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仔像,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
張保仔原名張保,是在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出生於大清廣東省新會縣江門鎮水南鄉,在1822年(清道光二年)逝世於大清福建省澎湖。是1810年(嘉慶十五年)以前廣東沿海著名華南海盜,至今為人所熟悉的廣東歷史和港澳歷史人物。張保仔生平歷史當中,曾經與澳門有一些淵源。
前奏
香山知縣許敦元在1791年(清乾隆五十六年)8月15日致函澳門議事會,要求議事會裝備兩條武裝船隻巡視伶仃洋海岸,以便協助清朝政府掃清臨近海域的盜匪。議事會以這一請求沒有得到兩廣總督的證實和乾隆皇帝的聖旨為由,不同意提供上述幫助。由於香山知縣沒有乾隆皇帝的諭旨,根本無法作出任何承諾,因此這談判失敗。
由於廣東海面海盜活動日益猖獗,香山知縣許敦元在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2月6日再次向澳門議事會提出要求,武裝兩艘船幫助廣東政府消滅海盜。議事會理事官諫咧爐提出,可以答應香山知縣的要求,但是有先決條件。澳門葡萄牙人提出的九項要求,香山知縣許敦元在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2月13日逐條給以回復,這一次談判的結果同上年一樣以失敗而告終。
澳門議事會在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12月29日致函葡印總督,通報廣東當局,請求他們武裝兩艘船參與同張保仔海盜集團作戰,葡印總督表示同意,但議事會提出了另一種合作方式,由廣東政府出錢租用澳門船隻,而澳門議事會提供武器和人力。
張保仔在澳門附近的歷史活動
根據田明曜:《(重修)香山县志》卷22《纪事》所記載,在1805年(清嘉慶十年)7月10日,「海寇於夜晚焚劫香山內河諸港口。初,海盜張保仔、鄭石 氏、郭婆帶、烏石二、東海八等皆嘯聚外洋,商船往來,皆有號稅。未敢直窺村落。其後,海盜黨類漸盛,香山東則龍穴、蕉門、大沙尾,西則疊石海,南則三門、竹洲、平山、磨刀等處,皆具停泊之所。內地奸民,地方官欲籌辦,又以動多阻礙為辭,是以養癰豢虎,勢愈梟強。故從本年開始,海盜開始進犯內地。香山知縣彭昭麟會紳七建炮臺、水柵以防禦之。」從以上歷史資料可見,海盜張保仔、鄭石氏、郭婆帶、烏石二、東海八等,在1805年(清嘉慶十年)就開始進犯當時大清朝,當時香山知縣彭昭麟會紳就七建炮臺、水柵以防禦海盜。
由於葡萄牙船隻到了1807年(清嘉慶十二年)4月不斷遭受廣東海盜攻擊,遭難葡萄牙人不斷向議事會投訴,議事會就決心成立海岸防衛隊。這個防衛隊由三艘兵船組成,一是議事會使用28天時間在加爾各答訂造一艘重120噸、 配有16門炮的海岸炮 艦「卡洛塔公主(Princesa Carlota)」號;二是在澳門裝備一艘兵船命名為「尤利西斯(Ulisses)」號;三是一艘三桅帆船「獅(Leão)」號,裝備有旋轉式榴彈炮1門,旋炮4門,由澳門土生人安東尼奧·若瑟·干薩維斯·卡洛斯 (António José Gonçalves Carlos)指揮。同年5月6日, 澳門海上防衛隊與張保仔的船隊在澳門近海相遇而開火異常激烈,海上槍彈紛飛。海盜抵抗一個多小時後就損失慘重而開始逃跑,只剩下海盜旗艦與「卡洛塔公主」號進行激戰。海盜旗艦是一特大型帆船,配備有20門炮,約300名 士兵。「卡洛塔公主」號的指揮官佛蘭西斯古·若瑟·德·維多利亞·華士古西盧斯·俾利喇·巴列圖(Francisco José de Victoria Vasconcelos Pereira Barreto ) 上尉發現他的船火力不如敵艦, 就決定靠近敵艦作戰。雙方短兵相接,海盜朝「卡洛塔公主」號擲下一個火藥桶,幾乎將這船焚毀。但巴列圖飛快地將火藥桶扔進大海,自己則飛身躍上敵艦後甲板,手持利劍,殺敵無數,隨後又有30名葡人士兵跳上敵艦,將海盜全部殺死。這一次戰鬥使海盜們膽戰心驚,從此以後,他們不再在澳門近海出沒,並把巴列圖稱為「海上猛虎」。
