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好一個當代甘羅早榮祿
常常縱縱嬌嬌猾猾詐詐狡狡辣辣
確讓在下甘拜下風
可惜一場春夢痛絕不可活
處處懶懶奢奢灰灰悲悲悒悒忡忡
真讓在下觸目驚心
心仍一意孤行找尋鳳凰池
盡盡凶凶蠻蠻慢慢燥燥囂囂昏昏
更讓在下付之一笑
Translate
2010年9月30日星期四
2010年9月21日星期二
澳門暑假年華當中的創意活動
民間記者:建燁
想起每年的七、八月,就會想起是學生哥期待已久的暑假年華。天氣雖然炎熱,但從來沒有消除學生哥們對暑假的熱情。創意也不例外,也有它暑假年華的一幕。以下就為大家報導期中四項活動,看一看到底有什麼活動會感受到創意熱量呢?
[聖約瑟大學設計系開放日]
(聖約瑟大學設計系開放日於2010年7月8日聖約瑟大學舉行。圖中,聖約瑟大學設計系的作品。)
本人某朋友於聖約瑟大學設計系就讀,兩個月前得到他的邀請參觀聖約瑟大學設計系開放日。參觀之後,感覺聖約瑟大學學生的作品出乎意料之外,也富有創新性!
[《澳漫雙周》新書發佈會暨創作漫畫文化協會理監事就職典禮]
(《澳漫雙週》新書發佈會暨創作漫畫文化協會理監事就職典禮於2010年7月17日澳門動漫節舉行。圖中,創作漫畫文化協會理監事與中、港、澳、台漫畫名家參與活動。)
去到現場的時候,創作漫畫文化協會理監事就職典禮就結束了!當初以為活動那麼快就結束了,心中難免有些失望。但意想不到的是,下一幕正式開始!
到底下一幕是什麼?原來就是《澳漫雙週》新書發佈會。《澳漫雙週》不是一本普通的書,而是一本集綜合式漫畫文化雜誌,讀起來令人神往..
最後,是中、港、澳、台漫畫名家簽售的環節,喜歡創作的我也拿著《澳漫雙週》去等候名家的簽名。當中也有點小插曲,就是排隊的方向與其他人相反了!但不怕,任何事都打倒不了對創作的熱愛!
[迷路人的字母----別有天詩社8月讀詩會]
(別有天詩社8月讀詩會於2010年8月21日創意園舉行。圖下兩幅,詩人甘草與小房吹口琴。)
雖然因另有活動,讀詩會只好參加一半而已,但我也相當滿足。
本人名氣雖不大,但也是詩友之。再見好久不見的詩友,使我格外興奮!場地雖沒有寒冷的空氣,滿載熱烘烘的,但仍不損來自各地詩友交流的興致。
在場地的中間有一個長梯,意味著詩人格外的滄桑。在場地的中間有一幅書法,意味著詩人隨意奔放。本人榮幸地,其中可在詩友的一幅書法中作:到此一聚!
[澳門創作人協會成立五周年晚會]
(澳門創作人協會成立五周年晚會於2010年8月21日桌遊村舉行。圖上一,音樂人啟航與女歌手孫鳳明唱歌。圖中,澳廣視電視節目監製、電台兼職主持Ahwet Ho與音樂人Mark Lam唱歌。圖下左,澳門腦人Sio會長唱歌。圖下右,男歌手程文政唱歌。)
感慨澳門腦人走過五個春秋,路程崎嶇,的確來之不易。本人入會只有三年而已,感受到澳門腦人的熱忱、也感受到澳門腦人對我鞭策鼓勵,這種感覺永遠不會忘記!
2010年9月16日星期四
"按既定方針辦":毛澤東臨終囑咐真相
(本文來源:網易歷史 作者:《文史精華》-閻長貴、萇江)

晚年毛澤東。
《文史精華》2008年第3期“四人幫”的重大罪狀之一就是偽造所謂毛澤東的臨終囑咐“按既定方針辦”。1976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關於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反黨 集團事件的通知》指出:王、張、江、姚“他們有計劃有預謀地偽造了一個‘按既定方針辦’的所謂毛主席的臨終囑咐,在9月16日的兩報一刊社論中發表,並連 篇累牘地加以宣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四人幫”為什麼要偽造毛澤東的臨終囑咐?其意圖即目的是什麼?這件事情雖然過去30多年了,但其實際情況似乎並 沒有完全為人們搞清楚。我們對這個問題再作些探討和說明。
“四人幫”大肆宣揚所謂毛澤東的臨終囑咐“按既定方針辦”
這個所謂毛澤東的臨終囑咐“按既定方針辦”,最早公開出現在1976年9月16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紅旗》雜誌即“兩報一刊”的《毛主 席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社論中。這篇社論說:“毛主席與世長辭了。毛澤東思想永放光芒,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深入人心,毛主席開創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後繼有人。 毛主席囑咐我們:‘按既定方針辦’。在沉痛哀悼毛主席逝世的時候,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永遠遵循毛主席的教導,堅持以階級鬥爭為綱,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 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把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進行到底。”並進一步解釋“按既定方針辦”,說:“按既定方針辦,就是按毛 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和各項政策辦。‘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線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的。’……只要我們按毛主席路線辦,我們就無往而不勝。”
“四人幫”在偽造出毛澤東的這個臨終囑咐後,就大肆宣揚起來了,使它成為輿論宣傳的主題和中心。2007年11月18日人民網上發表的《毛主席臨終 遺囑真相》的文章指出:9月16日的社論發表以後,江青迫不及待地給張春橋打電話:“毛主席臨終囑咐發表出去以後,有什麼反應沒有?我已對文元同志強調, 宣傳工作要以毛主席的‘按既定方針辦’為中心,要反復宣傳。”這篇文章又說,姚文元按照江青的旨意,連續幾天不斷地給新華社打電話,要他們宣傳好“按既定 方針辦”。姚文元說:“你們處理各省市在追悼會上的重要講話、表態,不要怕重複,重要的都寫進去,比如‘按既定方針辦’,凡有這句話的都要摘入新聞,沒有 的要有類似的話……關於‘三要三不要’(按:指毛澤東所講的‘要搞馬列主義,不要搞修正主義;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筆 者),消息中提到的要保留,沒有的也就算了。”
我們看看當時報紙上的宣傳情況:
——1976年9月18日,《人民日報》在《毛主席建立的豐功偉績永世長存》的報導中寫道:“首都的隆重弔唁活動在全市各界人民心中激起巨大的力 量。堅強的首都人民忍住心頭的悲痛,堅決遵照毛主席‘按既定方針辦’的囑咐,更加刻苦地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努力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 備。”
——1976年9月19日,《人民日報》發表新華社9月18日毛主席追悼大會的通訊,其中說:“人們決心牢記毛主席的囑咐,‘按既定方針辦’,堅持 以階級鬥爭為綱,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把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進行到底,沿著毛主席開闢的革命航 道,奮勇向前。”
——1976年9月20日,《人民日報》在報導各地追悼大會的情況中說:“在各地舉行的追悼大會上,當地黨政軍主要負責同志在會上致了悼詞,沉痛悼 念我們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主席,決心化悲痛為力量,繼承毛主席的遺志,遵照毛主席‘按既定方針辦’的囑咐,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堅持以階級鬥爭為綱,堅 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鞏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勝利成果,進一步加強無產階級專政,誓把毛主席開創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進行到 底。”
這裏所舉只是《人民日報》3天的幾篇主要通訊和報導。前面所說的人民網《毛主席臨終遺囑真相》一文告訴人們,據從9月17日至30日的不完全統計, 《人民日報》、新華社《內部參考》、《紅旗》雜誌、《光明日報》、《文匯報》、《解放日報》、《學習與批判》雜誌等北京、上海的7種報刊,刊登宣揚“按既 定方針辦”的消息和文章計有236篇,《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還都把“按既定方針辦”做了通欄大標題。《光明日報》在報眼毛主席語錄欄,連續9天刊登 “按既定方針辦”;從9月17日到10月4日的17天中,有45篇悼念毛澤東主席逝世的文章和消息被塞進“按既定方針辦”的內容,就連一些專刊專頁的文章 和詩歌散文,也被強加上“按既定方針辦”的話,達到了“四人幫”所要求的讓“按既定方針辦”覆蓋報紙版面的目的。
可以看到,關於所謂毛澤東臨終囑咐“按既定方針辦”的宣傳,在當時真是大張旗鼓,轟轟烈烈,鋪天蓋地,驚天動地。“四人幫”如此這般地大肆宣傳所謂毛澤東臨終囑咐“按既定方針辦”,意欲何為?
