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2年5月31日星期四

風氣轉變呈新貌 市民不願走回頭

有廟街歌王之稱的香港著名歌手尹光先生曾唱一首有關澳門的歌,名字叫做《澳門朋友》。歌詞大概是這樣的:

「老友記最緊要重情義,識Do收下爹。嘆世界不理任何事,啤番一兩啤。莫理阿周生天天亂咁吠,羡煞阿許生一哥許家遁。莫理珠珠只懂亂發誓,實際一點搵多D金幣。嘆世界不理任何事,啤番一兩啤。女:莫理戴師奶嘩鬼契弟,就快到九七就得摩好閉。共澳門班Fans炒澳幣,共老何點死都鍊到盡。合:老友記最緊要重情義,識Do收下爹。」

  雖然這歌曲歌詞帶著點粗俗的感覺,可是在這歌詞當中道盡澳門社會風氣的狀況。例如在這個社會最主要重情義,同時也嘆世界不理任何事。實際上要賺多一點錢過活,這樣就是最好了。或許現時仍有大部分市民懷著這種心態做人,同時這種心態雖帶有些與世無爭的感覺,但對澳門社會發展長遠來算是好的嗎?

澳門社會風氣的明顯轉變

  不過可喜的是,自從由澳門蘭香閣互動社區會員麟伯創作發表在網上的不定期連載故事《天子屠龍》和《愛瞞日報》創刊以來,澳門的社會風氣特別是在最近兩三年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特別是在網上自發的2010年五一國際勞動節青年遊行之後,廣大市民發聲的表達形式甚至出現百花齊放局面,代表澳門社會風氣有明顯的轉變。

  何謂百花齊放局面?《愛瞞日報》做了一次革新,諷刺和惡搞的表達形式不再局限於報刊上,還包括影片的創作,有愛瞞歌曲、愛瞞劇場、愛瞞廣告等。例如愛瞞廣告《小心間選黨》,就是改篇香港反對祈福黨的一段廣告。這段廣告帶給我們的訊息是所有市民在街上遇到這種陌生人叫你簽任何東西時,一定要批判性地思考清楚再決定簽不簽。另外在澳門社會上還有許多不同的媒介或人士使用不同方法,對社會某一議題進行發聲。其中就是使用錄製電台節目的方法,例如有澳門三十行動聯盟的三十網絡電台、附屬於7號灜館的網絡電台7號月台《時事通識通通識》等。其次就是諷刺漫畫的創作,例如網絡團體新馬路 (Sun Ma Lo)創作一針見血的系列漫畫、筆者以暗喻式創作的《民魔》一圖。第三就是錄製歌曲或影片,例如Monkey & LH & AK49唱作諷刺CTM的歌曲、Rush48拍攝的參賽作品《Oh Man Production》。其實這方面在互聯網絡上還有許多許多,請恕篇幅有限而不能盡錄。

  除了某些媒介或人士諷刺和惡搞社會時事十分了得之外,也越來越多網民像艾未未一樣拍攝許多影片或照片放在互聯網上,披露許多社會上非常不公的事情。例如最近有位網民將他拍攝位於筷子基某美式快餐店換上簡體字招牌的照片放在社交網站「Facebook」,也有位網民將她拍攝與澳門某傳統社團簽名活動有關的影片放在「Youtube」和社交網站「Facebook」,從而引起社會和網絡上的熱烈討論。另外還有其他形式表達訴求,例如今年五一遊行的創意標語、八名青年在政制發展公眾諮詢場內不時舉起「間選不能加,還我選舉權」和「『主流民意』不代表我」的紙牌、在雨中有網民自發在南灣的CTM門市門前以仆街方式諷刺CTM、超過一百名參與諮詢場的社工界人士穿上黑衣和高舉寫上「不同意」的紙張以表示反對法律諮詢文本等。

