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2023年11月30日星期四

澳門墳場史話

 



澳門伊斯蘭清真寺及墳場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澳門基督教墳場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聖味基墳場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概述

  澳門總共有墳場17 座,澳門半島有6 座,氹仔有5座,路環有6 座。伊斯蘭教墳場是澳門最早成形的墳場,始建於18 世紀。信奉基督教的留澳洋人在1821 年以前,只能埋葬於澳門半島城墻以外土丘上,他們直至到白鴿巢前地建立起舊基督教墳場,才有安身之所。至於華人,由於他們普遍居住於城牆外,沒有成形墳場或者墓園,大多散葬於現在澳門半島塔石和珠海拱北一帶。

  澳府在1835年9月21日頒佈法令,禁止於教堂和其庭院埋葬死者,同時規定所有墳場必須遠離居民區以及築上圍牆。該法令在1836年於澳門實施。其後由於聖保祿教堂遭大火後成廢墟地帶被徵用作聖保祿墳場。澳府在1911年10月19日對新教、白頭及回教墳場制定衛生及公共健康條例。在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於澳門半島興建的早期墳場,是人煙罕至的郊外。

  為推動港澳兩地學術研究和文化合作,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與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在2003年10月9、10日,聯合舉辦 「十八、十九世紀中印交通史——在澳門、廣州和香港的巴斯人、亞美尼亞人和伊斯蘭教徒」 學術活動,活動邀請印度、香港、廣州、本澳學者參加和發表論文。多位學者以及香港巴斯和亞美尼亞社團的成員在第二日赴澳進行考察,實地了解澳門多元宗教文化和歷史。這一行二十多人於文化局人員陪同下,分別參觀澳門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白頭墳場、伊斯蘭教墳場、清真寺、大三巴牌坊、馬禮遜紀念教堂、舊基督教墳場等,同時在現場進行學術交流。

  行政會在2003年11月13日通過「墳場管理運作及監管規章」﹐該行政法規配合了本澳的城市規劃和加強了本澳的墳場的設置及管理。行政會發言人唐志堅表示﹐「墳場管理運作及監管規章」的制定﹐配合了本澳的城市規劃﹐規定了墳場的設置、擴大、遷移均需經過行政長官的預先許可。在2003年11月24日出版的第四十七期第一組《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公佈了第三七/二00三號行政法規﹐該法規訂定規範公共墳場的設置及管理﹐以及私人墳場的設置及監管的法律制度﹒法規自2004年1月1日起生效。

  在澳門時間2005年7月15日下午,於南非舉行第二十九屆世遺大會宣佈,「澳門歷史建築群」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同時重新命名為「澳門歷史城區」(「The Historic Centreof Macao」)。很多國家的代表團也都走來向中國道賀。基督教墳場為「澳門歷史城區」名單之一。

十八世紀興建的澳門墳場 

  澳門伊斯蘭清真寺及墳場:這裡是澳門唯一清真寺和伊斯蘭教墳場,位於澳門花地瑪堂區嚤囉園馬路4號,在濠江中學附近。葡萄牙語稱為Mesquita e Cemitério de Macau,英語稱為Macau Mosque and Cemetery),俗稱「嚤囉園」。澳門在16世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正式開埠以後,許多來自東南亞,以及阿拉伯地區穆斯林商人到澳門經商,其中來自葡屬印度等地的葡軍士兵當中都有不少為穆斯林信徒。全澳門唯一的清真寺和伊斯蘭教墳場在此歷史背景之下,在1774年建成。澳門伊斯蘭會在1996年曾經向澳門政府提交一份清真寺重新發展計劃,但是未獲當局批准。澳門伊斯蘭會為容納日漸增長的澳門穆斯林,於2006年曾經向當局申請批准於現有清真寺建築毗鄰地區新建一座更大清真寺,同時於2007年後半年開始重建。但新清真寺直至現在仍未動工。在計劃當中的新清真寺規模將會是原有兩倍,是一間總佔地1881平方米,高50米,可容納超過六百名禮拜者的現代化清真寺。作為一間集伊斯蘭中心、清真餐館、三十個房間的酒店和教室。另外有127米高38層的居住建築物都將會被興建。

十九世紀興建的澳門墳場

  聖味基墳場:俗稱舊西洋墳場;葡萄牙語稱為Cemitério São Miguel Arcanjo。熱羅尼莫·馬塔主教在1854年11月2日主持聖味基墳場啟用儀式。議事公局在1911年10月21日,根據葡萄牙共和國憲法宣布將聖味基墳場向非天主教徒開放。在2018年5月4日,編號 「SM019-聖味基墳場(舊西洋墳場)  」被澳門特别行政區崔世安政府評定為不動產名錄之一。(澳門特別行政區第31/2018號行政法規 被評定的不動產及其緩衝區的名錄和圖示)安葬有美士基打、孫蜒、何賢、宋玉生、劉品良、區才成、黎婉華、梁建豪、柯正平、崔樂其、崔德祺、劉光普、賴敏華、李成俊、吳小毅等人。

