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21年9月17日星期五

甲戌風災的經過與影響

        

       強烈颱風清同治十三年八月十二日(1874年9月22日)夜間至十三日(1874年9月23日)襲擊澳門,秋分時的大潮又使風向從北轉向東,澳門最美麗的歷史建築和自然風光遭到當時的強烈颱風洗劫,洪水令澳門成一片汪洋。各路海盜也同時趁火打劫。雷電引發多處火災,無數建築物被烈焰吞沒,毀壞大量政府與私人樓宇,同時造成多人死亡。一個強烈颱風橫過珠江口,先後吹襲香港、澳門、廣州受到災害,在氹仔和路環也造成很大破壞,由於當年歲次甲戌而史稱甲戌風災。當時剛剛創立不久的鏡湖醫院,就立即發動社會捐款參與救災。同時又出動大批人力埋葬甲戌風災罹難屍體。


甲戌風災過後的澳門大三巴牌坊,其右邊的聖保祿神學院遺址被颱風摧毀,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當時的氹仔、路環統領José dos Santos Vaquinhas中尉,就在第39號公文中向輔政司描述島上這場給人留下慘痛記憶的災難性颱風後果:清同治十三年八月十六日(1874年9月26日)從早上7點30分到晚上8點焚燒及掩埋兩個村的屍體。氹仔約有1000名遇難者,路環有400人喪生,盡管該數字也包括300艘船只的遇難者,該數字後來因另一些傷亡消息而被修正。村屋完全倒塌,然而這並不出入意料,因為棚屋均由不牢固材料建造。到處都是廢墟,甚至碼頭、棧橋和兵營圍牆亦只剩下地基。只有總督最近命令修建的新樓房才需要小規模的修理。瓦吉尼亞斯中尉贊揚了在離島服役的警衛隊出色軍官特薩拉和João Procópio Martins Madeira下士以及步兵營的工作熱情和精神。


甲戌風災的影響


  被甲戌風災破壞的澳門建築:


 (1) 大三巴牌坊:甲戌風災過後的澳門大三巴牌坊右邊的聖保祿神學院遺址被颱風摧毀。


 (2) 聖安多尼堂(花王堂):位於白鴿巢公園前,是由於颱風的雷殛引起大火。當晚因風災而死傷的居民約有5,000多人,2,000多艘漁船沉沒,聖安多尼堂的大火燒亮附近一帶,黑夜中的居民才能幸運地循火光走向高地逃命。


 (3) 東望洋燈塔:塔身高十三公尺,在清同治三年(1864年)興建,由土生葡人Carlos Vicente Da Rocha所設計,至一八六五年五月完成,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9月24日正式開始運作。甲戌風災吹毁東望洋燈塔的頂層之後,於1894年重修完成,至清宣統二年(1910年)6月29日晚上加入光學稜鏡為運作,1975年改為電動轉動。東望洋燈塔在1992年被評選為「澳門八景」之一,並在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於2019年被列入中國工業遺址名錄當中。


 (4) 蓮溪廟:現時座落於新橋區中心。建於嘉慶年間,這座小廟處河湧「蓮溪」之畔,因而取名蓮溪廟。直至清道光十年(1830年)擴建,故有「蓮溪新廟」之稱,光緒年間再經重修,廟貌保留迄今。廟前曠地原有一個池塘,名叫蓮溪新池,建於1868年(清同治六年),用麻石砌成橢圓形圍基,讓善信在池中放生魚龜,後來因無人料理,池水乾涸而堆積垃圾,同時因曠地興建戲院、體育場、花園,該地現已被填平。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戍風災後曾被吹毀,該廟值理等10家遂籌集資金3400餘元對該廟重建,並推舉「益昌」號專任修建事。這次重建,不僅是對舊廟的修復,而於廟左閑堂改築兩殿,「以祀金花」。於光緒元年(1875年)5月31日完成重建。


 (5) 澳門新橋泥水行會館後座:因甲戌風災被吹毀坍塌,其祖廟更成一片瓦礫。會館值理至光緒元年(1875年)合眾決議捐資重建。有賴眾會友樂助慨捐,在當年立即就將會館後座重新建造完畢。


 (6) 媽閣廟:因甲戌風災被遭重創。在光緒元年(1875)再受風災所害,媽閣廟已經殘破不堪。主持僧善耕遂籌募善款,獲元發行、德昌行、義豐行各商鋪,胡乃儉、王元禧、蔡兆蕙、沈榮煜各富商的資助,於光緒元年(1875)動工重修,至光緒三年(1877)冬季完工。這次重修還「增建客堂,築石欄於平臺,砌石牆於閣上,複旗杆則規模壯麗,花園僧舍,或創新模」。媽祖閣主持僧善耕在光緒四年(1878)主持重修媽祖閣竣工儀式。


 (7) 馬葵士大宅:賈梅士公園又名白鴿巢公園,曾經分屬英國東印度公司及葡人馬葵士產業。其後由澳門政府承購東印度公司墳地,古墳遷葬鄰近的基督教舊墳場。馬葵士大宅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風災中被燒燬的,由於財力不及而放棄復建。澳門政府在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把山崗、賈梅士洞及宅地全部重整成公園開放。


