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1年6月27日星期一

向澳門行為藝術家致敬

者近來因《為 小潭山增高一米》的「Facebook」 專頁被封殺後有感而發,創作了名為《讓我》的一首詩:「讓我∕把疲憊脫光∕用盡硬朗之力∕為生機盎然增高 讓我∕把偽裝脫光/讓你看看清楚∕大千世界真面目 讓我∕把愁緒脫光/訣別一切苦痛∕盡吐那忡忡之憂」這首詩分成三段,都是以「讓我」為題。《讓我》當中的「我」,不是形容筆者自己,而是以「我」來表達澳 門行為藝術家們的可敬之處。為什麼他們要把疲憊脫光?就是為了保護我們僅有的自然資源。為什麼他們要把偽裝脫光? 就是為了我們知道更多真相。為什麼他們要把愁緒脫光?就是為了盡訴對局勢無奈情感,也希望能喚醒廣大市民堅持保育的心!也堅持一種理念,就是小潭山是廣大 市民的山,不允許發展商擬在小潭山上建高樓,來破壞我們的山。《為小潭山增高一米》的「Facebook」專頁被封殺後不久,就出現了一個活動叫做「強烈 要求立刻恢復《為小潭山增高一米》的facebook專頁!!!」其實筆者是這個活動的發起人,原意不是請求某人出聲,也不是為增加某某關注度而做。只是 想希望給「Facebook」管理團隊知道,他們所作一切指控都是錯誤的。所謂投訴的人只是極少數,不代表全部都支持投訴。雖然筆者也相信寄出電子郵件給 「Facebook」管理團隊是其中一個辦法,但沒有群眾力量的電郵,當中力量是不大的。

其實事情不是想像中,因為幾張 攝影作品那麼簡單。根據《正報》以「《為小潭山增高一米》被封殺」為題的報導,指出「協助該行為藝術設立 「facebook」專頁的公民力量,理事長林玉鳳受訪表示,專頁內的討論未見有粗言穢語,上載的相片亦無露點、露性器官,只是其它身體部份的「裸露」, 而它們明顯是藝術作品,是仿照在國際上獲獎、中國當代行為藝術的經典之作「為無名山增高一米」。事前,她們亦已做足功課,包括檢視有否違反刑法典等相關互 聯網法律法規,以及合符「fb」的使用規範,現專頁因為被投訴而停權關閉,做法並不合理。」在報導當中可以看出,公民力量理事長林玉鳳是有做足功課,也檢 視過有關法律問題才負責協助該行為藝術設立「Facebook」專頁。行為藝術作品《為小潭山增高一米》,更是仿照在國際上獲獎、中國當代行為藝術的經典 之作「為無名山增高一米」。根據以上兩個理據,証明行為藝術作品《為小潭山增高一米》絕對沒有淫穢的可能性。但筆者根據《正報》取得「fb向該專頁發出相 片違反其使用條款而被移除的通知」照片,看到「Facebook」的移除措施是指「保障Facebook能夠提供所有使用網站(包括兒童在內)的用戶一個 安全有保障且值得信賴的網頁環境。」其實有這種措施的確很好,但為什麼那些在「Facebook」出現的網上創業等濫發廣告,移除措施卻是屢禁不止?文化 評論人李展鵬在博客當中更說「後話:「為小潭山增高一米」的圖片,在要「入屋」的大眾化報紙《澳門日報》可以刊登。但是,在FACEBOOK卻因為有人投 訴為「淫穢」,整個群組被關。何等諷刺!」諷刺的是,為什麼大眾化報紙《澳門日報》可以刊登,在「Facebook」卻整個群組被關?因此審查不妥當和濫 用舉報功能,未必會讓網頁環境安全有保障且值得信賴,相反會局限用戶在「Facebook」上的言論自由。根據《正報》以「《為小潭山增高一米》被封殺」 為題的報導在另外一段還說「發起保護小潭山公投的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鄭明軒認為,該社交網站營運商不會隨便暫停或刪除內容,應該是受到某些壓力才採取行 動。」至於受到什麼壓力就不太了解,不過都可以証明一點就是原來西方網絡世界都有這樣的限制。

