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8年5月18日星期五

部分學者評價的澳門回應八九北京學運

部分學者就澳門回應八九北京學運事件作出一些評價,筆者也曾經在推出電子書時整理一個相關列表,有沒有讀者留意到就不清楚。這些部分學者的身份,按地理位置去分都是來自澳門的。按學者身份去分,有立法會議員、教育工作者、社團負責人、傳媒負責人等。本文引用部分學者評價的澳門回應八九北京學運言論,除部份引用一些書和文章之外,大部份取自澳門教區青年牧民中心《活流季刊》在一九八九年五月二十一日主辦「從北京學運看中澳的未來」研討會資料。澳門教區青年牧民中心《活流季刊》在一九八九年六月十八日主辦「六四慘案的根源」座談會資料。澳門教區青年牧民中心《活流季刊》在一九八九年七月三十日主辦「中國民主 澳門前途」座談會資料。



  現任澳門民主發展聯委會負責人之一、立法會議員吳國昌,在他寫的《民主派濠江論政》一書其中認為「由回應北京學運而引發大量湧現非針對本地政府的政治性社會運動。由於北京政府在八九年之後,對起草基本法政制和人權部份有一定影響,但改變澳葡政府殖民統治的取向在華人社會當中沒有改變。」現任澳門民主發展聯委會負責人之一、立法會議員區錦新,在他二零一四年刊登訊報的文章《何謂「放棄大地,搶佔天空」?說說當年制訂此策略的時代背景》認為「民主派藉著八九民運的契機而凝聚起來了,但卻面對前路的維艱。 在人人成了識事務的俊杰,歸隊轉軚,你卻不識時務堅持反對北京鎮壓的立場,豈有不被打壓之理。為此,民聯會不少成員都面對職業威脅,家庭壓力和社會排擠,部份更直接受暴力襲擊。所以,大部份成員都只能選擇隱藏起來,剩下少數幾個人繼續挺立於社會中,繼續為被鎮壓者、被政治逼害者發出正義呼聲。 」當時澳門市民對八九北京學運支持,正是出自對大中華愛國情懷而帶動。同時澳葡政府最後幾年殖民統治治安好差,可能當時許多澳門市民自然憧憬回歸中國後的澳門,會有新的面貌出現。可是回歸中國後的澳門社會問題始終多多,還比回歸前複雜。加上民主派由凝聚起來至今始終勢力薄弱,面對前路當然維艱。



  現任澳門觀察報社長陳偉智在當年《活流季刊》舉辦的座談會上其中指出「認為今次六四事件是歷史重演。另外認為有段時間澳門人目光全關注北京學運局勢,相反對澳門關注少了,忽略對澳門本土許多問題。」在當時八九發生北京學運同時,當時澳門也有嚴重無證和難民問題未完全解決,還有其他社會問題也未完全解決。有段時間澳門人目光全關注北京學運局勢,對澳門社會發展是不太好。



  時任東大學生關注北京學運小組組長聶國瑞,在當年《活流季刊》舉辦的座談會上其中指出「六四事件對於澳門有正面影響,提高澳門人的愛國心。有負面影響,讓澳門人知道「一國兩制」和基本法虛構性。至於經濟影響,資本家和商人現在到九九回歸還有一段時間賺錢,所以澳門經濟很快會恢復。」中國六四鎮壓之後,參考當時有關報章資料記錄,澳門曾經出現過罷工、罷課、罷市等行動。不過這些活動對影響中共作用不大,只會影響澳門社會經濟發展。不過這些罷工、罷課、罷市等行動持續時間不久,因而社會經濟發展影響沒有一九六六年「一二.三」事件這麼嚴重。



  時任澳葡政府立法會議員何思謙,在當年《活流季刊》舉辦的座談會上其中指出「澳門支持八九北京學運的運動與一九六六年「一二.三」事件有類似的地方,例如都是外來因素,特別的是由於國內形勢而引發。值得深思的是,他們曾經參與「一二三」事件,現在又參加今次活動。」時任澳葡政府立法會議員何思謙所指他們,應該是指當年支持聲援八九北京學運的中總、街、工、婦、學、中教等傳統親共社團。他們曾經參與過「一二三」事件,現在又參加聲援八九北京學運,這真是令人驚異之處。不過中國六四鎮壓之後,這一些傳統親共社團以當時不清楚情況,而被流言誤導為由,低調轉態對八九北京學運的意見態度,現在更迴避他們曾經聲援過八九北京學運的歷史問題。現在沒有見到他們在公開場合提及,也沒有見到他們的成立周年紀念刊物有提及,因而對澳門聲援八九北京學運口述工作增加難度,這是非常可惜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