 (8) 氹仔觀音岩廟:該廟始建於同治十年(1871)十一月,因甲戌風災被吹毀,該廟廷合店、廣萬祥等17家值事在災後乃集資捐銀重修。在清光绪二年(1876年)7月21—30日重修竣工。

甲戌風災過後澳門南灣建築受損,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移民潮:


  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戍風災後引發澳門移民潮,澳門葡萄牙人紛紛移民至鄰近的香港。香港葡萄牙人人口根據當時的統計,光緒二年(1876年)為1718人,較咸豐三年(1853年)增加4倍。香港天主教人口也由4520人增加到5250人。可以估計當中不少是澳門而來的移民。


參考Adolfo Loureiro :《O Port de Macau》所記錄,1871年澳門人口為71780人,1878年澳門人口為59959人。可見澳門人口在甲戍風災過後外流,加上經濟萎縮,因而導致澳門的經濟困境更為嚴峻。


與甲戌風災相關事物


  天災節:葡屬澳門政府為悼念甲戌風災當中的死難者,就定每年9月22日為「天災節」,每年此日更有聖安多尼聖像遊行,以示紀念。


  沙崗墳場:由於發生在清同治十三年八月十二日和十三日(1874年9月22日~23日,歲次甲戌)的甲戌風災,其颱風狂飚襲澳門後導致全澳門有五千多人罹難。氹仔坊衆在甲戌風災後,就將三百多具無人認領的死難者合葬在氹仔沙崗墳場,並分別立「義塚」、「女塚」、「童塚」墓碑,這三個墓碑就成了澳門其中非常重要的歷史見證文物。由於沙崗墳場計劃開闢新的道路連接新澳氹大橋交通網,具一百二十年歷史的甲戌風災「義塚」、「女塚」、「童塚」其劃入道路工程範圍內而必須遷離,儀式後首先進行三個古塚的遷葬工作。1995年3月16日上午,氹仔菩提禪院釋健釗大師先後主持了沙崗墳場的薦亡遷葬及海島市政廳墳場的新墳灑淨儀式,海島市執委會正副主席、議員、部門主管及員工,路氹社團代表出席了儀式。


相關悼念甲戌風災活動:


  澳門郵政局在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發行首批明信片,其中記錄大三巴牌坊旁的一列樓房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風災中受到嚴重破壞的情景。


  民政總署紀念一百三十年前澳門發生災情慘重的甲戌風災遇難者。於2004年9月23日上午在氹仔沙崗市政墳場擧行追悼儀式。民政總署副主席張素梅和氹仔坊眾聯誼會會長阮子榮、理事長廖水上香參拜,法師誦經等,數十名參與市民亦上香追悼。


  由澳門文化局贊助出版的,中、英文合訂版、澳門百年明信片集「內港今昔」一書,於2007年12月4日出版。內港今昔內容分成三組,其中一組題材涉及甲戌風災。


  當時為慶祝「中國文化遺產日」及「國際檔案日」,文化局轄下澳門歷史檔案館(今稱澳門檔案館)在2014年6月10日至12月7日,舉辦《颱風歲月——澳門檔案資料展》及多場專題講座。展覽開幕式在2014年6月9日塔石廣場澳門歷史檔案館(今稱澳門檔案館)舉行。是次展覽展出「甲戌風災」和近百年來吹襲澳門重大颱風的檔案文獻、照片、實物、地圖和新聞片段。展出展品不乏珍貴的檔案文物,包括颱風的命名系統、監測工具、警報信號、颶風侵襲和救災事蹟等,市民可從中了解昔日颱風肆虐澳門的情況,揭示城市生活與自然災害的關係。另外在展覽期間,亦曾經舉辦多場專題講座,加深市民對颱風的認識。


  第二十八屆澳門藝術節在2017年4月28日揭幕。聲景劇場的《甲戌風災》同日在舊法院上演,故事改編自2016年澳門文學獎優異作品陳鵬之的《甲戌風災的那一天》。

被甲戌風災破壞的建築位置示意圖,建燁製


參考資料:

澳門政府公報,吳志良、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修訂版),施白蒂著、金國平譯《澳門編年史》,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澳門編年史》,《澳門日報》,澳門華僑報歷史資料庫,論盡媒體:李遠昇、梁惠施、葉瑋玟.《照亮澳門150年 東望洋的守望者》,呂志鵬 黃健威:《澳門天主教堂》,澳門記憶,鄧開頌:《澳門歷史(1840~1949)》,Botas, João. Macau Antigo: The great typhoon of 1874. Macau Antigo. sexta-feira, 22 de outubro de 2010,《明清時期澳門華人社會研究論文集》:湯開建 清末澳門鏡湖醫院的建立與發展,利冠棉、林發欽:《19-20世紀明信片中的澳門》澳門歷史教育學會,2015-2017年度澳門演藝評論選 作者/編者:周凡夫、莫兆忠 鄧蘭:《甲戌風災》散發文本再創造的力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