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2020年6月5日星期五

三十年來以華人命名的澳門街道


原刊澳門脈搏週報 202065
本文同大家簡單回顧, 三十年來以華人命名的澳門街道。
何賢紳士大馬路(Avenida do Comendador Ho Yin)
何賢(1908年12月1日-1983年12月6日),是廣東番禺縣(今廣州番禺區)石樓鎮岳溪村人。何賢獲葡萄牙及中國公認為澳門華人領袖,有「外交大臣」、「影子澳門總督」、「澳門王」之稱。
澳門市政執委會在1991年12月20日召開市政例會,通過道路命名。例會同時決定「何賢紳士大馬路」之命名。該路名在1988年的市政會議決議中曾作命名決定,但由於當時北區城市計劃未落實,故而尚未定出該路段之範圍。在1991年12月20日這天落實何賢紳士大馬路是從靑洲馬路開始至孫中山紀念公園,再至關閘及迴旋處。
孫逸仙博士大馬路(Avenida.Dr.Sun Yat Sen),孫逸仙大馬路(Avenida Dr. Sun Yat -Sen)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幼名帝象,譜名德明,字明德、載之,號逸仙、日新。流亡日本時曾經化名中山樵(故稱孫中山)。他生於廣東香山縣南朗鎮翠亨村,成長於翠亨村、檀香山及香港三地,祖籍廣東東莞。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與革命家,是中華民國國父與中國國民黨創始人,同時是三民主義提出者和倡導者。
當時海島市政廳在1993年5月通過氹仔孫逸仙博士大馬路的命名,以紀念孫中山對中國的貢獻。另外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在澳門半島也有條以孫中山命名的大馬路,名字叫做孫逸仙大馬路。
冼星海大馬路(Avenida Xian Xing Hai)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1945年10月30日)曾用名黃訓、孔宇,他在1905年出生於澳門一個海員家庭,同時曾經在澳門渡過童年。祖籍廣東番禺欖核,是中國作曲家、鋼琴家,最廣為人知作品是《黃河大合唱》。他也曾任教於魯迅藝術學院。
  該路段位於澳門半島東南部,新口岸新填海區東部,北端由柏林街起,南端至孫逸仙大馬路,長度為450米。在1995年被命名為冼星海大馬路,該段馬路的命名是為紀念中國著名作曲家冼星海。該馬路南端東側有澳門文化中心,於1998年竣工,並由葡萄牙總統桑帕約於1999年3月19日揭幕並投入使用。1999年中國在澳門恢復行使主權的交接儀式曾經在該中心北面臨時會場舉行。拆卸後原址改為一廣場以及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展出國務院及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和香港特區送來的賀禮,及當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贈予澳門的題詞、著名教育家劉羨冰捐贈澳門回歸文獻。
鄭觀應大馬路(Avenida Zheng Guang Ying)
鄭觀應(1842年7月24日-1922年5月),他原名官應,字正翔,號陶齋,又號居易、杞憂生,別號待鶴山人或羅浮偫鶴山人。廣東香山縣三鄉雍陌(今中山市)人。中國近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和實業家。他是中國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維新思想體系的理論家,揭開民主與科學序幕的啟蒙思想家,也是實業家、教育家、文學家、慈善家和熱忱愛國者。
鄭觀應大馬路位於新口岸新填海區,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命名以紀念鄭觀應。因鄭觀應大馬路原路段興建永利和美高梅酒店,澳門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於於2007年9月7日會議議決取消鄭觀應大馬路、愛華麗街、戴維拉街及南灣湖巷之公共街道名稱,其載於澳門市街道及其他地方名冊編號分別為1921、1929、1951及1983號。同時於2007年10月17日刊登2007年第21期第二組政府公報。
何鴻燊博士大馬路(Avenida Doutor Stanley Ho)
  何鴻燊(1921年11月25日-2020年5月26日)是港澳商人,澳門博彩專利權開放之前經營澳門娛樂有限公司,在澳門博彩業獨佔鰲頭,有「賭王」之稱,同時其名下香港信德集團業務深入航運、地產、酒店及娛樂等多個行業。
現在連接南灣圓形地和區華利前地一段馬路,澳葡政府市政執行委員會以表彰何鴻燊對澳門地區經濟和文化發展所作出貢獻,命名為何鴻燊博士大馬路。澳門市政廳在1998年5月27日中午在南灣海灣塡海地段為該段馬路舉行命名儀式,澳督韋奇立、澳門市政廳主席麥健智、立法會主席林綺濤、土地公務運輸司司長鮑維立、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總經理何鴻燊出席儀式為醒獅點眼,本澳社會人士、市政議員等多人亦有出席。何鴻燊博士是澳門開埠以來第一位中國人在世時獲此榮譽的人士。
霍英東博士大馬路(Avenida Doutor Henry Fok)
霍英東博士(1923年5月10日-2006年10月28日),原名官泰,結婚時按字輩取譜名好釗,生於香港四大原住民系中蜑家的水上人,原籍廣東番禺練溪村,是香港企業家,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等政府要職,是成為首名躋身國家領導人級別的香港人,有大紫荊勳賢和「愛國商人」稱號。   
為了紀念霍英東畢生對國家和澳門所作出貢獻,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就將貫通路氹城的一條主要大道命名為「霍英東博士大馬路」。該命名儀式於2011年6月22日下午在綜藝館舉行,由時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霍英東家屬代表澳門霍英東基金會信託委員會主席霍震寰一起主持街道名牌的揭幕禮,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向霍震寰致送街道名牌紀念座,澳門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主席譚偉文向霍震寰致送命名狀。
馬萬祺博士大馬路(Avenida Doutor Ma Man Kei)
馬萬祺博士(1919年10月21日-2014年5月26日),是廣東南海縣人,生於廣州市荔灣區南岸村,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澳門中華總商會永遠會長。
在馬萬祺博士在2014年5月26日去世後,澳門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於2018年3月16日會議議決把位於澳門特別行政區一新公共街道命名及界定,同時於2018年5月23日刊登2018年第21期第二組政府公報,將通往珠澳口岸人工島的道路其中一段(黑沙環至新城A區濠江圓形地)以馬萬祺名字冠名,命名為「馬萬祺博士大馬路」,葡文為Avenida Doutor Ma Man Kei,以茲紀念馬萬祺。
三十年來以華人命名的澳門街道示意圖底圖google map
參考資料:澳門政府印務局網站、吳志良、楊允中合編《澳門百科全書》、澳門《華僑報》歷史資料庫、澳門《力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