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21年11月25日星期四

未成年人接種疫苗宜彈性處理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根據行政長官賀一誠批示,在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廿三日起把新冠病毒滅活疫苗適用人群由年滿十二歲下調至年滿三歲。mRNA疫苗繼續適用年滿十二歲人士。據《澳門日報》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廿四的報道指,「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廿三日下午五時半,衛生局共收到六十五名三至十一歲兒童預約。有家長認為下調接種疫苗年齡有助建立防疫屏障,準備安排子女接種。亦有家長持觀望態度。」

  有家長擔心會否逐步推行「唔打針唔畀返學」?衛生局局長羅奕龍回應「相信不會有這種限制,估計不會出現「唔打針唔畀返學」的情況。重申從來不會講「谷針」,希望讓接種者知道接種疫苗對自身、身邊的人有好處,從而選擇接種。但不同的機構、部門因應自身具體情況,在維持場所安全的前提下推出不同防疫措施,當局歡迎和認為有必要。例如部分場所要求進場者須接種疫苗否則需要出示核檢陰性證明。當局尊重不同部門和場所的要求,只要不違背自願接種疫苗的原則都支持。 有傳媒追問若教青局有意推出“限制”,需否首先諮詢衛生局?羅回應稱每個部門、場所有不同的主管,不宜評論其他部門的工作,不便回應。」

  樂見衛生局局長羅奕龍回應指相信不會有「唔打針唔畀返學」這種限制。不過對局長估計也不會出現「唔打針唔畀返學」情況的說法,就有點擔憂。因為衛生局或教青局只是對每間中小學校提出指引,每間中小學校推行不同防疫抗疫辦法。如何確保每間中小學校都不「谷針」,如何確保每間中小學校不會出現「唔打針唔畀返學」的情況,是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其實未成年人接種疫苗問題,適宜彈性處理。理由在於如果強制未成年人接種疫苗,首先可能會對未成年人及其家長構成壓力。因為體質不同,未必每個未成年人都合適接種疫苗,對未成年人身心可能構成壓力。萬一出現疫苗副作用等問題,可能也構成對家長身心和經濟壓力。

  其次同時會對中小學校構成壓力。其實中小學校希望校園有個安全環境無可厚非,因為中小學校都不想有壞事發生。不過強制未成年學生接種疫苗所帶來風險也相當之大。假若強制未成年學生接種疫苗出現嚴重問題,其中學校也難逃責任。所以彈性處理未成年人接種疫苗問題,讓他們按自身情況決定是否接種的做法最為安全。

  加上全民接種疫苗並不會完全解決疫情擴散問題,因為接種疫苗並不代表永遠不會被染疫。只是接種疫苗令感染瘟疫之後,減少瘟疫對自身症狀嚴重性。其實最好的防疫抗疫辦法,就是做好個人衛生和保持社交距離,同時減少去人多地方為妥。

2021年11月18日星期四

已清拆的慕拉士發電廠歷史回顧

     荷里奧(Hélio)公司在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4月7日代表申請批准在澳門建發電廠。東方電燈公司創辦於1904年,當初由一德國神父籌集12萬元資本開辦,在黑沙環設置發電廠,內置一部蒸汽發電機,並與澳門政府訂立30年專營合約。後法國人李革充股4萬加入經營電燈公司以擴充設備,購入2台小型發電機。李革聘請英國人嘉理仁協助管理公司業務。

1953年的澳門地圖可見慕拉士發電廠位置,美國國會圖書館共享資源


  清宣統三年(1911年)東方電燈公司在香港註冊,正式命名為澳門電燈股份有限公司。澳門慕拉士發電廠始建於1905年,在一百多年間一直被用於發電。1933年,英國G. E. C. 公司投資電燈公司,改革輸電系統,把架空電線開始改為地線。1936年,電燈公司第一次簽訂的專營合約期滿,嘉理仁親赴里斯本簽訂第二次30年專營合約,其後公司經營狀況頗好,公司股票一度成為最穩定、利息最高的有價證券。當時澳門電燈公司總部在香港,而澳門辦公大樓即設在議事亭左旁的洋樓中。


  澳門慕拉士發電廠最初是由澳門電燈有限公司在二十世紀初開發的。在二十世紀初至1972年,澳門慕拉士發電廠是由澳門電燈有限公司管理及經營。澳門發電廠於1972年由澳門電力公司接管,並已為澳門電力公司運行超過40年。澳門慕拉士發電廠包含六個發電機組(D25,D26,D27,D28,T22和T23),在1973年和1983年投產。1964年至1971年間投產的5個柴油發電機組均已退役,但仍保留在項目現場。