1976年10月4日,《光明日報》在頭版頭條刊登的梁效的《永遠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針辦》的文章洩露了天機。這篇文章說:“‘按既定方針辦’這一諄 諄囑咐,是偉大領袖毛主席對我們党和整個共產主義運動的高度概括和深刻總結。”篡改毛主席的既定方針,就是背叛馬克思主義,背叛社會主義,就是背叛無產階 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偉大學說。“任何修正主義頭子膽敢篡改毛主席的既定方針,是絕然沒有好下場的。”這篇文章鋒芒畢露,矛頭直指當時的黨中央最高領導人華 國鋒,並駭人聽聞地把一頂“篡改毛主席既定方針”的帽子扣在他頭上。這是“四人幫”陰謀篡黨奪權、急於取代和打倒華國鋒的一個信號。
順便說一下,我們在一些書、文章和電視節目中,看到這篇文章的編者和作者都說他們不知道“四人幫”偽造所謂毛澤東臨終囑咐的陰謀和企圖,這篇文章和 他們沒有直接關係,只是根據當時的輿論宣傳形勢出的題目和進行寫作的;如確像這篇文章的編者和作者所說,那他們也是被“四人幫”利用了,自覺或不自覺、有 意識或無意識地配合了“四人幫”的陰謀和企圖。
直接當事人陳斐章坦言“按既定方針辦”一語的由來
據前面提到的人民網《毛主席臨終遺囑真相》一文透露,華國鋒看到這個所謂毛主席臨終囑咐和在報刊上的大肆宣傳,曾問過許多在毛澤東病重期間工作在主 席身旁的同志,他們都不知道這個遺囑,只有江青和毛遠新聽到了。若情況是這樣的話,人們不能不產生這樣的疑問:江青既然聽到了這個遺囑,為什麼在中央政治 局開會討論《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和追悼會上的《悼詞》稿時,她不提出來,要求寫在這兩份最具權威的文獻上,而僅在“兩報一刊”的社論中公佈和大肆 宣傳呢(當然,在當時,“兩報一刊”社論也是最高的輿論權威,但比起中共中央檔來,其權威性還是要差)?很顯然,這是利用他們即“四人幫”利用掌控的輿 論陣地搞陰謀詭計,公然以所謂毛澤東臨終囑咐“按既定方針辦”,挑戰黨中央通過的《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和《悼詞》,也就是對抗以華國鋒為首的黨中 央。
那麼,“按既定方針辦”這句話是不是“四人幫”偽造的呢?按實際情況這應該分兩層或兩個問題來說:一、把這句話說成是毛澤東的臨終囑咐,確實是“四人幫”的偽造;二、就這句話本身來說,它還是有其出處和來歷的。這裏,我們談談我們聽到的情況。
因工作需要,在20世紀90年代我們曾有幸與陳斐章老人一起共事,相處甚洽,既經常互相討論又向他請教。陳斐章從20世紀50年代起,20多年一直 在國家計委辦公廳工作,參加黨組會議作記錄,或起草負責人講話和有關文件等。在一次談話中,他告訴我們,毛主席逝世後引起非常轟動的一句話,即“按既定方 針辦”一語的造成和出現,同他做記錄時的失誤有關,並講了細節。我們聽後都很震驚,覺得應對歷史負責,還歷史本來面貌,很有必要把這個鮮為人知的情況告訴世人。
1976年4月30日晚,毛澤東主席接見新西蘭總理馬爾登後,陪見的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華國鋒留下來彙報近期工作。在華說到總的形勢大 好,但有幾個省不太好的時候,毛澤東當即給華寫了3句話:“慢慢來,不要招(著)急”;“照過去方針辦”;“你辦事,我放心”。這3句話後來成為華國鋒做 接班人的重要依據。
在1976年7月至8月中共中央召開的全國計畫工作座談會,由於“四人幫”的破壞和搗亂,鬥爭很激烈,加之發生了唐山大地震,會場亂哄哄。一天華國 鋒拿著陳斐章等人起草的稿子宣讀,中間離開稿子講了幾句話,其內容即是傳達毛澤東的批示。華說,毛主席講:“不要著急”,“照過去方針辦”。在華國鋒停頓 的時候,王洪文突然插話:還有“你辦事我放心”呢。接著華國鋒又把“你辦事我放心”說了一遍。由於人多聽不清,擔任記錄的陳斐章只聽清“不要著急”,至於 什麼“方針辦”,沒聽清。情急中陳斐章便順連其意,寫成“按既定方針辦”。會後,陳整理華國鋒講話稿,發現記錄與原話不一致,即請當時的領導,也是組織和 服務這次座談會的計委一位副主任核實,而他未核實就發文了。事後,他卻將責任推到陳斐章身上,把陳叫到辦公室批評指責。陳斐章性格耿直,脾氣倔強,接受不 了這種無理的批評指責,一怒之下奪門而出,離開計委。
毛澤東逝世後,“四人幫”為了把自己打扮成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和繼承毛澤東遺志的“正統”,居心叵測地把因記錄有誤而造成的“按既定方針辦”抓來, 確定為毛澤東的“臨終囑咐”——這句話在《訃告》和《悼詞》中是沒有的;並把“按既定方針辦”這句話,作為當時的宣傳主題和中心,連篇累牘,大做文章,從 而使所謂毛澤東的臨終囑咐像一張“天網”一樣籠罩了中國大地。
華國鋒十分清楚“四人幫”大力宣傳“按既定方針辦”的用意。10月2日,他在審批喬冠華在聯合國大會發言稿時,把原稿上“按既定方針辦”這句話刪 掉,並且指出,原話是“照過去方針辦”,“按既定方針辦”6個字錯了3個。這顯然是華要求今後不要再講也不能再講“按既定方針辦”。張春橋卻趕緊跑出來 說,國鋒同志的批示不要下達,“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糾紛”。果不其然。“四人幫”對華國鋒的批示不屑一顧,繼續照樣大肆宣傳“按既定方針辦”。10月4日 《光明日報》在最顯著的位置發表了梁效的《永遠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針辦》的文章,可謂其勢洶洶,殺氣騰騰。
“四人幫”加緊活動,磨刀霍霍,華國鋒、葉劍英等許多中央領導人也在秘密而積極地準備“揚眉劍出鞘”。就在此文發表的第三天即10月6日晚上,華國 鋒按照葉帥確定的“以快打慢”的方針,採取斷然措施,將“四人幫”全部抓捕。不費一槍一彈,不到一個小時,“四人幫”就粉碎了,史稱“萬民歡慶的十月勝 利”!