尊重不同意見的同時都要尊重表達自由

  可是澳門社會風氣轉變仍有點阻力,讓這種社會風氣(百花齊放的發聲表達形式局面)未到完全普及的程度。之前有澳門媒體報導一段新聞,認為:「議員李從正指,有議員在網上留言稱其他議員為「禽獸」,對其他議員不尊重。議員關翠杏稱,她曾透過間接選舉當選議員,亦經過多屆直接選舉歷練,無法接受有些批評。她說,有些人批評工聯會工作人員上街收集意見簽名,工作人員被人以「你係羊太等語言侮辱,其相片被人在網絡掛上羊頭,這是否就是所謂民主派的做法。關翠杏稱,這些行為令人痛心,她認為民主不是一人一票那麼簡單,民主是懂得尊重不同意見,如果連尊重都不懂,怎樣講民主?怎樣期望你帶領大家走向民主? 」(2012年5月10日,《立會產生法修正案通過 議員激辯二人離場抗議》,《新華澳報》) 需要說明的是,網民創作的所有惡搞和諷刺完全是基於自願,也體現澳門社會風氣的轉變。這種社會風氣的轉變體現於許多市民勇於表達心中的不滿。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澳門的「民主派」不單是指學社三子,「民主派」並不是一個特定的派別,凡是願意敢於發聲都是支持爭取民主的人。其實大部分惡搞和諷刺的創作非學社三子所為,相反大部分都包含著許多市民反對的聲音。換句話說對惡搞和諷刺的指責,就是批評廣大市民對社會進行使用不同方法發聲是錯誤的行為,否定廣大市民為發聲曾付出的努力。

  其實理性討論與反對聲音是兩回事,理性討論是對事情以理性方式討論解決問題,相反反對聲音是一種可以靈活運用其他形式進行發聲的方式,其中惡搞諷刺的創作包含許多反對聲音。有時理性討論都作用不大的時候,就要使用符合法律規定的不同方法進行發聲。雖然筆者也不太同意惡搞和諷刺的創作過分人身攻擊,曾撰文強調需要注意是諷刺時弊的創作對象一定要對事,千萬不要過分地對人。但尊重不同意見的同時都要尊重表達自由,連表達自由都不肯去尊重,就是不尊重反對聲音的表現,何來去談民主?澳門社會風氣不能走回頭路,澳門市民不能再對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時事政治置之不理。澳門社會有適量的反對聲音,這絕不是不和諧的表現,而是讓公職人員一個檢討機會,檢討自己工作有沒有做好,有沒有對得起市民。而不是不滿反對聲音的存在,也想讓反對聲音從此消失。其次從政者必須有接受批評的廣闊心胸,例如美國前總統布殊在上任的時候曾被人惡搞無數次,甚至被他人研發成發泄性的遊戲主角,但他從來沒有提出要反對甚至打壓所有與惡搞諷刺有關的事物。再如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的高岸聲認為:「『有些人認為我支持主流意見是可恥,或者有些人質疑我的誠信,或者有些人用改圖惡搞行為來中傷我。我自己覺得『冇乜所謂』,因為我比較『厚面皮』,同時,我的思想比較堅定一些,就當是看戲。』高岸聲認為,攻擊或謾罵會令市民,特別是青年人對參與政治有所卻步。」(2012年3月30日,《吳文源建議增四直選議席減委任》,《正報》) 雖然不太認同高岸聲對澳門政改的觀點,但感同身受地認同他的處世態度,有時為人處事必須「厚面皮」。

  感覺廣大市民為改變澳門社會風氣付出的努力做得很好,也讓筆者很感動。希望廣大市民繼續努力,澳門社會風氣的任何轉變,每一刻都需要大家努力,絕不應讓澳門社會風氣走回頭路。

2012年5月24日星期四

應從不濫用市民的信任

古希臘《伊索寓言》當中,有一則著名寓言故事叫做《牧童和狼》。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從前有個牧童在村莊附近看守著一群羊。他可能感覺無聊,突然向周圍高呼:「狼來了!狼來了!」使村裡所有的人驚慌的很,幾次東奔西逃。當其他人也過來幫助他的時候,他卻取笑別人上了一個特大的當。後來,狼真的要到來了。牧童確實害怕的很,他就在恐怖中向四周叫喊:「大家快來幫幫我,狼正在吃羊呢!」但是沒有人願意聽牧童的叫喊,同時也沒有人願意幫助牧童。狼無所顧忌地吃著,最後更把整個羊群吃完了。

