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23年7月20日星期四

澳門與東帝汶關係簡史

 


1894年澳門教區圖(澳門與帝汶島局部),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葡萄牙女王唐娜·瑪麗亞二世,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綜合體,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葡萄牙帝國在十六世紀先後登陸兩地

        葡萄牙人來華之始於葡國商人歐維治(Jorge Alvares)在1514年(明正德九年)從馬六甲來華,到達廣東東莞屯門一帶作貿易。中日貿易船隊司令官索薩(Leonel de Sousa)在1552年(明嘉靖三十一年)率領商業艦隊去到廣州。索薩在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假冒其他國家名字請求大明朝通商,同時請求借地晾曬,當時廣東海道副使汪柏受賄,默許葡萄牙人在澳門搭棚暫住。索薩在1554年(明嘉靖三十三年)終於得到廣州官員信任。根據口頭協議及繳納合法貿易的稅款(抽盤),葡萄牙人被准許在澳門自由貿易。中日貿易船隊司令索薩(Leonel de Sousa)在1556年(明嘉靖三十五年)1月15日呈文給唐·路易斯(D.Luís)王子,稟報他已經和海道副使汪柏達成協議,葡萄牙人獲准在1553年底開始於澳門登陸居住,同時在陸地建造房屋。

  帝汶島又稱地捫,在歐洲人到達前,本來是一個位於馬來群島南端上的貿易據點,帝汶島現時分為東帝汶和西帝汶。東帝汶曾被葡萄牙人管治。葡萄牙人最早在1556年(明嘉靖三十五年)在現今東帝汶潘特馬卡薩(Pante Macassar)附近登陸,佔領帝汶全島為殖民地,同時有一班道明會傳教士建立Lifau鎮。西帝汶曾被荷蘭人管治。荷蘭人在1650年(清順治七年)通過荷蘭東印度公司進駐西帝汶,這做法逼使葡萄牙人遷到東帝汶。其後由於荷蘭東印度公司於在1799年(清乾隆六十四年/嘉慶四年)解體,西帝汶歸荷蘭政府管治。葡萄牙和荷蘭在1859年(清咸豐九年)簽訂條約,該條約經過1893年(清光緒十九年)修改,於1914年(民國三年)最終確定現今東、西帝汶分界。 

葡萄牙管治兩地時期的事跡

  葡屬澳門和葡屬帝汶自從17世紀到20世紀之初,是葡萄牙長期於亞洲兩處僅有殖民地,葡萄牙女王唐娜·瑪麗亞二世在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9月20日以政令難以推行爲理由,頒令澳門正式脫離對印度總督之從屬關係,同帝汶(Timor)和梭羅(Solor,又稱索洛)單獨成爲一個自治的海外省,同時於澳門設總督府作管理,帝汶省在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曾經一度脫離澳門省建制,直至1857年(清咸豐七年)再次歸屬。最終維持到1897年。《澳門、地捫暨梭羅省憲報》在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4月18日獲得王室訓令批准出版,首期省憲報於同年發行。葡萄牙「海外憲制組織大綱」法令在1869年(清同治八年)12月1日制定,這項法令規定每個省份設立由王室委任一位總督,向海軍暨海外事務部長負責,總督主管各省之的民政和軍事,同時對各海外省的政治行政組織包括職責權限作全面修定。澳門政府在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7月4日同 Eastern & Australian Steamship Company Limited (東方與澳洲汽船有限公司) 代理簽訂4年協定,是由該公司在負責來往澳門至帝汶之間運載旅客、貨物、郵袋。當時澳門政府非常關注維持當時同帝汶常規通訊問題。

  天主教帝力總教區的拉丁語為(Archdioecesis Diliensis),是一個羅馬天主教會於東帝汶的教省總教區。經過澳門主教高若瑟倡議,在1940年9月1日通過《莊嚴協議》教宗詔書,成立帝汶主教區。教宗庇護十二世 (Pius ⅩⅡ)在是年9月4日公佈教諭,宣佈澳門教區和帝汶教區分離,第一次任命Jaime Garcia Goulart神父為帝汶代牧。

  當時澳府曾經將澳門犯人流放至葡屬帝汶,犯人刑滿釋放之後不可返回澳門,要在葡屬帝汶定居,同時逐漸同化融入葡屬帝汶社會。有些例如在經過葡印總督於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批准,澳府將António Gomes、Vicente Ferreira、Manuel Mendes)、Domingos Fernandes Madanella、José Rodrigues、Pedro Joâo、António Teixeira、Lopes de Andrade等8名罪犯流放至帝汶。António Teixeira和Lopes de Andrade罪犯流放至帝汶十年。

  踏入二十世紀後,澳門和東帝汶命運各不相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葡屬澳門和葡屬帝汶同受大日本帝國侵略軍隊影響。當時澳門由於屬中立地帶,沒有被日本佔領。帝汶全島則在1942年至1943年被日本佔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帝汶在印度尼西亞獨立之後,成為了新建成立的印度尼西亞共和國一部分。葡萄牙在日本戰敗後,恢復對東帝汶的管治。葡萄牙在1974年康乃馨革命成功之後,開始實行放棄海外殖民地的非殖民化政策,分佈世界各地的葡屬殖民地紛紛宣佈獨立,脫離葡萄牙管治。東帝汶最初在1975年11月28日從葡萄牙獨立,成立名為東帝汶民主共和國的國家,可惜在9天後馬上被印尼入侵且佔領,於1976年7月淪為屬於印尼的東帝汶省(Timor Timur)。爆發持續二十多年獨立戰爭,造成十至廿五萬人死亡。澳門地區主權則在1999年12月20日從葡萄牙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澳門回歸後與東帝汶交流

  東帝汶自從在1999年8月舉行全民公決正式脫離印尼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帝汶交往逐漸多。中國大陸在2001年9月於帝力設立大使級代表處。東帝汶於2002年5月20日宣告獨立後,中國大陸在當日就同東帝汶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東帝汶外交與合作部部長達科斯塔,在2008年8月3日至6日到澳門進行私人訪問。達科斯塔於8月4日中午會見傳媒時表示,東帝汶與澳門將可以在旅遊、教育、投資等方面加強合作,同時希望進一步加強聯繫,可在澳設領事館。最終於2013年前後在澳門開設名譽領事館。開設該名譽領事館原因,這是由於澳門與東帝汶有著特殊歷史文化背景。現時有不少東帝汶人到澳門留學,在澳門現存一個規模比較小的東帝汶人社區。澳門、帝汶友誼協會在2001/08/22刊政府憲報成立。

  2003年10月12日,中葡經貿合作論壇,在澳門成立同時舉行第一屆部長級會議,中國商務部和同時列席的7個葡語國家部長級官員簽署了《經貿合作行動綱領》。當時東帝汶是其中一個列席葡語國家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發起該國際經貿合作論壇,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主辦,澳門特區政府承辦的論壇。宗旨為經濟合作及發展為主題,加強中國與葡語國之間的經貿交流與合作,發揮澳門在聯繫中國與葡語國家平台角色,深化彼此之間全面合作。在2005年成立「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常設秘書處輔助辦公室」。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綜合體則在2019年12月(首期工程)和2022年10月31日至11月21日(二期工程及辦公樓)分兩階段啟用。

參考資料:澳門政府印務局、《澳門全紀錄》(陳昕、郭志坤)、《澳門編年史》(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澳門百科全書》(吳志良、楊允中)、澳門編年史(施白蒂、金國平)、 中國新聞網、澳門公共圖書館、澳門基金會虛疑圖書館、澳門記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