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22年6月30日星期四

曾三度出任澳門總督的巴波沙

 任澳門總督前生平


  葡萄牙文全名為Artur Tamagnini de Sousa Barbosa。他在1881 年 8 月 31 日出生於葡萄牙里斯本。早年隨父到澳門,同時在澳門聖若瑟修院及中學就讀到十七歲之後,再返回葡國。在1903年由葡萄牙任命為殖民地行政處人員。在1908年由葡萄牙任命為重組殖民地的行政事務委員會成員。他在1911年負責草擬殖民地部計劃。


  其妻子Maria Ana Acciaioli de Magalhães Colaço為葡萄牙詩人。她在1900年7 月23日於葡萄牙里斯本出生。於1918-1919 年和 1926-1930 年期間曾經居住在澳門。她在 1933 年 7 月 5 日在里斯本去世。


巴波沙任職澳督時間與其官邸變遷


  在殖民地部工作至1918年時候,在該年10月12日首次由葡萄牙任命為澳門總督。由於葡萄牙殖民地部在1919年8月改組而召回里斯本。1921年由葡萄牙任命為中央部門總處工作,曾數次出任該總處的總處長至1926年,在這年12月8日又再次由葡萄牙被任命為澳督,直至1930年11月又返回里斯本,擔任殖民地部總處長一職。時間去到1937年4月11日,第三次由葡萄牙任命為澳督,擔任澳督直至在1940年7月10日去世。他創下三個澳督紀錄,是第一位文人澳督,也是重任次數最多而且首位任內去世之澳督,前後任期歷時合共8年7個月。


  除此之外,澳督官邸在巴波沙三度上任時,也有多次變遷。在他第一任期(1918年10月12日~1919年8月23日) ,以「南灣公館」(今政府總部)同時作為葡屬澳門政府辦公地和澳督官邸。其後他第二任期 (1926年12月8日~1930年11月19日)將澳督官邸搬遷至竹仔室 (原稱聖珊澤宮,葡萄牙語:Palacete de Santa Sancha)。巴波沙直至1930年11月又返回里斯本,柯維喇 (Joaquim Anselmo Mata Oliveira)在1931年3月30日由葡萄牙任命為澳督,就將澳督官邸搬遷回「南灣公館」。其後他第三任期 (1937年4月11日~1940年7月10日)將澳督官邸搬遷回竹仔室。直至澳門主權移交中國之前,歷任澳督都在竹仔室作官邸。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後行政長官沒有承襲聖珊澤作為官邸,把這個地方用作為禮賓府,另外居住在後方的聖珊澤馬路6號別墅。行政長官都會於禮賓府會見到澳門參觀訪問的國家或外國元首。


巴波沙與其所處時代的澳門


(1) 澳門社會、經濟


  巴波沙坊:在任期間,1929年台山木屋區發生大火,木屋全部焚毀,成為1926年第二次接任澳督的巴波沙任內工作重點之一。為了安置頓失家園災民,而且各方慈善機關籌得款項,同時在1931年開始災後重建,在原址建成九百多間磚屋,而且整齊地排列成十一條街道,以廉價租金租給平民居住,這個地方命名為「巴波沙坊」。


  政府總醫院易名為仁伯爵醫院:總督他在1937年7月10日倡議,在《澳門政府公報》上將政府總醫院易名為仁伯爵醫院。


  泰興承投到澳門博彩專營權二十多年: 高可寧與傅德用(傅老榕)在1937年合資泰興公司以年餉180萬澳門元承投到澳門博彩專營權,曾經以專營澳門博彩業長達二十多年,同時在港澳地區開設多家典當鋪。


(2) 澳門政治、外交、軍事


  紀念葡萄牙脫離西班牙宣告獨立閱兵:他在澳督任內,曾經舉行閱兵。在1937年12月1日中午在市政廳前舉行閱兵典禮,以紀念葡萄牙脫離西班牙宣告獨立,全澳海陸空軍及中西警察,還有葡萄牙各屬地增調陸軍戰艦及空軍前來接受澳督檢閱。可見當時軍容甚盛。當時澳門居民亦可以在警察所指定之界限外欣賞。


  葡萄牙在澳門地位的延續:中華民國外交部在1928年7月11日照會葡萄牙政府公使, 聲明1887 年 12 月所簽署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在1928年4月28日早已到期而失效。要求葡萄牙駐華公使畢安琪轉達中國政府另立新約建議。葡萄牙駐華公使畢安琪在1928年7月25日覆照中否認《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失效,但願意互相尊重主權和土地,修訂原有條約。中華民國和葡萄牙在1928年12月19日正式簽署《中葡友好通商條約》,在1929年3月27日換文生效。雖然《中葡友好通商條約》沒有提及澳門主權問題,不過粵澳長期爭執界務問題不再提及。


  任內多次訪問香港:他在澳督任內,曾經多次訪問香港,與時任港督等社會人士會面。促進其港澳政府與社會各界之間聯繫。


  積極援助抗戰難民:他在離世前三個月,為盡量協助因日本侵華避難至澳門的學生,獲得食宿之外,也能夠繼續其學業。他在1940年4月捐出一千元澳門幣給予澳門學生救濟委員會。由於澳門學生救濟委員會成立之後。除了不同負責人盡心策劃之外,同時得社會中西各界人士踴躍捐獻。惟獨該會收容空間有限。以日常經費之支出艱鉅,因而未能全數供給膳食。他每年也捐助鏡湖醫院和同善堂慈善等鉅款。而鏡湖醫院曾經為他鑄像以紀念。由於當年澳督善舉,得到許多澳門華人的讚許。