  這個故事就是要給大家知道,其實信任對於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上非常重要。要確實遇到危險的時候才向別人求救,否則別人難以過來幫你。因為別人對你失去信任的時候,難以分清楚你說的話什麼時候是對的,又什麼時候是錯的。若果個人與個人(或社會團體與社會團體)之間缺乏信任,彼此就不能互相愉快地合作。若果個人與組織之間缺乏信任,個人就會失去對社會團體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所以對於個人有沒有成為這個社會團體成員也好,歸屬感和認同感在個人心中足夠與否,都會影響一個社會團體在社會的威信和影響力。

對信任作出正確判斷 別對個性作出忽視

  在聶安祥教授所寫的《社會交往行為與認同──澳門社會結構探析》一書當中,詳細地解釋影響澳門社會認同的三個動機。其中一個就是:「澳門社會中個體對於個性的要求和對歸屬感的滿足也是促進社會認同的重要原因。在社會生活中,人們一方面希望保持自己的個性,另一方面?想通過加入社團來獲得歸屬感。在社會認同的維度上,當個體認同一個社團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屬於那個社團,他會覺得社團成員越多,歸屬感就越強。同時,在這種認同中,他可能會將社團的特徵視為自己的特徵,從而看不到自己與社團其他成員之間的差別,導致對個性的忽視。而且他認同的社團成員越多,便會覺得自己與更多的人沒有分別。由此可以看出,當滿足歸屬感的需要強烈的時候,或保存個性的需要較小的時候,人們傾向於認同成員較多的社團。反之,當個體追求個性,或滿足歸屬感的需要不夠強烈的時候,人們傾向於加入人數較少和門檻較高的社團。」正是由於個人對社會團體得到充分信任的同時,自然也得到對社會團體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但這不代表個人得到對社會團體充分信任,同時得到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完全是正確。雖然影響澳門社會認同的三個動機是當今一個事實,可是在對社會團體得到充分信任之前,必須要了解這個社會團體及其負責人說和做過什麼。千萬不要聽到他人一時溢美之言,而胡亂地作出信任的判斷,同時對自己個性的嚴重忽視。否則埋沒自己良心之餘,社會上的公義亦隨即消失。

不要過分濫用信任

  雖然信任對於個人或社會團體是很重要,但請不要過分濫用。過分濫用信任而去做任何事,會讓社會越來越不公。根據澳門某媒體的報道:「何雪卿自動提及,過程中確有『一些小朋友』簽名,是在家長陪同下簽的,亦無需身份核實。質疑是否有雙重標準,強調『我地無錯』。一改早前她在公開場合表示‘若有就是粗疏’的態度。有人在電臺時事節目指工聯自行簽名製作意見書,何雪卿稱,這與事實不符,她說網上流傳小童簽名支持工聯的影片,是經過刻意剪接,忽略小童有父母陪同的片段。何雪卿又認為,市民上街遊行,可以帶同小孩,小童簽名則被指不當,是雙重標準。雖然官方和民間人士和機構都異口同聲指今次政制諮詢收到量大,是市民對議題關注和公民教育成功。不過,何雪卿承認,確有一些人在不明白、不清楚情況下而簽名,只是信任工聯才簽。她就以新聞報導有市民簽名支持方案但不知政制為何物的例子,指簽名的婦人是表示信任會方,因其長期維護職工權益,「換句說話講,我諗佢相信我地唔會點條黑路佢行。」近年不時搞唱紅歌活動的工聯表示,很遺憾見到有不同政見者在其推動政制發展過程中的做法,「他們採取了謾罵、誣蔑等這些文革式的手法,對工聯的負責人、工作人員、義工進行抹黑,會方不能夠容忍與接受。」(《工聯澄清:全非事實也沒此人》,《正報》,2012.5.9)其實網上流傳小童簽名支持工聯的影片,確實有小童有父母陪同的片段,絕對沒有經過刻意剪接。經過刻意剪接的指控,是對拍攝者進行無中生有的抹黑。同時難以相信一些小朋友連選舉是什麼還沒有懂就讓她支持某一政治意向,也難以相信工聯對網上流傳小童簽名支持工聯的影片有兩個不同答案。若果小朋友都可以對選舉表達政治意向的話,那《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選舉法》沒有必要在第二條規定:「下列者具有選舉資格:(一)年滿十八周歲且為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的自然人。」

