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2016年11月11日星期五

紀念一二三事件五十周年 之一 從數據認識「一二.三」事件對澳門社會經濟影響

原載澳門訊報 2016.11.11
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日,是「一二.三」事件五十週年。事件經過了半個世紀,令人感到驚訝的是,這麼影響澳門的紀念節日,社會上竟然沒有太多紀念活動,似乎社會各界淡忘這個重要紀念日。這麼重要歷史事件紀念日,為什麼要淡忘呢?

  所以本人在以後幾個星期,以「一二.三」事件老報紙或其他老檔案資料為基礎評述事件,表達自己對「一二.三」事件的所思所想,希望能借此紀念「一二.三」事件五十周年。亦此同時,Facebook專頁澳門老新聞也會分享部分老報紙或其他老檔案,回顧「一二.三」事件。所有老報紙或其他老檔案,均出自已公開給大眾查閱的世界各地圖書館或檔案館檔案資料。所思所想只是本人個人見解,或許會有疏忽錯漏,歡迎各位指正。
 
  本文首先討論「一二.三」事件對澳門社會經濟影響有關數據。參考《澳門百科全書》附件一:澳門大事記所載,事因在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十五日,由於在氹仔興建坊眾學校工程受到阻礙,澳葡治安警與華人之間出現對峙,在當時有多人受傷也有多人被捕。十二月三日,一些學生與其他示威人士一起進入澳督府後,發生嚴重警民衝突,有些學生和示威人士在市中心大肆破壞。在「一二.三」事件中,澳葡警察槍殺多名居民,造成多名死傷的慘案。一些澳門華人提出懲兇、賠償等六點嚴正要求,廣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處同時也提出強烈抗議。一九六七年一月,澳葡當局最終被迫接受所有要求。
 
  從中可見「一二.三」事件當中值得思考的問題,在於事件準確死傷人數到底有多少、如何評價示威人士在這場事件當中的作為、如何評價澳葡政府處理事件的能力。「一二.三」事件整體發生時間,跨度長達四個月,即一九六六年十一月至一九六七年二月,當時正是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時期」,這與「一二.三」事件發生有一定聯繫。
 
  要理解「一二.三」事件對澳門社會經濟具體數據情況,可以查找澳葡政府統計暨普查司出版,古萬年、戴敏麗主編的《澳門及其人口演變五百年: 人口, 社會及經濟探索(一五零零至二零零零年)》一書的附表,這本書可以在澳門公共圖書館查閱。「一二.三」事件首先是對日常民生方面數值受到影響。例如建築物總值在一九六六年為一千五百零六萬澳門幣,在一九六七年為一千三百九十三萬澳門幣。一九六七年的建築物總值比一九六六年減少了一些數量。米價值在一九六六年為零點九六澳門幣,在一九六七年為一點二二澳門幣。除了米價值在一九六七年上升,蔬菜類、牛肉、豬肉、魚類價值也明顯上升。旅客入境總數目在一九六六年為一三一三八五八人,到一九六七年為九七三一六九人,旅客入境有明顯減少,這可能是由於事件影響地區穩定,而影響其他地方人到達澳門的意欲。
 
  其次是經濟部分方面數值受到影響。澳門一九六六年公共總收入為五千五百零一萬澳門幣,一九六七年公共總收入為五千零九十八萬澳門幣,一九六八年公共總收入為五千一百七十二萬澳門幣。澳門一九六六年公共總支出為四千二百三十六萬澳門幣,一九六七年公共總支出為四千一百九十八萬澳門幣,一九六八年公共總支出為四千四百八十八萬澳門幣。數據可見,公共總收入明顯減少,到一九六八年才回升。不過奇怪的是,公共總支出經過「一二.三」事件後數字不上升反而下降,到一九六八年才回升。澳門一九六六年一般貿易總數為四七四九七萬澳門幣,澳門一九六七年一般貿易總數為四一七五七萬澳門幣,澳門一九六八年一般貿易總數為五一一六一萬澳門幣。貿易總數經過一二三事件後明顯轉差,到一九六八年才回升。
 
  除此之外也可以參考一些學者已發表研究論文和書籍,也可以查找老報紙的記錄,例如中文報紙(港澳、大陸、台灣、新加坡等)、外文報紙(英文、葡文)等,去理解「一二.三」事件對澳門社會經濟具體數據情況。從了解有關數據,可見如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澳門政協委員吳志良在《澳門政治發展史》一書所指,「引發「一二.三」事件主要原因是長期積怨而形成極深民族矛盾,事件為澳門帶來消極負面影響,例如有法治喪失、經濟蕭條、社會不安以及道德價值觀的混亂。澳葡政府經過一役,吸取了深刻慘痛教訓。」暴動雖然令澳葡政府吸取深刻慘痛教訓,親中左派成為澳門主流陣營,可是破壞澳門正常發展的副作用不容忽視。

圖為澳葡政府統計暨普查司出版,古萬年、戴敏麗主編的《澳門及其人口演變五百年: 人口, 社會及經濟探索(一五零零至二零零零年)》一書

歡迎大家請即讚好,
澳門老新聞 Macau Old News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MacauOldNews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