(3) 澳門城建


  澳門跑馬場落成:位於今祐漢的澳門跑馬場在1927年(民國十六年)3月19日落成。澳門萬國賽馬體育會在1924年組成,於1925年改名為澳門國際跑馬俱樂部。位於黑沙環馬場區填海地皮的馬場在1927年完成,其賽事模仿香港賽馬模式,在每年都會舉行8至10次賽馬日,因而吸引香港馬匹到澳門參戰,所以在香港賽馬會紀錄當中,馬匹出賽紀錄包括黑沙環。二次大戰影響下,同時1941年香港被日本攻佔,大受影響的是澳門賽馬生意,於1942年賽馬運動也告中止。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曾經提議在黑沙環原地復辦賽馬,但是由於條件不成熟把計劃取消。


  澳門郵政局大樓啟用: 位於議事亭前地的澳門郵政局大樓 (葡萄牙語:Edificio Sede dos CTT),是由有澳門歷史上第一位考取海陸工務廳總策劃師的華人陳焜培設計,在1925年動工興建,於1929年落成,在2018年5月4日被評定為不動產(建築文物):AM009-郵政局總部大樓。


  葡國參加歐戰之陣亡將士紀念碑揭幕:1938年4月9日為葡國參加歐戰之陣亡將士追悼紀念日,該紀念會澳門分會於聖味基墳場(舊西洋墳場)興建紀念碑。在是日舉行揭幕典禮,在主席喇喇利士致詞後。澳督巴波沙舉行揭幕。該紀念碑現在仍存於聖味基墳場(舊西洋墳場)。


  亞馬喇(João Ferreira do Amaral)銅像落成:位於南灣填海地(今亞馬喇前地),在1940年6月24日落成。後來由葡屬澳門政府在1992年10月8日拆除後運往里斯本。

美士基打(Vicente Nicolau de Mesquita)塑像落成:設於議事亭前地,在1940年7月14日落成。後來於1966年12月之一二·三事件時候被民眾推倒。


離世前後


  澳門總督巴波沙在1940年6月28日被葡萄牙召回里斯本,對葡屬澳門政府容許走私以及售賣鴉片引致國際聯盟宣佈懲處澳門之事件負責,其後被革職,但是在他病逝前後,當時澳門報章(如澳門《華僑報》)仍以澳門總督稱呼。


  由於政務繁忙,身體抱恙月餘。經過許多醫生悉心照料而未見好轉,病勢急轉加劇。經過群醫檢驗斷定為肝癌,而且小便閉結。他本想在1940年7月9日離澳返葡就醫。不過由於身體病態每況愈下,最終難以成行。直至1940年7月8日晚,身體日趨病危。

他注射藥物之後曾經淸醒過來。但是延至1940年7月10日清晨七時二十五分,病終於私邸。噩耗傳來之後,澳門各界人士同致哀悼。各外僑及華僑各大團體都下半旗致哀。澳門各娛樂場所都奉命停止娛樂。


  死訊在1940年7月10日由護理督憲公佈,由總督祕書處公佈準備以國禮殯葬。殯祭儀式決定由軍政廳長和民政廳長二人處理一切。巴波沙遺骸在是日晚移至市政廳。在議事公局舉行公祭。澳門華視學會會長施多尼在1940年7月10日通告全澳各學校。凡參與送殯人士,應該提前一小時集合,依次沿路兩旁排列。共同表達躬送之意。


  市政局在1940年7月10日中午公佈全澳停止娛樂二天。各戲院、舞場都已遵照公告休息。各酒樓、餐室、酒店、俱樂部等,都不得舉行唱曲奏樂等活動。


  其靈柩在1940年7月11日上午十一時,於市政廳出殯。出殯路線從板樟堂,經過白馬行、水坑尾、南灣後去到大堂。全澳各政府機關軍政人員都必須全體穿著制服參加致送儀式。市民在靈柩所經之處,都會肅立哀悼。靈柩抵達大堂且進行祭禮之後,暫時停放。後來運回葡萄牙里斯本安葬。


  在巴波沙病逝之後,就由海軍上尉、工務局長、工程師José Carlos Rodrigues Coelho,出任代理總督。


與澳門總督巴波沙有關的文化事物


澳門地名:


(1)巴波沙大馬路:這條筆直水泥馬路在1928年命名,由於時值巴波沙總督當政。馬路整體呈南北走向,位於花地瑪堂區,是由青洲大馬路與拱形馬路之間開始,去到關閘廣場為止,全長大約475米,路寬約15米。該街最早載於1933年5月27日的《澳門政府公報》。


(2)巴波沙坊:台山曾經有木屋區,但是不幸於1929年因大火而燬,在後來經過澳門各方捐款救助之下,就重新建成又稱台山平民坊的台山平民屋邨,與此同時建成了名為巴波沙牌坊,不過因新城市花園在1988年1月發展被拆除。時間直到1998年9月起才在菜園涌邊街重建現今同原牌坊式樣類似之新牌坊。


(3) 巴波沙總督前地:位於地堡街與告利雅施利華街之間,在前地中央豎立一座富有法國文藝復興色彩的和麗女神噴泉。


(4) 巴波沙體育中心:巴坡沙體育中心在1996年3月27日落成啟用,總面積為1,085平方米,由一個設有中央空調系統的25米室內暖水池、1個多用途室外運動場及1個活動室所組成。


參考資料:澳門特區政府 印務局,華僑報歷史資料庫,澳門街道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體育局,利冠棉、林發欽:《19-20世紀明信片中的澳門》,朱蓉、 吳堯:《澳門前地》,鄧開頌:《澳門歷史1840~1949》,勞加裕、陳澤成:《澳門總督官邸》,簡而清:《賽馬掌故》,陳昕、郭志坤:《澳門全紀錄》,鄧開頌、 吳志良、 陸曉敏:《粵澳關係史》,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澳門編年史》,吳志良、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施白蒂、金國平:澳門編年史: 二十世紀(1900-1949) , Geni.com巴波沙條目,國立故宮博物院:滄海桑田—澳門史料特展網站大事年表,澳門文化遺產網。 


☆ 巴波沙像,Geni共享資源

☆ 澳門總督巴波沙去世前十多天(一九四0年六月二十四日)為亞馬喇銅像主持揭幕,建燁珍藏

☆ 澳門總督巴波沙兩度以竹仔室作總督官邸,維基百科共享資源

第五波疫情創下多個紀錄令人憂

        澳門第五波疫情由二零二二年六月十八日開始,至今已近半個月,但是疫情還沒有完全控制之餘,還創下二零二零年第一波疫情以來的多個紀錄,情況令人擔憂。首先要感謝前線工作人員的無私付出。到底澳門這次新一波疫情創下了多少個紀錄?