  市民上街遊行可以帶同小孩和小童簽政治意向由此至終是兩回事,上街遊行帶有示威請願的表態性質,簽政治或社會意向書就明顯帶有其他目的。其實可以讓小朋友以口頭或書面表達其意見,也讓小朋友正確認識更多時事政治,但不至於讓小朋友過快表達政治意向。其次因信任會方而去做任何事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要分辨是非。雖然簽名的市民都是基於信任工聯,也雖然簽名活動沒有強迫成份,同時有目共睹工聯確實長期維護職工權益。可是以得到別人信任為名義簽政治意向都是不正確的行為,政治意向簽名活動絕對不是慈善籌款,對政治意向的簽名不能馬虎了事。其次簽名活動有既定答案,這不是讓市民自由表達意見的方式。還有必須要按照實際去介紹澳門的選舉制度,千萬不要誤導市民大眾,例如充分保障讓廣大市民或社會團體有其更多選舉的權利才算是均衡參與。最後需要說明的是筆者根據《正報》新聞報道進行評價此事件,絕對沒有抹黑的成份。同時相信廣大讀者眼光是雪亮的,一定能分清誰是誰非。

  當個人妥善處理好與他人的信任關係,社會團體也妥善處理好與市民大眾或社會團體等的信任關係,這樣才會把一切辦到事半功倍之餘,也能夠讓社會更為和諧穩定。

2012年5月11日星期五

談談澳門青年的參政議政

澳門社會各界在最近十分關注澳門青年遊行之餘,也關注澳門青年的議政水平和空間。自從澳門青年的參政意識提高,對社會關注度也提高,故對於澳門青年參政議政的話題有討論必要。

據澳門某媒體的報導:「行政會委員梁維特日前應澳門青聯邀請出席「名人學堂」,與學員分享參政議政須具備的要點和素質,期望青年釐清參政議政的目的,勿隨意跟風。當發現自身參政議政能力較社會其他發展遜色時,要立即轉換方向,以不同方式為社會作出貢獻。梁維特指,澳門社會人情味濃,人與人之間關係密切,大家聊天常稱小城為「澳門街」。若在法、理、情中,社會有時在「法」中會念及人與人之間的「情」和「理」,有時「情」甚至比「理」更高。若青年在議政及日後從政道路上較著重「法」,針對澳門社會狀況亦未必是好事。故在社會大環境中仍有很多情況需要取捨,青年選好議政道路後要更努力學習。」(《澳門日報》,《梁維特籲青年釐清議政目的》,二0一二年四月一日) 。筆者認同行政會委員梁維特提出青年參政議政勿隨意跟風的意見,因為參政議政絕對不是兒戲,千萬不要說朋友參加我就參加。參政議政意味著自己關注社會之餘,代表自己要為社會出一份力,同時也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觀點或思想體系。若參政議政都要隨意跟風的話,在澳門確實能夠參政議政的人才數目就會不多,所以青年的參政議政完全出自自願和獨立思考才行。不過筆者不太認同行政會委員梁維特認為在於青年在議政及日後從政道路上較著重「法」,就是對澳門社會狀況未必是好事的看法。雖然澳門社會有時在「法」中會念及人與人之間的「情」和「理」,看來「情」甚至比「理」更高。但過分著重人與人之間的「情」和「理」,這樣做就會完全忽視「法」的存在。筆者希望千萬不要忽視「法」的存在,因為「法」的概念在社會特別重要,無「法」可依對整個社會越來越亂。故澳門青年應同時念及「情」、「理」、「法」的三個概念作為一種基礎,同時這三個概念缺一不可,才能在議政及日後從政道路上施展抱負。