海盜紅旗幫總頭目鄭一在1807年(清嘉慶十二年)11月16日於安南遇上臺風,因落水而溺死(另一說是因為其從前的西山主子企圖重新奪取越南的戰鬥中被炮彈擊中身亡)。其海盜紅旗幫隊伍立即由其妻鄭石氏及義子張保仔率領。鄭石氏作為總指揮官,處理事務有條不紊。凡事必須經過她的允許方能進行。同時頒布一系列法令,對其紅旗幫所部進行加強紀律約束,再加上張保仔忠誠輔佐,在鄭石氏統治之下的紅旗幫成為當時廣東海面勢力最強一幫海盜。
虎門總兵許廷桂在1809年(清嘉慶十四年)7月20日率領35艘米艇與海盜白旗大幫相遇,許廷桂先是打贏一場仗,打死白旗大幫首領「總兵寶」及黑旗大幫首領郭婆帶的父親。海盜們正在驚惶之時,張保仔率領紅旗幫200艘戰船趕至與戰,一舉將清水師圍殲在香山縣芙蓉沙,許廷桂陣亡,35艘米艇僅 10艘脫圍返港。黑旗大幫郭婆帶在1809年(清嘉慶十四年)7月21日乘許廷桂失敗之機會,隨即就在珠江上發動一場長達6個星期大規模進攻行動,導致大約一萬人的死亡。郭婆帶率領100艘帆船溯江而上,直抵香山,逼迫該縣官府和百姓提供相當數量的物品和錢糧,否則就要摧毀香山縣城。在這次行動中,海盜們摧毀珠江入口處和上遊的兩座新炮臺,在香山縣橫梧鎮登岸殺死66名試圖攔截他們的鄉民,同時將位於紫泥鄉的稅關燒毀。
海盜的威脅在1809年(清嘉慶十四年)10月步步進逼,地方防守力量已經難以應付海盜的進攻。氣焰熏天的張保仔甚至在廣州張貼告示,要兩廣總督百齡交納贖金, 提供給養。在這種情況下,兩廣總督百齡不得不求助於外國人的軍事力 量。由於以前與葡萄牙人的幾次合作均感覺到澳門葡萄牙人「不得力」。百齡所以在這次與外蕃的合作首先考慮的是英國人。英國人與廣東官員的談判一直在整個10月進行。一直向海盜提供火器、彈藥及其他戰備物資的英國商人企圖從清政府那裏獲得貿易特權和其他好處,聲稱准備幫助清政府鎮壓海盜,一艘掛著英國國旗的「金星(Venus)」號武裝船隻從廣州來到澳門,另一艘英國船也准備從廣州出發,去對付海盜。兩廣總督百齡與英國軍艦「阿爾班師」號指揮官奧斯汀上校的會晤定於1809年(清嘉慶十四年)11月2日舉行。 澳門議事會在這一形勢的壓力之下,就決心要阻止中英聯盟,先下手為強由澳門王室大法官眉額帶曆主動向兩廣總督寫了一封信,表示願意向清政府出租6艘軍艦配合清政府剿捕海盜。兩廣總督百齡收到眉額帶曆的信之後就權衡利弊,決定放棄中英合作,而表示願意與澳門葡萄牙人合作,同時派遣南海知縣宋其煒,香山知縣彭昭麟及署澳門同知朱某三人赴澳門與判事官眉額帶曆和理事官若阿金·巴羅斯談判。
海盜紅旗幫在1809年(清嘉慶十四年)11月3日由香山鵝頭逾尖峰嶺而下,黑旗幫由西北河田而進,由於鄉民攻擊而黑旗幫多死傷。忽然風轉潮上,繒船不能抵,黑旗幫賊奪船破柵。張保仔就命令郭婆帶、梁皮保從前後兩路夾攻,鄉民大敗而死傷數百人,其後獲繒船數十號。沿海墟場焚劫殆盡,武舉何定鼇等有48人遇害。
廣東巡撫在1809年(清嘉慶十四年)11月23日要求澳門派人協助清剿大海盜張保仔。澳門政府顧問席爾維拉、檢察長巴羅斯與清香山縣丞、澳門同知等達成協議,派出一支由華人和葡人組成的聯合船隊去攻打張保仔。席爾維拉動用議事會的撥款,同時向澳門的商人托瓦爾(F.A.P.Tovar)和 腓力斯·若瑟·科英布拉(Felix José Coimbra)貸了大筆款項,最終裝備一支船隊。中國官員雖然也答應派一支船隊,但遲遲不見蹤影。葡萄牙船隊指揮官若瑟·邊度·艾高科拉度·迪·阿瑟維杜·蘇沙(José Pinto Alcoforado de Azevedo e Sousa)雖然沒有中國船隊幫助,但仍然取得勝利。
☆ 圖為米基爾·若瑟·迪·亞里鴉架·布隆·達·蕭維拉(Miguel José de Arriaga Brum da Silveira)。他作為清朝政府和海盜之間的調解人,最終讓海盜加入清朝水師,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
海盜首領在1809年(清嘉慶十四年)12月派出兩艘滿載物品的帆船去給和他們交戰的葡萄牙船隊司令送禮,提出實現和平建議,並允諾不再搶劫澳門船隻。兩艘帆船是帝汶新任總督安東尼奧·波提約·柯明·貝納迪殊·佩索阿從檳榔嶼購得用來運送在果阿沉船「Theresa」所載貨物的,不久前才被海盜掠去。海盜首領張保仔將這兩艘船送給葡萄牙船隊司令,後船又被轉送給阿利亞加(Arriaga)顧問,阿利亞加將事情向鮑特約作通報。據說鮑特約將兩船送給阿利亞加使用。