這就是陳斐章老人所談的“按既定方針辦”一語的來歷。粉碎“四人幫”後,《光明日報》等許多報刊的主編和宣傳“按既定方針辦”有關的人都受到清查或 處理,而陳斐章卻沒有受到什麼追究。不過,20多年後,陳斐章提及此事心中仍有不安。由於陳的一時疏忽,讓“四人幫”鑽了空子,使他們有一個可乘之機,抓 住一根稻草——當然,這後來也成為他們偽造所謂毛澤東臨終囑咐的一條重大罪狀。
喬冠華在聯合國大會發言中究竟講沒講“按既定方針辦”
1976年10月2日華國鋒在審批喬冠華在聯合國大會的發言稿時,把原稿上“按既定方針辦”這句話刪掉了。而據喬冠華夫人章含之女士說,粉碎“四人 幫”後,組織和很多群眾認定喬冠華在聯合國大會發言中講了“按既定方針辦”,因此遭到嚴厲和殘酷的整治。她在所寫的兩本書中,即《我與喬冠華》(中國青年 出版社1994年版)和《跨過厚厚的大紅門》(文匯出版社2002年版),都有一節,叫做《虔誠與毀滅》,其內容相同。章含之說:
……整整兩年半內發生的事不堪回首。那是一段慘烈的回顧,那些出於不同目的都想消滅冠華和我的人使用的手段無比殘忍。在那亂世年月……既然連聽一聽 他(冠華)的陳述的機會都不願意給他,可想而知的是先設定罪名,再去尋找材料,上綱上線;更有甚者是羅織罪名。其中最突出的一條是所謂將“按既定方針辦” 寫進聯大報告。
寫進聯大報告和在聯大講沒講,這是不同的兩回事。混淆這兩回事是違反常識和情理的,是不應該的。在9月28日討論聯大發言稿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有 人說,主席逝世,全國都在學習主席遺言“按既定方針辦”,聯大報告中怎麼沒有寫?根據某政治局委員的這種意見,而將“按既定方針辦”寫進了聯大報告。喬冠 華在9月30日啟程時,等不及中央批復,隨身帶走了這份修改稿。他給中央主要領導人留的便條說:如中央沒有修改意見,就以此定稿。如果中央還有修改意見, 請在10月5日上午之前通知他,因為他的發言定於這天上午。——這表明,喬冠華把寫進報告和講不講分得很清楚,他在等待中央的最後意見。
章含之說,修改稿送上去多日並無回音。10月4日上午她聽到外交部有關人說——“當時的主要領導打電話指示說聯大報告刪去‘按既定方針辦’一句”。 我問給冠華髮電報沒有。說已經告訴值班室了……10月6日粉碎“四人幫”之後不幾日,外交部的大字報就出現了,說“喬冠華秉承‘四人幫’的旨意,把他們炮 制的‘按既定方針辦’寫進聯大報告,替‘四人幫’篡黨奪權製造輿論”。當時我無法和冠華聯繫,也不相信國內電報去了而冠華竟沒有刪去這句話。10月17 日,冠華回到北京後,在回家路上我就迫不及待地問他接到電報沒有,“按既定方針辦”刪去沒有。冠華說是在他發言的頭天晚上收到的,第二天他發言時已經刪 去。然而,卻沒有人願意讓冠華說清楚。上面的領導拒絕見他,黨的核心小組會上群起攻之,根本不聽冠華解釋。……沒有任何調查就“定罪”了,理由是《人民日 報》的報導全文中有這句話。(按:這條“理由”就是不容置疑地告訴人們,喬冠華在聯大發言講了“按既定方針辦”——筆者)……這天大的冤枉就這樣“定性” 了。到處都引用這個罪狀,甚至口口聲聲是冠華老朋友的著名英籍女作家也在她的書裏大講特講喬冠華“秉承‘四人幫’的旨意把‘按既定方針辦’塞進聯大報 告”。——可以看到,在這裏通通把“按既定方針辦”寫進聯大報告和在聯大講“按既定方針辦”攪成一鍋粥了。
然而,《人民日報》在報導喬冠華在聯大的發言中真的有“按既定方針辦”這句話嗎?無論如何,當時的人們,包括章含之女士,都應該去查看《人民日 報》,即去核實一下。仿佛當時沒人去做這個最直接最簡單而且最能解決問題的事情。最近,筆者因寫文章的需要,到圖書館去查閱1976年的《人民日報》。 10月6日的頭版全版刊登的就是“新華社聯合國一九七六年十月五日電”。通欄大標題:“中國政府繼續堅決執行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線和政策”,副標題:“中 國代表團團長喬冠華在聯合國大會第三十一屆全體會議上的發言”,並且不是摘要,而是全文。對這篇全文,筆者認真地通讀了幾遍,沒有發現其中有“按既定方針 辦”這句話。
章含之女士始終沒有查閱當時的《人民日報》,而在喬冠華逝世後,她卻抱著為自己丈夫洗刷的強烈心願,漂洋過海,不遠萬里,到紐約聯合國 總部的檔案庫中去查對。總算“功夫不負苦心人”,經過查對,章含之發現喬冠華的發言,不論中文記錄,還是英文翻譯,都沒有“按既定方針辦”這句話。她喜不 自勝。她說:“我請聯合國工作人員為我複印了這中英文發言全文,小心地放進我的檔夾,把它緊貼在我的胸口,走出了聯合國大門。”
章含之以為她勝利了,而實際上她做的這些通通是無效功——因為如上所說,《人民日報》在10月6日全文發表喬冠華在聯大的發言中,根本沒有這句話。
http://history.book.163.com/10/0125/15/5TSRIC49009243E2_2.html
曾被廣州日報轉載小弟拙作之廣州歷史地圖集
整理与主编/建烨
建城时间大约如下:
吴南武城 约在周元王三年(前473)(黄佐《广东通志》) 越南武城 约在周赧王九年(前306)(《太平寰宇记》) 五羊城 周显王三十年至四十年(前339~329)(《读史方舆纪要》)
谭其骧着《中国历史地图集》秦时期全图
广州市志《建置志》记载秦朝平定岭南后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南海郡下辖四县(番禺、四会、博罗、龙川),另一说为六县(番禺、四会、博罗、龙川、冽江、揭阳),郡治在番禺(即今广州),主体范围在今广东、海南和广西东南部。
谭其骧着《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上)与东汉(下)时期全图
广州市志《建置志》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国,把岭南三郡析为九郡(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设交趾刺史部。南海郡治番禺县,领番禺、中宿、博罗、龙川、四会、揭阳六县。西汉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月改为交州,南海郡隶交州。
谭其骧着《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时期全图
广州市志《建置志》记载孙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交州分为交、广两州,南海郡隶广州,但不久就撤销了广州,永安七年(公元264年)又复置广州。维基百科记载东吴政权分东汉的交州为交、广两州,北部为广州,郡治在番禺(今广州市中心),广州的范围横跨今日广西、广东两省,只有南部今天湛江市(广州湾)、北海市、玉林市、钦州市范围属于交州,北部桂林市、贺州市、韶关市范围属于荆州。