  首先是感染二零一九疫情人數比以往多。參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資料顯示,澳門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二十八日廿四小時之內共新增七十宗核酸陽性個案,自從二零二二年六月十八日開始計起,累計共四百八十四宗;在新增個案當中有五十宗屬社區發現,二十宗屬管控中發現。可見染疫人數有上升趨勢,社區已出現傳播風險。警惕自己要注意身體,現在非常少出街,接近兩星期沒有坐巴士。


  其次是遠至路環石排灣也開始有感染二零一九疫情的個案。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二十八日,樂群樓和居雅大廈都有黃碼區。可見疫情形勢還相當嚴峻。令人憤怒的是,還有長者不聽政府勸告,繼續脫掉口罩在公園閒坐,他們這樣非常自私,無助於抗疫。


  第三是檢測核酸活動次數比以往多。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尾,就做過三次全民核酸檢測,還有許多次自我抗原檢測。這些檢測核酸活動次數過於頻繁實在擾民。其實檢測核酸活動次數過於頻繁,無助於實現疫情清零。相反人群聚集做全民核酸檢測,非常有染疫的風險。


  疫情雖然無情,但民間非常有愛。民間易研信息科技設計出「澳門疫情大數據實時追蹤平台」。另外一班民間高手也創建「非官方澳門疫情地圖」。這些民間疫情大數據實時追蹤平台,要比官方推出相關平台還早。


  希望澳門這次新一波疫情,能夠盡快完全得到控制,盡快回復社會正常生活秩序,促進社會民生穩定。長期推行控制疫情蔓延的限制措施,如停工停學,關閉許多社會設施,還有暫停許多大型活動進行等,不利於澳門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2022年6月23日星期四

應增強未成年學生理財能力

        澳門海關與司警在二零二二年六月中揭發有不法集團招攬未成年學生做水客,這個行動當中除了截獲八名男女運作散貨點之外,同時有四名年齡介乎十四至十六歲學生,他們在經過關閘口岸帶水貨的時候就被當場查獲,分別為三男一女,同時就讀同一間學校,作供時聲稱互不相識,每次收取二百六十元人民幣為帶貨費用, 「螞蟻搬家」 方式把舊手機和電子產品帶到珠海。


  台山菜園涌北街為涉事散貨點,澳門海關形容這個涉事散貨點位置隱敝,同時在閣樓把貨物交給未成年學生帶走,八名涉嫌運作人士包括負責人和合伙人,部分是涉及非法工作之持探親證的中國大陸人;澳門海關同時指出有人 「睇水」,相關散貨點反偵查能力非常高,這樣增加了打擊難度,需要許多天作監視。


  澳門海關與司警揭發有不法集團招攬未成年學生做水客之後,澳門教青局接獲執法部門通知有人利用學生帶「水貨」,已即時聯繫校方關注這件事件,促請校方加強學生守法意識的品德教育。同時已派出學生輔導員提供相關協助。教青局同時指出將持續向學校宣導和強調,必須按照《學校運作指南》當中有關學生上下課安全指引,以教導學生在任何情況下,不應替陌生人攜帶任何物品過關。


  其實在二零一九年八月,拱北海關就曾經破獲一宗走私奢侈品大案,這個犯罪團伙組織大批「水客」同樣以「螞蟻搬家」方式,通過旅檢渠道走私進境去到拱北交貨,當時更有澳門的大學生及留學生參與當中。直至今年,十四至十六歲這麼年輕的未成年學生,竟然也涉及被不法集團招攬做水客,實在令人驚訝。驚訝之處在於犯罪事件持績性,同時還有犯罪年輕化趨勢。


  在這個問題上,社會多方面都有責任。首先家長有責任教育子女正確人生觀,正確判斷社會事物誰是誰非。學校有責任教育學生正確世界觀,靈活應對多種複雜社會問題。未成年學生也應有其分辨是非能力。在疫情情況下幫補家計,絕對不是為不法集團走水理由。


  不過值得讚許的是,澳門海關與司警的積極打擊不法集團走水行動。其次就是澳門教青局對這件事情的快速反應。可見當局對這件事情非常重視。未成年學生涉及被不法集團招攬做水客,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所以當局不能鬆懈,希望澳門海關與司警要繼續積極打擊不法集團走水行為。希望澳門教青局長期關注這個與未成年學生有關的社會問題。


  香港著名歌星許冠傑的著名歌曲《學生哥》有句歌詞是這樣: 「螞蟻亦要搵嘢食/唔做事確係冇益/少壯就要多努力/來日望自食其力」。在這個未成年學生非法參與走水貨問題上,建議在中小學設立理財教育,以教育中小學生正確理財意識,從而促進理財能力,並懂得如何來日自食其力。其實在學期間於不影響學業前提下,參加多一些公益活動,也有助中小學生身心成長。

2022年6月19日星期日

那些年,在澳門盛極一時的巴黎瘋狂豔舞團

 投稿 #05

風靡一時的「黃」潮

       說起澳門的代表性旅遊景點,許多人第一時間會想起的,或許是豪華賭場與葡式古蹟;但原來在數十年前,卻有另一項「風光」與上述景點同樣受到歡迎。


        時間回到1970年代,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澳娛,當時為澳門唯一經營賭場的公司)旗下的「巴黎瘋狂豔舞團」,曾是澳娛的重頭娛樂節目,亦是官方旅遊宣傳刊物所背書的「熱門必去景點」。


