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2024年4月18日星期四

澳門街道與已消失城市風景

 澳門街道與已消失城市風景

https://www.macaumemory.mo/specialtopic_4770a625a8984a36b4eb8d20018f001d

城市風貌  |  建燁

facebook sharing buttontwitter sharing buttonwechat sharing button

一、引言


隨著一座城市的迅速發展,許多曾經常見的城市風景和海岸線已成為歷史記憶。這導致了街道名稱與現況不符現象,如在馬場大馬路看不到馬場,在海邊馬路看不到大海,在田畔街看不見農田,在醫院後街見不到醫院,在電廠巷見不到發電廠。本文以街道名稱為經,以街道背後的歷史故事為緯,向讀者探討了澳門許多街道名稱至今保持不變的故事。這些街道名稱保留至今,見證了許多澳門城市風景的曾經存。透過解讀這些老街道,讓我們更深入了解澳門的城市發展歷程。如果更改或刪除這些街道名稱,除了失去地方特色,也將失去一座城市的記憶。


二、海岸線變遷與澳門街道


澳門大部份土地,尤其澳門半島是以填海造地形成,因而形成多個人工海灣。不同設置在海邊的有關街道,各自隱藏著不同的海岸線變遷歷史。


南灣大馬路(Avenida da Praia Grande)

——見證南灣自然海岸線變遷


南灣大馬路原為澳門半島的一個海灣海邊路,名字叫做南灣,地理位置與現今南灣大馬路相同。該街道沿著南灣海岸線在1863年建成,於1869年命名為南灣街。南灣街長度原本只有巴掌圍斜巷至水坑尾街路口。水坑尾街路口到加思欄馬路一段原名風景街,同時在1869年命名,二十世紀後成為南灣街一部份。到了1994年5月,南灣街改稱為南灣大馬路。在南灣街曾經也設有在1622年(即明天啟二年)建成的“伯多祿炮台”(或稱南環炮台及炮台仔),在1872年12月1日動工的“臘一炮台”【1】,南灣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進行填海造地時(即1934年),兩個炮台最終被拆毀。



黑沙環海邊馬路(Estrada Marginal da Areia Preta)、馬場海邊馬路(Estrada Marginal da Areia Preta)、慕拉士大馬路(Avenida de Wenceslau de Morais)、澳門勞動節大馬路(Avenida 1 de Maio)

——見證澳門半島東北黑沙環海岸線變遷


在蓮花莖和蓮花山以東,還有松山東南方,於十九世紀末是一片大海。【2】經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填海造地,形成今日黑沙環、馬場區。黑沙環海邊馬路、馬場海邊馬路、慕拉士大馬路【3】、澳門勞動節大馬路(Avenida 1 de Maio)則是昔日澳門東北不同時期海岸線。




海邊馬路(劏狗環)(Estrada de Cacilhas)

——見證松山曾經接近海邊


海邊馬路(劏狗環)則是昔日松山(東望洋山)海邊的一條小路,見證松山當年曾經接近海邊。經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填海造地,形成今日新口岸區。松山現今被建築所包圍,海邊馬路(劏狗環)從此不再接近海邊。


新口岸填海工程完成,新增大片土地(約1927年)

圖5 約1927年,新口岸填海工程完成,新增大片土地。


海邊新街(Rua do Guimarães)、新填地(Rua Nova do Comércio)、下環街(Rua da Praia do Manduco)

——已消失的北灣


北灣原本位於今澳門內港沙欄仔以南,經下環街至媽閣廟一帶。在三巴仔街和下環街之間於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進行填海工程。該區填海工程結束之後,成為了當時華人發展商業和手工業重要活動地方。海邊新街一帶曾經是澳門的海邊。又名新填地的通商新街,見證新填海地商業和手工業繁榮



沙梨頭海邊街(Rua da Ribeira do Patane)、沙梨頭海邊大馬路(Avenida Marginal do Patane)、罅些拿提督大馬路(Avenida do Almirante Lacerda)

——已消失的淺灣


淺灣原本位於今澳門內港沙欄仔以北沙梨頭至蓮峯廟一帶。澳葡在同治二年(1863年)越過城牆,佔領沙梨頭、新橋、沙崗等地,同時開始填築海灘把淺灣填平,形成沙梨頭海邊街。期後在2003年《澳門特別行政區街道》又有沙梨頭海邊大馬路。其後也繼續填海造地,形成林茂海邊大馬路。在填海地上形成沙梨頭海邊街、沙梨頭海邊大馬路、罅些拿提督大馬路,這些街道則是海岸線原址。


海灣南街(Rua da Bacia Sul)

