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7年3月30日星期四

澳門當代歷史檔案絕不能被埋沒消失

圖片出自《澳門「一二.三」事件圖解+歷史資料匯編》電子書
  今年三月廿四日,本人親身資料搜集、資料整理、排版、繪圖、攝影、校對工作,參考引用十六份中外媒體、超過二十多本書籍、超過十個網站,完成並在網上發表《澳門「一二.三」事件圖解+歷史資料匯編》電子書。製作此電子書目的,希望可作為人們瞭解澳門「一二.三」事件的入門資料,也可作為人們研究澳門「一二.三」事件的參考資料。電子書借此紀念澳門「一二.三」事件五十周年之餘,也紀念香港六七暴動五十周年。

電子書內容有許多圖表,包括澳門「一二.三」事件形勢圖、澳門「一二.三」事件圖解、澳門「一二.三」事件發生前後的部分社會、經濟情況比較一覽、澳門「一二.三」事件大事記(包括記錄澳門一九六七年的情況)、澳門「一二.三」事件主要發生部分地點一覽、部份學者評價澳門「一二.三」事件意見一覽。希望從圖表中認識澳門歷史。各位讀者在網上GOOGLE等搜尋網站,澳門一二三事件圖解歷史資料匯編關鍵詞,可找尋到免費下載的網址。

  其實這個澳門「一二.三」事件歷史資料集,早在去年澳門「一二.三」事件五十周年已推出,收錄在電子書《追夢 求真》一書當中,可惜社會傳播效果不理想。後來就決定在香港六七暴動紀念五十周年前後,免費供大眾下載澳門「一二.三」事件歷史資料集增修版,即是現在《澳門「一二.三」事件圖解+歷史資料匯編》電子書。

  幸運的是雖然報章沒有廣泛報道《澳門「一二.三」事件圖解+歷史資料匯編》電子書推出,可是友反應熱烈,有一些FB組織專頁幫手分享,也有一些網友幫手分享等,太超出本人的想像。實在感謝大家支持!大家的支持,是本人繼續奮鬥的動力。不過少數人力量不足夠,希望多些人幫手普及認識歷史,特別是普及認識當代歷史。

  至於許多報章不報道這本電子書推出,本人不會責怪。這可能是有他們的原因,可能他們不認識這是什麼事件,可能他們感覺沒有新聞重要性等原因。不過在本人來看雖然有點不開心,但是深知做人做事始終不會一帆風順。本人偶像香港著名已故填詞作曲家黃霑,在年少時曾經自薦百代唱片公司(EMI)失敗受白眼,後來成為著名的一代鬼才已故香港著名影歌星國榮,在入行初期曾經受觀眾白眼,後來成為一代著名影歌星。以上絕不是與名人比較個人經歷,而是別人可以捱得過去,為什麼我不行?所以逆向思維去想,受他人白眼就是對自己的一種激將的激勵,在此應該感激傳媒對自己的鞭策。因為電子書中的內容不夠仔細,電子書中的內容不夠趣味,都是可能被拒絕的原因。由於電子書可以隨時增修上架,故此會不斷改進電子書的質量。

  這本電子書是全球首本有關澳門當代歷史事件圖解和當代歷史事件資料匯編,最詳盡澳門「一二.三」事件歷史紀錄,其中也紀錄當時澳門人在一九六七年情況的歷史事跡。的確這本電子書參考引用十六份中外媒體、超過二十多本書籍、超過十個網站。一些是在圖書館的書中找尋的,一些是在可公開給予大眾查閱的網上資料庫。記錄澳門「一二.三」事件,大多集中在舊報章雜誌、概論類澳門歷史書,其次是澳門名人傳記、統計圖表等。由於資料散失,難以方便認識和研究。想到澳門當代歷史檔案絕不能被埋沒消失,因而有了製作圖解+歷史資料匯編的想法。在本人看來搜集資料不難,功在資料整理上。不過電子書難免出現錯漏,希望大家能多諒解和多作指正。

《澳門「一二.三」事件圖解+歷史資料匯編》電子書: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4fTiG4gsx7bRnNIdDVRUUhNZzA/view