筆者建議也可以使用這個活 動「強烈要求立刻恢復《為小潭山增高一米》的facebook專頁!!!」,向澳門行為藝術家致敬!文化評論人李展鵬在《澳 門日報》發表文章《澳門人的遲來初戀─從小潭山事件談起》,其中一段說「幾張攝影作品,為澳門的創作寫下重要一頁,但也測試出跟藝術與社會息息相關的不少 問題:藝術是什麼?它只是裝飾閣下公寓的工具嗎?所謂的「美感」、「高雅」的藝術標準,又究竟有多狹隘保守,它用的是否只是中產的精英目光?它扼殺了多少 藝術的可能性?為什麼到了廿一世紀,我們仍把裸露與不雅直接劃上等號?我們的藝術教育,是否不足以令年輕人判斷什麼是色情,而什麼不是?西洋美術史上恆河 沙數的男女裸體展示,有多少人看過?至於社會行動的範圍也值得討論:什麼是嘩眾取寵?議員的發言,社會團體的施壓,公開論壇的進行,自然是公民發聲的重要 途徑。在這之外,其他方式的發聲有沒有被尊重?有人選擇遊行,有人選擇用藝術作品回應社會,這種多元能否被社會容納?在六十年代的社運風潮中,美國人用搖 滾樂、塗鴉等創作方式推動了時代進步,這些藝術參與社會的事蹟,有多少澳門人知道?壓根兒的問題是:愛澳門之同時,我們有沒有足夠的包容,容許不同人用不 同方式去愛,而不必動輒對「非我族類」進行打壓?」幾張攝影作品,的確為澳門的創作史寫下重要一頁,這是向澳門行為藝術家致敬的主要原因。所以有人肯帶頭 創造奇蹟,才能創造新的風氣。因此換句話說打壓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會形成一種敢怒不敢言的風氣漫延整個社會,也失去許多多元性回應社會的方法。更使他們 害怕發言之後,遭到挖苦的言辭、暴力的對待、人身的威脅、自由的限制。這樣的話,更把心中的意見藏在心底,是對社會極為不利的。

另外,筆者從小潭山事件可以觀察到文化創意人的權益,沒有受太大的保護。不過筆者始終相信有部分文化創意範疇的社會團體,一定會願意為澳門文化創意界發聲, 也願意為澳門文化創意人保障權益。筆者更認為在澳門作為文化創意範疇的社會團體,千萬不能各自為政。當發生難題的時候,必須團結一起面對和解決難題,或對 某事件作出適當的表態,這樣才會使澳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得更好!

2011年6月16日星期四

「偉大領袖」有生存的價值嗎? 評《美國人為何不把「偉大領袖」當回事》

   最近筆者在網站「中共黨史與中國當代史」看了洪巧俊先生所寫的一篇文章,名字叫做《美國人為何不把「偉大領袖」當回事》。作者在文章中以美國各大網站轉引美國小學生「歌唱奧巴馬」的視頻錄影為論據,探索領袖與人民的關係,反思美國人為什麼不把「偉大領袖」當成一回事。

   他在文章的第一段寫著:「美國人也太不把偉大的領袖當回事,連歌唱一下也不行。歌唱偉大的領袖,在我們這個國度上自古以來都是很正常的事,這就難怪網 友會說:「美國太虛偽了,拍個馬屁都不行」。還真不行!報導說:近段時間,美國各大網站都在轉引一段美國小學生「歌唱奧巴馬」的視頻錄影,批評者借此抨擊 奧巴馬不僅利用總統職權向教育領域灌輸自己的政治理念,而且就連小學生都不放過。(二00九年九月二十八日《揚子晚報》)」其實中國人自古以來歌唱偉大領 袖行為,絕不是很正常的事。日夜常唱偉大領袖萬歲,就會讓人感覺沒有偉大領袖,就沒有幸福的國家,也就沒有幸福的日子,這是一種錯誤觀點。歌功頌德的目的 在於掩飾現實面貌之餘,也有維護其階級統治作用。因此若果要對歌頌偉大領袖感覺很正常,所謂感覺只有在表面上才能感受到。當脫離表面的時候,就什麼都沒有 了。