  澳門慕拉士發電廠在擴建過程中,曾經勒令四農戶遷離。新聞處在1982年4月15日發出消息稱:黑沙環發電廠附近有四個家庭農戶佔用土地,限令他們於1982年4月18日中午十二時止,全部要遷出。該四個農戶家庭在1982年4月15日中午就此事在菜農合羣社約見各報記者,將該事說淸楚。至1982年4月17日下午,電力公司工作處人員再度約見四農戶,終於雙方達成協議,事情得到了解决。每個農戶家庭補償搬遷費為二萬五千元並讓他們居住到筷子基新厦去,屋租按家庭的總收入百分之十繳交,此外,另適當分配舖位給他們做生意謀生。

清拆中的慕拉士發電廠,建燁於2017年10月22日拍攝


  澳門慕拉士發電廠曾經發生意外,一度大範圍停電。1979年6月7日下午三時,全澳絕大部份地區又吿停電達一小時半之久,自來水公司泵房之專線亦無電供應,稍後全澳亦吿停水,直至下午五時過後低地區才恢復供水,但高地區因水壓不足,高壓塘抽亁未補充,直至入夜仍無水供應。而黑沙環部份地區,入夜仍無電,影响甚大。停電的原因,據電力公司經理戴斯樂在1979年6月7日對記者指出:主要是黑沙環慕拉士大馬路一條一萬一千伏特之高壓地線,因工務廳敷設卅七吋大型水管,用剷泥機剷斷,引致九澳發電廠兩部電機跳掣,迫得將發電機暫停,改用澳門馬交石電廠之兩部「大食機」,以及全部可用之老爺機頂檔。在一關一開,起碼需要數十分鐘時間,造成全澳絕大部份地區停電。


  柴油燃氣渦輪機T24已經退役並拆除。T24的位置後來重新開發,前運輸工務司司長歐文龍經聽取土地工務運輸局城市規劃廳、運輸廳及城市建設廳發出有條件的技術意見後,透過2006年2月20日批示,批准繕立以租賃及免除公開競投方式批出一幅面積二千零一十七平方米的土地予「澳門日報有限公司」,用作興建一幢工業綜合用途樓字,並包括貨倉、工業廠房(先進環保報刊印刷廠房)及停車場。


  根據澳門電力公司的公告,由於隨後開始從中國大陸收購電力,以及路環發電廠的落成,澳門慕拉士發電廠「逐漸進入了停運狀態(2000年),並在2013年6月4日最後一次運行之後,於2017年開始正式退役」。 澳門慕拉士發電廠退役原因,按照澳門電力公司指澳門發電廠成立初時那裡還是「澳門的郊區,遠離一切,周圍都是農田和生豬,沒有房子」。不過到了現在,澳門慕拉士發電廠「已經被包圍在城市範圍內」,因為「環境和效益問題」,澳門慕拉士發電廠被中止運營。


  慕拉士發電廠在2017年10月拆卸期間,澳電出版特刊以紀念這間超過 110年歷史的發電廠退役。澳電董事長傅建國曾經致辭表示,澳電將與澳門博物館、歷史檔案室與科學館合作,保留慕拉士發電廠部分控制台、組件、文件、相片等作記錄及日後展覽。澳門科學館館長邵漢彬曾經表示,由於機組體積大,無法運到展廳展覽,因此只留下 16件控制組件、機組零件及測量配件,亦已用三維拍攝模式紀錄,希望日後能以虛擬實境 (VR) 或擴增實境 (AR) 技術呈現當時發電的情況,讓市民了解技術演變及關鍵時刻。

慕拉士發電廠原址興建公共房屋中,建燁於2021年5月9日拍攝


現狀與未來


  慕拉士大馬路公共房屋建造工程位於舊澳門發電廠之土地,地段總面積11,443平方米。本項目主體為公共房屋之建造工程,配以巴士總站、地庫公共停車場和政府綜合服務等設施。項目落成後可提供1590個住宅單位,輕型汽車及電單車泊位近900個。基礎及地庫工程在2018年5月15日公開開標。慕拉士大馬路公共房屋建造工程現由陳浩軍建築師設計,中國建築工程(澳門)有限公司承建。工程委託日期為2018年8月,預計竣工日期為2021年12月。受2019肺炎的影響,已經延誤工程27個工作天。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交通事務局(DSAT)在2019年2月26日公佈,為配合慕拉士大馬路公共房屋項目施工及考慮乘客的候車安全,永久取消停靠「慕拉士/發電廠」巴士站,由3月1日(周五)首班車起, 1A、2、6A、10、 28B及29共6條巴士路線不停靠該巴士站,乘客可因應相關路線於「電力公司」站、 「水塘北角/勞工事務局」 或「慕拉士馬路/望廈」站上落。