  最近在澳門社會熱議的政制發展諮詢當中,據澳門某媒體的報導:「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就修改行政長官及立法會選舉兩個產生辦法舉行時政開講活動收集意見,新青協會長戴華浩表示,對於特區政府就兩個選舉產生辦法向全社會進行公開諮詢表示歡迎和支持,與會者期望未來的間選制度能夠創造條件,讓青年人及中產階層更多參與到兩個選舉中。時政開講由新青協會長戴華浩主持,新青協理事長高岸聲,副理事長黃永曦(兼秘書長)、王培梅、劉佐春、余韶洲,副秘書長梁倩文、張志雄等共十多位青年出席了活動。有出席者表示,現時澳門的間選制度還有很大的完善空間,優化及科學地修改間善制度,將對澳門政制發展有積極的意義,而修改必須朝向均衡參與方面發展。另有與會者指出,社會除了就議席及界別問題進行討論外,更應該要關注到間選制度各界別的構成及相應的比例,以回應澳門新興階層的出現如中產及專業階層擴大的現實,並期望未來的間選制度能夠創造條件,讓青年人及中產階層更多參與到兩個選舉中。」(《現代澳門日報》,《新青協:創造條件讓青年與中產更多參與間選》,二0一二年三月十四日)其實青年間選在澳門社會沒有存在的必要,其中一個原因在於青年認受性問題。由於青年間選議席不是青年一人一票選出的,或許大部分青年都不會認同這個間選議席能完全代表所有青年。作為青年應支持直選,應多在直選上下苦功,而不是追求在間選制度當中分到議席。雖然議會議席都是青年參政議政的其中一個渠道,但提高自身的議政水平也同樣重要。若自身的議政水平沒有提高,就會負擔不起更多責任。

  另外還需要討論澳門青年參政議政的其他方面,在於澳門青年參政議政的培訓課程成效和表現作風問題。雖然澳門仍存在許多培訓青年參政議政的課程,始終是一件好事。但需要注意的是培養出許多議政青年人才之後,澳門社會有沒有足夠的議政空間給青年發聲。若沒有足夠的議政空間給青年發聲,所有培訓青年參政議政課程的成果會化為灰燼。其次青年參政議政的表現作風,必須要冷靜理智為主。不冷靜理智分析和解決問題會脫離實際之餘,也讓社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可是,希望政府當局和社會各階層千萬不要以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為由,限制青年參政議政的空間。相反政府當局和社會各階層積極地增添和維護青年參政議政的空間,這樣做才讓更多青年在參政議政方面發揮其所長。


2012年5月6日星期日

民魔

其實在每朵燦爛荷花裡頭都有一個可怕的民魔,可惜每一個生長在荷花的荷民一直察覺不到,他們還被民魔的狡猾招數所迷惑。



民魔到底是何許魔也? 民魔生於細微的邪惡圈子,出生的日期已不可考。牠的身體除了頭頂之外,就全是一個黑骨頭。牠有吸盡荷間平等公正的藍色舌頭,刺盡荷間仁義禮智的墨色刺刀。

民魔作惡手法層出不窮,其中之一是牠為求達到某目的,就把自己雙手變成殺盡荷民權益的人手,這個人手控制荷間河海附近各處當中有利自己的生物,傳遞命令荷民絕對服從任由民魔統治的信息。若民魔作惡得逞,會讓生靈塗炭、水深火熱、天昏地暗,對荷花的後果不堪設想。

軀除民魔之法只有這個,就是永遠保持醒悟不受不當信息所蒙騙,也肯為了自己也為了大家而抗爭。否則,民魔作惡得逞之影響會蔓延更廣。





2012年5月4日星期五

青年繼承五四運動精神的意義

筆者深深感受到現存有關五四運動的兩個問題值得探討:五四運動值得我們青年人慶祝嗎? 本來的五四運動精神是怎麼樣?深入探討這些問題,才能夠了解五四運動對當代社會的影響,也能理解青年繼承五四運動精神所存在的意義。