   根據文章的第七段,形容美國人不會把「偉大領袖」當是一回事的原因是:「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歷史上完全沒有王權統治痕 跡的國家。從第一代美國人至當代 美國人,無一喊過 「總統萬歲」。曾經讀過這樣一個故事,說甘迺迪當上美國總統後,一大幫人前去其母親家祝賀,恭維甘迺迪是偉人。甘迺迪母親立即糾正說:「家裏還有一位偉 人,他就是甘迺迪的哥哥聖約翰,正在農莊裏種植土豆呢。」這就是美國人對總統的看法。」因此認為完全沒有王權統治痕跡的地方,人民思想就沒有崇拜領袖的餘 地。其次也許美國人大部分是信奉基督教為主,就會認為每一個人在神面前一律平等。若許他們的態度,面對一部分總統是以紀念愛戴為主,另一部分就是憤恨不滿 為主,在這種社會很少出現歌頌總統的現象。

   討論領袖問題,必須了解什麼是領袖?若果連領袖是什麼都不知道,就大聲歌頌總 統萬歲!主席萬歲!就能夠証明這個人就是盲目歌頌領袖,有時連自己都不知 道在歌頌誰,在中國內地曾經經歷十年文革的部份人就是一個例子。其實領袖原意是指衣服的衣領和袖子,後引伸為領導人的代名詞。衣服的衣領和袖子,代表著一 個領導人是純樸的。領袖絕不是神,也不是什麼化身,生命沒有可能會萬壽無疆。領袖有做錯時候,也有失當的時候,絕對沒有什麼完美形象出現。生命歷程像股市 般有起有落,所以擁有完美形象的領袖絕不正常。領袖形象過分完美,看不出這個領袖如何面對挫敗和解決問題,更看不出這位領袖的真面目。

   教育方面有沒有做好,影響一個人對領袖有沒有正確認識。教育方面做不好,人們就會容易對領袖的概念過分完美化,也認為領袖的話語高不可攀。相信教育做好了, 就會使每個人有一種獨立思考能力,也不再盲目歌頌領袖。文章的最後一段寫著:「不過我也有個看法,那就是:有偉大的總統,就沒有偉大的人民。古代的中國, 皇帝是偉大的,臣民卻是弱小的。」最後一段表現出東西方的共同點,就是若果一個國家領袖最偉大,人民就是弱小而且沒有偉大。一個國家和人民的命運, 過分依賴偉大領袖而生存會造成很多不良影響。

2011年6月9日星期四

祝霑叔

2011年3月16日

煌煌晃,

湛綻展.

聲笑漫漫霑四方,


活在洒脫另一方.


壽與天齊比南山,


祝續笑傲盡爍閃.

為日本東北9級大地震遇難災民送上祝福


上街爭公義


誰在害怕艾未未?


百有一用是書生 無從自由!


罷免書生聖戰是什麼類型的戰爭?我認為是為自由空間和反對政治審查的戰爭.雖然偉大的罷免書生聖戰戰敗了,可是支持罷免者始終沒有敗,不畏權貴的精神是不能敗的!
誰說書生百無一用?他的一用,就使用在網上沉醉於權利慾.他的一用,也組黨結盟創立書生黨,統治著千千萬萬擁愛他的書生皇國!
如果百有一用的確是書生,一切將無從自由!
無從自由的世界是黑暗的世界,書生專政危害無數的百姓生機!
可悲!