       可惜的是,「巴黎瘋狂豔舞團」在2022年4月6日晚演出之後,於社交媒體宣佈不敵疫情結業。曾是賭王何鴻燊的「王牌節目」如今黯然退場,背後固然與疫情對澳門所造成影響密切相關:在特區政府的「動態清零」抗疫政策,加上中央收緊港澳旅遊簽證政策下,令到訪澳門之中國大陸旅客大幅減少,「巴黎瘋狂豔舞團」亦因客源的劇減,而難以繼續營運。

       雖然我們再無法親眼目睹舞團的精彩演出,但藉著舊報章的報道,亦可以窺見「巴黎瘋狂豔舞團」在澳門盛極一時的歷史,緬懷這段不為人知的舊時風光。


當豔舞成為澳門「生招牌」

       「巴黎瘋狂豔舞團」在澳門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60年代。由1969年4月起,豔舞團曾由當時經營來回港澳兩地輪船服務的「信德船務公司」,於澳門輪船上演。及至1970年代,澳娛為了吸引香港及世界各地遊客蒞臨澳門觀光,因而耗資數百萬港元,在澳門主辦「巴黎瘋狂艷舞團」。


         但說到艷舞,當然並非「老少咸宜」的節目。話說當時澳門公開映演甄審委員會於1979年7月19日,曾經參加一場巴黎瘋狂豔舞團預演,大部份委員會成員皆認為有關表演應列入「D組」評級,亦即未滿十八歲禁止觀看。

圖片說明: 1979年7月21日載於澳門《市民日報》的「巴黎瘋狂艷舞團」首演廣告。


         在通過葡屬澳門政府一關後,「巴黎瘋狂豔舞團」開始大肆宣傳。於翌日下午四時安排了一場預演,招待港澳新聞界記者,同時澳娛亦於港澳多間報紙,如澳門《華僑報》、澳門《市民日報》、香港《華僑日報》等,刊登巴黎瘋狂豔舞團門票預售廣告。


        按廣告當中所列,除了港澳多處皆可預購豔舞團門票外,其所邀請的表演演員數量亦多不勝數,從宣傳、籌備以及戲碼中,皆可看出當時賭王何鴻燊對豔舞團的潛力充滿信心。


精彩的戲碼、著名的女郎

         在萬全準備後,巴黎瘋狂艷舞團在7月21日晚上九點,於澳門崗頂戲院正式首演。第一晚節目表包括:(一)序幕,(二)幻海美人魚,(三)愛之舞曲,(四)廿一世紀之旅,(五)四合一,(六)蛛蜘女郞,(七)午夜瘋狂,(八)鐵騎嬌娃,(九)魔幻情天,(十)再見澳門。後來「幻海美人魚」、「法國肯肯舞」、「飛舞韆鞦」亦成為長期表演節目,表演也經常引入不同新元素。


         而說到艷舞團最有名的艷舞明星,最初有來自法國的「芝達」及「維多莉亞」,她們是巴黎著名夜總會「癲馬」的紅星,而另一台柱淇淇莉韋,則是來自巴黎另一著名夜總會「牧羊女」。

         除了法籍「台柱」外,葡萄牙著名吉普賽歌星施黛麗雅小姐亦應澳娛邀請來澳表演。她於1979年9月8日抵達澳門,隨即加入巴黎瘋狂艷舞團,以及葡國民族歌舞團演出。事實上,艷舞團大多由外國人組成:表演者皆來自歐美以及澳洲的美艷妙齡女郎,舞蹈則由法籍導師編排。

巴黎「癲馬」夜總會(Crazy House) 亦是另一歷史悠久節目,始於1950年。(Image: Getty)

日常經營

      1980年艷舞團建團一周年,由於公眾反應熱烈,澳娛亦順勢調整票價。從7月15日起,平日票價由原價三十元,調整為星期二至五每張四十元。星期六、日及公衆假期則由每張四十五元調整到五十元。

       但看似平穩經營的艷舞團,原來亦曾遇上擦身而過的意外。現在已荒廢多年之愛都酒店,           當年曾為巴黎瘋狂艷舞團團員的宿舍。在1980年10月30日,愛都酒店四樓曾發生火警,慶幸當時酒店部份並未受影響,而艷舞團演員在崗頂戲院演出,回到愛都酒店住宿當刻,火警已將近撲熄,因此才倖免於難。

       到了1980年代中期,艷舞團除了在常駐場地演出之後,也曾經參與大型表演和大型舞蹈賽評判活動。例如有舞孃參與了1984年11月14日晚,在大三巴牌坊舉行的「澳門產品」時裝表演。

       而氹仔凱悅酒店綠鸚鵡的士高,亦在1985年6月29日舉辦樂與怒跳舞大賽,約有百餘人參加,當時艷舞團舞蹈藝員參與了評審工作,並同時示範了樂與怒舞蹈。除了日常工作外,從上述報道中,亦可看見當年巴黎瘋狂艷舞團在澳門地位舉足輕重,以及澳門社會活動參與度之高。

       巴黎瘋狂艷舞團表演場地也有幾度變遷。自1986年起,艷舞團由澳門崗頂戲院搬至舊葡京酒店內表演,場地在蒙羅麗莎投注區位置。在新葡京落成後,轉到新葡京中場舞台表演,至2022年4月結束。在澳門曾風光一時的艷舞團,亦隨著舞台落幕而成為歷史。

#文章篇數:1️⃣1️⃣4️⃣


參考資料:

香港《工商日報》, 澳門《華僑報》, 澳門《市民日報》, ALLINMEDIA濠博新聞,《澳門百科全書》



2022年6月16日星期四

總結古城牆局部倒塌帶來的教訓

  在接近加思欄馬路一個私人地盤,於二零二二年六月九日晚發生了山泥傾瀉,這場事故波及屬於被評定之不動產(城牆遺跡),接近加思欄馬路一段古城牆出現局部倒塌,其附近居民生活的家園也受到嚴重破壞,不過感到幸運的是沒有嚴重人命傷亡。這個事故引起非常大之社會爭議。