谭其骧着《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晋(上)与东晋(下)时期全图
广州市志《建置志》记载《晋书·地
理志》载,西晋太康中广州十郡(十郡为:南海、始安、始兴、苍梧、郁林、桂林、高凉、高兴、临贺、宁浦。)、六十八县。南海郡领六县:番禺、龙川、博罗、
四会、增城、平夷。州、郡、县治仍在番禺。广州地区属南海郡番禺县地。西晋末永嘉之乱,北人南迁,东晋政权南渡。广州成为贵族安置地区,故有多置郡县之
举,以保持南迁士族封建特权。如成帝咸和六年(331)析番禺、博罗建东官郡(辖宝安、海丰、兴宁三县)。东晋南海郡,领县增加怀化、欣乐、酉平(后二县在今惠阳地)和高要,并由番禺县析置怀化县。据嘉庆重修《清一统志》(以下称《嘉庆一统志》)卷四四二载:“怀化废县在番禺县东南,晋安帝置,属南海郡,宋、齐因之,后废。”《宋书·州郡志》载,怀化县在南海郡。《南齐书·州郡志》亦载,但在《梁书》中不载。由此推断,怀化存在过一百年历史。怀化县地望按明、清学者多认为花县、从化等山区( 明郭棐《广东通志》记:“怀化县在番禺、增城二县界,今县迩其故疆”(从化县)。又乾隆《广州府志·沿革》记:“花县,晋番禺县、怀化县、中宿县。”),与增城县接连。《水经注·泿水》记:“泿水又东径怀化县,入于海”,则地在今狮子洋顶部地方。晋代这片地方土著越人还未受王化,故县以怀化为名。
谭其骧着《中国历史地图集》南朝齐时期全图
谭其骧着《中国历史地图集》南朝齐时期广州附近
广州市志《建置志》记载南朝初,北方战乱,人民大量南迁,故多置郡县之举依然。刘宋时广州辖十八郡,南海郡辖十县:番禺、怀化、熙安、增城、博罗、酉平、龙川、高要、绥宁、始昌(四会分出),其中绥宁、熙安两县由番禺、增城分出。《南齐书·州郡志》载有番禺、怀化、熙安、绥宁、增城、博罗、龙川、酉平、高要、新丰(博罗分出)、河源(龙川分出)、安远、洊安等十四县*(*《永乐大典·广州府》记:“齐县十三,番禺、博罗、龙川、增城、高要、酉平、绥宁、新罗、揭阳、河源、安远、熙安、怀化。”与此略异。)
谭其骧着《中国历史地图集》隋时期全图
广州市志《建置志》记载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撤销南海郡,置广州总管府,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改番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又改为南海郡。。南海郡领南海、曲江、始兴、翁源、增城、宝安、乐昌、四会、化蒙、清远、含洭、政宾、怀集、新会、义宁十五县。南海建县按《元和郡县志》云:“南海县,本汉番禺县之地也,属南海郡。隋开皇十年以其地置南海县,属广州。”在“番禺县”条又云:“隋开皇十年改置南海县,即今县是也。”《舆地广记》卷三十五“广南东路”条也说:“番禺县,秦汉旧县,后改为南海。隋平陈,分南海置,寻省入。”上述均说明隋时南海县曾分置番禺县。隋代广州地区主要属南海郡南海县地。
谭其骧着《中国历史地图集》唐时期全图
广州市志《建置志》记载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南海郡,复置广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广州为南海郡。干元元年(758)复郡为州,南海郡又改广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南海郡,复置广州,再置番禺县(一说在长安三年即公元703年复置番禺县),县治设江南洲(今广州河南)。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置岭南道,广州属岭南道。长安三年(703年),置岭南五府经略使,总管岭南五府,复置南海郡。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岭南划分东、西二道,岭南东道治广州,西道治邕州(今南宁)。两广分东、西,自此始。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称广州为南海郡,辖番禺、南海、增城、四会、化蒙、东莞、浈阳、含洭、新会、义宁、怀集、洊水,清远十三县*(*《通典》只说十二县,即:南海、番禺、增城、四合、化蒙、怀集、东莞、清远、浈阳、宝安、永固、含洭。)。至德元年(756)置岭南节度使,由广州都督充任,治广州。干元元年(758)复郡为州,南海郡改名广州。但《元一统志》云:“至德二年十二月,复为广州。”咸通三年(862)分岭南道为东、西两道,各立节度使,岭南东道节度使仍治广州。干宁二年(895)赐岭南东道为清海军节度。今广州地区属岭南东道广州南海县、番禺县、增城县地。
谭其骧着《中国历史地图集》南汉时期全图
谭其骧着《中国历史地图集》南汉时期兴王府附近
广州市志《建置志》记载唐末,群雄并起。后梁贞明三年(917),清海军节度使刘稳弟岩称帝广州,以广州为兴王府,年号干亨,国号大越,次年冬改为汉,史称“南汉”。将南海县撤销,改为常康、咸宁两县,比拟唐帝都长安,并建永丰、重合二场。咸宁县城在顺德简岸村,二场在今佛山。南汉初兴王府辖境沿唐广州,惟南海县撤改为常康、咸宁二县,共辖十四县。干亨四年(920),浈阳归英州。南汉时广州地区属咸宁、常康、番禺、增城县地。
谭其骧着《中国历史地图集》北宋(上)与南宋(下)时期全图
广州市志《建置志》记载两宋三百多年,行政区划仍用唐制,分三级,只以“路”代“道”。下面仍用州或府、县二级。又创军和监,直属路的军与下等州同,属州或府与县同。广州属广南东路,为路治,领县八:南海、番禺、清远、增城、怀集、东莞、新会、信安。今之广州地区,属宋南海、番禺、增城县地。
谭其骧着《中国历史地图集》元时期全图
广州市志《建置志》记载元代行政区划改为四级制,即省、道、路、县,广州路属江西行省广东道。广州是广州路治所。至元十六年(1279)设广东道宣慰司,广州置下路总管府,领七县一录事司。一录事司即广州录事司,专管广州城厢居民,建于至元三十六年;七县为:南海、番禺、东莞、增城、清远、新会、香山(《元一统志》称广州领县八,即在上述七县之外,增加怀集一县。《新元书·地理志》说“一司七县”,因怀集初定早,划入贺州之故)。南海县为倚郭县,与番禺县分治州城,南海管西部,番禺管东部,分界已知在米市街及小市门一线。元代广州地区属广州路广州录事司、南海、番禺、增城县地。
谭其骧着《中国历史地图集》明时期全图
广州市志《建置志》记载明代沿元代省、府、县三级制,废道一级。洪武元年(1368)
广州路改为广州府,洪武二年置广东等处行中书省,洪武九年改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广州均为治所。明代广州府一州十五县,即:连州、阳山、连山、番禺、南海、