探討《光影大三巴》熱潮的魅力

其實,《光影大三巴》是第二十二屆澳門藝術節其中一 個節 目。澳門大三巴牌坊有兩個優越之點,就是旅遊熱點,也是具代表性地標。若果說節目《光影大三巴》配合以上兩個優越之點,才讓近日小城掀起一股「光影」熱 話,筆者絕不感意外。但《光影大三巴》的魅力能夠成為熱話,絕不是偶然。如果唯獨配合兩個優越之點,而沒有觀眾參與的話,絕對創造不了什麼熱話。

根據文化局的澳門藝術節網站介紹:「西班牙Telenoika.Net錄像藝術團在影像藝術領域中另闢蹊徑,以影音作畫筆,建築物為畫紙,突破藝術界 限,帶來嶄新視野,贏得國際口碑。演出用原創音樂配以先進影像投映技術,利用精密技術在大三巴牌坊外牆,播放視頻圖像,把電影藝術應用於世遺建築,在聲影 中訴說故事,發放文化魅力。《光影大三巴》,一個結合歷史意味、文化創意的最新藝術項目,喚醒世遺建築物的新生命,喚醒你我對「大三巴」漸被忽略的建築之 美。」根據以上介紹,《光影大三巴》是由西班牙Telenoika.Net錄像藝術團製作。他們製作不同之處,在於四個字:創新突破。如果一個節目沒有創 新突破,會帶給觀眾一種沉悶而沒有任何興趣感覺,這樣反而會形成一種冷話。也許創新領域蹊徑,突破界限是每一個人必須擁有的精神。沒有創新突破就會安於現 狀,同時也沒有進取精神。

筆者曾觀看過《光影大三巴》,感覺它有一種新鮮味道。這種新鮮不是一般的新鮮,而是一種從來沒 有接觸過的視覺享受,音效之大所帶來的震撼。覺得最有趣 地方,在於重現火燒大三巴的歷史性一刻。雖然真實的過程到底是怎樣,許多人現在都不清楚。通過觀看《光影大三巴》以後,可以從視覺感受到這一刻的來臨。覺 得最漂亮的地方,就是一會兒是紅色、一會兒是黃色、一會兒是白色等,在於運用不同的「光影」技巧,塑造不同的形象風格。讓人感覺《光影大三巴》不只是一個 節目那麼簡單,更是一種心靈感應的藝術品。

雖然《光影大三巴》節目已經播放結束了,不過後來有網友在Facebook發 起「強烈要求光影大三巴節目加場」活動,要求節目《光影大三巴》必須加 場,而且能長駐演出,直至現時為止有六千二百多人參加。後來文化局的澳門藝術節網站發表「光影大三巴效應大多數千巿民網上熱捧文化局八月再公演辦論壇廣泛 徵意見」文章說:「本澳近日掀起一片「光影熱潮」,第二十二屆澳門藝術節重頭節目《光影大三巴》已於日前落幕,大批觀眾冒著驟雨欣賞最後一場演出,氣氛踴 躍。連日來平均每日逾四千人次欣賞,超出主辦單位預期,更成為網上熱捧節目。在一片叫好的反應下,文化局決定《光影大三巴》於今年八月再度公演,以響應和 滿足市民及遊客的熱烈期望。同時,將設公開論壇,邀請本地藝文界人士及市民,共同探討是次「光影效應」及研究延續光影熱潮的可行性。」筆者覺得再度公演雖 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必須顧及附近居民的感受。若果節目《光影大三巴》長駐演出的話,大量噪音和光污染一定會長期影響在附近生活的居民。因此建議在提倡環保 前提下,「光影」技巧適量地不局限於大三巴牌坊運用,嘗試在澳門其他地方舉行。其次筆者十分認同文化局將設公開論壇的決定,因為集思廣益才能解決「探討是 次「光影效應」及研究延續光影熱潮的可行性」問題。由此看來民意是藝術節目籌劃的基礎,沒有民意基礎的籌劃絕對沒有再度公演可能性。

2011年6月7日星期二

六四?慶祝?紀念?