  澳門文化局在這個事故發生之後,多次發出新聞稿。於二零二二年六月九日晚十點左右發出新聞稿,指出文化局已經派人員到達現場了解情況,將會聯同相關部門以了解事故原因和跟進後續處理。於二零二二年六月十日下午再次發出新聞稿,指出將會按照城牆原本的樣式、工藝以及材料進行修復工作。


  這次意外事故發生的原因,首先在於文化局對保育文物工作的疏忽。這種疏忽可體現兩個方面。忽略居民意見,沒有做好維護加固山坡和古城牆為一。嘉安閣業主早在傳染病大樓於二零一六年開始興建的時候,就有關注相關工程對斜坡之影響,直到私人地盤在近期開工之後,也曾經向政府反映過憂慮。在這場山泥傾瀉事故發生之後,不少生活於古城牆周邊居民於社交平台留言,指出自從二零二一年起已經多次向各政府部門反映要預防山泥傾瀉問題,但是不同政府部門互相推卸責任,直到近來終於發生了這場山泥傾瀉事故。


  在發生這場山泥傾瀉事故之後,未能盡快有政府部門牽頭跟進善後工作為其二。直選議員林宇滔在二零二二年六月十一日表示,有關行政當局在山泥傾瀉之後兩日仍然未有見到任何部門牽頭跟進善後工作,批評工務局失責。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在二零二二年六月十一日出席活動,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有待山坡安全之後,才再跟進修復和歸責問題。


  其次政府當局評定為不動産之文物,理應劃分一個地方作為文物保護區,私人或公共地盤不能在文物保護區範圍内動工。以避免私人或公共地盤太接近文物施工時,影響其文物完整性,也影響附近居民安全。


  其三没有做好維護山坡安全的措施。這個維護山坡安全措施做得不好,受到影響的是全澳市民。筆者見過特區政府當局處理氹仔大小潭山、路環疊石塘山山坡安全措施,處理得算可以。但是為何澳門半島接近加思欄馬路這邊,處理得非常有問題呢?這個值得思考。


  現在當務之急,就是促請特區政府當局盡快徹查責任誰屬,盡快修復好居民家園和古城牆。 難以明白的是,周邊居民還需要繼續生活,為何當局還要容後跟進歸責問題?盡快徹查責任誰屬,理由在於盡快完善受影響居民的生活環境。特區政府當局要吸取教訓,多聽居民意見,同時積極做好文物保護相關工作。這樣才不會讓不幸事情再次發生。文物建築價值可一不可再,保護文物絕對要防範於未然,因為按原本材料再建造的建築,已沒有很大文物價值。

關德興多次應邀來澳義演 關德興生平

 關德興生平


  名伶新靚就(關德興)就在1905年6月27日(光緒三十一年五月廿五)生於大清廣東省廣州府。名伶新靚就(關德興)曾經與新馬師曾齊名,是一位香港著名粵劇和電影演員、粵劇編劇以及武術家。主要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演出黃飛鴻系列電影才享譽藝壇。


  名伶新靚就(關德興)在家族排行當中排第二。早年生活上就跟過小武靚就學戲,所以入班之後就取其藝名「新靚就」。同時關德興也是一位香港坪洲金花廟之配祀神明「護法大將軍」、霹靂古岡州公會永久會員。


  名伶新靚就(關德興)其影視代表作有許多,其中電影有《昨日夜歌》(1935)、《怪俠一枝梅》(1940)、《週身膽鬧廣州》(1947)、《黃飛鴻傳》(1949~1951)、《大富之家》(1994)等。


  名伶新靚就(關德興)除了醉心於電影事業之外,同時也醉心於武術事業,他早期學習過洪拳,屬於白鶴派兼其他流派。曾經獲得白鶴派大師黃漢榮嫡傳弟子霍雄傳授俠家拳。在1932年於美國受西部牛仔片影響下,練成神鞭。後來自創無極剛柔拳。


  關德興在1982年獲得了英女皇頒贈之MBE勳銜。在1996年春天重返美國接受舊金山阿姆斯特朗大學頒發之人文榮譽博士學位,在1996年6月28日因胰腺癌不幸在香港病逝。


關德興與澳門事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抗日戰爭期間,關德興多次接受邀請到澳門進行義演籌款。


  名伶新靚就(關德興)領導之好景劇團受澳門娛樂戲院之邀請,於澳門開演。澳門娛樂戲院在1939年2月20日於五洲酒店宴請好景劇團。


  中日華南戰事在1939年爆發之後,澳門華人代表梁後源、商人鄧祥等,就發起演劇籌款。邀請到港澳太平覺先聲、新大陸、日月星等四大劇團。同時邀請到名伶新靚就(關德興)、馬師曾、譚蘭卿、薛覺先、唐雪卿、紫蘭女、廖俠懷、上海妹等數十人。在1939年5月5日至5月7日,於淸平戲院擔任義演。全場收入其中以三成幫助澳門警察廳辦理之貧民收容所。其餘購置藥品等物運寄中山四邑等地,為了救濟之用。關德興在開演之前就向觀眾致詞。簡單講述這次各名伶集合義演目的。同時口述中國各地難民慘况。勉勵僑胞踴躍捐款。全場名譽券已售五千五百多元。


  關德興與八和粤劇協進社理事白駒榮、廖俠懷、薛覺先、唐雪卿、衞少芳、紫蘭女、胡蝶影、上海妹,受中山海外同鄕濟難會澳門分會之邀,在1939年7月15日至7月17日於澳門清平戲院義演。


