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2023年10月5日星期四

澳門風順堂區歷史變遷

 


                                                      西望洋聖堂 ,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媽閣廟,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風順堂區高尚住宅群 ,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澳門風順堂區幾個填海階段 

  位於澳門半島的西南部,按照堂區劃分屬於風順堂區(又稱為聖老愣佐堂區,葡語:Freguesia de São Lourenço)。面積有1.0平方公里(佔澳門半島10.8%)。參考澳門地圖暨地籍局出版的二零一九年版《澳門地圖集》,當中的《澳門歷史填海與土地發展圖》。有三個填海階段。澳門政府在1863年,首次在南灣澳督府對面之海灣進行填海造地。其後在1866至1910年於澳門半島西岸的北灣和淺灣進行填海工程,是由澳門商人王祿所投資。

  第二個填海階段分別在1919至1924年、1957年、1986年於澳門半島西岸的內港,還有西灣、南灣進行填海工程。

  第三個填海階段就在澳門回歸後的2004年,為配合西灣大橋的興建,對媽閣廟以西進行填海造地。西灣大橋在2005年1月9日開通後,作為引橋的一段改名為西灣湖景大馬路。

悠久的歷史城區

  風順堂區是澳門開發最早地區之一。澳門時間2005年7月15日下午四時十分,正在南非舉行的第二十九屆世遺大會宣佈:「澳門歷史建築群」成功列入世界遺產,並重新命名為「澳門歷史城區」(「The Historic Centre of Macao」)。媽閣廟、港務局大樓、鄭家大屋、聖老楞佐教堂等文物建築為「澳門歷史城區」(「The Historic Centre of Macao」)之一。在2017年8月23日發生的天鴿風災,2018年9月16日發生的山竹風災,對該區造成嚴重水浸災害。

澳門風順堂區部份重要街道

  火船頭街:街道全長300米。葡萄牙語稱為Rua das Lorchas。原本是內港港灣的一部分,經過19世紀後期填海工程填築而成。市政當局在1905年命名,後來到1925年改建後再次公佈。在葡文街名當中的Lorchas,是指澳門在19世紀一種三桅快速帆船。在中文街名當中「火船」是粵語「火船」的意思,「頭」即是碼頭。

  河邊新街:全長905公尺,葡萄牙語稱為Rua do Almirante Sérgio。該道路在1869年7月26日正式命名。道路經過19世紀後期填海工程填築而成。

  民國大馬路:全長1,075公尺,葡萄牙語稱為Avenida da República。原本為西灣當中一個海灘,由於澳府慶祝葡萄牙1910年10月5日革命成功,葡萄牙第一共和國建立,就在1910年人工填築成馬路。該道路在1910年12月24日正式通行。於1911年1月28日道路名稱命名為「民國大馬路」。

  下環街:葡萄牙語稱為Rua da Praia do Manduco。道路全長460公尺。原本為天然港灣,由於19世紀後期內港填海修築而成。將海岸線推至河邊新街,從沿岸邊轉變為向內彎曲之街道。參考一幅繪製於1948年澳門地圖中發現,原來下環街海邊附近在以前有蛤蟆石,當時下環街邊仍為一片海灘,同時用字母「P」標注,名為「Praia do Manduco」(蛤蟆灣)。

澳門風順堂區部份重要地點

  媽閣山:高海拔71.6公尺,屬於澳門半島第二高山崗,葡萄牙語稱為Colina da Barra。山崗上歷史文物有媽閣廟、媽閣廟前地、媽閣炮台、阿婆井前地、港務局大樓。環山道路名稱為「西望洋馬路」,在山下更有澳門古村落之一媽閣村。

  西望洋山:俗稱主教山,葡萄牙語稱為Colina da Penha 。高海拔62.7公尺,屬於澳門半島第三高山崗。山崗上歷史文物有西望洋聖堂及主教府、西望洋山炮台、燒灰爐炮台、峰景酒店、前澳門總督官邸(今澳門禮賓府)。

  聖老楞佐堂:葡萄牙語稱為Igreja de São Lourenço),通稱為風順堂。屬於澳門最古老三座教堂之一,是由天主教澳門教區管理。

  澳門柯邦迪前地:葡萄牙語:Praça de Ponte e Horta,又稱為司打口。其街道名稱以時任澳門總督邦迪·柯打(1866年至1868年)命名,這裏在清朝康熙至同治年間曾經是專門作進口鴉片埠頭,同時是澳門甚至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鴉片專用碼頭和課煙稅區,也是鴉片戰爭肇始地。 