參考資料: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建設發展辦公室,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交通事務局(DSAT),澳門電力有限公司,澳門《華僑報》歷史資料庫,香港《巴士的報》,Plataforma Media ,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編《澳門編年史》,吳志良、楊允中編《澳門百科全書》,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300頁,澳門記憶

香港電影《梅艷芳》 令更多人認識梅姐

        香港電影《梅艷芳》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十二日於世界各地陸續上映,再次帶起了懷念梅艷芳熱潮。許多港澳台報章雜誌或電視台,還有社交網站專頁平台,爭相報道梅艷芳及其最新傳記電影《梅艷芳》一些新聞消息。港澳一些戲院出現等待入場觀看香港電影《梅艷芳》的人流長龍。可見許多人思念已故藝人梅艷芳的同時,也思念昔日亞洲四小龍之一而且擁有充滿自由民主氣息的香港。


  香港電影《梅艷芳》的故事,是一部香港傳記劇情電影,是由導演梁樂民擔任該電影導演及編劇,江志強所監製,該電影領銜主演有王丹妮、劉俊謙、廖子妤、林家棟、古天樂、楊千嬅及楊祐寧,該電影故事是根據已故的香港藝人樂壇巨星梅艷芳真實經歷包括親情、愛情、友情、事業發展所改編,以講述梅艷芳一生的傳奇經歷,同時是向她致敬的作品。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香港電影《梅艷芳》神還原八九十年代燦爛的香港,特别是還原已清拆的荔園和利舞台昔日光彩,還原張國榮在香港殯儀館出殯和梅艷芳最後演唱會嫁給舞台的情景。可見香港電影《梅艷芳》拍攝過程中對逼真程度非常高要求,以減少穿崩位發生的機會。


  香港電影《梅艷芳》也有點不足的地方。感覺香港電影《梅艷芳》故事偏重於梅艷芳她戀情、友情和慈善經歷,親情和演藝經歷反而不太完整。親情上,在香港電影《梅艷芳》只著重提及梅愛芳,梅媽和兩個梅哥則沒有提及。在演藝經歷上,例如梅艷芳1984年第一次事業低潮,唱片銷量急跌,黃霑批評梅艷芳不應該事業勝利而衝昏頭腦,後來梅艷芳轉變形象因《壞女孩》一曲一炮而紅,在香港電影《梅艷芳》就没有提及過。梅艷芳在演藝生涯如何尋求突破,如何在舞台上與羅文鬥妖艶等,在香港電影《梅艷芳》也没有提及過。


  其次是女主角王丹妮扮演梅艷芳有點誇張作狀,反而扮演梅愛芳的演員廖子妤有點自然。見扮演張國榮的劉俊謙雖然努力去演,但感覺他演得不太似張國榮。這可能是由於印象上早已先入為主,加上一代巨星沒有其他藝人可取替。所以觀看香港電影《梅艷芳》後有這種感覺。 其三香港電影《梅艷芳》許多電影情節輕輕帶過。扮演張國榮男主角劉俊謙戲份有點少,表現不出榮梅友情如何深厚。又沒有提及梅艷芳如何帶一班徒弟在演藝圈成長,在香港電影《梅艷芳》當中只有一句對白:提攜後人係天經地義就算數。其四真實歷史畫面和劇情情景不斷來回穿插,感覺容易令觀眾在精神上抽離電影。感覺這樣令這部電影失色不少。


  觀看過香港電影《梅艷芳》,曾感動落淚。感慨有幸生存過梅艷芳活躍於香港影、樂壇的年代,可惜當開始懂事時,梅艷芳活躍於香港影、樂壇的年代已接近尾聲。《梅艷芳》這部電影有其觀看意義。在於教導觀眾要勇於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人,珍惜每一個可以發展自己所長的機會。最主要的是,不應該被困難所屈服。

2021年11月11日星期四

新出入境法律令人嘩然 愛澳者言論應有建設性

   參考澳門電台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八日報道:「非本地居民進入本澳時需證明擁有足夠的維生資源,有關金額未來將按計劃逗留的天數釐定。現時來澳的非本地居民必須證明擁有不少於五千澳門元,以作留澳期間的維生資源,否則警方有權拒絕入境。按新頒布的行政長官批示,自本月 (十一月) 十五日起,即新的出入境條例 (《澳門特別行政區出入境管控、逗留及居留許可的法律制度》) 生效同一天,年滿十八歲的非本地居民若計劃來澳逗留不超過七天,所需維生資源仍為最少五千澳門元;逗留十四天內為最少一萬元;二十一天內為最少一點五萬元;超過二十一天則為最少二萬元;另外,攜同家人的金額每人按 80%計算。」