2017年3月24日星期五

《澳門「一二.三」事件圖解+歷史資料匯編》電子書供網上免費下載

在2017.3.24起,大家可免費下載《澳門「一二.三」事件圖解+歷史資料匯編》電子書。
《澳門「一二.三」事件圖解+歷史資料匯編》電子書: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4fTiG4gsx7bZ3hfT1hNMzBkN1k/view
《澳門「一二.三」事件圖解+歷史資料匯編》電子書,是全球首本有關澳門當代歷史事件圖解和當代歷史事件資料匯編,最詳盡澳門「一二.三」事件歷史紀錄,其中也紀錄澳門各界聲援香港六七暴動的事跡。參考引用十六份中外媒體、超過二十多本書籍、超過十個網站。編者是由建燁一人親身資料搜集、資料整理、排版、繪圖、攝影、校對工作。
電子書內容包括澳門「一二.三」事件形勢圖、澳門「一二.三」事件圖解、澳門「一二.三」事件發生前後的部分社會、經濟情況比較一覽、澳門「一二.三」事件大事記(包括記錄澳門聲援香港六七暴動活動)、澳門「一二.三」事件主要發生部分地點一覽、部份學者評價澳門「一二.三」事件意見一覽。希望從圖表中認識澳門歷史。
電子書所有引用或參考的重要資料,均出自可公開給予大眾查閱的資料庫和有關澳門「一二.三」事件的研究著作。製作此電子書目的,希望可作為人們瞭解澳門「一二.三」事件的入門資料,也可作為人們研究澳門「一二.三」事件的參考資料。
電子書借此紀念澳門「一二.三」事件五十周年之餘,也紀念澳門各界聲援香港六七暴動五十周年、香港六七暴動五十周年。電子書難免出現錯漏,編者建燁希望大家能多諒解和多作指正。

2017.3.24

2017年3月23日星期四

從老地圖看穗澳來往交通通道變遷

穗澳兩地本是同在嶺南文化圈當中,兩地從古至今經濟、文化等交流頻繁。隨著澳門回歸後,穗澳關係更為密切。這種關係密切,其中可以留意穗澳來往交通通道的歷史變化上。要了解穗澳來往交通通道變遷,除了觀看有關文字記載之外,也可以觀看不同朝代出版的省誌、府誌、縣誌的地圖,觀看不同朝代出版的《中國地圖冊》、《廣東省地圖冊》。也可以看一看澳門出版的《澳門工商年鑑》、中國大陸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冊》等。
  
  觀看中國明、清代出版的省誌、府誌、縣誌一書當中附帶的地圖,當時的珠江口比現在的大許多。在沒有高速公路和沒有渡河大橋的年代,從廣州去到澳門,或從澳門去到廣州,都是需要渡輪才能到達。當時的交通很不方便。
 
  觀看一九四五年由外國出版的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圖,可以見到當時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二次大戰後的穗澳來往交通通道情況。當時還沒有廣中公路,只有從澳門到達中山的歧關公路。可能當時穗澳來往交通,應該仍以渡輪為主。

觀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在澳門出版的《澳門工商年鑑》一書附上的地圖,可以見到當時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穗澳來往交通通道情況。當時廣州到澳門,主要有兩條路。首先就是陸路交通,首先經過廣中公路,廣中公路途經廣東順德陳村、大良、容奇,最後到達廣東中山小欖、石歧。再經過歧關公路,歧關公路途經廣東中山石歧、深灣、平嵐,或者途經廣東中山石歧、翠亨,最後到達廣東珠海前山後,就到達澳門關閘。其次就是水路交通,途經西江、磨刀門、最後到達澳門內港。
  觀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地圖冊》、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廣東出版的《廣東省地圖》,可以見到當時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穗澳來往交通通道情況,不過沒有太大的變化。這是由於中國大陸發生「文化大革命」的原因,許多城市建設停頓之餘,許多交通建設也停頓,直至改革開放後才有新的建設規劃。 但是一九八七年在廣東出版的《廣東省地圖》,可見當時有多條一般公路開通,在廣東番禺、中山、珠海附近有多條建設中的一般公路和高速公路。觀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一九九五年)在廣東出版的《廣東省地圖》,可以見到當時有兩條高速公路仍在建設中。由於多條公路開通,長途巴士也增加許多班次,人們逐漸乘長途巴士到達兩地,從廣州渡輪到澳門,或從澳門渡輪到廣州已成為歷史。

  觀看二零零四年在廣東出版的《廣東省地圖冊》一書,可以見到當時二十一世紀初的穗澳來往交通通道情況。當時京珠高速公路和一零五國道已建成,京珠高速公路北段在興建中。多條一般公路也建成通車。觀看二零一四年在廣東出版的《廣東省地圖》,可以見到二十一世紀十年代的穗澳來往交通通道情況。二十一世紀十年代之後,多條高速公路開通,同時廣珠城軌也開通。同時未來還有珠江三角洲城市軌道連結建設等規劃,令穗澳來往交通更便捷。

2017年3月17日星期五

何賢父子番禺石樓岳溪應塘家鄉旅遊記實

雖然落著微微細雨,天色白蒙蒙一片,但是沒有破壞去何賢、何厚鏵父子番禺石樓镇岳溪村應塘坊家鄉參觀的興致。大家要想去這個地方,可以先乘坐廣州地鐵,乘四號線在石碁站下車,下車後就在此地鐵站附近的巴士站,乘番禺一二六號巴士在岳溪站下車過馬路,就可以到達。 雖然去這裡為見識一下應塘坊十分有意義,不過需要的是耐性。這是由於去石樓鎮岳溪村應塘坊的番禺巴士班次奇少,來回都需要等很長的時間。

