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7年11月24日星期五

回顧十三年來黃霑逝世後的紀念活動

   本文刊登之時,正是香港跨媒體創作人黃霑逝世十三周年。黃霑的女兒黃宇詩早前在社交網站預告會Facebook網上直播,回憶她與黃霑的往事。流行文化學者、前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名譽副教授吳俊雄將在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九日到澳門何東圖書館,與《新生代》雜誌合辦「流行文化的時空旅行系列講座_霑叔一聲笑:黃霑鮮為人知的一面與港式流行文化的精髓」講座。本文也對霑叔逝世後的紀念活動略作記錄,由於篇幅所限,只抽出其中一些作回顧評論。


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在二零零五年十月舉辦「黃霑書房」展覽,展出黃霑的填詞論文手稿、相片、書法及筆記等。這是當時香港報刊有關報道。建燁珍藏。
黃霑逝世十三年來早已有多項紀念活動,包括追思彌撒、重新出版黃霑舊作、推出紀念唱片集、追頒獎項、展覽、藝術展、音樂劇、講座、網上直播、推出紀錄片、推出紀念歌曲、推出電視紀念節目、行街團等。紀念活動非常多元多彩,可見黃霑離世後,仍然有許多人懷念他,永遠記住他。霑叔他在天堂上,見到這麼多人對他這麼著緊,應該開心得哈哈大笑。
  重新推出黃霑舊作有幾本,在二零零四年十二月,明窗出版社出版《滄海一聲笑黃霑文集》,共收錄五部作品:《未夠不文集》、《想到就寫》、《過癮人過癮事》、《廣告人告白》、《開心半世紀》。皇冠出版社出版黃霑所著的《香港仔日記》小說四本。博益文庫出版加印第六十一版《不文集》。全港各大唱片公司在二零零四年尾攜手,為黃霑推出黃霑作品集《笑傲歌壇黄霑傳世經典》。二零零五年一月,博益文庫出版加印典藏版《數風雲人物》。由於博益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在二零零八年一月二十五日宣布休業,由博益文庫出版加印的《不文集》和《數風雲人物》成為了絕版書。
  另外香港和各地一些作家,推出紀念書籍紀念黃霑。例如中國大陸作家王玉在二零一三年推出《歌影江湖──黃霑X大導演X影壇眾星》,在二零一六年推出《黃霑:你道簡單是聲笑》。中國大陸作家王玉推出黃霑的書後,受到許多讀者批評,這是由於她寫錯許多地方。例如錯把黃霑出生的地方寫成廣州順德,黃霑本是在廣州出生,其籍貫是在番禺。也錯把客途秋恨(南音)音樂說是黃霑的著名曲作,《客途秋恨》本是廣東南海人葉瑞伯在清代道光年間寫成的南音曲,描述文人繆艮與妓女麥秋娟的愛情故事。雖然沒有哪一位作者能完全避免筆誤,不過可以避免的就應該去避免。至於香港資深傳媒人李雪廬所著黃霑傳《黃霑呢條友》在二零一四年出版,由於他和黃霑交情甚深,在他書中也發現了許多黃霑秘聞。另外楊熙所著《香港詞人系列:黃霑》一書在二零一六年出版,也是一本好書,這是因為他對黃霑歌詞作品作出一個新解讀。