顺德、东莞、新安(今宝安)、三水、增城、龙门、清远、香山、新会、新宁(今台山)、从化等县。广州地区则属于南海、番禺、从化、三水、增城、龙门(部
分)、顺德(大部分)地方。辖地内除番禺、南海、增城沿元代建置外,其它为新设县份。
谭其骧着《中国历史地图集》清时期全图
广州市志《建置志》记载清代基本依明制,分省、府、县三级。广州府辖十四
县,即:番禺、南海、增城、东莞、新会、清远、香山、新安、顺德、新宁、从化、三水、龙门、花县。广州城分为两半,西属南海县,东属番禺县。其分界仍元、
明之旧,大致为大北门外大路(今解放北路)向北至三元里,向南入城,沿大北门直街南下,至米市街、小市街、小市门出江边。广东省会亦设在广州。
明清两代广州府地图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805090253/http://news.dayoo.com/history/201007/14/88672_13290134.htm |
1996年广州市地图册(建烨珍藏)当中的广州历代城址变迁图
谭其骧着《中国历史地图集》原始社会遗址图
谭其骧着《中国历史地图集》战国时期全图
广州市志《建置志》记载先秦时期广州的建置情况无法考证,传说有楚亭(或作楚庭)和南武城。楚亭是番禺属楚时兴建的城。《羊城古钞》卷四记载,周夷王八年(前862),“楚熊伐扬越,时事楚,有楚亭郢,今之郡城也”(一说楚亭建于南海人高固为楚威王相时,即战国周显王时期)。明黄佐《广东通志》亦云“楚庭郢在番禺”。楚庭郢按明代学者认为早于南武城,因南武城是扩建楚庭郢而成⑤(⑤郭棐《广东通志》卷三说:“粤服楚,有楚亭,即今郡城”;又说:“开楚亭,曰南武。”)。传说南武城初为吴筑,后为越人公师隅筑⑥(⑥黄佐《广东通志·舆地志》说:“广州城始筑自越人公师隅,号曰南武。”东汉赵晔《吴越春秋》云:“令师隅修吴故南武城。”)。筑城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外贸以筹措复国的费用,明郭棐《广东通志·郡县志》记:“乃往相度南海,依山筑南武城以拟之,而越王不果迁。”按文献存疑记载,南武城建城时间大约如下:
吴南武城 约在周元王三年(前473)(黄佐《广东通志》) 越南武城 约在周赧王九年(前306)(《太平寰宇记》) 五羊城 周显王三十年至四十年(前339~329)(《读史方舆纪要》)
(编辑: candy)
http://news.dayoo.com/history/201007/14/88672_13290134.htm
2010年9月15日星期三
仁心妙手確是拯救文藝之奇術
欣賞他親自作曲《媽媽今天不回家》的旋律,就會聯想起在香港網壇突圍而出的仁心文術先生。他的名字,雖然在網壇上不是金碧輝煌的明星,也不是陌生而快逝的流星。本人一直與他的交往點滴,更証明仁心文術是一個不能以普通去形容的恆星。
雖然與文術兄從來沒有真正見過面,可是自己在網上一直以共同喜好加深與他的交往。其次在不會胡亂結交損友與增添黑名單的前提下,投資更多時間觀察身邊朋友,分清他們誰是青紅皂白? 為何反對增添無數次方的黑名單? 因為胡亂添加他人作黑名單,就是破壞自身人緣的開端。吝嗇地交友,不斷地抵抗別人的友善,最終損害自己的人緣。
在下認識他是從CMIDI原創音樂協會當中開始的。當初對他的印象不是太深刻,感覺他與樂迷一樣只會作曲。可是在往後的日子,在他的身上發現許多鮮為我知的事情。例如發現他參加維基百科,不斷自問起來:原來你都有份「搞」維基? 再例如發現他參加鮮鮮網,也不斷去自問:原來你都會創作小說? 因此世事的確是難預料啊!
可是,最使本人內疚的是以下一件事。現在澳門維基媒體協會在法律上已成立,想起時任籌委會委員的小弟,快速地把招募委員的消息說給文術兄知道。可是文術兄報名後才知道,招募條件暫不能接納香港維基人。不過希望香港維基人放心吧!相信澳門維基媒體協會成立後的日子,永遠會歡迎香港維基人有任何熱忱幫助,文術兄也不能例外。 妙手仁心,的確是拯救文化藝術之奇也!
人物簡介 香港網絡大典記載:
仁心文術,網民一名,知名度甚高,單在香港google搜尋結果也超過30萬個。 在多個討論區均見其蹤影,包括高登討論區、香港討論區及維基百科等。 曾多次參與社會運動,包括為抗議考評局處理懷疑手機出貓事件失誤,而發起的「五三一」遊行等。 曾傳出他表演《舞孃》片段外流。 2008年立法會選舉和民主黨距離忽然拉近,其批評譚偉豪的文章「選舉的言語暴力」被人不斷轉載。 http://evchk.wikia.com/wiki/%E4%BB%81%E5%BF%83%E6%96%87%E8%A1%93
雖然與文術兄從來沒有真正見過面,可是自己在網上一直以共同喜好加深與他的交往。其次在不會胡亂結交損友與增添黑名單的前提下,投資更多時間觀察身邊朋友,分清他們誰是青紅皂白? 為何反對增添無數次方的黑名單? 因為胡亂添加他人作黑名單,就是破壞自身人緣的開端。吝嗇地交友,不斷地抵抗別人的友善,最終損害自己的人緣。
在下認識他是從CMIDI原創音樂協會當中開始的。當初對他的印象不是太深刻,感覺他與樂迷一樣只會作曲。可是在往後的日子,在他的身上發現許多鮮為我知的事情。例如發現他參加維基百科,不斷自問起來:原來你都有份「搞」維基? 再例如發現他參加鮮鮮網,也不斷去自問:原來你都會創作小說? 因此世事的確是難預料啊!
可是,最使本人內疚的是以下一件事。現在澳門維基媒體協會在法律上已成立,想起時任籌委會委員的小弟,快速地把招募委員的消息說給文術兄知道。可是文術兄報名後才知道,招募條件暫不能接納香港維基人。不過希望香港維基人放心吧!相信澳門維基媒體協會成立後的日子,永遠會歡迎香港維基人有任何熱忱幫助,文術兄也不能例外。 妙手仁心,的確是拯救文化藝術之奇也!
人物簡介 香港網絡大典記載:
仁心文術,網民一名,知名度甚高,單在香港google搜尋結果也超過30萬個。 在多個討論區均見其蹤影,包括高登討論區、香港討論區及維基百科等。 曾多次參與社會運動,包括為抗議考評局處理懷疑手機出貓事件失誤,而發起的「五三一」遊行等。 曾傳出他表演《舞孃》片段外流。 2008年立法會選舉和民主黨距離忽然拉近,其批評譚偉豪的文章「選舉的言語暴力」被人不斷轉載。 http://evchk.wikia.com/wiki/%E4%BB%81%E5%BF%83%E6%96%87%E8%A1%93
憶起歌唱二三事
算起來,離開嚶鳴合唱團已有一年多的日子了。在這離開後的日子當中,回想起幾許歌唱的往事。
我接觸歌唱是從參與浸信合唱團開始,參與合唱從沒有強不強迫之分,只有自願參與期中。當初原來只想參加管樂隊!但後來有一位參與管樂演奏的朋友向我說道: 指揮不能接受高一以上同學..從此,心中突然失望起來! 不過我想:沒有機會參加管樂,另外可以參加其他活動。因此,正式決定參加合唱團!
參與合唱,到底是為什麼有喜有樂? 樂於唱歌後的喜悅!忘記千頭萬緒,永樂其中。 喜於參加第四屆世界合唱比賽時候,誤認為楊團長為什麼要“取笑”我?