六四? 慶祝? 紀念? 三個問號代表一個問題就是,六四是慶祝或是紀念?讀者們可以觀察一下,每年在澳門舉辦六四燭光晚會附近,有一個奇怪現象。地點雖然同樣在噴水池一帶,離六 四燭光晚會會場也不遠,就見到一些正在表演慶祝的活動。這些慶祝活動究竟是慶祝什麼?當近距離一看,就知道原來是某青年組織主辦慶祝六一兒童節的活動。為 什麼他們不能選六二或六三舉辦,一定要選六四不可?難道六四都是兒童節?因此最令筆者擔心的是,小朋友如何認識六四。若果某青年組織繼續在六四慶祝兒童 節,小朋友就會認為六四也是兒童節,為什麼六四沒有假放?他們若許更認為六四是值得慶祝的,對真相更是一無所知。因此筆者覺得雖然澳門有集會自由,集會同 時也相當多元化。可是在犧牲許多中國同胞的日子,公開慶祝所謂六一兒童節,筆者會覺得心寒。筆者沒有反對六一兒童節的公開慶祝,認為主要不要影響小朋友對 六四看法的前提下,選擇六四以外的合適日子即可。

中國內地政府最初對六四事件的性質說法,根據《人民日報》的四二六社論就是:「這些事實表明,極少數人不是在進行悼念胡耀邦同志的活動,不是為了在中 國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進程,也不是有些不滿發發牢騷。他們打著民主的旗號破壞民主法制,其目的是要搞散人心,搗亂全國,破壞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這是 一場有計劃的陰謀,是一次動亂,其實質是要從根本上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這是擺在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一場嚴重的政治鬥爭。」後 來六四事件的性質發生變化,從動亂改為風波。剛經歷十年「文化大革命」的中國,部分曾經被打倒的老一輩領導人在改革開放重新站起來後。感受到凡是年青人搞 的活動,就是陰謀鬥爭。凡是年青人搞的活動,就是破壞動亂。其實以兩個凡是來鑑定年青人,是不智的。遊行示威在一個社會來說,是十分正常的事。年青人搞活 動不至於搞散人心,也不至於搗亂全國。如果中國內地政府能夠開明地處理一切,千萬不要過急下定論的話,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雖然歷史是沒有如果,能在未來 的路途上吸取教訓就最好了。

六四事件的另一種性質定義,就是學生民主運動。筆者認為學生民主運動的精神,就是直率地表達自己對政治的意見。在表達的過程中,能夠表達與他人不同的 新觀點。政治與生活息息相關,為什麼要教人不去說政治?培養這種精神並不難,最主要是如何創造空間培養。沒有空間培養,絕對是培養不到精神,論政風氣也改 善不了。例如某人對六四事件有另一種新觀點,發表之後就被他人打壓是絕不應該的,也違背六四學運精神。若想未來的世界更自由、民主、和平、開放,就要由自 己做起,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中國內地現在不能夠公開紀念六四事件,六四等在網絡上也是敏感的詞語。其實他們應該可以,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五條規定中國公民有集會自 由。筆者不明白中國內地法制對集會自由的定義是什麼?在中國內地,看不到集會自由的存在。因此,筆者十分希望中國內地早日實現真正的集會自由。

讀《濕碎廣州》

最近筆者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做《濕碎廣州》。其實這本書 的作者是陳揚先生,被譽為廣州的「平民言論領袖」,俗稱陳Sir。筆者對他印象最深的電視節目,是他在廣州台主持的《新聞日日睇》。他直言抒發廣州的社會 民生觀點,使節目不會讓觀眾乏味,也得到人們的喜愛。可惜的是曾經突然在電視當中消失,廣州街頭更貼滿《廣州撐你》的宣傳畫。可是沒有想到,他後來在電台 做節目,也在《南方都市報》寫專欄,更結集出版《濕碎廣州》一書。文章內的字如其人作風,也如其人的口。

