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6年5月27日星期五

修改立法會選舉法需注意的地方

期待已久的修改《立法會選舉法》諮詢活動終於開始。雖然不會抱太大期望,這是因為當局對改革的舉動,不會令支持爭取民主的人士感到完全樂觀。這種情況筆者在二零一二年的政改當中已體會到的。雖然法律改革或者是民主政制改革的結果,未必符合每個人的意願。不過有機會表達意見,當然會盡自己能力去爭取。本文就修改立法會選舉法有關問題,提出需注意地方的部分。

據報道,「澳門政府為令立法會選舉活動體現更公平、公正、公開和廉潔原則,計劃修訂《立法會選舉法》並由明日(七日)起公開諮詢社會各界,諮詢期至六月五日,為期三十天,期間會舉行公眾和專場諮詢會,日期稍後公布。」(《澳門消息:立會選舉法修訂明起諮詢三十日》,東網專訊,二零一六年五月六日)

大家可從報道留意到,諮詢時間為期三十天。本人感覺諮詢活動時間實在太短。這麼重要的法律修改,涉及市民行使法律規定的選舉權利。顯而易見,諮詢三十日是不太足夠的。首先市民未必知道有修改《立法會選舉法》諮詢活動。已知道有這回事的市民,未必在短時間可以消化修改《立法會選舉法》諮詢文本所有內容。  《立法會選舉法》諮詢文本當中,總共分為四個部分:(一)完善競選宣傳活動規範;(二)加強打擊違法選舉活動;(三)改善選舉組織工作;(四)完善議員的參選條件及兼任規定。《立法會選舉法》諮詢文本的內容,有民主陣營的吳區議員曾經指《立法會選舉法》諮詢文本沒有提到增加直選的部分。有朋友則認為不能混亂選舉程序方式改革和民主政制改革的區別。其實這些說法各有各意思。當局應訂一個時間表,漸進地改革民主政制。因文章字數所限,討論諮詢文本四個部分待下一星期再續。

《立法會選舉法》諮詢文本四個部份當中,其中也沒有提及間選。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在修法諮詢記者招待會中指出,「政府已深化分析了間選制度。過去亦曾多次修訂,如對法人管理、降低提名門檻、擴大界別內投票基礎等。另一三年間選選舉比較順利,有良好成果,說明之前的修訂符合實況並獲得普遍認同,現已有一套相對合理的制度體現間選的競爭性,故無逼切性修訂間選的方式及提名限制度等,但諮詢時社會可再提意見。」(《陳司:改間選無逼切性》,《澳門日報》,二零一六年五月七日)

不太認同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在看法。何以見得改間選無逼切性?從什麼統計資料,證實無逼切性修訂間選的方式及提名限制度等?為何改間選有逼切性?這是因為業界代表必須由業界一人一票選出。業界人士對業界有表達聲音的權利。社團票選舉票絕對不能完全代表業界。(二之一)

2016年5月6日星期五

口號式發展規劃

據報道指:「籌備經年,澳門首份由二○一六至二○二○年的五年發展規劃草案文本終出爐,即日起至六月底諮詢兩個月,暫不設諮詢專場。規劃從各個方面提出了五年工作及目標遠景,訂明二○二○年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要取得第一階段實質性成果,居民生活進一步改善,財政儲備更充足,區域合作更廣闊多元;爭取實現水更淨、天更朗、地更綠、食物更安全、治安更穩定。特首崔世安早前表示,有信心七成可達標。」 (《五年規劃爭達七大目標》,《澳門日報》,二零一六年四月廿七日)

  據觀察最近新聞報道後了解,原來五年發展規劃有了新進展。草案文本已出爐,諮詢時間出爐,七大目標和八大策略也出爐。本文主要探討當局提出七大目標和八大策略,是否如期在四年後一一實現。也探討這個諮詢活動的成效有多大。

  兼任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委員會委員的政研室主任劉本立與副主任吳海恩、特首辦顧問李雁玲,在四月廿六日下午三時於政府總部介紹規劃草案。介紹了七大主要目標和八大策略。據《澳門日報》報道,七大主要目標主要內容為:「實現七大主要目標,分別為整體經濟穩健發展、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旅遊休閒大業態逐步形成、居民生活質素不斷提高、文化與教育持續發展、環境保護成效顯著、提升施政效能和不斷加強法治建設。」

  七大主要目標包括澳門多個方面,如經濟、旅遊、民生、文化與教育、環境、施政和法治。令人意外的是七大主要目標當中,提升施政效能和不斷加強法治建設竟然排到最後。本人曾經為這個議題撰寫過文章,名字為《論澳門五年發展規劃 能解決實際社會問題才是好》,道出對五年發展規劃三點疑惑之處,也道出能解決實際社會問題才是好。施政效能和法治建設,應是發展規劃的基礎。若未能提升施政效能和加強法治建設,又如何整體經濟穩健發展、居民生活質素不斷提高呢?

  八大策略就包括以下幾點:「增強創新發展觀念,形成合作創新網絡;打造「文化澳門」新形象,增強城市競爭力;實施教育興澳、人才建澳戰略;改善軟硬基礎設施,提升旅遊服務素質;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推動產業與互聯網融合;優化公共決策系統,提高宏觀政策效力;完善協同治理機制,統籌「中心」和「平臺」建設;實施深化區域合作戰略,融入國家發展。」八大策略設想雖好,不過同時設監督措施監督發展規劃是否如期進行,可能會更好。

  其實對當局提出七大目標和八大策略,是否如期在四年後一一實現,沒有抱太大期望。這種發展規劃流於口號形式。發展規劃應實際行動地漸進推行,拒絕口號形式的發展規劃。這是因為沒有可能四年內,整體經濟可以穩健發展、產業結構可以進一步優化、旅遊休閒大業態可以逐步形成、居民生活質素可以不斷提高等。這樣看來,這個五年發展規劃有點像中國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大躍進運動。按照興建輕軌進度時間的能力程度看來,四年後能夠實現其中兩項的成績已算不錯。

  當局暫不設諮詢專場的封閉式閉門諮詢,看不出這個諮詢活動的成效有多大。這是因為意見諮詢的活動,必須公開予大眾參與,集思廣益才具效益。否則堅持封閉式閉門諮詢,只會白白浪費舉辦這些活動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