後來,與楊團長單獨雙見過程中,說明為什麼要“取笑”我? 原來一切是誤會,他心想使我有更多團友認識一番,而使用“取笑”辦法不斷幫助小弟! 如果沒有他的幫助,就沒有與各團友和諧交往的日子! 十分想念楊團長,不知道他近況如何?
不能不提,是親愛的陳怡指揮等音樂老師.沒有她們的提攜,唱歌就不會特別進步起來! 雖然平時訓練日子,陳老師喜怒交加.但是她的心,一直想著我們如何進步? 如何修補? 千萬不要誤會她給我們一番心意!
其次在寫給陳怡指揮的退團信當中,寫出南屏晚鍾改編詞: 「我參加了學校合唱團 使我歡樂融融 就在合唱團師生中 覺他們好極了 在歡樂地唱著歌聲中 享受動聽的歌 感激導師教我們唱歌 我們唱歌改善了」《我校的合唱團好》 的確,沒有指揮的教導,就不能改善唱歌的能力了。
心中一直想重返合唱,所以成功再報名參加澳門嚶鳴合唱團!再次成為一個合唱歌手!可是參加澳門嚶鳴合唱團以後,感覺一直不是太好。參加嚶鳴的原因,就是想 得到伍星洪指揮教導下修補唱功,其次找回上台歌唱的感覺。雖然修補唱功的心願早已實現了,但是當時參與嚶鳴快一年了,從不能像他們上台歌唱。想到此一刻,感覺參加每一個社團之前都要想清楚,自問自身達不達到參與社團的要求。
其實歌唱不是難事!最主要注意氣息,假音運用妥當,千萬不能走音,平時經常訓練,才會有難得的效果!因此十分感恩,離開合唱也好,都要使唱歌的能力做得更好!才不會使導師失望。
一個不平凡的陳副校
其實每當想起「創新」的詞彙,就會記起另一個不平凡的人。她的身材雖然不能全與玉女般美麗相比,但仍可見到她為人爽直,而且內心爆滿熱切世間的本 性,給我的印象多麼不平凡! 她應是所有人效仿的理想對象吧?更與創新兩字永不能分離,她就是澳門成人教育領袖、創新中學副校長陳秀玲女士。
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懂得終生教育的意義,也要掌握如何創新自我生活的辦法。終覺悟終生教育之義,決定往創新中學苦讀夜校生涯。姻緣的巧合,在創新中學的中文堂上有機會見識她傳授知識。
在第一次上了陳副校長傳授的中文堂,當初感覺她是一個惡霸,常欺負學生。可是往後相處的日子當中,讓我改觀起來。才感覺她不是一個惡霸,而是一個為 了學生的前途,創新中文教學方法的教師。中文教學方法如何創新? 就是讀中文,不是只靠背默。要在我們腦袋充分理解中國語文基礎,認知中國文化的意義。而且允許犯錯誤,在錯誤上懂得如何更正得進一步。如此的教師,世上還 有什麼地方見到?縱觀有些同學不喜歡她,對她有敵意。不過我始終認為,她是最好的!
雖然畢業了,離開創新中學了!但她傳授知識的一刻,永遠不會忘記!
我在維基的五周歲生日
文學大師林語堂先生在《人生像一首詩》裡曾形容:「人生讀來幾乎就像一首詩。它有自己的韻律與節奏,也有生長與腐壞的週期。」也許我在維基百科描寫五年的人生,如一首詩般情深意長,心中始終有種百感交集的激情。這種激情有喜有悲,不斷互相在我的心流轉。
何 來有喜? 喜在於認識其中一班志同道合的維基人。因為參與維基百科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認識更多朋友。認識他們,最大的益處在於學習與知識談戀愛,也學習一種敢言的 作風。其次,喜在於看到自己的進步。從當初一個無聞無知的中學學生會領袖,到現在是一個富有理想的人。當然,一切結果都是台下十年功得到的。如 果一直沒有肯去付出,那怎會有現在成功的果實?
何來有悲? 悲在於發現維基百科,始終不是屬於我真正的創作園地。本人曾創作《如此黑暗的維基百科 在下從此心淡了》文章,當時曾寫道:「也許維基百科就是現實社會上的縮影,認識現實社會更為白熱化。」由此更感覺在維基百科的生活,對任何有創意的部份就 加以拒絕。我知道,條目是以要求真相,不是要求創意。所以我在維基百科當中創意的部份,只是增加富有趣味的主題頁面繪圖,可是一切被刪除了。
如香港BLOG友DAI ADORU回應所言:「這個世界哪裡都有忌才的人,對你不公的人其實能力有限,他們的世界就只有維基,在現實社會沒成就才會在網上沉醉於權利慾,你又何必 介懷。不用對維基這麼介懷上心吧?你還年青,不如將時間和自己的所知留為己用,又或者將之貢獻在更有意義的地方上面吧。」他實在講得有道理,為何繼續要介 懷於網上的瑣事呢?難道在維基上有所作為,別人對我就另眼相看嗎?
不過,在維基百科當中最為我感動的是兩個「小圈子」,就是廣州維基圈子和澳門維基圈子。我接觸過兩個「小圈子」的人,都是有 種熱愛家鄉的情懷,其中也有種家的感覺。最為我感動的「小圈子」,默默地叫喚我做事千萬不要輕易放棄,千萬不要半途而廢。讓我知道在維基百科日子,從來沒 有白費。各位維基朋友,謝謝您們!!!
很快過了五年了,像走馬看花般,所以早應更能看清在維基百科得失在哪?
論澳門當代諷刺文化
提起諷刺文化的時候,人們一定會想起香港林忌先生創作的《福佳始終有你》系列等等…本人認為諷刺的創作從古至今也有之,本文所論的是當代的澳門諷刺文化,但諷刺文化並不是簡單地去大閙四方,而是一個民心所向的反映,也是一個生活當中的倒影。我最反對利用諷刺“起底”他人,有目的地以少見大損害他人形象,也有目的地破壞社會安寧。因此,希望從政者觀看更多諷刺文化作品,從中有助於了解民心所向。希望創作人創作更多反映生活黑暗的作品,從中使許多人了解更多做人的道理,也了解世間的辛辣。也希望更多朋友關心社會時事,人人有責。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難免接觸許多社會問題,但千萬不要逃避。逃避,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我們欣賞文藝的視線中,早已品嚐許多地方的諷刺系列。但是有些人可能會總會錯覺認為澳門當代諷刺文化並不存在,難道澳門是諷刺文化的沙漠嗎? 不,澳門絕對不是。任何事物最主要願意爭氣,一切也能成為奇蹟!最主要為自己爭取,所有問題的回應一定有完美的答案!
