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2015年3月13日星期五

參與維基百科編輯十週年有感


在維基百科註冊帳號正式成為該百科編輯,正是十年前的三月,今年就是十週年紀念日。當時由於本人對知識上的好奇,同時受共同編輯維基百科的百科方針所吸引,因而引發自己登記參與維基百科的舉動。引發自己登記參與的舉動並非偶然,當時滿懷著很期待的心去參與當中。不知不覺參與維基百科已有十年之久,不過近年已淡出很久。所謂淡出是指仍關注維基百科事務,但不再以這麼多時間去傾注投入。雖然如此,適逢參與維基百科編輯十週年之際,就撰文談談參與維基百科編輯十週年之感想。

  十年前的八月十七日被授予為維基見習編輯,九年前被授予為維基助理編輯, 六年前被授予為維基執行編輯。其實這些名稱沒有實際的職權,與實際雜誌報社的編輯課編制有所不同,只是激勵維基人編輯維基的虛銜。感覺這些措施,能否激勵更多維基人去更多編輯就見仁見智。要看個人態度如何看待這些激勵措施,若果視為積極的目標會從中帶來編輯的樂趣,若果視為令人走向沉迷的指標從中影響個人的生活。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是中文維基百科一直提倡的口號,能否實現就是另一回事。由於參與維基百科是義務性質,自由加入或退出,因而與營利公司、高費用的進修課程運作有所不同。正是由於所謂編輯者自由加入或退出,因而在編輯產生許多爭議。例如編輯條目時所導致的爭論或編輯戰,還有的是對編輯方針的爭議等。對所謂參與維基百科編輯所產生許多爭議,最令本人難忘的是罷免管理員「百無一用是書生」事件,還有無理濫用快速刪除條目範本的事件、有維基人多次濫用分身參與投票事件。這些問題在參與編輯百科工作的時候千萬不能去忽視,因為會影響許多人對維基百科觀感,同時影響維基編輯老手和新手對參與維基百科積極性,同時還會影響推廣維基百科工作。故此所謂爭議有害而無利。

  參與維基百科編輯的時候,讓本人喜歡資料搜集的活動,這的確是一個很有趣的事情。資料搜集的活動對於某些人們來說,是一種很沉悶的事情。一組密密麻麻的數字或文字,容易令人眼花繚亂,由於資料數據講求真實性也非常刻板。為什麼本人會喜歡上?對於本人來說,接觸文獻資料可接觸當年的歷史風物,或者同時可接觸當年所發生的歷史變化過程,因而有知古鑒今的作用。瞭解歷史就是了解未來,瞭解歷史就是了解自己。

  記得一位在中央圖書館澳門資料室工作的先生向本人曾經指出,將歷史資料經過編輯後放上網是最好不過,因為這樣可以有個方便的管道讓更多人瞭解歷史。本人感覺這是一種極好的與時並進想法,要透過先進科學技術,讓更多人容易瞭解過去,讓更多人方便研究歷史。不過前提的是,需要更多人踴躍參與百科編輯,才能夠達到這個理想效果。但是在澳門的實際情況令人有點失望,在澳門活躍參與百科編輯絕對不多,感覺許多人不感興趣什麼共同編輯的活動,本人曾經創辦一個網際百科不太理想,或許是許多人感覺編輯百科太繁複的緣故吧?其實當瞭解編輯百科的流程,應該會讓大家感到這些活動絕不繁複。

  不過感恩的是,在維基百科上認識到一班好友,感受到沒有後悔參與百科編輯的活動。其中一位就是大家都稱呼他做AB大師的文友未熄先生,感謝他提攜本人參與許多活動,其實那些活動都是本人一直希望參與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