  這個第16/2021號法律《澳門特別行政區出入境管控、逗留及居留許可的法律制度》,在二零二一年八月五日獲立法會細則性審議通過,其後在八月十六日公佈。以配合該法律而制定之第38/2021號行政法規《澳門特別行政區出入境管控、逗留及居留許可法律制度主要施行細則》在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八日公佈。上述法律與行政法規將於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同日生效。


  這個澳門新出入境政策令澳門網友嘩然。澳門網上輿論以支持為主。有澳門網友指「政府做得好啦,兩手fing fing 過嚟做咩,佢哋淨係過嚟大三巴yeah!影張相咁就走人,我哋就大鑊啦,」也有澳門網友指「早就應該要咁做,疫情前啲自由行、廉價老人團又唔願意消費,只系周圍行,搶日用品(水客)等,逼到澳門人連路都冇得行,巴士塞爆,周圍都係垃圾,搞到出門嘅意欲都冇晒。而且好多國家一路都有要求旅客要有一定存款先可以入境,防止黑工同城市超負荷。起碼可以保障入嚟嘅人都有一定素質先。」有澳門網友支持原因在於政策出發點好,可防止黑工同城市超負荷等社會問題。


  不過也有澳門網友反對,其中有澳門網友指「咁就唔會係澳門犯罪?咩玩法?邊個諗出嚟㗎快啲出嚟解釋一下唔該!」有澳門網友反對原因在於趕客,而且不明白澳門特區政府推出這項政策的原因。也讓筆者認識的中國大陸網友嘩然。有中國大陸網友指「我屋企有幾只蚊,今朝打死二只,沖左落屎坑,邊搵到今多蚊」「蚊」即是金錢的廣東話說法。這位中國大陸網友認為生活艱難,好難賺到這麼多錢去旅行。


  澳門新出入境政策帶來兩個問題。首先就是如何讓更多人認識了解這項澳門新出入境政策?相信許多人未聽過,以為新政策從來沒有出現過。其實過往也有「維生資源」審查,參考論盡媒體在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八日報道,「治安警出入境管制廳陸路管制處代處長黃琪峰在今(八)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過往也有「維生資源」審查,即要求入境旅客每日須有五百元,而且要求出示現金證明;但該規定實施後,亦可以以非現金方式證明,包括電子錢包和電子支付如支付寶及微信支付等,有足夠金額便可。」相信許多旅客不了解這項澳門新出入境政策是什麼,所以法律宣傳推廣的工作效率有待提高,也有待政府對澳門新出入境政策作出多點說明。


  其次這項澳門新出入境政策如何落實執行?觀看過許多澳門網友的留言,都質疑這項澳門新出入境政策的執行程度。加上治安警出入境管制廳陸路管制處代處長黃琪峰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該措施主要對象為旅客,而且強調警方的「維生資源」審查並非普遍性。可見澳門新出入境政策是否落實執行成謎。以上這些問題,都值得社會廣泛探討。

2021年11月5日星期五

前總督嘉樂庇與澳門

 澳門總督嘉樂庇生平

嘉樂庇總督,建燁繪。


        嘉樂庇的葡萄牙文名為José Manuel de Sousa e Faro Nobre de Carvalho。在1910年9月5日生於葡萄牙里斯本,1989年8月22日死於葡萄牙里斯本,享年七十九歲。他曾經在陸軍服役,同時在葡京及海外省工作,任軍事及海外行政高級職務,1934年11月任少校,在陸軍軍校有良好成績。1964年12月15日晉升至准將,在高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獲最高成績。


  曾任葡屬印度上校警察廳長,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任上校,率領葡軍駐防葡屬加波非路地,後調安哥拉工作七年任軍校校長、安哥拉總督秘書長、及警察廳長職務三年,後調葡京任陸軍學校長,軍械總監,高級軍官學校敎官,對軍事工作有優越貢獻,並曾參加葡國與西班牙沙喇度軍事演習,獲多種勛章,計有亞威士勛章,工作優良銀章,軍事二等勛章,服役印度紀念勛章。在1968年11月5日被澳門市政廳提名為「澳門榮譽市民」。1974年四·二五康乃馨革命以後,嘉樂庇得到救國委員會的重新任命。


