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3年12月13日星期五

假如我就是這個特首



本人就讀初中時候早已聞說「假如我是特首」一句,記得當時這句是一個由《新生代》雜誌在二零零四年主辦的徵文比賽題目,這個徵文比賽以「假如我是特首」為題,表達自己如果作為特首如何治理澳門。這個徵文比賽結束之後,《新生代》雜誌隨後作為專題刊登在刊物上,同時也刊登在其網頁上。

  這個徵文比賽活動的主要目的,按照當時一期《新生代》雜誌的編者按所形容是「為鼓勵年輕人投入和參與社會建設,培養年輕人關心本澳未來發展和政府施政… 我們認為,今年時值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五周年,亦是第二屆行政長官的選舉年,既是總結的時刻,也是展望的時刻。年輕人是社會未來的棟樑,故特區行政長官的選舉,不僅不能將年輕人排除在外,更應藉此為契機,作為公民教育的項目,鼓勵年輕人思考自己社會的未來,為澳門的明天出謀劃策,讓年輕人及早培養當家作主的意識。」對呀,雖然筆者都有曾經參加過徵文或徵畫的比賽,但是後來感到不太認同舉辦這類活動評判,同時不太滿意賽後如何活動延續的有關比賽模式,但這類活動的確可以培養年青人關心時政,培養年青人對社會問題主動提出意見的主動,同時鼓勵年青人為特首獻計獻策,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是應該值得大眾肯定的。

  接近十年也沒有再舉辦類似活動,會不會感覺可惜呢? 雖然時間過得很快,《新生代》雜誌的這個徵文比賽活動結束接近十年,似乎相關主辦機構也沒有再辦這個活動。但相關主辦機構後來改變了一些模式,就是在社交網站臉書上提出不同社會問題,主動收集網民意見,最後刊登最新一期刊物上,讓舉辦「假如我是特首」徵文比賽活動得到的社會效果能夠延續下來。但是感到幸運的是,《新生代》雜誌把徵文比賽隨後作為專題的所有內容仍保留在網頁上,讓大家可以繼續重溫,各位讀者可以在Google搜尋器上打「假如我是特首」的六個字,就可以立刻發現得到這個專題的所有文章。在觀看有關文章的時候,感受到許多參賽作品像一些參選政綱,在當選時候如何履行競選諾言的具體計劃,從而感覺這樣的比賽有點普選意識教育的味道。因為每位符合資格的市民都可提出政綱參加競選,每位市民都可按自己意願直接選出特首,因而無須加入什麼選舉委員會而進行投票。普選選出的特首在任期當中所負的責任,要比選舉委員會選出的特首還要大。當撰寫此文時候正是國際人權日的前後,此時此刻應反思什麼選舉制度能夠充分保障本地居民基本人權。

  假如我就是這個特首,應該怎樣治理特區呢? 會認為在特首任期的任何時候當中推行什麼政策,都應及時瞭解這項政策是否繼續有利於本地發展和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例如自由行來澳人數的多少,會立刻思考影響社會有多少。同時立刻檢討政府機構組成人員向傳統親建制社團傾斜,從而組成所謂執政聯盟是否繼續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所以千萬不要發生許多問題才立刻思考問題,若是只會讓問題越來越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