香港青年廣場在二零一四年八月至十月舉行「滄海一聲笑」黃霑回顧展限量版襟章。建燁珍藏。
最令筆者入迷的是有關黃霑展覽,暫時來看總共已有六場,現實舉行的有四場,網上舉行的有兩場。先談談現實舉行的展覽,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在二零零五年十月舉辦「黃霑書房」展覽,展出黃霑的填詞論文手稿、相片、書法及筆記等。二零零八年十一月有「黃霑不朽香江名句經典歌詞書法展」。香港青年廣場在二零一四年八月至十月舉行「滄海一聲笑」黃霑回顧展。黃霑《獅子山下》手稿複本在現二零一五年香港書展,揭《獅子山下》歌詞本為「香港千秋萬歲」。這四場現實展覽,筆者只去過香港青年廣場在二零一四年八月至十月舉行「滄海一聲笑」黃霑回顧展,還得到一個限量版襟章。感覺這些展覽太少,希望有永久場館之前,可以長期和可以各地巡迴展覽為佳。網上舉行的兩場,則是流行文化學者、前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名譽副教授吳俊雄受黃霑家人所託,花八年時間整理黃霑藏書和手稿,製作多時的「黃霑書房」網站在二零一四年上線。其次就是筆者在二零一四年所辦的「只記今朝笑--紀念黃霑逝世十週年」建燁網上收藏展。希望自己有關黃霑收藏整理好成功出一本小書,這本小書可以作為研究流行文化一種參考,也可作黃霑迷的一個珍藏。
  其實有關紀念黃霑活動,還有一些是可以搞搞。黃霑被稱為音樂界、文學界、電影界、廣告界、主持界一代偉人或一代鬼才,應該在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設立永久紀念蠟像,這是其一。其次黃霑曾經工作過的地方如無綫電視、《明報》等結集推出一部紀錄他精彩珍貴片段或工作秘辛等的紀錄片。這樣可能更能紀念黃霑。

2017年11月19日星期日

回顧港新報刊對香港無線電視開台報道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十九日,是香港無線電視開台五十周年台慶。同大家回顧當時香港和新加坡報刊對香港無線電視開台報道。

香港《工商晚報》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十九日報載「無綫電視/今日舉行開播禮/彩色電視使人耳目一新」。香港《工商日報》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二十日報載「無綫電視開幕/港督主持儀式」。香港《華僑日報》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二十日報載「無綫電視廣播首日/廣華醫院幸運嬰兒」。新加坡《南洋商報》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二十日報載「由港督戴麟趾爵士主持開幕儀式彩色無線電視正式開始播映」。

香港《工商日報》報載,主要圍繞港督戴麟趾爵士主持開幕儀式和他演講內容。香港《華僑日報》則報載,在無綫電視廣播首日於廣華醫院誕生全港首名幸運嬰兒,無綫電視贈送這名嬰兒金牌一面,另外東華三院、永安公司等也有贈送禮品。贈送活動非常奇特,這是因為這次贈送誕生嬰兒禮品不在元旦或農曆新年送出。

香港《工商晚報》和新加坡《南洋商報》形容香港無線電視是世界上第一個一開始就播彩色節目的電視台。香港無線電視是否是世界上第一個一開始就播彩色節目的電視台,就有待考證,不過給予當時香港和各地不同觀眾提供一個娛樂選擇。

香港《工商晚報》和新加坡《南洋商報》報載,香港無線電視在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十八日下午二點起已直接播放澳門賽車節目。

從觀察以上報紙首先可以發現,香港報刊以無綫電視稱呼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十九日新成立的電視台,新加坡報刊則以無線電視稱呼。但電視台官方則是使用無綫電視稱呼自己。

工商晚報, 1967-11-19



南洋商报 (Nanyang Siang Pau), 20 November 1967

南洋商报 (Nanyang Siang Pau), 20 November 1967






華僑日報, 1967-11-20
華僑日報, 1967-11-20



2017年11月9日星期四

政府制訂政策偏向旅客不利民生安定


近年澳門政府制訂政策都偏向旅客,例如澳門海事及水務局指出積極推動粵澳遊艇自由行。其次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提出申辦美食之都之後,最近教科文組織將澳門列美食之都等。雖然表面上增加旅客對澳門的旅遊吸引力,但是澳門市民民生安定似乎未在考慮之中。

  政府制訂偏向旅客政策如何影響民生安定,這要首先了解這是什麼政策措施。有關粵澳遊艇自由行問題,澳門海事及水務局的新聞稿指出「國家交通運輸部、公安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四部委早前聯合發函,同意《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實施方案》。因應相關遊艇自由行項目獲批,特區政府將持續優化本地的遊艇軟硬體配套設施,發揮本地旅遊特色的優勢,積極推動粵澳遊艇自由行的發展。」

  雖然此措施可能促進珠江三角洲之間的水上旅遊,但由於粵保證金嚇窒艇主,因而可能造成澳門登記遊艇較少以自由行到中山。雖然當局已有優化設施,但對於可能影響市民民生安定問題上,未有太大地去重視。應該在優化粵港澳遊艇自由行措施的同時,制訂一些應對措施,以減少該政策對市民民生的影響。例如限制粵港澳遊艇自由行每日活動時間,以減少遊艇自由行影響在海邊生活的市民日常作息等。