嘉樂庇上任澳門總督經過


  澳督羅必信辭職獲准,葡京委任嘉樂庇准將(NOBRE DE CARVALHO本報前譯賈華路現官譯嘉樂庇)出任為澳門總督,在1966年10月11日於葡京海外部宣誓就職。護督施維納上校以護督曁全澳巿民名義致電向嘉樂庇准將閣下祝賀,並祝任務愉快。新任澳門總督嘉樂庇准將,經由葡海外部致電護督施維納上校稱:「本人接任澳督,極感榮幸,謹向全澳巿民,各機關人員,海陸軍官兵致敬,中葡傳統友誼極好,盼合作為澳門繁榮發展努力。」


  新任澳督嘉樂庇准將,在1966年11月25日下午三時由港乘水翼船西望洋號來澳履新,在新口岸碼頭作官式登陸,檢閱陸軍儀仗隊。同日下午四時到達巿政廳出席歡迎大會,接受「澳門之匙」,正式處理澳門政務。澳督嘉樂庇在巿政廳歡迎大會上講話指「現在,我終於來到澳門—來到今後成為我的故鄉。我願意說我希望大家給我必要的合作,不獨政府機關,連同私人和所有團體為然。換言之,需要所有的人,不但葡國人而且是可尊敬的華人的合作。」


澳門總督嘉樂庇任內事跡

嘉樂庇總督大橋,建燁拍攝。


  處理一二三事件:海島市行政局代局長晏德地在1966 年 11 月 15 日於上班時經過發現氹仔坊眾學校門前搭起棚架,就派一位警察到場查詢並加以阻止,但是在場同是華人的工人不理會。於是海島市行政局代局長晏德地增派一批警察到場阻止。由於在氹仔興建坊眾學校的工程受阻,澳門治安警察與在場同是華人的工人之間發生強烈對峙。最終 40 人(有說 34 人)受傷,64 人被捕。包括被捕《澳門日報》的記者。澳督嘉樂庇在1966年11月29日接見何賢、馬萬祺、崔德祺等人的時候表示會成立三人委員會調查氹仔事件,但沒有回應氹仔坊眾學校籌建委員會向澳葡政府提出5項要求。澳督嘉樂庇在1966年12月1日透過政府秘書處發公告,宣告由法官主持調查委員會調查氹仔事件,承認建校工程批准過分延緩,才出現衝突事件。


  在1966年12月3日於澳門發生的嚴重警民衝突,衝突中至少8人死亡,200多人受傷。1967 年 1 月 29 日 數百人集合在澳門商會大樓,進行文件簽署儀式,澳門總督嘉樂庇由數名隨行人員陪同,在 13 人委員會成員面前草簽「澳門政府對澳門各界同胞代表所提抗議的答覆」以及「澳門政府接納和執行廣東省外事處處長提出的四項要求的文件」。澳葡政府以現金支付賠償經費共計 2,058,424 元。抵制葡萄牙人的「三不」制裁運動也結束。


  興建大型澳門城市建設:


  曾經動工興建三年之離島路環竹灣新型酒店及露天茶座,於1970年3月26日上午10時30分正式揭幕,由澳督嘉樂庇主持剪綵儀式。竹灣酒店由前羅保別墅改建,一共有十二間住房,當時每天房租三十五元,地下有酒吧及餐廳,另有露台可容納約二百多人,下邊設有露天茶座,以及兩個更衣室。竹灣酒店為接送遊客,曾經備有可載二十人之華麗遊艇,以來往澳門和路環之間。


  在路環黑沙之復原分所,於1970年3月26日上午十一時舉行揭幕禮,由澳督嘉樂庇親自前往主持,應邀前往觀禮者有各機關首長,華人代表何賢及各報記者等。警察廳長馬若瑟及澳督均先後致詞。馬若瑟在致詞中指出:本澳禁毒運動始於1946年,其時吸毒者第一治療中心設於仁伯爵醫院,不久在政府監獄設立另一中心。氹仔復原所在1961年成立。但它是不設防的監獄,不宜收容頑劣的吸毒者。澳督嘉樂庇於1968年底,决定把這所舊軍營改建為監牢式設備,把不適宜繼續收留在氹仔的吸毒犯調來服刑。


  南方企業有限公司(Sou th En-treprise Ltd.)屬下的三間新工廠(太平毛紡廠(澳門有限公司)、澳門毛紡廠有限公司、澳門製衣廠有限公司),於1971年10月29日下午五時三十分在巴波沙大馬路七十六號舉行開幕典禮,並邀請澳督嘉樂庇將軍,主持剪綵儀式。


