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2015年2月6日星期五

澳門醫療光輝五年能否實現


根據報道指出:「候任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昨日表示,社會文化範疇是其相當熟悉的服務領域,熟知老百姓訴求,現時比較為人詬病的是醫療體系,他承諾任內搞好醫療體系、特別是路氹新醫院的建設以及重視醫療體系培訓,他保證未來會是醫療建設最光輝的五年。」(《譚俊榮:未來是醫療建設最光輝五年》,《市民日報》,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日)

  俗話有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官上任新目標,新官上任新作為,雖然這絕對不是壞事,給市民也有種期待感。不過目標歸目標,理想歸理想,始終最主要的是對理想目標進行完善的計劃安排。到底安排如何計劃,才能算是完善呢?

  在本人看來,首先當局需要完整的社會調查。毛澤東主席曾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可見調查工作的重要性。完整的社會調查,調查醫療體系當中有多少缺憾是需要立刻完善,調查有多少因醫療體系缺憾而需要立刻救助的人等。若不做好完整的社會調查而推行所謂新政,到頭來所謂醫療政策只會適得其反。有時候讓統計數據說話,或許利大於弊。

  其次就是完善市民投訴的機制。深知新任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熟知的是老百姓訴求,那麼市民投訴機制就是應該要做好。因為完善市民投訴機制能讓當局了解更多老百姓的訴求之餘,也能提高當局的執政效率。完善市民投訴機制的目的,當然絕對不是只為市民提供一個批評政府施政的渠道而設,而是讓市民更好解決醫療問題提供一個捷徑方法。例如某家庭的家人不幸發生醫療事故,例如某長期病患者就業出現問題,當局應列出最快處理投訴時間的服務承諾。

  最後就是需要完善定期檢討醫療體系新政的機制。據報道指出衛生局最近推出了新政:「衛生局推出急診和門診新分流措施,以及手機應用程式(APPS)實時查詢輪候時間。所有享有政府免費醫療服務的人士,包括公務員和他們的家屬,即日起可選擇到鏡湖醫院急診科和四家非牟利醫療機構(共八個門診點)接受非緊急醫療服務,每四十八小時可享受一次資助,其中,鏡湖醫院急診每人固定資助二百三十元,非牟利醫療機構每人固定資助一百一十元,求診人士需自付超額部分。」(《APPS+資助 病人分流措施奇招盡出》,《論盡媒體》,二零一五年一月二十九日) 市民求診輪候時間長,一直是醫療體系當中重要的問題。相信新政推出的效率如何,有待時間的驗證。完善定期檢討醫療體系新政的機制,能將醫療體系新政可能發生的問題及時糾正。

  新任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提出的澳門醫療光輝五年能否實現,有賴於當局與市民的互相溝通和理解。否則所有所謂醫療體系的新政只會欲速則不達。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