當下車過馬路到番禺石樓鎮岳溪村應塘坊之後,首先就會見到一座牌坊,這牌坊上寫著應塘兩個字。奇怪的是,牌坊上的應塘的塘没有土字的偏旁。牌坊上有一對對聯,文字是:修睦敦和咸稱善里,居仁由義同入德門。由該坊和港澳鄉親捐建。這牌坊附近是規模上小型的商業街。除了小型商業街之外,還有小型文康活動中心。
陡步到石樓鎮岳溪村應塘坊盡頭,可以見到另一座牌坊。奇怪的是,這牌坊上的應塘的塘也没有土字的偏旁,後來見到附近路牌則寫有土字的偏旁,廣東省檔案局等網站是寫應塘,這可能是人為在牌坊上寫錯。在這牌坊上也有一對對聯,文字是:前環綠水白沙湖,後倚青山唐暮岭。

在這另一座牌坊的附近,有一間澳門回歸紀念公園。這澳門回歸紀念公園内有一座紀念碑。在這座紀念碑的正對面有一個亭子,名字叫做念親亭。這個意義應該是指,一個人離鄉別井出外發展之後,一定要飲水思源,一定要常回家看看。
這個澳門回歸紀念碑,最上面五角邊形的物體上刻有一個九字,這個九字内也有澳門區徽的標誌。在五角邊形的物體下面,則有一個刻有澳門回歸紀念公園的鐵球。這鐵球下面的多邊形位置寫有這紀念碑的介紹。原來這紀念碑是三零三工程。紀念碑上也寫著由番禺官府和當地、港澳鄉親集資興建的芳名錄。在芳名錄名單上,有澳門工聯,澳門歸僑總會等名字。雖然這紀念碑在設計上有點單調,不過在它的後面有許多鮮花燦爛地盛開。

離開應塘坊參觀後,就過馬路到達岳溪村參觀。在岳溪村的路口也有座牌坊。在這牌坊上也有一對對聯,這對聯文字沒有應塘坊刻那麼清楚。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岳溪村牌坊旁邊有一個空無一人的岳溪車站。

在岳溪村入面有一間小學,名字為何澄溪小學。按照這一間小學的官網介紹所載:「何澄溪小學地處澳門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何厚鏵的家鄉——石樓鎮嶽溪村。學校的前身為嶽溪小學。一九九二年為了改造危房校舍,得到了何添先生、何厚鏵先生及其家族的鼎力支持和親切關懷,選址興建現在的新校舍。為了紀念何氏家族對家鄉教育事業的貢獻。特以何厚鏵先生的祖父何澄溪命名。」這一間小學興建規模很大,這是與何氏家族鼎力支持有關。

由於當時的天氣和時間關係,遊覽何賢番禺石樓岳溪應塘故鄉,這麼快就結束了。這個地方給予人印象是只是一般的村落,應該許多不是這村落生活或不太認識番禺、澳門歷史的人們,不會知道這裡是有一位名人的家鄉,筆者在這次參觀也沒有找尋到何賢家族的祖屋。其實番禺官府和當地、港澳鄉親可以集資興建一個澳門回歸紀念公園,其實他們也可以再集資在番禺和澳門興建公開開放性質的何賢事跡歷史博物館。讓更多人認識何賢在番禺和澳門的歷史事跡,為宏揚鄉土歷史教育貢獻一份力量。

2017年3月9日星期四

回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澳門離島

                當查看老資料時,令筆者想起近年澳門路保育問題,例如路環山體荔枝碗、澳門離島一帶寧靜等,引起社會上許多爭議,論盡媒體澳門方丈聯盟媒也曾經報道評論事件。爭議點在於澳門離島古跡、生態環境是否值得保護的問題。


  認同值得保育的人,會認為路環是澳門市肺,同時澳門是世遺城市有保護離島文物的責任。相反不認同值得保育的人,會認為城市要發展,或者賺錢,就必須去舊立新,太舊太危險就要清拆。到底支持誰?為澳門文化和歷史的未來,會選擇支持前者,澳門離島景觀值得保育。

    要想為保育澳門離島出一分力,就要了解澳門離島的前世今生,本文其中回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澳門離島。要想了解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澳門離島,首先可以看一看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老地圖。我們可以觀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出版的工商年鑑、澳門年鑑、其他公司出版的一兩面的紙質地圖,二十世紀十年代出版的《歷代澳門航海圖》地圖集,在二千年出版的《澳門歷史地圖精選》地圖集。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出版的澳門工商年鑑中的澳門地圖(截離島部分)


