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如何促進更好的粵澳民間關係

最近在本人有份管理的社交網站FB「澳門政改咖啡檔」群組上,出現一些小爭論。小爭論事緣於有位來自廣東的網友,在社交網站FB的「澳門政改咖啡檔」群組上,發表有關廣東本土地位題材帖文。爭論點不在於發帖舉動的正確與否,而是由於不同地方的本土政治觀點不同,而在彼此討論上產生磨擦。這位來自廣東的網友,最終把他的帖文從社交網站FB的「澳門政改咖啡檔」群組上刪除,他隨即在社交網站FB的「廣州人」群組上開帖批評,並有另一位網友指責本人是五毛。其實群組成員意見並不代表群組立場。本人撰寫本文不是為執著被他人指責而作,也不在於判斷網友言論的對錯,而是感覺粵澳關係這個議題值得討論。同時本人作為在廣東出生的人,也是本澳一直生活的市民,感覺到關注粵澳民間的關係是一種責任。

  到底廣東地區與澳門地區之間有沒有關係呢?持粵澳雙方沒有關係觀點的網友指出,鄰近地區的事務與澳門無關,首先由於粵澳兩地區文化差異很大,兩地使用不同的貨幣和文字。澳門曾受葡萄牙管治,許多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已有別於廣東。像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柔佛之間關係一樣,不可能再特別強調粵澳之間有任何血濃於水的關係。其次他們認為,受到過量的廣東遊客和超齡子女等社會問題,影響部份澳門人對廣東的整體形象。

  相反持粵澳雙方有關係觀點的網友,認為廣東與港澳地理位置很近,語言和飲食等文化很接近。在公民政治權利上,港澳地區較廣東自由,因而影響部份廣東人對自由民主的追求。其次唇亡齒寒,其中一個地方文化「淪陷」,另一個地方也好不到哪裡去。以粵語為例,如果其中一方捍衛不好,其影響力度難以估計。港澳地區要面對普教中文問題,在廣州等廣東地區也同樣面對這些問題。

  本人相信不同族群擁有不同的本土概念或主張。不同的本土概念交鋒,自然討論就帶有言語衝突。瞭解影響到當地人民生問題,自然影響對一個地方的印象。可是個別人士行為,並不代表全部都是這樣。

  在文化差異問題上,持粵澳雙方沒有關係觀點的網友只道出事實的一半。澳門在未受葡萄牙管治之前,就是廣東廣州府香山縣的一個小漁村。現在居於澳門許多華人,其中是從廣東移居。一些廣東人和澳門人都說廣東話,都食廣東菜,都唱粵劇等。後來被葡萄牙管治後,澳門文化才與廣東文化有明顯不同,其中形成帶有獨特的澳葡土生文化等。

  近來在網上,重看香港無線電視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播放的電視劇,名為《香港人在廣州》。感覺到兩地人民從彼此反感和誤會,到彼此互助互愛是需要一個過程。雖然認同澳門可在《基本法》前提下,有其有別於國內的特別發展,但是不太同意把澳門與廣東造成敵對關係。認為雖然不可能再特別強調粵澳之間有任何血濃於水的關係,但是可在互助互愛下,更好地捍衛本土文化和公民基本權利而作出努力。

2015年6月15日星期一

市民集資在媒體刊登聯署聲明絕不是針對醫療界  


原文刊登在2015年6月15日愛瞞日報

一群關心社會的市民,最近集資在媒體刊登「譴責醫療社團蔑視法官裁決」聯署聲明。該聯署聲明只是針對近來一些醫療界社團在本澳報章上刊登許多聲明內容,同時表達希望當局應該盡快完善與醫療有關制度的意見。

遺憾的是,街總社服辦助理協調主任禢紹生出席TDM澳門論壇時,指出部份支持聯署聲明市民,可能有「一竹篙打沉一條船」的心態,想借此事件來懲罰本澳醫療界。據《正報》報道街總社服辦助理協調主任禢紹生說:「希望各位市民理性思考這件事。因為,若我們繼續互相攻擊,覺得今次是正義判決等等,只會推向更加對立,更加兩極。最終不是為了各位市民的好,最終都不是我們的福祉。」

難道市民關注本澳醫療問題是完全不應該嗎?街總社服辦助理協調主任禢紹生說法實在過於嚴重,部份支持聯署聲明市民以寫文章的意見表達形式,表達一下對聲明和本澳醫療問題意見,被說成是別有用心地打沉醫療界。那麼請問禢紹生,聯署聲明有什麼文字攻擊過醫療界?你有無看清過聯署聲明內容?