若瑟·邊度·艾高科拉度·迪·阿瑟維杜·蘇沙(José Pinto Alcoforado de Azevedo e Sousa)司令官在1810年(清嘉慶十五年)1月21日率領6艘戰船,118門炮和730名士兵,在英國主動派出的戰船配合之下,就在「老虎嘴」一帶擊潰了名噪一時的大海盜張保仔。出於對席爾維拉顧問的信任,張保仔在獲得享有自由的保證後,率部下投降。戰利品有270艘中國式帆船,16000名男人,5000名婦女, 1200尊大炮。張保仔後被清廷任命爲官員。
經眉額帶曆與張保仔的第一次會晤,決定1810年(清嘉慶十五年)2月21日張保仔率眾在虎門附近投降。兩廣總督百齡、香山知縣彭昭麟及澳門代表眉額帶曆在是日均乘官船趕至受降地點,張保仔率領的紅旗大幫26艘船同時駛入珠江,停泊在穿鼻洋附近。正當雙方商談正洽之時,適有10艘英國商 船「鳴炮」駛入珠江。張保仔懷疑這一巧合事件使百齡與外國人串謀想消滅他們。張保仔立即中止談判,就率船隊迅速駛離珠江口。
1810年(清嘉慶十五年)4月15日,在張保仔投降前夕,意外事件發生。那就是當時出任澳門總督區華齡嘉是一位來自莫布爾大學法律系畢業的巴西人。此人對中國與澳門的情況十分不熟悉,且又懶惰好虛榮。他先是反對張保仔投降儀式在澳門舉行,當談判決定投降儀式在香山縣的芙蓉沙舉行時,他又遲遲不下命令撤銷澳門葡萄牙艦隊對海盜船隊的封鎖。故海盜船隊啟動准備赴投降地點時,澳門艦隊總司令若瑟·邊度·艾高科拉度·迪·阿瑟維杜·蘇沙以為海盜們要突圍,所以組織艦隊進行作戰准備。後經過眉額帶曆對區華齡嘉總督的反覆說明才使 總督恢復理智,下令阿爾科福拉多撤銷對張保仔的包圍。投降儀式就是這樣得以在芙蓉沙順利進行。張保仔在1810年(清嘉慶十五年)4月20日於投降書上正式簽字,亦被清政府授予千總銜,同時允許他保留一支26—30艘帆船的船隊,廣東政府還撥給他一大筆錢,讓他為部下在岸上買地建房安居。約有350名罪惡昭彰的海盜沒被赦免,其中60人被判處流刑兩年, 151人被判終身充軍,126人被判死刑。有14人的死刑就在澳門城門外執行。
投降後的海盜頭目張保仔在1810年(清嘉慶十五年)5月20日以清朝官員千總的身份正式訪問廣州。在1810年(清嘉慶十五年)5月23日正式訪問澳門,同時在那裏會晤曾在大嶼山封鎖過他的葡萄牙軍艦的指揮官及當地頭面人物,其中特別拜訪王室大法官眉額帶曆。
與張保仔有關的澳門地方
張保仔洞: 據鄭煒明在氹仔、路環兩島搜集所得到的口述資料所顯示,幾乎是衆口一詞,指出張保仔等曾經登陸路環島,而且島上還有傳說之中名字叫做張保仔洞的山洞(有兩說,一說在石排灣,一說在九澳蝙蝠洞,但相傳是後者的居多)。我們基本上可以相信張保仔等著名海盗曾經踏足過路環島。詳情請看鄭煒明的未刊碩士論文《澳門附近島嶼氹仔、路環歷史初探》第四章《關於海盗與會黨的問題》第一節,第107至109頁。
麻子街: 據傳著名海盜張保仔,投誠後當官,由千總而至守備,再擢升澎湖副將、福建閩安協副將,澳門沙梨頭村中麻子街有張保仔大屋,系張保仔降清後,兩廣總督百齡令張保仔以石氏(鄭一嫂)為妻,遂以石氏居此,其兒孫也曾居於這個地方。
曾經在道光元年(1821)請封張石氏為誥命夫人。後來由於牽涉到一樁經濟官司,南海知縣劉師陸認為「張石氏系再嫁後請封,尤為冒混」 。再加蔭襲千總的張石氏之子張玉堂「有被控聚賭之案」,所以在道光二十年(1840)就由兩廣總督林則徐追奪其命婦誥封。位於麻子街的張保仔家宅並不是豪華大宅,只是一般小園精舍,延續至抗戰期間就拆卸,之後該地成爲荒地。
☆ 澳門香港航海圖,1810年,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
記錄張保仔與澳門相關書籍、刊物
《澳門》雜誌(中文版): 澳門特區政府新聞局主辦的中文雙月刊《澳門》雜誌(中文版)第二十八期在2002年7月23日出版,其中收錄九澳蝙蝠洞與大盜張保仔的關係。
《清史纪事本末》嘉慶朝: 這套《清史纪事本末》書由南炳文, 白新良主编,嘉慶朝一書由林延清所撰寫,在2006年6月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這本書其中一章《廣東借師「剿海盜」》就提及張保仔與澳門。