  有關澳門被教科文組織列美食之都問題,根據東方日報報道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周三(一日)凌晨發布公報,將澳門、長沙、青島和武漢四座中國城市,評為全球創意城市網絡。該組織總幹事表示,新一批入選的城市展示了豐富多樣性,並在地域分布上達到很好的平衡。根據公報,是次共有來自四十四個國家和地區的六十四座城市,入選了創意城市網絡,當中澳門被封為「美食之都」,長沙被授予「媒體藝術之都」,青島被評定「電影之都」,武漢則是「設計之都」。」

  根據東方日報報道,澳門在周三(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一日)凌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封為「美食之都」。了解到當局申請澳門成為「美食之都」,是為了促進澳門旅遊業,也促進澳門飲食業的收入。不過他們會不會了解到,吸引許多人到澳門食美食,只會破壞飲食店出品水準。同時每間食店等待人流過多,只會令許多市民和旅客無法享受食物。其次令人難以明白,按照澳門電台消息指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表示,「澳門成功向聯合國申報成為美食之都後,文創產業都要加入美食元素,美食需有文化底蘊,未來將與文創界共同推動澳門美食。」其實一款好的美食做得好,自然有許多人主動向親朋好友推介。同時文創產業的創作題材,不應該只局限美食元素。多元發展才有多元進步。

2017年11月3日星期五

承傳廣府文化是種責任


近來澳門工聯身份的新任間選議員李振宇先生,破天荒在新一届澳門立法會會期當中,在首次議程前發言時以普通話表達,他認為這種方式是他為了圓夢,令許多澳門市民嘩然。

  有些市民認為他講普通話是為了討好中央。也有一些市民認為他不尊重本地市民和官員。這個新聞出現,令人擔憂此例一開,澳門主要議政語言會不會未來從粵語居多轉變為普通話居多。這種擔憂絕對不是小題大做,誇張作大。由於省港澳的外來人口增加,說普通話的人也增加,簡體字也增加。可是港澳地區仍是以廣府文化為主的文化生活之地,作為本土人理應加以捍衛保護和推廣。

  雖然如此,也有許多人認為工聯李振宇間選議員的發言無傷大雅。澳門工聯在Facebook指出支持粵語沒有理由,但應當尊重工聯李振宇間選議員講普通話的權利。這個句子有點奇怪的是,這位議員不尊重普遍市民日常習慣,現在就反而要求市民尊重這位議員講普通話權利。其實去到另一地方生活就必須入鄉隨俗,加上立法會議程前發言不是個人演講表演,有别於演唱普通話歌曲、朗誦普通話文學的活動,而是議員在立法會會議上方便與其他議員、官員溝通,也方便其他市民接收立法會的訊息。

  另外一些市民認為澳門所有事物應該講普通話的理由,是因為澳門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其實他說對了一半,澳門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是容許非國語普通話例如粵語和葡萄牙語作為法定語言。這樣可見一些市民不太了解什麼是基本法?也不太了解什麼是「一國兩制,澳人治澳」?當澳門所有事物都講普通話的時候,澳門就失去了她原有的地方特色。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基本法在澳門推廣的不足。

  不過最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新任立法會間選議員李振宇先生竟然說,首次立法會議程前發言講普通話是為了圓夢。其實他身為福建人,應該知道福建推廣普通話教育的活動,嚴重影響福建話的承傳問題。為何他不選擇福建話作首次立法會議程前發言?這樣可見這位新任立法會間選議員李振宇先生,對於地方文化承傳和保護的問題不太了解,同時也不太重視。這是因為沒有可能講非母語是為了圓夢,他這個夢想實在不切實際。

  由此可見承傳廣府文化是種市民的責任,單靠政府和社會團體力量是不太足夠。要讓更多人對粵語有興趣,可以用一些有趣而且創新方式進行推廣。例如最近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找到一個有關推廣粵語的新聞。按照一九六零年七月五日的《廣州日報》有關報道,指《方言注音識字可加速掃除文盲/三元里注音識字班獲得成績》。感覺地方文化的教學,絕對不能守舊著一套,要切合市民所需地靈活貫通,這樣可能會有更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