據最近某澳門媒體的報導:「由澳門青年聯合會及中華民族團結促進會聯合主辦的「澳門青年聯合會、中華民族團結促進會主辦,三十多個澳門、內地及臺灣青年社團及大學共同協辦的「2012第三屆澳門青年慶祝五四青年節暨青年民族文化周」將於5月2日至8日舉行。主辦單位昨日表示,今屆活動的目的是,以青年的角度和多元化的系列活動,讓本澳市民及青少年認識中國各民族多彩的文化,感受民族風情和生活習俗特色,加強青少年對中國各民族文化的興趣與認識,學習以互相尊重的態度,共同構建民族團結的社會。今年活動內容包括有:「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民族文化滿校園」、「結伴同行看澳門」生活檢驗、「青年 樂聚薈」、「中華青年座談會-青年互動在澳門」、「各族青年手拉手」同樂日、攝影比賽、繪畫比賽等項目。主辦單位表示,期望今年的一系列活動,在籌委會努力下,辦得更有效益,以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方向透過不同活動,讓澳門青年及大、中小學生近距離親觸祖國少數民族青年學子風采,切身領略到中華民族大家庭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民族情誼,充分展現同胞血脈相通的骨肉之情,感受純樸的民族風情和生活習俗特色,加強澳門青年及學生對中國各民族文化的興趣和認識,學習互相尊重,共同構建民族團結大家庭。」(澳門商報網2012-4-27) 從報導可以看出這項活動有慶祝五四青年節的作用之餘,也能夠加強青少年對民族團結的認知,這看來確是一舉兩得。因為加強對民族團結的認知,有利於消除澳門青少年的排外觀念,也有利於澳門青少年更多地了解中國各民族的文化。雖然筆者不反對接受這種民族團結的教育,但感到質疑是這些活動絕對沒有發揚五四運動精神的成份。

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按照有限出版社出版、蕭未主編的《圖說百年中國》所載:「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學生數千人集結在天安門廣場,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和約簽字」等口號,會後舉行示威遊行,遭到軍閥政府的鎮壓,學生被逮三十多人。全北京學生立即總罷課,並通電全國抗議。天津、上海、廣州、長沙等地紛紛響應,聲援北京學生。」從以上的資料可以看到,五四運動精神在本來所體現是捍衛權益而發聲的抗爭精神。五四絕對不是能夠大肆慶祝的節日,難道遭到軍閥政府的鎮壓可以慶祝? 學生被逮也可以慶祝? 筆者所指的抗爭精神,絕對不是唯恐澳門社會不亂,也不是鼓吹他人違法亂紀。而是希望青年了解和關心社會的基礎上,從而懂得根據法律等能維護社會和自己權益的同時,能夠做到主動地敢於發聲。青年繼承五四運動精神在於敢言的同時,也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分辨是非的作用,在於你所做的事為誰敢為? 為誰發聲?若是非沒有分就立刻下判斷,這樣容易讓人誤入歧途。當時五四運動當中的青年,絕對有分辨是非的能力。雖然歷史沒有如果,但如果他們始終分不清「二十一條」與「和約」的對錯,他們就不會立刻敢於發聲地走上街頭。

可惜發現部分慶祝五四青年節的活動,都沒有教育澳門青年敢於發聲的成份,希望那些主辦單位能增加這部分的內容。沒有敢於發聲的成份,這樣做實在違背五四青年節的歷史背景,也違背紀念五四青年節的意義。不過感覺令人可貴的是今年澳門五一勞動節遊行,仍有許多青年拿著不同創意的標語去為社會發聲。青年懂得敢於為社會和自己的權益發聲,這些青年就絕對不是廢物。




2012年5月2日星期三

澳門特別行政區榮辱觀(原文:社會主義榮辱觀)










以熱愛華澳為榮 以危害華澳為恥



以服務市民為榮 以背離市民為恥



以崇尚民主為榮 以迷信獨裁為恥



以勤勞敢作為榮 以好逸惡語為恥



以團結一心為榮 以分化危害為恥



以科學調研為榮 以不良調研為恥



以捍衛權益為榮 以侵犯權益為恥



以促進繁榮為榮 以破壞安定為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