  海外信託銀行澳門分行,設于南灣殷皇子馬路五十一號至五十六號,於1973年6月23日上午十一時半舉行開幕典禮,由澳督夫人嘉翠麗女士剪綵,澳督嘉樂庇主持揭幕。


  誠興銀行1973年7月10日中午一時假座葡京酒店葡國廳舉行開幕,蒞臨觀禮嘉賓達數百人,包括有機關主管,各界社團代表、工商界、銀行界、建築置業界及中外知名人士。澳督嘉樂庇將軍主持開幕儀式。該行董事長鄭裕彤致詞中說:「本人一向在香港經商,但對澳門並不陌生。港澳兩地經濟與繁榮有着相連關係,可以講是唇齒相依,息息相關。尤其是今日的澳門,在總督領導下,無論在經濟、建設、工商業等都已經有良好基礎及長足進展。本行在澳門開辦,最大目標是响應總督推展繁榮計劃,與澳門工商界人士共同促進澳門經濟發展,以期有所貢獻。」


  澳督嘉樂庇將軍在1973年9月1日返葡述職,曾與葡國中央政府官員商討有關澳門發展計劃,結果甚為完滿,收獲頗豐。在路環九澳興建深水港需費約九千萬元,此計劃已獲葡萄牙政府批准。


  取潔中學第二座新建校舍已吿落成。於1973年10月30日下午五時半敦請澳督嘉樂庇將軍伉儷主持揭幕典禮,當時送花牌或花籃致賀及到塲觀禮者,計有各機關首長,神職界,社會賢達與全體員生共約一千五百多人,揭幕禮由羅燦坤和鄭威廉兩位分別以中葡語司儀,開始是澳督夫人剪綵,隨於新校禮堂舉行慶祝大會。


  大東銀行1973年11月12日中午十二時揭幕,由澳督夫人嘉翠麗剪綵,到賀嘉賓包括港澳中西知名人士三百餘人。揭幕儀式過後,大東銀行在葡京日麗餐廳舉行酒會,會上分別由該行總裁蘇雅利、董事長何鴻燊及澳督嘉樂庇先後致詞。


  耗資六千餘萬元澳門回力球場舘,於1974年6月1日下午六時半隆重揭幕,澳督嘉樂庇伉儷主持。澳督主持亮燈儀式後,澳門回力球公司設酒會招待嘉賓,被邀到塲觀禮之港澳嘉賓有逾千人。


  澳督嘉樂庇在1969年10月31日下午四時舉行的立法委員會會議席上,正式宣佈投承興建澳氹跨海大橋工程,經其澳督嘉樂庇之建議及獲得葡海外部之批准,已同意交由澳門殷商何賢承辦。何賢表示一定把橋建成,不謀暴利只為澳門居民。澳氹大橋在1974年10月5日正式開幕,名爲「嘉樂庇總督大橋」(葡萄牙語:Ponte Governador Nobre de Carvalho),葡國工程師,也是建橋專家之賈多素致詞。

氹仔嘉樂庇總督馬路,建燁拍攝。


嘉樂庇卸任澳門總督後事跡


  卸任前後:


  澳門工商界人士所發起組織之「挽留澳督嘉樂庇將軍續任大會」,在1974年9月曾經展開兩天簽名行動,有近萬人在簽名册上簽了名。為了擴大伸展至各行各業,大會决定將簽名册分發給四十五名發起人,由他們深入到各方面去發動。發起人名單如下:盧彪、梁宋、崔樂其、陳銘澤、盧道和、何家森、區榮諤、劉明新、方伯生、梁達文、蕭鈺權,馮堯宏,許世元、彭彼得、譚銘、黃金堂、陸振中、李亦倫、鄧榮光、羅毓源、張祖奇、鄭華北、區福潤、趙善覺、胡炳麟、吳福、何德才、黃族强、翁信調、陳有、梁昭、馬洪、王守基、黎耀麟,吳桓丞、黃錦輝、章明、何華添、李日南、趙善畧、姚開、張啟文、黃漢興、梁石泉、黃承山等。


  澳督嘉樂庇將軍在澳門服務八年之後,於任期經已吿滿。1974年10月14日上午九時十五分,澳督府內舉行一項授權儀式,澳督嘉樂庇在離開前,將澳督權力移交給護督米耶江沙維中校,到塲觀禮者有各機關負責人及華人代表何賢等數十人。


  澳督夫婦離澳時,到碼頭歡送者有護督米耶江沙維中校夫婦和各機關負責人,華人代表何賢,工商界人士,各學校及社團代表,中葡友好人士等凡數百人。澳督提前在1974年10月14日上午十時十分抵達碼頭,一一與送行者握手,依依惜別並互祝珍重。專船駛離碼頭時,碼頭上並鳴放爆竹歡送。