——填海造地形成筷子基


澳葡為紀念1926年發生的五二八革新,在1932年於這塊土地上建成五二八坊,該坊14座兩層平房且分成兩排。筷子基東邊小橋處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填平,澳門半島和筷子基連成一體。筷子基東北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填出土地,在此建成大廈十多棟。上述平民房屋相繼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被拆及改建為大廈。筷子基同時也進行填海工程,填海完成後與新橋和沙梨頭連結一起。筷子基填海造地形成人工海灣。海灣南街曾經是該人工海灣一條街道。其後人工海灣也填海後,海灣南街成為澳門半島內陸當中一條街道。


海灣街(Rua da Baía)、海灣巷(Travessa da Baía)、海灣圍(Beco da Baía)

——已消失的氹仔海灣


在氹仔海灣街、海灣巷、海灣圍對開,海灣花園住宅區對面,曾經是氹仔天然小海灣,名叫北安灣(Praia de Pac On)。經過1986、1991、1996年填海造地,將北安灣填平。填海地現建有在2005年入伙的兩期海明灣畔住宅區。


渡船街(Rua da Barca)

——曾經出現的蓮溪


蓮溪出現在今沙梨頭和新橋一帶【4】。是一道長約數百米,寬數米的天然小水溝,又名新橋涌(Canal de Sankiu)。曾作為稻田排水,居民排廢之用途。渡船街和新橋涌可見證蓮溪昔日存在。同時由於當時的船隻絡繹不絕地來此地的船廠,渡船也是澳門漁船通用名稱所以在這個地方命名為渡船街。




路氹連貫公路(Estrada do Istmo)

——曾是貫通路氹唯一公路


居民和旅客在路氹連貫公路未通車之前,必須乘坐渡輪來往路氹。澳葡港務局曾以路氹兩處河床淺峽,船隻交通往往由於潮水問題受到阻塞為由,於1954年6月開始准許澳氹渡海電輪公司,每週公佈更改開行時間。同時給來往旅客週知,以免阻礙通行旅客。直至1954年10月4日,興發海島鎮繁榮計劃委員會為推進計劃中之路氹兩島建設事項,商討關於該地建設之社會人士建議,定於是日召開全體委員會議。“興發”兩島原有之政府六年計劃下,路環新港初具規模,由氹仔島舊飛機庫塡海築公路直達路環島石排灣,連接後者之環島公路,汽車就由氹仔直接駛至路環新港,新港與氹仔之陸上交連聯繫完成之後,本澳即為新港之內港。氹仔和路環之間長二千二百米、寬七米的路氹連貫公路(Estrada do Istmo)在1963年5月動工,1968年5月28日完成,1969年秋正式通車。在1999 年2 月進行路氹連貫公路擴建工程,使路面增至40多米寬和5線行車,中間安全帶建設步行徑和自行車徑。中段有一直徑200米的大迴旋,現時為蓮花圓形地,向西通往出入境檢查大樓和蓮花大橋。【5】



三、土地利用變遷與澳門街道


街道名稱可作為歷史印記的活名片,記錄曾經的澳門歷史。澳門地標雖然消失,但是街道名還存在於世。


馬場大馬路(Avenida do Hipódromo)、馬場東大馬路(Avenida Leste do Hipódromo)、馬場北大馬路(Avenida Norte do Hipódromo)、菜園路(Rua dos Hortelãos)【6】

——記錄澳門馬場區昔日歷史


在1924年創辦的澳門萬國賽馬體育會,翌年改名為澳門國際跑馬俱樂部。該俱樂部主理的賽馬場在1927年3月9日舉行落成典禮,同時進行首次賽馬。該賽馬場地位於在1927年填海造地形成的黑沙環馬場區填海地皮,在關閘馬路東側。由於賽事仿香港模式,吸引香港馬匹參戰。由於二次大戰爆發後香港被日本佔領,該賽馬場在1942年停辦。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曾經提議原地復辦賽馬,由於計劃條件不成熟而告吹。後來改為農地,現存菜園路是為見證。再後來改為住宅區。祐漢區就是從該區分割出來,該區名稱源自於祐漢新邨。馬場、 馬場東、馬場北大馬路為昔日澳門首個賽馬場範圍。【7】




田畔街(Rua de Entre Campos)【8】

——澳門曾經存在的農地


有些街道名的命名,見證著澳門曾經的農業歷史。澳葡在19世紀中葉向北擴張之前,城牆以北是中國管轄的村莊。有沙梨頭村、新橋村、涼水井村、蘆兜城村、望廈村、龍田村等,路環島也有黑沙村、路環村、九澳村,村莊之間曾經存在一大片農地。位於澳門半島沙梨頭的田畔街,還有路環島的田畔街,都出現在這一帶地方。




醫院後街(Rua do Pato)、醫院橫街(Travessa do Pato)

——葡萄牙駐澳總領事館前世今生


醫院後街、 醫院橫街分別位於現今葡萄牙駐澳總領事館後面和東則。白馬行醫院是澳門最早開設的西式醫院,由澳門主教卡內羅(D. Belchior Carneiro) 於1569年創辦,由仁慈堂管理,華人稱為“醫人廟”。也是中國領土出現的第一間西式醫院,牛痘接種即由此醫院傳入中國大陸。在澳門定居的商人啤道路滑(Pedro Huet)於清嘉慶十年(1805 年)將牛痘帶到澳門之後,就引起澳葡的重視,澳門王室大法官兼仁慈堂董事眉額帶曆於是年 5 月發佈一項命令:


