這種社會議論,因為在這種社會議論對今次事件上,讓人們可以有機會深入討論朗誦和現在教育問題,但是這種社會議論絕對不能帶有欺凌成份。深入討論不代表要欺凌他人,深入欣賞不代表要嘲笑他人。其次讓同學們參加更多活動不是壞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參賽作品好壞只是評判的審核,評判感覺這位同學表現非常好,但是在社會上也未必有同樣答案。希望校方鼓勵同學們參加更多比賽的同時,也應向同學們教育出更多正確的觀念。比賽結果的好壞,有時不完全代表現實的全部。千萬不要以為拿了徵文比賽冠軍,就是「大作家」。千萬不要以為拿了朗誦比賽冠軍,就是「大朗誦家」。不過感到幸運的是,梁同學接受香港《明報》查詢時澄清從沒發表過任何公開信,更說自己從未有資格被網民們稱呼為「大朗誦家」。其實朗誦意義仍適合在當今社會上,朗誦這種文化絕對不可笑,希望更多人瞭解朗誦的真正意義。
梁同學所謂的特別朗誦技巧之處,按照梁同學所形容是在乎於朗誦的時候,投入於詩詞原作者所表達的意境。例如古詩詞原作者等候友人,要四周圍望著風景,朗誦者也要像古詩詞原作者一樣望著風景。其實體會作者心境而瞭解作品,從而把詩詞朗誦出來,這應是每個人在朗誦時候達到的一個技巧,而應不是屬於梁同學特別的朗誦技巧。相信一部分人包括本人在內,都非常欣賞梁同學表現自己的勇氣,不是全部朗誦的行外人感覺完全難以接受而非常可笑,但又不可否認一部分人有這樣的想法。觀察梁同學的朗誦表現中可瞭解到,梁同學的朗誦獨特之處在於其「誦腔」。他將嶺南音韻文化融入於唐詩宋詞當中,讓朗誦唐詩宋詞也帶有一種嶺南文化的味道。希望梁同學加把勁,在未來能夠發揮不同創意去造福社會,同時更好地弘揚嶺南文化。不過需要批評梁同學的是,他朗誦的時候臉部表情太不自然而有點誇張,雙手也一直放在後面,難免讓人感覺朗誦得有點奇怪。其實融入古詩詞原作者作品的同時情感要自然,才能讓觀眾更體會古詩詞原作者創作時所領會的意境。
難以想像這段影片令梁同學走紅之餘,同時都帶出一陣朗誦熱或特別的技巧熱。所謂朗誦熱,就是梁同學朗誦所帶起熱烈討論朗誦文化的氣氛。所謂特別的技巧熱,就是仿效梁同學「特別的朗誦技巧」而產生不同的二次創作。這些二次創作的確創意無限,有些網友把梁同學的聲音剪接為快歌,有些網友把梁同學的聲音配上不同的音樂,有些網友模仿梁同學演出等。支持二次創作,但是不太支持二次創作同時加上一些令梁同學不安的創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