表達意見是市民從《澳門基本法》規定的基本公民權利,相信發起和參與聯署聲明的市民,都不反對醫療界以聲明形式在報刊表達意見,只是對連日來醫療界社團聲明內容有意見。難道街總經常代表市民表達意見就完全正確,市民以文字表達意見就是千萬個不該嗎?請問街總社服辦助理協調主任禢紹生,有沒有尊重過市民表達意見的權利?

難以明白部分親建制社團人士,市民參與遊行被說是激進,市民以文章表達意見也被說是激進,難道親建制社團代表所有市民表達意見就是最好?難道市民以文章理性表達意見就是不理性嗎?市民以文字表達意見只是表達對本澳醫療問題意見,絕對不是為了正義判決而作出。真正把問題惡化和破壞醫患關係的人,就是這些親建制社團人士。

醫療界和市民都從不就本澳醫療問題表達意見,這才是影響澳門社會的壞事。所以本人樂見醫療界以報章刊登聲明表達心聲,了解醫療界對刑責的擔憂,只是對醫療界社團多份聲明所說內容提出異議。本人認識許多非常有責任的從事醫療界人士,不相信醫療界社團所發聲明,就可以完全代表所有醫療界人士的意見。

市民集資刊登聯署聲明,絕不是挑潑破壞醫患關係。而是醫療界有醫療界的擔憂,同時市民也有市民的擔憂。只是讓市民的擔憂,從文字上理性表達出來給社會瞭解。相信醫療界人士會接納市民的意見,市民也會接納醫療界人士的意見,因而改善和促進醫療工作做得更好,同時改善澳門醫療範疇的問題。


2015年6月12日星期五

有關澳門民生的立法工作刻不容緩

有時事情就是這麼巧合,在同一年內發生社會爭議較多的法案立法工作有關事件。例如官委議員馮志強在今年初發表有關家暴的出位言論。近月來發生三隻小狗和一隻龜懷疑從湖畔大廈高處被拋下致死的事件;一些醫療社團在報章刊登許多聲明,不滿澳門法院作出醫護人員要接受刑責的決定。相當遺憾的是,當局仍未就《動物保護法》、《家暴法》、《醫療事故法》完全進行有關立法工作。這三項法案未完全進行有關立法工作,受到影響始終是受到該法律保障的動物或人士。由於有關民生的立法工作影響社會方方面面,故此這些工作刻不容緩。

  首先談談澳門《動物保護法》。根據《正報》在今年六月五日的報道:「政府向立法會提交《動物保護法》法案最新文本。政府建議,把虐待、虐殺動物的最高處罰,由原來的三年徒刑或科罰金降低至一年。另外,政府建議,刪除最初法案文本內禁止放生的條文。日前,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聽取政府介紹《動物保護法》法案的最新調整方向。新的法案修訂文本建議,把虐待、宰殺等合拼為一條「禁止傷害動物」的條文,並訂定殘酷對待動物的處罰。法案最初文本建議處以最高三年徒刑或科罰金,政府現在提出降低為一年。」

  其實當局建議澳門《動物保護法》減刑一年難以保障動物安全。因為立法除了教育意義之外,同時有阻嚇犯罪的作用。巧合的是當政府正式提出降低為一年徒刑的建議,就發生三隻小狗和一隻龜懷疑從湖畔大廈高處被拋下致死的事件。這個新聞旋即成為澳門街其中一個熱門話題。澳門保護遺棄動物協會也立刻決定在這個月的二十八日進行愛心行,讓政府明白一天都不能減徒刑。雖然本人十分支持這個活動,可能不太同意活動日期延後這麼久。因為社會議題的熱點是有期限的,活動日期要延後這麼久,活動未必達到預期目的或效果。

  再談談《家庭暴力防治法》法案。官委議員馮志強在今年初發表有關家暴的出位言論之後,同時多個團體聯名進行市民聯署活動後,感覺《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社會關注度下降了許多。這其實不是個正常現象,因為《家庭暴力防治法》仍在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討論中。希望相關關注《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團體,能辦一些網上或實際活動,目的讓更多市民持續關注為妥。