《明清廣東海運與海防》: 這本書由澳門大學社會及人文科學學院中文系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所編,在2008年12月由澳門大學社會及人文科學學院中文系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出版。這本書其中一章由劉冉冉﹑譚世寶所寫《張保仔海盜集團於香山縣投誠原因初探》就提及張保仔與澳門。
《澳門街說古今》:這本書由黃健威所著,陳思國所編,在2019年12月由文化公所、三思文商傳訊有限公司聯合出版。此書其中一篇文章《麻子街與張保仔》,原刊於《澳門》雜誌2016年1月總109期,文章從張保仔與澳門生平,帶出澳門麻子街歷史軌跡。
《漢文文書─東波塔檔案中的澳門故事》: 澳門檔案館所製作,在2018年7月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出版。這本書其中一節《助剿海盜與招安張保仔》就提及張保仔與澳門。
《粵澳公牘錄存》: 澳門基金會東方書店與澳門特區駐里斯本辦事處在2000年10月25日聯合舉行《粵澳公牘錄存》一書的首發式﹐辦事處主任羅立文﹑葡萄牙國家檔案館館長索薩﹑澳門文化科學中心主任高美珊﹑東方基金會行政委員林慕士和葡萄牙大發現紀念委員會委員歐佐治等出席儀式。葡文《粵澳公牘錄存》由金國平﹑吳志良主編校註﹐澳門基金會出版﹐ 是《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匯編》姊妹篇。原件藏里斯本國家檔案館﹐約六千頁﹐共整理出二千零一十件﹐其時限上起1749年﹐下至1874年。從其內容而言較中文檔案更為豐富﹐不過葡檔部份有數份漢語文獻中沒有的有關張保仔的重要史料。張保仔曾致函澳門艦隊司令說﹕「……請您撥出四艘軍艦供我使用﹐助我恢復大明江山。請您相信﹐一旦大明江山復得﹐我一定讓您像兄弟一樣任意挑選全國中的兩個省份。同時﹐我向您保證遵守諾言﹐對您的幫助我沒齒難忘。」
張保仔與當代澳門
澳廣視中文台在2001年12月8日晚九時十五分播映《懷舊澳門街》,曾經專門介紹沙梨頭麻子街過去的張保仔舊居。
由民政總署和文化局主辦、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協辦的「二0一五嘉模講壇——澳門系列」於2015年2月28日(星期六)下午二時至五時半在氹仔嘉模會堂舉行。其中由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博士後研究員張中鵬主講「海戰驚魂——粵葡剿撫張保仔」,觀眾就上述議題與演講嘉賓熱烈討論。
2018年舉行第一屆「相約澳門─中葡文化藝術節」活動,由澳門檔案館與葡萄牙東波塔國家檔案館聯合舉辦「漢文文書─東波塔檔案中的澳門故事」正在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展出,展覽分兩階段舉行,2018年7月9日至8月7日在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舉行,2018年8月21日至12月7日在澳門檔案館舉行。澳門檔案館及葡萄牙東波塔國家檔案館合辦、澳門大學圖書館協辦「漢文文書──東波塔檔案中的澳門故事」延伸展覽,把首階段展覽的部份展品移至澳門大學大學展館進行展出,展覽日期為2018年9月5日至10月31日。展覽總共展出100多份檔案文獻,內容其中涉及張保仔。
參考資料:
澳門政府公報,吳志良、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修訂版),施白蒂著、金國平譯《澳門編年史》,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澳門編年史》,《澳門日報》,澳門華僑報歷史資料庫,澳門《力報》,黃健威所著,陳思國所編:《澳門街說古今》,鄭煒明:淸末(澳門)路環海盗及其與同盟會之關係,澳門記憶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