筆者的《濕碎廣州》一書,是在廣州廣東省博物館購買的。這本書結集陳Sir在《南方都市報》的專欄文章,全書共分為七輯。第一輯的內容就是「青梅竹 馬」,評論作者童年的廣州,更感嘆許多集體回憶逐漸消失。集體回憶消失,如騎樓的消失,又如廣州郊區的消失。這個問題許多地方都有,不只是一個地方才會 有。集體回憶的消失,是城市發展所造成,難以去避免。要發展,就必須放棄集體回憶的存在。要保留集體回憶,就必須放棄發展的存在。所謂集體回憶的保留,正 如陳Sir所說:「不是句號,沒有句號,句號也是幻覺。」第二輯的內容就是「China拆哪」,評論作者「忍看舊城成新鎮」種種感受。作者有趣地把中國的 英文譯音,轉寫成中文「拆哪兒?」要發展,集體回憶難以幸免,城中村也難以幸免。部分地產發展商最重視,就是擁有無限商機的地皮。他們理得你住的地方都好,到處都起滿他們投資的建築。

第三輯的內容就是「整色整水」,評論社會變遷對一個城市影響。雖然社會變遷對一個城市來說,有利也有憂。利在於經過變化,城市才會有進步的發展空間。 憂在於變化過程當中如何變? 變得怎樣? 陳Sir在《Order 命令或秩序》文章中說:「針對施工擾民問題,廣州市市長張廣寧向全市的市民群眾道歉。張市長道歉的原話是這樣的:「由於我們的組織管理工作不夠周密細緻, 給市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影響,給市民群眾的出行帶來了諸多不便。作為市長我要負主要責任,市政府以及我本人深感內疚,誠心誠意向市民群眾深表歉意。」 聞此一市之長的肺腑之言,不啻寒冬臘月一股暖流穿城而過。為了迎接亞運會的到來,廣州史無前例地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不管再如何不問世事,不管再如何深居 簡出,都能感受到這空前的困擾,更何況天天要出門?三餐的街坊!就算回到家裏,很多街坊也不得安寧,穿衣戴帽的工棚遮天蔽日。搞得好只是家裏黑一些,吵一 些,搞不好惹來盜賊,更是不得安寧。這是一個誰也回避不了的現實,而不是什麼負面,儘管確實也是負面。市長的道歉是建立在承認這個負面現實的基礎上的,並 且坦率地對此承擔責任。這是道歉的令人欽佩之處。」筆者的家鄉在廣州,在亞運會前夕的暑假回到廣州,確感受到施工擾民的問題十分嚴重。不過筆者感覺市長道 歉,作用不是太大。有時做錯事,對人家道歉的確是一件好事。可是在這種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問題上做錯事,民怨指數會不斷增加。也許道歉未必能平息民憤,但 願意道歉的態度比愛面子好多了。

另外第四、第五、第六、第七輯的內容,就是「民意面子」、「夢幻顏色」、「情義廣州」、「圍觀表情」。這些內容是作者主要評論廣州社會不同面貌,廣州 人民生百態,例如這些文章題目:「廣州經不起再淹一次了」、「生於2010」、「電動車講得個講」等。因此感覺作為寫作的人,在表達自身感受之餘,還要和 讀者的心連在一起。一篇文章成不成功,而且受不受歡迎,沒有太大的關係。最主要在乎於努力,更在乎於文章能帶給讀者什麼東西。

筆者感受較為深的文章,是陳Sir所寫的「廣州的客家與本地」。為什麼感受較為深刻,可以看一看作者在第一段:「看報紙說廣州的三眼井社區將重現客家 韻味。報紙還說,據史料記載豆腐寮和三眼井社區,都是客家人舉行山歌會的集中地點。做人真是要活到老學到老,我的中學就在這附近,幾乎天天返學放學都經 過,真的不知道這裏與客家人這麼切肉不離皮的歷史關聯。」文章講述作者對這段新聞的看法,也對廣州的客家人與本地人作出比較。要把廣州的三眼井社區將重現 客家韻味,筆者不會提出反對。是因為城市文化絕不能以單一化模式發展,必須有多元文化共存,才稱得上是社會和諧的局面。談到客家人與廣州人的比較,覺得不 同種族有不同的特性。筆者也想起曾參加澳門牛房倉庫舉行的「廣州澳門當代藝術交流展」交流會。交流會當中也以廣州人與澳門人作比較為一個討論的問題。不同 地方的文化差異是確實存在,不同地方的文化相似也是確實存在。因此促進交流,互補之間不足是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