  下環街市: 葡萄牙語稱為Complexo Municipal do Mercado de S. Lourenço,全稱下環街市市政綜合大樓。該街市在1954年8月竣工後啟用,最初命名為下環市場,老百姓仍然習慣稱呼做下環街市。是由澳門著名建築師陳焜培設計、土生葡人工程師左歐治的現代主義風格平房建築。舊街市大樓直至2006年7月18日傍晚正式營運結束,原本各市販搬遷至附近臨時街市繼續營業。新的下環街市(即下環街市市政綜合大樓)在2009年11月26日正式落成啟用,臨時街市在同一天關閉且拆卸。原址拆卸重建成一座樓高八層的市政大樓,同時增設地下停車場。

  何東圖書館: 建築物原本為官也夫人(D.Carolina Cunha)擁有,始建於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 。香港富紳何東爵士後來在1918年購入作別墅用途。何東爵士在1956年4月26日病逝之後,後人遵照他的遺囑將位於崗頂前地三號的故居贈送給澳門政府,同時捐贈25,000港元購置中文圖書,建立以何東命名,一所收藏中文書籍的公共圖書館。

澳門風順堂區部份已消失的風物

  聖地牙哥炮台:或者稱為媽閣炮台、西灣炮台,葡萄牙語稱為Fortaleza de São Tiago da Barra,屬於舊日澳門軍事防衛系統聖地牙哥古堡一部份。聖地牙哥炮台過去與大炮台和東望洋炮台組成在外圍當堅固軍事防線。古堡現已失去軍事防衛系統作用,在1981年改為五星級酒店,同時於亞太區旅遊協會文物建築再利用評比中榮獲優異獎。

  西望洋山炮台:是曾經位於澳門西望洋山上的炮台,現今已改建為教堂。或者稱為卑拿炮台、西望洋炮台;又稱為西望洋山聖母炮台、主教山炮台。

  澳門日報原址:於1958年8月15日創刊,創刊初期報社連印刷場地設置於河邊新街28號。1978年10月3日起直至2011年在伯多祿局長街37號自建七層大廈經營, 2011年至今在慕拉士大馬路218號自建二十三層報業大廈經營。

  澳門工團總會原址(澳門勞工大厦):當時澳門工團總會在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剛成立之時,會址設立在新馬路一百弍十五號黃珍記三樓。後來因原新馬路會址地方淺窄而不敷應用,在一九五四年八月廿七日遷往爹美刁施那地馬路六十三號二樓(卽錦成碼頭對面)繼續辦公。之後會址搬往新馬路五拾二號三樓。澳門勞工大厦在一九六三年二月廿八日上午十時於火船頭街廿七號大禮堂舉行揭幕禮,由柴專員主持啟鑰,同時設酒會招待中西嘉賓。該澳門勞工大厦為四層新型樓宇耗資十餘萬。當時是自由勞工總樞紐。樓下為診療室,二樓為澳門工團總會和自由僑福利會會址。三樓為康樂文娛場所。四樓為民眾大禮堂。澳門工團總會使用澳門勞工大厦至一九六七年一月,其後棄置多年,改建為一般住宅大廈。

  澳門皇宮內港原址:1999年5月之前,多年來曾停泊在內港火船頭街。1999年移至外港停泊。

  前澳門總督官邸:該大宅在1846年以前已建成,最初是澳門著名土生葡人建築師托馬斯·德阿基諾(José Agostinho Tomás de Aquino)住所,後作為在廣州英租界居住的英籍商人Herbert Dent物業。澳督羅德禮在1923年以「政府財政廳」名義買下,同時先後用作兒童醫院及賈梅士博物館。澳督巴波沙在1937將把住所遷入聖珊澤,為第一位以聖珊澤作官邸的澳督,之後歷任澳督直至最後一任澳督韋奇立,都在此作官邸。行政長官在澳門回歸之後沒有承襲聖珊澤作官邸,把它改作禮賓府之用,另外在後面的聖珊澤馬路6號別墅居住。

參考來源:澳門華僑報歷史資料庫、澳門《市民日報》、陳昕和郭志坤:《澳門全紀錄》、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澳門編年史》、吳志良和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施白蒂和金國平:澳門編年史、澳門記憶。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