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2022年10月20日星期四

十九世紀曾是人口販賣中心的澳門

        緒論:苦力在當初是西洋人稱呼華人勞工的代稱。是英語coolie之音譯,起源於印度語,俗稱豬仔。被拐作苦力的女人,俗稱豬花。在現代就可以廣泛指專門出賣體力勞動進行維生的工人。苦力貿易則是指西方殖民者(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在16世紀至20世紀初,以暴力形式進行拐騙掠奪,以及販賣中國人口作為奴隸的所謂契約華人勞工犯罪貿易,俗稱賣豬仔。他們會在通商口岸當中設立「豬仔館」、「客棧」、「囤船」等設施,作為囚禁苦力的地方。


  本文以澳門地區為出發點,探討苦力貿易這種犯罪活動對社會的危害。探討時間點從16世紀起至二十世紀初。時間上可分為三段時期,分別是洋人早期在澳門進行苦力貿易,時間大約在1519年至1839年。澳門苦力貿易最猖狂年代,時間大約在1840年至1874年。苦力貿易被迫禁止後的澳門,時間大約在1875年至1910年。澳門偏門行業(包括黃賭毒)的興盛由來已久,這是由於澳門經濟不能自足,葡萄牙利用殖民地地位,去大力經營和發展偏門行業。苦力貿易也伴隨這些偏門行業一起發展。


洋人早期在澳門進行苦力貿易(1519~1839)


  其實早在葡萄牙人未入據澳門之時,早已將澳門作為人口販賣中心。根據當時英國人博克隆所記載,葡萄牙人早在1519年被控告拐帶來自中國浙江福建沿海兒童到達印度販賣作為奴隸。當葡萄牙人在1557年入據澳門之後,直至19世紀中期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前,葡萄牙人就把澳門成為人口販賣中心。除了葡萄牙人之外,英國等列強國家人士也參與澳門苦力貿易。


  從澳門出發到外地當苦力之來源可以分為三個類別:第一類是在廣東一帶經常發生之宗族械鬥(例如在清咸豐和同治年間發生的土客大械鬥)當中的俘虜,掠奪者將這些俘虜在內陸河水上賣給中國或葡萄牙人販子。他們這種做法,增加宗族之間仇恨。第二被類是沿海地區橫遭綁架的成千上萬農民、漁民,另外還有教師學生、婦女兒童也是苦力貿易的對象。他們大多數是被從澳門過來人販子所操縱的快船綁架帶走的。這類手無寸鐵的人都被拐,可見掠奪者的無情。第三類就是被流浪在市井之苦力貿易商行代理人,或者是他們暗線所勾引作賭博之人,由於他們賭錢輸錢居多,他們一旦輸光的話,就會按照當時中國賭博負債特殊規矩處理,其作為輸家必須以身抵債。這類人常以被利用人性貪念而落入圈套。現今仍發生不少許多華人由於被拐騙東南亞當地,從事非法工作的活動,也被多次轉賣給不同公司。


澳門苦力貿易最猖狂年代(1840~1874)


  由於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貿易港地位被香港取代。加上亞馬喇在1846年赴澳任澳督之後,加快侵略擴張步伐。葡屬澳門政府就大力發展苦力貿易。在澳門開設之豬仔館和數量,同時急升許多倍。葡屬澳門政府在1860年4月30日,頒佈《苦力移民條例》,同時設立中國移民管理所委派一位官員以專責苦力移民事務。同時配備一位懂得漢語之翻譯作為助手。


  從歷史數據當中,可看到澳門苦力貿易猖狂一面。澳門在1865年時候有豬仔館不足十家,由葡萄牙、西班牙及荷蘭三國經營,直至1873年時候,在澳門開設之豬仔館數量急升至三百多家,主要經營華工販運行業人士接近四萬人。根據葡萄牙政府在1874年公布相關文件紀錄,,從澳門出口的華工在1865年至1873年達到182,000多人,其中運到古巴總共有346航次,總共有94,600多人;運往秘魯則總共有83,100多人;其餘地區總共有300多人。


  這些苦力被囚禁於「豬仔館」等非法設施和坐賊船過洋過著非人道生活,生活環境惡劣。坐賊船過洋多數九死一生。1870年開往秘魯的多·烏加特號和1871年開往秘魯的唐·璜號,為死亡人數最高的兩次。兩隻船都裝有華工650人,在途中各有600人死亡,駭人聽聞的是死亡率竟高達92.4%。


苦力貿易被迫禁止後的澳門(1875~1910)


  有兩大原因導致澳門苦力貿易被迫停止,首先是由於美洲在19世紀70年代初危機爆發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導致當地華工需求銳減。美國為擺脫危機,採取辦法之一是排華方式禁止華人入境,於是去美國的華工人數銳減。古巴重要經濟支柱是製糖業,當時作為最大華工輸入國之一的古巴,當地華工多從事種植甘蔗,在經濟危機衝擊之下糖廠紛紛倒閉結業,所以蔗園也荒蕪,從此再沒有華工苦力到古巴做苦工。秘魯同樣排華,是另一個重要華工輸入國,由於華工不堪受到虐待,甚至有聚眾起義的事情發生,這裡也再沒有去秘魯的華工。


  其次是由於葡屬澳門苦力貿易的人口販賣問題嚴重,受到當時國際社會的指責,加上清政府干涉和民間反抗。再加上美國全權大臣在1872年6月15日致總理各國事務恭親王奕訢照會當中,指出願意協助清政府禁止澳門販賣豬仔出洋。葡屬澳門政府在1872年5月28日頒佈關於苦力運輸貿易最後一份條例。這個新條例規定苦力可以自由選擇移民地,改變主意時同時也有權被遣返回國。在是年6月1日出版之《澳門政府憲報》全文登載有關苦力出洋注意事項之漢文告示。葡萄牙政府在1873年12月27日被迫宣佈葡國王關於禁止在澳門招募華工的敕令,從1874年3月27日起生效。清政府也頒佈關於停止招工的章程。雖然苦力貿易被迫禁止,負責「豬仔館」的葡萄牙等洋人改招牌繼續經營招工生意,但是不夠香港競爭。


參考資料:澳門華僑報歷史資料庫,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澳門編年史——第五卷》,吳志良、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00~1949》,鄧開頌:《澳門歷史1840~1949》,陳昕、郭志坤:《澳門全紀錄》,台灣《國語辭典》,陳翰笙: 《華工出國史料》,黃鴻釗:《澳門苦力貿易三百年》,《鏡海微瀾:黃鴻釗澳門史研究選集》,鄧開頌、吳志良、陸曉敏: 《粵澳關係史》




☆ 在豬仔館內等候被賣的華工們


☆ 乘船到外國做苦力的華工們

☆ 被人販子大量拐出外洋的幼童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