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23年12月14日星期四

港文化博物館需要殺館嗎?

       香港特區政府在今年十二月六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宣布將現時位於尖東的香港科學館改建為「國家發展成就館」,科學館則會在香港文化博物館於沙田的現址上重建,而文化博物館的藏品則會「在其他博物館重新整合和重置」,意味着文化博物館將會「解散」。

  港府此舉引起港澳歷史文化界,還有各地許多喜愛歷史文化人的迴響,港澳歷史文化界人士都出來表達意見。香港歷史學者楊穎宇表示,港府將「國家成就館」選址在沙田較為合適,但港府卻選擇置於尖沙咀,相信是出於「政治考量」。楊穎宇說:「尖沙咀有一種東西是沙田不能取代的,政治象徵性濃得多。歌頌中國、消滅香港,就是這數年間政治與文化上發生的事。」 澳門文化評論人兼梅艷芳迷李展鵬認為:「終於,香港發展出這個文化博物館。正在慢慢上軌道,做得越來越好之際,現在竟然面臨「殺館」?請勿糟蹋文化。」

       他們這樣形容並不誇張,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筆者認同認識家國歷史文化及發展成就意義,在於加深認識祖國,加強對國家的歸屬感。但是國家和地方歷史文化的傳承,不應該是存在於對立面。感覺有點諷刺的是,珠三角鄰近城市的文化博物館工作,要比香港做得更好。澳門地方面積雖少,都不會做出「殺館」。官方保持澳門文化中心和澳門藝術博物館、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的同時,澳門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現只在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一個空間上設立。未來澳門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或者要另覓地方擴建設館時,不應該影響其他原有博物館運作。

      保利文化與美高梅中國(2282)也在今年十二月七日於澳門美獅美高梅展藝空間簽署了《文化藝術項目總體合作協議書》,共同在澳門美高梅打造佔地六千平方米的藝術博物館。可見在港府決定「殺館」建議後第二天,澳門大型賭場就為開館簽署合作協議。 其實澳門將歷史文化,特別是世遺景觀作為歷史文化旅遊的軟實力,也作為愛國愛澳教育一部份。

        國內將鄉土歷史文化,都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一部份。例如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和佛山粤劇博物館等都辦得相當大規模,而且場地装修得非常美觀。許多城市古蹟都作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只是每個地方官方重視鄉土歷史文化教育程度,都各不相同。

       難以相信港府作出「殺館」的建議。香港流行文化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紅極一時,許多已故或仍在世香港明星,曾經在世界各地都有粉絲追隨。他們為香港文化和經濟,作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只可惜青黃不接而走下坡路。已故香港明星和文化名人的歷史文物,見證著這段輝煌歷史。紀念已故歌手梅艷芳的Instagram專頁anita.mui則對於港府「解散」文化博物館感到難以置信,同時對於館內收藏梅艷芳的遺物、舞台服飾「又再漂泊無所」感到無奈。「殺館」對已故巨星遺物的文物存放,存在不穩定的因素。

       當忽視香港文化的傳承,如何令港人愛港且關心社區?如何讓更多人認識香港?其實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館可以同香港文化博物館作合併整合。這樣的話,可以在欣賞故宫文物的同時,也可欣賞香港流行文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