澳門當代諷刺創作概況
諷刺詩
近年來澳門當代諷刺文化可以崛起,澳門本地網民絕對是幕後的功臣。為什麼是幕後功臣?就是因為大部份網民以暗諷的手法,反映澳門社會鮮明的黑暗面。現在轉載部份網友詩句,証明網友創作水平的確是不可低估。網民「大醉俠」在《醉俠醉詞憂澳時局》詩中寫道:
「反腐聲高,脫貧呼遍。曙光雷雨同時現。批地百頃笑談中,菜顏怒對春花面 ! 荒野啼鵑,狗官留下。人心渴望乾坤轉。待看蛙殘水又死,清輝普照家家院。」
曙光雷雨的同時出現,的確讓許多人前途迷惑。討厭狗官的存在,然而反腐與脫貧是當務之急。不過也有網民以打油詩表達時局的不滿。如網民「router_hsu」在《醜陋濠江系列-澳門之歌》其中寫道:
「外勞蝗禍 遍地烽火,道德滑坡 罪案變多,逾留觀摩 高朋滿座,警威重挫 每日重播,庫房未鎖 中意任攞,賤批基礎 食相婀娜,合約交錯依法換貨,各得其所 睬你都傻,十年已過 殘花朵朵 ,民意受阻 自食惡果,普選坎坷一拖再拖,活得唔妥何必有我」
感受「router_hsu」所寫的打油詩,押韻之餘也感受到對當今局勢的無奈。也如網民「SamIp0920」創作《五一訴求》其中寫道:
「澳門樓市似癲雞/狂升十倍有人”濟”/皆因炒家托起黎/政府隻手遮日底/招招托市催化劑/市民壓抑到爆”計”/議員齊呼要降低/政府答應話睇睇 /點知幫地產唸計/一於起晒細單位/學者話發展趨勢/想”氹”市民冇閉翳/點知市民要發威/五一遊行齊齊黎/表逹訴求俾佢睇/咪當我係個傻仔/細單位都可賣貴/生活質素又降低/繼續變地產奴隸/唸o個個正食塞米/空置單位周圍係/豪宅起俾鬼佬睇/阿來冇條件降低/住房本與民生繫/不該讓自由經濟/干擾人權來發圍/一直澎漲冇眼睇/政府高官要唸計/否則將佢黎起底/疑同地產稱兄弟」
此詩表達對五一訴求,也體現詩人愛澳憂澳的一面。
愛瞞日報
另外,《愛瞞日報》至今也受到部份澳門網民歡迎。在維基百科條目有此記載:「是由一班澳門大學學生有份參與創作的一份刊物,並由新澳門學社出版。其版面仿照《澳門日報》,以惡搞形式「諷刺時弊」為主,並以「出紙一大張,瞞遍全澳市民」為口號。」《愛瞞日報》最大的賣點,在於對當今社會時弊以明諷與反諷的手法,給予廣大讀者思考。可惜最不好的地方在於只限一大張,許多其他精彩內容不能全部一期刊出。
澳門投訴合唱團
可是本人也發現,澳門人也創辦投訴合唱團。正如在澳門投訴合唱團官方部落格《支持澳門投訴合唱團,說出你對澳門最真感受》所說:「我們組織澳門投訴合唱團,是希望改變澳門人對“投訴”的負面的想法,投訴合唱團希望鼓勵大家將自己對城市的不滿,用音樂和歌聲表達出來,而在這些行動背後,其實可以帶出一種積極的態度、一股正面的能量,只要大家相信:肯誠懇地面對問題,就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與希望!」投訴合唱團本身就是一種精神,給予大家有個發泄不滿的場地。也許正當的“投訴”,一定能解決許多人身心難以了斷的問題。
其他類別
除了詩歌,也有部份網民與非網民創作其他類別。如由「野草」創作散文《小城故事》系列,以散文形式細訴回歸十年、如「麟伯」創作《天子屠龍》小說系列,諷刺貪官污吏的黑暗、如「七公」在澳門訊報創作諷刺畫系列,反映澳門時下難以捉摸的政局、如2010年五一青年遊行所體現的諷刺創意標語、如有網民唱作《澳門世安》,歌諷今日的澳門等等..
創作諷刺作品的心得
現作自我介紹,本人也曾創作當代諷刺小說、諷刺詩、諷刺畫、改編而且主唱諷刺歌等,如未完成的小說《荷花王國傳奇》、諷刺畫《吹水怪與荷蟹在玩耍》、改編而且主唱諷刺歌《濠鏡歡迎你》、諷刺詩《十指載》等無非就是在網上不定期發表諷刺社會時弊,其中有一幅諷刺畫拙作《百有一用是書生無從自由》也曾被香港林忌先生轉載至他的個人博格。
現在,就讓本人談談創作諷刺作品的心得。其實澳門當代諷刺文化在發展當中也有利弊處,但是不太明白擁有較自由創作的空間,作品上也不會太多諷刺澳門時弊為題,難以明白部份人只是懂得逃避。就是一切從市民出發諷刺澳門時弊,以暗諷的方式暴露現實黑暗,有什麼太難的?也許澳門許多創作是由政府贊助,論調不直指黑暗,理當是正常的。但最希望作為一個人,必須要敢言,敢言才可以伸張心中的不平,才可以為自己取回公道。
其次在澳門諷刺作品創作出來後,出現沒有太多人留意的現象。若有人留意,作品只見在網上流傳,絕對沒有太多社會和媒介所重視,到底是什麼原因?難道政治題材的創作是沒有人留意嗎? 難道政治是讓澳門人冷感嗎?如果有得到更多方面的重視,澳門當代諷刺文化一定不會消亡。
結語
若想能更加壯大澳門的當代諷刺文化,就必須有效率地學習外來的諷刺文化,其次也要自我學習許多澳門本身的前輩級諷刺作品。因此澳門特別行政區一直強調的創建陽光政府,必須是讓各種媒介的自我政治審查消失,必須是讓創作團體的創作更自由化。只要這樣,澳門當代諷刺文化的光輝不會是瞬間閃耀! 才應是永恆的星光!