  基督教墳場: 該墳場是由英國東印度公司在1821年建立。在1858年關閉後稱「舊」基督教墳場。也是曾經作為李小龍主演電影《精武門》、陳真哭別師傅霍元甲拍攝場景。安葬有錢納利、馬禮遜、龍思泰等來自英國、美國、荷蘭、丹麥、瑞典和德國的國民。

  白頭墳場: 該墳場是在1829年啟用,是澳門少有瑣羅亞斯德教遺蹟,見證澳門宗教多元化。在1992年列入澳門文物名錄,目前不向民眾開放。

  氹仔沙崗市政墳場:該市政墳場佔地面積為3590平方米,依山而建,過去一直統稱為沙崗墳場或北澳墳場。墳場骨殖樓處的門外竪有張卓夫先生於1996年題寫「大潭招鶴至,北澳引龍歸」楹聯。該墳場埋葬有1874年「甲戌風災」死難者,在骨殖樓內有三座歷史逾百年的墓塚。還有澳門死亡人數在抗日戰爭期間不斷上升,澳府衛生人員(即收屍隊)把屍體運往沙崗墳場,以萬人坑形式埋葬。

二十世紀興建的澳門墳場

  望廈聖母墳場:俗稱新西洋墳場,埋葬有一二三死難者和杜嵐等人。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原本屬於聖保祿教堂的內部主祭壇的位置。最後一場大火在1835年發生,燒毀聖保祿學院及教堂,最終只剩下教堂正面前壁、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階。澳府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進行考古發掘,起出教堂地基,當局在1996年10月23日於原教堂主祭壇的位置建成了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

  氹仔街坊墳場:在1971年建成。

  孝思永遠墓園:在1973年建成。

廿一世紀興建的澳門生命紀念館

  澳門永念庭: 位於氹仔信安馬路877號。是一家獲澳府核准,具有多年管理經驗六星級生命紀念館。

興建時間不詳的澳門離島墳場

  由於澳門離島墳場史料,沒有澳門半島詳盡,所以啟用年份等內容多數不詳。氹仔有氹仔嘉模市政墳場、氹仔街坊墳場、炮竹先友墳場。路環有路環市政墳場、路環黑沙村民會墳場、九澳村民墳場(埋葬有路環九澳地保鍾忠)、路環信義墓園、路環各會聯合墳場。

出版有關澳門墳場的書籍

  《緬懷之園 : 聖味基墳場》:由麥百道所著,在2008年12月由民政總署出版。

  《澳門基督教墳場》:文化局在2018年2月出版著名學者賴廉士(Lindsay Ride)及梅麗‧賴德(May Ride)的著作《澳門基督教墳場》中文版。著作英文名稱為An East India Company Cemetery : Protestant Burials in Macao。中文版是由著名學者譚樹林教授進行翻譯。全書主要是由兩部分所構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紹當時外國社群在澳門、廣州、香港生活總體情況、英國東印度公司於華貿易發展歷程、西方國家在澳門、廣州貿易情況和清朝的貿易制度等;第二部分主要是對澳門基督教墳場本身總體佈局、每一個墓碑建築特徵、以及埋葬者背景資料介紹。文化局為了豐富該書中文版內容,就對墳場內所有墓碑作重新進行拍攝,同時插入在第二部分,這樣做為讀者提供詳實圖文資料,同時利於學術研究。

  《澳門墳場》:此書由梁錦英和蕭潔銘所著,由澳門基金會和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在2011年4月出版,主要概述澳門墳場的分佈和掌故。

與澳門墳場有關的街道

  西墳馬路:葡萄牙語名為Estrada do Cemitério,由於該馬路附近有聖味基墳場而得名。被官方正式命名於1869年,舊日該街道長度範圍包含今天的高偉樂街。按照1905年發行的《澳門街道名冊》所記載,該位置是「Começa na rua Thomaz Vieira e acaba na do Ferreira do Amaral.」翻譯成中文後是指「位於新勝街與東望洋街之間」。在1993年發行的《澳門街道名冊》中指舊日高偉樂街屬於西墳馬路。在1982年舉行的議事亭會議上,將原助學會街更名為高偉樂街,該街道具體位置就在得勝馬路同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之間。

  聖美基街:這條街道因聖味基墳場得名,葡萄牙語名為Rua de S. Miguel,在1904年2月20日啟用,當時叫做聖味基街。葡萄牙語São Miguel Arcanjo,即是指天使長(Arcanjo)米迦勒(São Miguel),英語為St. Michael, the Archangel。

參考資料:澳門口述歷史協會:西墳馬路 Estrada do Cemitério、梁錦英和蕭潔銘:《澳門墳場》、Islamicfinder.org、施白蒂:《澳門編年史》(金國平譯)、澳門日報、澳門市政署澳門街道網、澳門永念庭、澳門記憶。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