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2019年12月27日星期五

從展覽看中國七十年民間記憶

  近日在澳門綜藝館舉行了一個大型展覽,名字為「一條大河波浪寬——新中國七十年民間記憶展」。是由《澳門日報》與澳門展貿協會合辦,建川博物館與中華民族團結促進會協辦,澳門口述歷史協會與澳門懷舊收藏協會協作,澳門展貿協會執行承辦。中聯辦協調部、澳區政協委員支持,澳門基金會贊助。展覽在二零一九年十二月十六日至三十一日上午十一點至晚上八點,於澳門綜藝館主前廳舉行。

  筆者參與了開幕式,雖然好多人,但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再次見到前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也有出席。記得第一次見到他的時間地點,是參與在二零零四年十月於澳門綜藝館舉行的千人軍操大匯演當中。隨後幾年於塔石廣場舉行的佛誕活動,也見到他出席。感覺他樣子雖然好精神,但要比從前滄桑許多。

  展覽分為三個單元,包括「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一九四九至一九七七年)」「改革開放國盛民豐(一九七八至二0一一年)」「共築新時代中國夢(二0一二至二0一九年)」。這種中共建政時代劃分,要比以往的不同。不同在於以往中共建政時代分為兩個時期,即是毛澤東思想時代(一九四九至一九七七年),改革開放時代(一九七八年至今)。是次展覽將習近平開始成為中國國家最高領導人的二零一二年之後數年,與改革開放分開為「新時代的中國夢」的時代。的確習近平時代與鄧小平開創改革開放時代有所不同,不同在於習近平新時代恢復對國家最高領導人的個人崇拜,在中國社會見到許多習近平的個人宣傳,反而鄧小平開創改革開放時代是非常少見。其次習近平新時代要加強中央對港澳全面管治權,收緊港澳高度自治。反而鄧小平開創改革開放時代的港澳高度自治,會比習近平新時代要多。

  這個展覽最深印象,就是見到許多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以來,社會民間七十年變遷的實物。例如有第二次國共內戰和開國紀念章、五反戰鬥紀念冊、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公私合營紀念章、澳門回歸文獻、《東方紅》黑膠大唱片,還有舊收音機和大哥大手提電話等。欣賞這些文物,其中可以了解到中國民間百姓生活多種變遷。

  不過不足之處在於主題傾向太過於歌功頌德,缺少對時代的反思。《澳門日報》在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報道說「呈現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歷程,體現澳門與國家繁榮富強發展的共擔共用。」遺憾沒有太多社會改造、知識份子改造、大飢荒、文革武鬥和批鬥、民主牆、兩次學運等文物可以在展覽中閱讀、觀察得到,河蟹中國老百姓在新中國七十年艱辛奮鬥歷史,如何呈現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歷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