“天花接種的方法已被帶進澳門,本董事會決定在仁慈堂醫院(即貧民醫院)辟出一間屋子以供接種之用。每天從早晨開始,由議事會醫生向自願前來接種者施種。”【9】


在十九世紀也曾經一度收治麻瘋病人,直至到 1878 年將其轉移到葡萄牙行政管理下的小橫琴島西北部。直至1975年10月31日,白馬行醫院正式關閉而結束運作。該大樓現為葡萄牙駐澳門總領事館館址。但是醫院後街、醫院橫街這名字保留至今。


電廠巷(Travessa da Central Térmica)

——慕拉士發電廠留下的唯一印記



電廠巷位於已清拆慕拉士發電廠斜對面,見證著慕拉士大馬路這街道曾經工廠林立的輝煌歷史。由於附近有發電廠,故名電廠巷。澳門慕拉士發電廠最初是由澳門電燈有限公司在二十世紀初開發的。在二十世紀初至1972年,澳門慕拉士發電廠是由澳門電燈有限公司管理及經營。澳門發電廠於1972年由澳門電力公司接管,並已為澳門電力公司運行超過40年。澳門慕拉士發電廠包含六個發電機組(D25,D26,D27,D28,T22和T23),在1973年和1983年投產。1964年至1971年間投產的5個柴油發電機組均已退役,但仍保留在項目現場。根據澳門電力公司的公告,由於隨後開始從中國大陸收購電力,以及路環發電廠的落成,澳門慕拉士發電廠“逐漸進入了停運狀態(2000年),並在2013年6月4日最後一次運行之後,於2017年開始正式退役”。澳門慕拉士發電廠退役原因,按照澳門電力公司指澳門發電廠成立初時那裡還是“澳門的郊區,遠離一切,周圍都是農田和生豬,沒有房子”。不過到了現在,澳門慕拉士發電廠“已經被包圍在城市範圍內”,因為“環境和效益問題”,澳門慕拉士發電廠被中止運營。【10】





四、總結


筆者在以上帶出以海岸線和城市土地利用變遷,與澳門舊街道的微妙關係。體現出保留舊街道名稱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性。其重要性成因如下:


大規模變動舊街道名稱會嚴重影響社會運作,政府、市民和旅客需要重新適應,大廈門牌和巴士站牌要大量更換,故不能進行大規模變動街道名稱。


舊街道名稱讓人們更能認識一座城市發展的歷史。因為有些街道曾經發生的歷史事件和名人足跡,都記錄在街道名稱上,形成一座城市的史書。


舊街道名稱突顯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特色,是世界歷史遺產澳門歷史城區重要組成部份。形成一座城市鮮明的地方特色。

注釋:


1. 勞加裕:《消失的小炮台(中):南灣炮台與臘一炮台》,https://www.historyedu.mo/?page_id=273。

2. 可參閱由Portugal. -- Comissão de Cartografia在1912年出版的Atlas de Macau(《澳門地圖集》)。

3. 慕拉士大馬路:街道名稱上的人物慕拉士(Venceslau Jose de Sousa de Morais),是一名葡萄牙作家。他在1854 年5月30日生於葡萄牙王國里斯本,在1889年升任司令員,同時被指派協助葡萄牙澳門港船長。後來曾經在澳門港務局任助理,也曾在澳門利宵中學任教,還曾經出任港務局副局長。他在1899年放棄海軍生涯,成為葡萄牙駐日本神戶和大阪第一領事館領事。澳葡為紀念慕拉士,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填海造地形成的黑沙環填海區,於其中一條街道命名。該馬路最早見於1933年5月27日出版的澳葡憲報。在1936年出版的《澳門地名街名表》也有記載。

4. 可參閱由Portugal. -- Comissão de Cartografia在1912年出版的Atlas de Macau(《澳門地圖集》)。

5. 可參閱吳志良、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修訂版),以及澳門文化局出版的《渡海傳情——澳門和離島小輪船回顧展》。

6. 菜園路的翻譯欠準確,應該是“菜農路”。

7. 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澳門編年史》第五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第2450頁。

8. 田畔街的翻譯欠準確,應該是“田間街”。里斯本也有此地。

9. 《200年前的全球抗疫︰牛痘的接力過程與澳門》,澳門記憶編輯部,https://www.macaumemory.mo/specialtopic_66e4d67da4eb46b89d79f17113fd5922。

10. 澳門發電廠開始拆除工程,Plataforma Media,https://www.plataformamedia.com/zh-hant/2017/06/23/iniciado-desmantelamento-de-central-termica-de-macau/。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