  最後談談《醫療事故法》。最近所謂醫療事故爭議,在於澳門法院作出醫護人員要接受刑責的決定,令部分醫療社團人士感到困惑,不同醫療社團就在報章上先後刊登聲明。其實這些社團聲明沒有解決實際問題之餘,還有分化醫患關係、令醫患關係似乎走向對立面等對社會不利的因素出現。故此本人與一群關心社會的澳門市民,集資登報作聲明反對這些醫療社團的所作所為。

2015年6月10日星期三

澳門:《撤!還記得嗎?》(2015)

本人負責《撤!還記得嗎?》大事記部分。
紀錄澳門2014年萬人反離保的本地作品。

2015年6月5日星期五

論近年來的澳門青年政治參與

本人在二零一一年於本欄撰寫過一篇文章,名為《趣談近年來澳門的青年運動》,講述和評論當時的青年參與政治的情況。時間過得很快,過了四年的時間。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已換届,一些青年社團領袖也轉換了,同時本澳青年政治參與的環境也轉變了。可惜的是,這些轉變沒有朝改善的方向轉。不過可喜的是,有位名為雷耳的作者,在論盡媒體連續撰兩篇稿,探討澳門青年政治參與瓶頸問題。也可喜的是作者鏡夷在評台發表文章《其實我們都記得:澳門公民運動為何功敗垂成》,其後也有位作者撰文反駁這篇文章。雖然他們寫文章不能代表什麽,也不能代表這些評論意見完全正確,但是可以體現到還有人非常關心澳門公民運動,以及青年政治參與問題的未來路向,這也算是一件好事。本人雖然現在不算是什麼社運人,但是在個人經歷上曾經接觸過澳門青年社運,在此就說些個人對澳門青年社運的一些所想吧!

  話說回來討論這個問題,必須先瞭解現在本澳青年政治參與的基本情況是如何的。首先談談澳門青年動力。這個組織成立於二零一零年澳門大規模青年上街之後。記起四年前所寫概況瞭解到,當時這個組織活動非常頻密,有遞信、有集會、有論壇等,可能讓人感覺這個組織非常有希望。可惜當年一場不愉快的事件,或者包括其他一些原因,令到該會前理事長李國強在論盡撰文直言,該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早已遠不如以前。本人感覺青動力量遠不如前,該會應多反思而在未來做得更好。

   談談澳門三十行動,這個組織在成立初期非常生氣勃勃,有點走《愛瞞日報》早期的諷刺時弊路線,有不同網絡節目,有成員參與遞信、出席論壇發言等活動。本人在曾幾何時,認為三十行動有能力與《愛瞞日報》作良性競爭。不過令人失望的是,選舉宣傅形象過於卡通化,選舉口號過於浮誇。被批評隱形建制和選舉失敗後,就逐漸淡出於澳門社會。該會影響力和知名度也遠不如前。其實選舉失利,絕不是讓該會淡出澳門社會的理由。因為關心社會活動,在什麽時候都可以做,不能够因選舉失敗就此停頓。

  談談新澳門學社,該社團領導層日漸年輕化,成為青年運動一個主要力量。見過有些作者撰文指出,青年運動是否沒落的觀點,與學社內訌有關係。本人不太認同,這是因為青年運動不單是指學社,學社也不能主宰青年政治參與人數高低。學社內訌問題在本文就不多作評論。相信去年反離保運動這麽多年輕人出來,絕不只是學社能影響到。首先主辦單位不是只有學社一個,其次高官自肥議題令許多人感到憤怒。故此無必要對學社地位問題,看得這麼重。

  有三萬多人讚好的「IMT Channel 」FB專頁近來作專頁方針的轉變,但是影響力大不如前,現在發表關於澳門人與事,現在多於「澳門人」FB專頁發表。同時現在還出現許多以澳門社會時事為主題的FB專頁,本文就不作仔細評論。至於其他關注社會新興青年社團,有政府大量金錢資助的青年社團,就繼續活躍於現在,相反也都日漸淡出於大家的視線。

  建制派青年在去年設立的一些FB群組和專頁不值一提。雖然表達不同聲音是一種好事,可是許多改圖大多是無中生有或誇張作大的譭謗,從來無見過在FB設群組和專頁的建制派青年,多以事實為依歸批評他人,感覺這些非常為反而反。那些所謂改圖的技術也很差,政府給予這麼多資源給這些社團,文宣技術上應比反對派要好。

  雖然多種原因導致青年政治参與不比往年活躍,但並不代表澳門青年政治參與已走向末路,因為相信還有一班青少年,為澳門默默地付出。不過對這些問題作多一些討論,或許是一件好事。因為多點反思討論,才能够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