2010年9月14日星期二
勝 在 民 心 中 (原曲:瀟灑走一回)
(紀念四川大地震死難者)
國語詞
地 陷 雷 震 血 流 川 滅 無 處 在 離 散
親 思 永 恆 再 會 相 聚 無 論 復 今 朝
有 誰 會 明 瞭 崩 天 捉 弄 人
生 死 在 一 線 失 去 親 家 人 失 去 家 園
多 多 少 少 心 路 始 終
莫 怕 困 難 齊 進 步 勇 救 同 胞 踏 高 步
永 永 遠 遠 長 征 永 爭 取 勝 利
永 遠 勝 在 民 心 中
千辛萬苦終一起(原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國語詞)
你曾明瞭現勢感慨 肝膽俱裂痛心
盡管天在崩 盡管地在裂
千辛萬苦終一起
你曾知曉我心感受 自怨自艾悔心
理想能成真 理想能永恆
千辛萬苦終一起
*不斷在想念你 心靈幾許動我心
苦思一切境界 難以忘記汝在心
#你曾明瞭現勢感慨 肝膽俱裂痛心
不斷想念你 不斷愛著你
千辛萬苦終一起
重唱 *,#
不斷想念你 不斷愛著你
千辛萬苦終一起
畫意(原曲:庭院深深)
(國語詞)
蔚藍的海景映對著白雲
聽那百靈吱喳歌唱
在美好風景傾訴苦惱
這崎嶇人生何時再聚
請要珍惜到美景舒心
享受畫意享受畫意
啊---享受畫意
翠綠的草原晴朗春天
蔚藍的海景映對著白雲
聽那百靈吱喳歌唱
在美好風景傾訴苦惱
這崎嶇人生何時再聚
請要珍惜到美景舒心
享受畫意享受畫意
啊---享受畫意
我不斷思念 -(原曲:我只在乎你 )
(國語詞)
自從突然永別你 心中一直在想你
你曾知道我心情 始終不能離開你
雖然難忘的親情 也許不能再相見
時光去再不會 想念緒情轉不停
*你雖然匆匆離去 我不斷思念
只要當我想起你那慈祥臉
必須做到 能夠實現承諾
一定要珍惜生命好好學習
#可惜不再相見 生活不再一起
只希望你一定做到在天堂快樂
如果你沒有離去 我一定會報答你
清楚祖輩的需要 任何物件都給你
無論什麼時刻 每天一直在想念
只是我要做到 不能辜負她期望
自從突然永別你 心中一直在想你
你曾知道我心情 始終不能離開你
雖然難忘的親情 也許不能再相見
時光去再不會 想念緒情轉不停
*你雖然匆匆離去 我不斷思念
只要當我想起你那慈祥臉
必須做到 能夠實現承諾
一定要珍惜生命好好學習
#可惜不再相見 生活不再一起
只希望你一定做到在天堂快樂
如果你沒有離去 我一定會報答你
清楚祖輩的需要 任何物件都給你
無論什麼時刻 每天一直在想念
只是我要做到 不能辜負她期望
香煙香煙遠離你(原曲:玫瑰玫瑰我愛你)
(國語詞)
吸煙吸煙不健康 煙味煙味最難聞
只要彼此不愿意 健康不會遠離你
抽煙抽煙雖誘惑 吸煙吸煙滿載苦
為何特別愛吸煙 健康健康遠離你
煙的影響 你知多少 寶貴的身體常保護
煙的戒絕 你要恆心 寶貴的身體常保護
戒煙戒煙常在心 戒煙戒煙能做到
為了共創無煙城 煙味煙味遠離你
煙的影響 你知多少 寶貴的身體常保護
你的行動 影響久遠 校園的無煙靠大家
吸煙吸煙最不好 煙味煙味污染重
最主要恆心去戒煙 香煙香煙遠離你
《友情》(原曲:《勇氣》)
改編語言:國語
* 一段日子離開著你
仍然不斷想念著你
只要你也一樣地思念
你相信志趣相投美好友誼
我知道必須很珍惜
我心裏一直想你難忘回憶
最怕你已經把我忘記
# 彼此都需要友情
團結來面對問題
希望你的生活更精彩
我絕對就很放心
我們都需要友情
互相幫助在一起
直到永遠能夠看見你
走在我的心裏你的祝福
重唱 *,#
其實我很強烈希望
是一定能友誼長久
能夠和你走在一起
我其實很開心
仍不斷陪伴你
重唱 #
* 一段日子離開著你
仍然不斷想念著你
只要你也一樣地思念
你相信志趣相投美好友誼
我知道必須很珍惜
我心裏一直想你難忘回憶
最怕你已經把我忘記
# 彼此都需要友情
團結來面對問題
希望你的生活更精彩
我絕對就很放心
我們都需要友情
互相幫助在一起
直到永遠能夠看見你
走在我的心裏你的祝福
重唱 *,#
其實我很強烈希望
是一定能友誼長久
能夠和你走在一起
我其實很開心
仍不斷陪伴你
重唱 #
苦難飄散人生不倒(原曲:菊花台)
國語詞
痛苦無奈有誰能明白
盼望的美好理想突變抱憾
人生苦難有誰能解脫
誰能把苦惱成為無窮快樂
我一直想始終不明白
我怎樣在路上走得更好
心中只有要珍惜生命
苦難飄散人生不倒
風浪不斷地吹
你的意志永不倒
始終不懼怕在前頭風和浪
被風吹不怕搖
你的樂觀永不倒
一定能把握在我人生中
必須相信自身的能力
任何的困難上能夠解決
若要成功必須苦學功
就能夠創造出一輩子美好
不要崇拜迷信的事物
我人生的未來自行負責
實現成功不忘師友恩
行動實際如此報答
風浪不斷地吹
你的意志永不倒
始終不懼怕在前頭風和浪
被風吹不怕搖
你的樂觀永不倒
一定能把握在我人生中
風浪不斷地吹
你的意志永不倒
始終不懼怕在前頭風和浪
被風吹不怕搖
你的樂觀永不倒
一定能把握在我人生中
痛苦無奈有誰能明白
盼望的美好理想突變抱憾
人生苦難有誰能解脫
誰能把苦惱成為無窮快樂
我一直想始終不明白
我怎樣在路上走得更好
心中只有要珍惜生命
苦難飄散人生不倒
風浪不斷地吹
你的意志永不倒
始終不懼怕在前頭風和浪
被風吹不怕搖
你的樂觀永不倒
一定能把握在我人生中
必須相信自身的能力
任何的困難上能夠解決
若要成功必須苦學功
就能夠創造出一輩子美好
不要崇拜迷信的事物
我人生的未來自行負責
實現成功不忘師友恩
行動實際如此報答
風浪不斷地吹
你的意志永不倒
始終不懼怕在前頭風和浪
被風吹不怕搖
你的樂觀永不倒
一定能把握在我人生中
風浪不斷地吹
你的意志永不倒
始終不懼怕在前頭風和浪
被風吹不怕搖
你的樂觀永不倒
一定能把握在我人生中
2010年9月2日星期四
斯巴哈瓜達劫船奇案

在23世紀的某一天,斯巴哈國首都斯巴哈瓜達市發生了一宗令人驚駭的奇案。
奇? 奇案到底奇在哪里? 其實,故事的緣由是這樣的:一隊出發到斯巴哈國參觀的卡卡國旅行團在渡船時,被八爪怪劫持。八爪怪形狀像一個波子,擁有八爪。曾獲斯巴哈國百大名電子獸,今次發生劫持遊客事件的確難以置信。但它向斯巴哈國提出的釋放人質條件是:政府必須承諾立刻廢除禁止登陸令,讓它永遠能在陸上行走。八爪怪的犯罪動機,原來就是為了恢復在陸上行走而劫船。
可是,斯巴哈國警長利巴不接受八爪怪的任何條件,更要和總統斷然九世在便利餐廳指揮下強攻救人。八爪怪聞斯巴哈國的強硬決定以後,就以傷害人質為報復手段。斯巴哈國的警隊收到許多八爪怪作惡行徑後,就聽命於警長利巴的吩咐繼續強攻八爪怪!
警長利巴的強攻意思,原來就是想以此手段讓總統斷然九世難堪,也以人質為籌碼對總統進行政治攻擊。為什麼警長利巴要對總統進行政治攻擊? 就是因為總統斷然九世在上任初期,提出全面消滅警隊當中的貪吃臭豆腐勢力。警長利巴認為總統如此斷然消滅而威脅他們的生存空間,所以不得以而出此下策攻擊總統!警隊愛吃臭豆腐,誰都不救!
雖然八爪怪最後被消滅了,奇案的結局最終以慘劇結束。導致十二死十一傷,証明表面上的現代化也拯救不了什麼。一場無情慘劇,讓許多卡卡國的國民失去至親。但總統斷然九世在事後的記者會仍以冷笑回應說:「奇案場戲真可笑!還有人質由八爪怪所殺,不關我的事!」表明總統斷然九世中了警長利巴的計,難以置信是為何仍以冷笑回應?傷亡有什麼可笑的?拯救行動也是總統指揮,為何不關你的事?
慘劇過後,許多卡卡國的國民要求全面排斯,要求斯巴哈國人全面撒離卡卡國等等.. 但是千萬不要這樣做,因為慘劇錯在斯巴哈國政府,不代表其他國民像八爪怪般敗壞。如果要全面排斯,最終影響的是千千萬萬個無辜家庭。
希望總統斷然九世不要再冷笑了!應還死傷者一個公道!也不要再給貪吃臭豆腐勢力存在,明白嗎?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