  在抗日戰爭勝利後,關德興繼續多次接受邀請到澳門進行義演籌款。


為澳門記者公會籌募經費


  澳門記者公會在1946年1月16日下午八時於淸平戲院舉行游藝大會籌集經費。由小龍劇團和盧九叔劇團擔任義務演出。華伶堂全體音樂家義務擔任拍和以及唱歌。關德興對於該會此次舉行游藝籌募經費非常樂於贊助。關德興在澳門淸平戲院與楊嫣儂合演《岳飛》和《海底霸王》。以及關德興講述八年來在前線經過之情形。


  澳門中山同鄕會為了籌募經費,在1946年1月18日晚上八時,邀請名伶新靚就(關德興)領導第七戰區粤劇宣傳隊全體隊員在淸平戲院義演《生武松》粵劇。一晚共得到善款澳門幣四千多元。澳門中山同鄕會就在1946年1月21日下午兩點,於澳門東亞酒店八樓以茶會,款待名伶新靚就(關德興)領導第七戰區粤劇宣傳隊全體隊員。


  名伶新靚就(關德興)直至1946年3月底,與名伶馬師曾、靚少鳳回到廣州恢復八和會館。


  關德興在當時作為廣東文化運動委員會粵劇宣傳團團長,為籌建廣東省忠烈祠,在1947年1月17日率領團員乘坐美華輪由香港到澳門義演。澳門各僑團每單位派二至三人,到十二號德星碼頭歡迎關德興及其廣東文化運動委員會粵劇宣傳團團員訪澳。由於廣東文化運動委員會粵劇宣傳團晨早趕不及美華輪,而要晚上才乘坐廣四輪直至晚上十時才到澳門,下榻中央酒店。

 

  1947年1月19日,廣東文化運動委員會粵劇宣傳團團長關德興率領團員正式招待各界。1947年1月22至28的日和夜,廣東文化運動委員會粵劇宣傳團團長關德興率領團員在澳門清平戲院義演《岳飛》和《海底霸王》粵劇,主辦活動方辦活動結束會議指,共籌得四、五千多元善款。廣東文化運動委員會粵劇宣傳團在義演期間,還進行電台播音歌唱「滿江紅」一曲。後來統計籌得善款有二千八百多澳門幣。


  雖然名伶新靚就(關德興)在1947年後沒有再到澳門演出。不過在1984年2月2日晚上的「歡樂今宵」,由於大年初一佳節,就特別舉辦「希爾頓國際醒獅大賽」。四隊舞獅隊分別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澳門、香港,香港採靑名為「獅子上樓台」、馬來西亞採靑名為「七星上缸採靈芝」、新加坡隊採靑名為「毒蛇攔路」,澳門隊採靑名為「二人擔水」。評判陣容同時非常強大,包括名伶新靚就(關德興)、劉家良、陸智夫、陳漢中、李文欵、劉洪等。


「寶芝林」牌頭曾引起官司


  名伶新靚就(關德興)生前曾經創辦「寶芝林」藥局,同時由後人組建成寶芝林藥業有限公司以擴展業務,這間公司發現近年有許多中國大陸和澳門居民以「寶芝林」為名成立公司,同時認為對方想借「寶芝林」名氣誤導大眾。寶芝林藥業在2018年9月10日入稟高等法院,分別以控告五間公司侵犯其「寶芝林」等作為註冊商標,要求法庭以頒令形式禁止其對方繼續冒牌經營,同時調查被告公司對寶芝林藥業造成之經濟損失。


參考資料:華僑報歷史資料庫,文化和旅遊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中國戲曲志.澳門卷》,建燁:關德興及其粵劇宣傳團1947年訪澳記實,東周網





2022年6月9日星期四

辦旅遊新項目要顧及社會效益

         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在二零二二年六月五日表示,旅遊局正籌備新項目「五都薈萃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美食節」,將會同中國大陸四個「美食之都」——成都、順德、揚州、淮安共同舉辦這個美食節,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預計在二零二二年九月於西灣湖廣場舉行,其具體內容仍要有待進一步落實。並指有關活動不會取代澳門美食節。


  這個所謂新項目「五都薈萃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美食節」,其實是繼交通事務局所謂跨海纜車規劃之後又一大白象工程。這是因為預計到澳門當局耗費這個新項目,其計劃上社會成效可能會比現實落差很大。要思考這種活動,是否可以完全解決貧民的温飽。顯而易見是完全沒有可能做到。因為這些活動的價錢應該偏貴,貧民如何應付這高昂食物費用,是一個值得思考之問題。記得上世紀抗戰時之社團或名人,主辦許多社區義務施粥活動。為何澳門政府或商家不嘗試舉辦施粥活動以救濟貧民?


  其次這項新項目,與澳門防疫政策背道而馳。從二零一九肺炎疫情從二零一九年尾爆發至今,澳門政府一直強調「保持距離,勿聚集」。但澳門旅遊局還計劃舉辦籌備新項目「五都薈萃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美食節」,其參與活動工作人員來自不同地區,參與人數之總數也難以估計。加上品嚐美食必須脱掉口罩,其傳播病毒風險非常之大。為何集會示威有非常之大傳播病毒風險,舉辦美食節就完全安全呢?難道病毒懂得分辨活動性質,去決定傳播病毒風險之大小?這完全缺乏邏輯,故此防疫政策理應一視同仁。


  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指出安排在今年九月主辦原因,在於因為相對淡靜旅遊月份一般在於暑假之後,所以她希望澳門多一點旅遊元素,雖然以往每年九月或者會有煙花表演,但現時疫情不完全安穩情況下難以確定,所以需要有其他活動進行。文綺華還指出假如今次新項目起動成功之後,會考慮在澳門與海外放寬通關後,就會邀請海外「美食之都亅來澳合辦美食節活動。


  了解到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主辦原因之後,感覺文局長實在有點大諗頭。難以否認澳門旅遊吸引力不足,除了賭博和世遺就什麼都沒有,雖然增加一些新旅遊項目以吸引遊客來澳旅遊。但需要思考的是,其新項目對整個社會效益有幾大?凡事都要深思而行,千萬不可為做而做。

2022年6月2日星期四

多次遷居澳門的高劍父

                                                                       高劍父生平

 