  1974年10月14日上午十時半,澳督夫婦乘搭銀望洋水翼船專船離澳,1974年10月14日下午四時在港乘機返國。抵港時港督麥理浩夫婦親到碼頭歡迎。


  參與對外活動: 嘉樂庇將軍偕同夫人在1979年10月13日出席「澳門雙週」展覽開幕禮。「澳門雙週」展覽在葡京高秉根國際基金會展覽館隆重開幕。它由高秉根基金會、澳門巿政廳及賈梅士博物館聯合主辦,應邀葡國政府要員及在葡與澳門有關之人士到塲觀禮,葡國總統伊尼斯伉儷亦應邀親臨盛會,葡政府若干軍政要員亦有出席,此外,當年仍在葡京的歷任澳督,包括馬濟時、羅必信、嘉樂庇、李安道、伊芝迪等均偕同夫人到會,其他到塲的還有前經濟調協司謝兆時、澳督副官費達斯、警察廳長麥格齡、澳門辦事處主任申磊士、中葡友好協會主席李加度、葡中工商友好協會主席殷多尼、秘書馬道斯、司法廳總隊長歐萬奴、澳門之家代表史加路、澳門商業中心施利華工程師、前任社會文化司申偉達、前任警察廳長艾威立、前任新聞旅遊處長廉輝南、前任民政廳長施樂德、前任農林處長雷諾、前任治安警察廳長高樹維、前任西洋銀行行長百里詩等,據高秉根基金會主辦者表示,這是該會過去舉辦大型展覽會當中,前所未見的盛會。


  前任澳督嘉樂庇伉儷應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何賢之邀,前來澳門作舊地重遊及前往中國旅行觀光,經於1980年5月17日下午六點十五分乘搭水星水翼船抵達澳門。澳督伊芝迪、澳門立法會主席宋玉生、華人代表何賢、賽馬車場公司董事長等近百官紳名流到碼頭迎接。澳門中葡人士及友好在1980年5月19日晚八時假葡京日麗餐廳聯合設自助餐歡宴嘉樂庇伉儷,澳督伊芝迪將軍伉儷亦應邀出席宴會,到場人數有二百人。出席這次叙會的中葡人士包括有何賢、馬萬祺、何鴻燊、宋玉生、高秉常、林家駿、飛歷奇、曹其眞、陶開裕、崔樂其等。何賢及各友好在席上,分別贈送紀念品給嘉樂庇夫婦留念,並祝他們中國之行征途愉快,宴會至晚上十時結束。1980年5月20日由崔樂其夫人陪同啓程前往中國,何賢公子何厚炤已先行前往北京,之後會合陪同嘉樂庇伉儷遊覽中國各地。


  葡國日及賈梅士詩人逝世四百周年紀念日,葡屬澳門政府在1980年6月10日舉行隆重慶祝儀式,日間進行一連串慶祝秩序之外,澳督伊芝迪將軍伉儷於1980年6月10日下午六時,在澳督府內設宴接待中西各界代表及來賓,並舉行授勳儀式,嘉獎對葡國作出貢獻之人士,應邀到場之中西男女嘉賓逾千人。葡國政府代表團成員:葡國房屋曁工務部長羅波度、副總理助理總長加斯度及其他成員、南光貿易公司經理柯正平夫婦、前任澳督嘉樂庇夫婦、葡國社會民主中心黨國會議員索昂夫婦、立法會主席宋玉生等均參予盛會。澳督伊芝迪伉儷、葡國工務部長羅波度伉儷及葡國副總理助理總長加斯度在澳督府二樓大堂迎接嘉賓。


  前任澳督嘉樂庇將軍於1980年6月11日午參觀氹仔賽馬車場,由馬車會董事長葉漢,總經理葉國輝等親自在車場迎接,同時參觀梁永寧,梁永順正副練馬師操練馬匹,逗留約兩個鐘頭才離開,盛讚賽馬車場設備完善,前途必定樂觀。前任澳督嘉樂庇其後在下午五時半,亦到市政廳拜候崔樂其代廳長叙舊。經過半個多月來的旅遊,於1980年6月17日上午十時卅分,嘉樂庇伉儷一同乘搭火星號噴射水翼船離開澳門,經香港返回葡萄牙。


