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所說雙慶活動,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的慶祝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日子將至,近來有不少相關慶祝活動。筆者已參加了幾個,本文就盤點近來雙慶活動對澳門有什麼意義和影響?
今年如同十年前一樣,澳門社會各界都有不同的雙慶活動。現在統計一下,已參加五個展覽,有在澳門回歸賀禮博物館舉行由中國政協文史館、澳門穗協聯誼會聯合舉辦的「中國國旗國徽國歌展」、在澳門回歸賀禮博物館舉行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澳門中聯辦等主辦的「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展覽」、在澳門金碧文娱中心舉行的鍾士傑所繪鄧小平油畫展、在澳門檔案館舉行的「九九存珍-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檔案展」、在塔石廣場舉行的中山文化展。還有已參加一個表演活動,即是二零一九年九月八日晚七時半假新橋籃球場舉行的「澳門暨雷州文化交流之夜」。
這些近期的雙慶活動對澳門意義和影響,從欣賞以上活動可見,是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而舉辦,也為社會大眾認識祖國河山和國情區情、認識中共兩位建政以來最高領導人生平事蹟,提供了非常多的機會。加上平時非雙慶之年,這些紀念展覽也沒有今年舉辦得這麽頻密,可見澳門社會各界對雙慶的重視。
不過有些不足之處,人物展覽對已故黨和國家領導人著重個人宣傳,國情區情介紹過於歌舞昇平。相反歷史反思與探究就發現不多。許多歷史事件如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八九民運等在這些歷史展覽都没有提及。其實要加強愛國愛澳教育,必須讓大眾全面了解中國和澳門曾經發生什麼事情,因為大眾有其知情權。既要提及國家和澳門偉大成就,也要提及國家曾經如何管治人民,現在面前擔憂還有什麼社會問題。
這些近來雙慶活動中,筆者最印象深刻的是,可見到毛澤東穿著過的遺物,還有可見到一九九九年慶祝澳門正式回歸的檔案、與鄧小平有關珍貴油畫、雷州話歌曲現場演唱。雖然展覽資訊立場過於片面,有些展覽日子也過於短,不過仍有其參觀價值。
Translate
2019年9月13日星期五
2019年9月6日星期五
考察澳門二十世紀其中三大新聞事件現場
在二零一九年八月三十一日參加了由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主辦的活動,名為「老餅話當年」。按照主辦單位活動介紹所說,其實這是一個紀念澳門回歸二十周年的系列活動,「通過邀請本澳資深攝影記者實地講述曾轟動一時的新聞/社會事件,讓本澳傳媒工作者,以及傳播專業的學生,了解回歸前本澳新聞採訪的環境、社會風氣、消息傳播管道。本會希望共同回顧本澳突發新聞採訪的歷史事件,同時通過對比警方的處理手法、法律變遷等因素,希望在訊息傳播渠道日增的今天,探討如何突圍而出,展現突發新聞採訪發展的可能性。活動由兩位傳媒界前輩譚金榮(前無綫電視駐澳攝影記者)、陳永漢(前香港有線電視駐澳攝影記者 )親自帶領參加者前往下列的地點進行考察,完結後到明愛圖書館進行座談會。」
從以上主辦單位活動介紹可見,這是一個集旅遊文化導賞和歷史探究於一身的大眾活動。這種活動模式突破傳統純粹演講分享會,這樣能讓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了解澳門二十世紀新聞事件奧秘。
從以上主辦單位活動介紹可見,這是一個集旅遊文化導賞和歷史探究於一身的大眾活動。這種活動模式突破傳統純粹演講分享會,這樣能讓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了解澳門二十世紀新聞事件奧秘。
首先第一個要去考察的就是八仙飯店舊址新聞事件現場。到底八仙飯店正確位置在哪兒?其實坊間有三個說法。首先就是有一說黑沙環馬路錦繡花園通往黑沙環第二街的通道;有一說維多利亞大酒店後面斜巷;有一說為現維多利亞大酒店。按照當時澳門兩位傳媒界前輩譚金榮和陳永漢所講,其實八仙飯店正確位置在維多利亞大酒店地下,行人天橋底下一則沒有人開業做生意的空舖。多年前在網上也查詢過澳門美食專欄作家老陳先生,也認為八仙飯店正確位置在維多利亞大酒店地下一則沒有人開業做生意的空舖。為什麼八仙飯店正確位置出現多個版本?這是由於八仙飯店當年那一帶是木屋區,八仙飯店舊址在多年前早已清拆,加上八仙飯店舊址照片也流傳不多。現在要見到八仙飯店舊址原貌,其實可查看香港亞洲電視台節目《香港奇案》其中有關八仙飯店一集、香港記者伊斯堅在一九九三年出版的《香港驚人罪案錄》其中有關八仙飯店一節。
到底人肉有否做過叉燒包?其實人肉叉燒包可能只是一個假新聞。有位澳門傳媒界女前輩鄭月明在明愛圖書館進行座談會上分享,形容人肉叉燒飽只是澳門當時一間小報記者為了測試檢驗行家分辨新聞真假,觀察一下其他報社跟不跟而作出這個新聞。最終沒有人澄清這個新聞真假,香港記者也沒有認真查證而照這樣說法去報道。後來就被香港編劇和導演作為題材拿去拍成電影。後來澳門當時一間小報記者得知黃志恆在澳門市牢監獄自殺死後,而感到非常後悔。
第二個要去考察的就是幸福樓舊址新聞事件現場。去到現場發現幸福樓舊址早已清拆,成為一個停車場。這裡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曾經發生過桃色命案,澳門狗評家被殺後,在沒有「引渡條例」的時代,到底兇徒羅江有沒有在香港逍遙法外?澳門兩位傳媒界前輩譚金榮和陳永漢,另外還有位澳門傳媒界女前輩在此作出分享。這件幸福樓桃色命案與八仙飯店案都是一直未能破案的懸案,羅江之後被判二十四年有期徒刑,後來根據坊間流傳消息,羅江入獄之後竟可以成功逃獄,之後潛往香港「洗底」,更化身一名成功商人。後來又傳幸福樓舊址鬧鬼傳聞,新加坡《南洋商報》也曾作出幸福樓鬧鬼報道。租客由於抵受不住鬧鬼的驚恐,陸續搬離幸福樓。直到荒廢至今,在近年來才清拆後成為一個停車場。
後來又分享澳門未回歸之前即澳葡政府時代,跟進犯罪案件審訊的新聞記者,由於要經常需要上法庭,法庭法官大多說葡萄牙文,有時中文翻譯也聽不明,就必須要和法庭文書打好關係,去解決語言問題。有時還要過問司警等有關人士,進一步了解案情。
第三個要去考察的就是連勝馬路爆炸案新聞事件現場。有關新聞事件歷史資料的準備,在全場活動當中是最完整。有當時澳門傳媒界前輩譚金榮所收藏舊報紙和陳永漢拍攝電視新聞錄影片段,澳門兩位傳媒界前輩譚金榮和陳永漢也是這個新聞事件的當事人。從澳門兩位傳媒界前輩譚金榮和陳永漢的分享了解到,警黑在回歸之前角力,走在前線的記者行家無辜遇襲,當時兇徒只是針對當時警司,絕對不是針對傳媒記者。不過可以從中了解這個新聞事件,認識到澳門新聞傳媒工作者的敬業樂業精神,值得大家去學習。
令人感覺歡喜的是,年紀要比筆者小的年青學生都有參加這一次活動。令人感覺期待的是,原來這個系列活動還沒有完滿結束,未來可能還有與「老餅話當年」相關的活動舉行。大家敬請留意未來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最新消息!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