高劍父像,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1930年代《東戰場的烈焰》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高劍父的書法作品,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高劍父是一位同盟會會員,知名畫家、教育家。在18791012日(光緒五年八月廿七日)生於大清廣東省番禺縣(今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員崗村),不過高劍父1951622日於葡屬澳門去世。

 

高劍父名崙,字爵廷,號劍父。廣東美術百年大展學術委員會就在20176月,公佈特別評選出廣東百年美術史上廿一位廣東美術大家,其中包括有高劍父等人物。

高劍父早年活躍於革命和政壇。在19067月到日本會見孫中山時,高劍父就立即加入中國同盟會。在1911329日黃花崗起義之役,他主動自任敢死隊。工作主要以組織策劃工作和進攻兩廣總督署,在起義失敗之後掩護黃興潛至香港,後來回到廣州。在19103月奉命組織「中國暗殺團」,高劍父先生推舉為團長。廣州在1911119日易幟之後,高劍父就表示不願意從政。高劍父其後帶著他兩個弟弟高奇峰﹑高劍僧到達日本研習繪畫。

高劍父是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同時與高奇峰、陳樹人稱之為「嶺南三傑」。高劍父其繪畫理論就一貫提倡「國畫革命」,同時以「折衷中外,融合古今」為主張。

高劍父作為提倡「國畫革命」新畫派倡導者,同時也強調對傳統國畫注重,他提出「作畫要在不可泥古,亦不可離古。一家法自應要變,須幅幅能變,方謂之能畫。」同時導學生「學我者死,似我者俗」然而,高劍父的藝術主張並沒有轉化為嚴格的藝術理論,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才由他弟子,第二代嶺南畫派畫家關山月、方人定和黎雄才確立明確理論綱領。

高劍父其代表作有許多,其中有《雷峰夕照》、《松風水月圖》、《東戰場的烈焰》、《恆河落日》、《秋鷹圖》等等。其他作品則有如《秋菊》、《翠羽寒禽》、《蚱蜢凌霄》、《雨後芙蓉》、《芍藥》、《蜻蜓蘆葦》、《老松》、《墨蘭》、《書法菊花合璧立軸》(同時與康有為書法題字一同裝裱)等,書法作品則有《過印度洋五言詩書法》等。著有《我的現代繪畫觀》、《劍父畫集》等。

高劍父其一生,多次與澳門結緣。分別是求學移居澳門時期、抗日戰爭避居澳門時期、國共內戰避居澳門時期。

 

求學移居澳門事跡

高劍父在20世紀初(一說1903年,一說1905)就讀於由廣州遷到澳門之格致書院(由於義和團反洋教運動在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7月初於北方開展很激烈,排外組織活動在南方都很積極活動,美國長老會創辦之廣州格致書院(Canton Christian College)總教習鐘榮光鑒於這個情況就建議,將廣州格致書院急遷澳門以暫避國內不同反洋派之風頭。格致書院到達澳門之後,在士多紐拜斯大馬路(Avenida Sidónio Pais)與雅廉訪大馬路(Avenida do Ouvidor Arriaga)交界處的張家花園租賃為校址,同時正式易名叫做嶺南學堂。格致書院在1904年遷回廣州。)高劍父在澳門師從法國籍傳教士麥拉學習西洋畫,同時萌生出改革國畫想法。在第二年返回廣州,任教於述善小學堂。

高劍父其作品曾經參加19242月由葡屬澳門政府所舉辦之「中國藝術展覽會」同時獲得甲等獎項。

 

 

抗日戰爭避居澳門事跡

日軍在19381021日攻克廣州之後,廣州宣告淪陷。高劍父輾轉到達澳門避居,下榻普濟禪院妙香堂居住。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曾經寄居澳門殷商盧煊仲盧家花園、李民欣兄弟亦緣閣以及富商吳偉佳大興銀號樓,後來應商人李海昭、黃蘇等人邀請遷居於淸平直街寄閒俱樂部,同時闢室藕絲孔居作畫。

高劍父到達澳門避居期間,繼續開辦春睡畫院同時多次舉辦師生抗日畫展,為難童籌備經費。例如有本澳四大團體在19396月為高劍父等主辦之春睡賑難畫展,南海難民救濟會193912舉辦之古物展覽會等。此之外,於19418月送出名作參與港澳名流畫展,特別由鄭雨芬在其雨芬小學公開展覽。售得款項捐出一部份作為雨芬學校建立一所民眾圖書館。

其後全澳書畫家為了幫助同善堂籌募難童餐飲經費。於194427日成立籌備委員會,籌備委員會在194428日下午五時在同善堂二樓禮堂召開第一次常務會議討論應如何進行工作,由高劍父任主席。籌備委員會議決19443月在澳門中華總商會二樓公開展覽。

1945戰勝利後,澳門華人舉行慶祝祖國勝利暨世界和平大會。高劍父在19459月初召開會議上,提議希望聯合本澳各畫師供獻字畫,交由大會義賣獻金。後改由各自獻金,希望以獻呈中央政府分撥慰勞榮譽軍人以及陣亡將士家屬。

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高劍父在194679日返回廣州,時任廣東省黨政軍人員設宴歡迎。在廣州利用春睡畫院舊址,創辦南中美術院,在1946924日開始招生。同時任廣州市立藝術學校校長。

國共內戰避居澳門事跡

由於國共內戰爆發,南中美術院因戰亂經費短缺只勉強維持一年,最終由於時勢動盪、運營上艱難被迫停辦,但是仍有部分留宿生一直跟從高劍父,直至高劍父與家屬在19498月遷居澳門後才結束。

高劍父特別稱位於媽閣街二十六號中山敎育學院提倡藝術,以及熱忱辦理敎育。在1950827日與多人參觀媽閣街二十六號中山敎育學院主辦古今名人畫及書攝影展覽時,特選送『春風初試』,『狐狸』,『秋瓜』,『琵琶熟了』,『魚』等參加展覽。