  前澳門總督嘉樂庇將軍在1981年2月2日自葡經港抵澳,出席初一晚賽馬車新年節目,葉漢先生特邀請嘉樂庇將軍主持羅梁體育會點晴儀式(靑年體育會的醒獅由葉漢先生點晴),同時於第五塲「總督發財杯大賽」賽後,代表馬車會將一面紀念銀牌頒贈給總督香煙董事鍾德偉先生。


  卸任澳督伊芝迪將軍,於1981年2月24日上午十時離澳飛返葡京里斯本,定1981年2月28日就任葡國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前任澳督嘉樂庇夫婦、南光貿易公司經理柯正平、商會會長何賢、副會長馬萬祺,亦親到碼頭歡送。


  逝世:嘉樂庇在1989年8月22日死於葡萄牙里斯本,享年七十九歲。在1989年8月23日下葬於首都聖若望公墓。澳門駐里斯本辦事處負責人代表澳督文禮治參加了葬禮,參加葬禮的還有葡國陸軍參謀長,前澳門總督羅必信將軍,前安哥拉總督雷比洛將軍等。


與澳門總督嘉樂庇有關的文化事物


  嘉樂庇總督大橋郵票:嘉樂庇總督大橋在1974年10月5日通車後,澳門郵電廳當天還發行了一套兩枚的紀念郵票,面值分別是兩角和兩元兩角。由於兩元兩角這枚郵票面値在郵遞上並不合用,因而日後剩餘較多。澳門郵電廳於1979年9月把它改値為兩元使用。


  氹仔嘉樂庇總督馬路:位於氹仔大潭山西南麓,左起澳門亞利雅架圓形地,右接路氹連貫公路圓形地,該馬路是以嘉樂庇總督命名。


參考資料:澳門政府公報,吳志良、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修訂版),施白蒂著、金國平譯《澳門編年史》,《澳門日報》,澳門華僑報歷史資料庫,澳門記憶。


2021年11月4日星期四

教青局應一視同仁 對危害青少年影視作聲明

          澳門教青局二零二一年十月十八日就曾作聲明,不點名指《魷魚遊戲》是青少年、兒童不宜的,籲勿模仿暴力行為。澳門教青局聲明《家長須留意子女觀看不適合的節目和媒體》指:「鑒於近日有網絡平台播映的熱門劇集《XX遊戲》,內容含有大量暴力血腥、令人驚慄的元素、被扭曲的價值觀,當中涉及駭人的暴力情節,甚至在全球掀起模仿潮。教青局提醒有關作品屬限制級別,不適合兒童及青少年觀看,呼籲切勿模仿劇集中的暴力不當行為。如果兒童及青少年看到了劇情中暴力血腥的部分,會對其產生心理上的影響,甚至模仿劇中的暴力行為,扭曲的價值觀也深埋內心,這必須予以正視,亦需要家長和學校正確的教育以及輔導。」


  可是中國大陸所拍攝的愛國主義題材電影,也有不少涉及駭人的暴力情節。例如參考《澳門日報》在二零二一年十月三十一日報載:「事發周五(二零二一年十月二十九日),姓賴的男事主觀看《長津湖》後,即在家中將薯仔冷凍,打算模仿戲中的士兵硬啃凍薯,不料一口咬下,即感覺到牙齒發出怪聲,嚇得趕忙向牙醫求診。結果經牙醫診斷,他的三隻牙齒移位,須拔除。賴男表示,自己本身有牙周病,牙齒狀況不太好,當他硬啃了薯仔不久後,牙齒便出現酸麻的感覺,經牙醫診斷發現牙齒嚴重移位、鬆動,只能拔掉。他的模仿影片後來也變成警示影片,呼籲網民不要跟他一樣亂模仿戲中情景。」


  認同澳門教青局發表《家長須留意子女觀看不適合的節目和媒體》聲明的出發點,就是為青少年、兒童身心健康著想。不過澳門教青局有點不足的是,未能以一視同仁做法,對危害青少年、兒童成長的影視作品作聲明指引。令人感覺澳門教青局做法有點雙重標準。為何《魷魚遊戲》特别需要發表聲明指引,中國大陸所拍攝的愛國主義題材電影就沒有這個指引需要呢?


  萬一澳門青少年、兒童模仿《長津湖》戲中的士兵硬啃凍薯,其後果是非常嚴重。加上中共黨史也有不少政壇和戰爭當中涉及暴力血腥、令人驚慄的元素、被扭曲的價值觀。例如小紅軍或小八路,如何用殘忍手段殺害與自己政見相異的人士。紅小兵或紅衛兵如何在「文化大革命」當中批鬥自己父母。例如甚麽「爹親娘親不及毛主席親」、「我把黨來比母親」等。這些都非常值得家長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