  不過當時的澳門地圖對澳門離島著墨不多,著墨澳門半島則多一些。這可能是由於澳門半島在當年城市發展的重要,加上可能當年涉及澳門離島的公開資不多。直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由當時《澳門日報》為報慶出版的澳門地圖,才有更多涉及澳門離島的資訊。在老地圖中可見澳門兩個離島未有太大的城市化許多地方沒有填海造地,周圍都是樹木。這種生態如一些太平洋的小島。

  其次可以看一看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老報紙。其中可以觀看新加坡南洋商報》在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刊登《澳門今昔(二)》的文章,刊登時間正是澳門「一二.三」事件期間。這文章提及如何從澳門半島到達離島。當時澳門半島和離島之間還沒有大橋,來往交通需要渡輪解決問題。其次還介紹離島和附近周圍的景色,例如謝女峽、菩薩園、譚公等。

    文章《澳門今昔(二)》最後第二段,也其中提及當年荔枝碗村的情況:「在路碼頭左有荔枝碗一地,樹木陰森,丘陵起伏,置身其間,宛如世外源。」引用這段文字在本文的時候,正好是當局清拆荔枝碗村的舊船廠中,有點感慨的是自己有能力關心,但沒有權力制止他們清拆文物。這樣清拆的方法,這樣規劃的方法,是否回復當年荔枝碗村的美貌,就十分難說了


  除了看老地圖和老報紙之外,也可以看一看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拍攝的老照片,這些照片可以在FB網上群組和澳門公共圖書館資料室等地方找到。從以上老資料來看,昔日澳門離島景像早已不可復返。澳門離島可以發展,但是景觀也值得保育。雖然作為市民對於保育歷史能力有限,現在最主要做的是普及歷史認識。

2017年3月2日星期四

記澳門一九七八年疑似不明飛行物體(UFO)事件


澳門《市民日報》照片 1978.7.18
澳門這一疑似不明飛行物體(UFO)事件,在一九七八年七月發生,是曾經轟動港澳的事件,港澳報紙等媒體曾經作詳細的報道。根據當時澳門《市民日報》和香港《工商日報》在一九七八年七月十八日所載,大約是指一九七八年七月十七日上午,有四名本澳青年釣魚愛好者在新口岸附近海面撈起一艘飛行器,懷疑是近日市面傳說發現之「外太空飛行器物體」。據說這物體是由香港天文臺發放的氣象氣球。本文著重討論澳門一九七八年疑似不明飛行物體(UFO)這一都市傳說的真偽。

在澳門釣魚愛好者還沒有撈起這艘香港天文台的飛行器之前,「連日來,每晚有數百人聚集澳門海傍,遙望星空,據說大都看到有發光物體在西北上空飛行。」(香港《大公報》,一九七八年七月十八日)在香港天文台發言人未接受報章採訪說事實之前,坊間其實還流傳一個說法。按照澳門《市民日報》在一九七八年七月十九日報道,「據悉,香港一名業餘無線電愛好者,自稱在上星期收到泰國航空公司一架飛機傷到不明飛行物體,他聽到控制塔指揮遠離不明飛行物體,以免受傷。香港國際航空公司公共關係一位發言人現已否認這一說法。」由於坊間不太認識這是什麼物體,認為這物體是「外太空飛行器物體」之說,更廣為傳播。

在新口岸附近海面撈起一艘飛行器的人士,澳門《市民日報》指出是四名本澳釣魚愛好者,香港《工商日報》指出是四名青年,香港《大公報》指出是漁民。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四名澳門青年釣魚愛好者,他們在新口岸附近海面撈起一艘飛行器。這是由於漁民作業沒有可能距離岸邊這麼接近去作業。不過釣魚愛好者去釣魚,竟然釣到這一些奇怪物品上來。在他們未明真相之前,應該把這些釣魚愛好者嚇壞了。

為什麼新口岸附近有澳門青年釣魚愛好者釣魚?從一九七八年由《澳門日報》為創刊二十周年創刊出版的《最新澳門市區詳圖》,可以觀察到當時的新口岸附近,還沒有現在大廈林立,皇朝和觀音像附近也沒有填海造地,新口岸許多發展仍在規劃中。當時新口岸附近,只有葡京酒店、回力球場、港澳碼頭、長命橋石基、賽車看臺,就沒有其他了。當時這麼空曠的地方,自然合適作釣魚愛好的玩樂。不過現在新口岸附近不再合適作釣魚愛好者的玩樂之地,見到現在許多釣魚愛好者去到路環龍爪角釣魚。

最後香港天文台發言人接受報章採訪澄清事實,澳門《市民日報》在一九七八年七月十九日,以《香港天文台發言人/助本報一臂之力/證明降落在新口岸的探空儀器/係香港天文臺每天兩次發放物體》作報道。香港天文臺發言人為這疑似不明飛行物體(UFO)事件發言之後,這一都市傳說不再算是傳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