高劍父雖然直1950年代初遷居香港,但是他活動頻繁往來港澳。

高劍父逝世

高劍父在19512月於澳門中央酒店舉辦人生最後一場個人畫展。原訂1951225日為最後一日,由於觀衆多要求延長參觀時間,經該會同人議决後決定展期多一天,1951225(星期一)下午六點結束。

 

由於高劍父年事過高,精神已較之前欠佳,同時減少操毫書畫,高劍父患有較為嚴重高血壓及糖尿病。在1951510日已到鏡湖醫院留醫,其高劍父門徒及親友多到醫院探視。高劍父在1951521日因為康復就立即請求出院同時回家調養。由於年老關係屢治無效,加上出院後調養未得宜,導致病狀轉趨嚴重,直至1951617日復送至鏡湖醫院留醫,病情危急。

 

高劍父最終在1951622日上午八時四十五分,於鏡湖醫院病逝。享七十三歲,遺一子勵節以及一庶室。其高劍父門下弟子立即組織臨時治喪處於鏡湖殮房,高劍父遺體在1951623日下午3點大殮,3點半出殯,下葬在望厦新西洋墳場。在1961年遷葬香港粉嶺和合石。根據高劍父遺願,在廣州市人民政府、嶺南美術館和廣州美術學院協助之下,高劍父骨灰在2007326日遷葬廣東省廣州市銀河公墓統戰園。

 

高劍父生前其居台灣摯友鄭彥棻和李樸生等在1951624電滙港幣二千元,以慰唁高劍父居澳家屬。時任台灣監察院長于右任亦以電致唁。居台灣之高氏友人吳鐵城在19517月唁函一封,其中指:『劍父先生屬禮鑒,報載先生逝世噩音,一代藝人,竟歸道山,遠近聞耗,無不哀悼,尚祈節哀盡禮,勉承遺志,為國家社會努力,珍重,肅此奉唁,祗候孝履,吳鐵城謹啓。』

 

高劍父之門下弟子即春睡畫院同人,在1951726日在普濟禪院(觀音堂)舉行高劍父追悼大會。

 

參考資料: 廣州藝術博物院,澳門文化局,澳門藝術博物館,台灣嶺南美術館,高劍父:《民初畫學筆記數則》手稿,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澳門編年史》第四卷,澳門華僑報歷史資料庫,香港工商日報,南方網

看劉羨冰新著認識澳門抗戰珍貴歷史

        出席由文化公所出版在二零二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下午三時,於塔石體育場的春季書香文化節上舉行之《港九大營救 · 全勝創奇蹟》首發儀式。活動上有許多出席者,其中有立法會主席高開賢、全國政協常委廖澤雲、澳門中華總商會永遠會長馬有禮、中聯辦教育與青年工作部部長徐婷、立法議員陳浩星、永利澳門有限公司副主席兼執行董事陳志玲、澳門日報社長陸波、鏡湖醫院院長吳培娟、嶺南中學校監區金蓉、澳門文教出版協會理事長林發欽,以及該書作者劉羨冰及其愛侶冼為鏗等。

 

按照劉羨冰愛侶冼為鏗所說,劉羨冰這本《港九大營救 · 全勝創奇蹟》一書全文於二零二一年六月廿六日至七月八日,早已在《澳門日報》發表,同時配上澳門理工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林發欽的博士研究生楊慧研配上歷史照片。

 

       活動首先是劉羨冰愛侶冼為鏗致詞,接著由該書作者劉羨冰致詞,最後由澳門文教出版協會理事長林發欽致詞。嘉賓致詞後再進行贈書儀式,這個活動就禮成。這場出版首發儀式與其他同類活動不同之處,在於活動時間非常之快,嘉賓致詞時間都非常簡短,剪彩儀式也省略了。這是由於要比筆者在八年前見到劉羨冰樣子,年老了好多。這天見到劉羨冰精神不太好,致詞時都斷斷續續,會後許多人排隊與劉羨冰及其愛侶冼為鏗影相時,見到劉羨冰校長她不是太多表情。希望劉羨冰和冼為鏗都健康快樂。

 

作者劉羨冰在《港九大營救 · 全勝創奇蹟》首發儀式表示,承傳港九大營救這一段歷史是自己心願,希望透過著作培養下一代家國情懷,激發更多年輕一代學習歷史、關心社會國家大事。這其實非常令人感動,劉羨冰雖然身體不太好,都堅持出席由她著作之《港九大營救 · 全勝創奇蹟》首發儀式,帶出激發更多年輕一代學習歷史、關心社會國家大事之餘,也表達對親朋好友和愛戴她之讀者非常感謝之意。

 

葡屬澳門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中立區,但是澳門人各自以自己方式,在愛國熱情高漲之心投入到抗戰熱潮當中。日軍在一九四二年初跨進香港之後,企圖迅速把到達香港避難的一批國民黨軍政官員及其家屬、中共人士和堅決抗日之文化人一網打盡,但是在周恩來協調之下,最終能把這些人士全部安全地護送到安全地方。有關以東江游擊隊為中轉站的東線營救為主要現存史料,以澳門為中轉站的西線營救史料就非常罕見。劉羨冰這本《港九大營救 · 全勝創奇蹟》一書,內容主要是嘗試填補這個空白。

 

不過劉羨冰這本《港九大營救 · 全勝創奇蹟》一書,雖然填補歷史空白非常有功,但是書寫立場不太中肯,其文章內容立場太偏向現在中國共產黨歷史觀。這種偏向一邊政黨立場,看不到完整歷史全部。當時中國國民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抗戰主力,相信中國國民黨在營救也有其積極一面,可惜在書中未完全提及,以抹黑中國國民黨和蔣中正為多。完整記錄歷史全部,讓年輕一代自行分辨是非,這樣有利於提高年輕一代分辨是非能力,也有利於激發更多年輕一代學習歷史、關心社會國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