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4年7月25日星期五

點評珠海三十年來的發展歷程



在上週本專欄從觀察瞭解珠海市老地圖的基礎上,為大家簡單介紹了珠海市一九八四年至今三十年有什麼發展歷史的變化。同時也讓我們瞭解到世間常變的佛教真理。世間的常變令人捉摸不定,今日不知明天事,有時任何突發事情發生之前都沒有任何預兆。不過不用害怕,我們可以從瞭解歷史過去,而更好地把握現在和預測未來。

  我們可從老地圖當中觀察到,珠海市三十年的巨大變化源自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推行。珠海市與深圳、汕頭等成為經濟特區之後,經濟發展比其他省市更走先一步。珠海市變化其中明顯是城市化的擴大,還有交通設施的完善。

  珠海市區面積範圍二零一四年的珠海市比一九八四年的珠海市要大幾倍。珠海市許多地方都有高樓大廈林立。公共巴士路線還隨著城市化發展而增加,一九八四年的珠海市有七條路線,到二零一二年已有八十九條路線。板障山雙線雙孔公路隧道、珠海機場、橫琴大橋、廣珠城軌、廣珠西線高速公路等也相繼落成使用或通車。這些措施有利促進珠海交通暢通,也有助於與鄰近城市如澳門、香港、深圳、中山、廣州等的通商交易或文化交流。不過不能忽視交通設施興建過程中出現有些土地糾紛問題,這些問題應以民為本地合理解決。

  至於自然環境方面,萬山群島一帶保育得最好。雖然斗門區和金灣區、橫琴一帶已大量填海造地,但可幸的是萬山群島還沒有進行大量填海造地。東澳島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為珠海的一個旅遊試驗區。本人在上年曾經去過東澳島,感覺那裡的自然環境與市區完全是兩個世界。其次一些公園如圓明新園、珍珠樂園、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等的設立,也非常帶動珠海旅遊業的發展。

  本人見過珠海未來發展的規劃圖,珠海城市未來發展會包圍著整個澳門特別行政區。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未來珠海南屏、灣仔、橫琴一帶都會有許多大廈林立。所以現在值得要思考的是,珠澳如何公平地良性競爭和合作。珠澳兩地發展獲得共贏,才能讓珠澳有更好的發展明天。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從老地圖看珠海的發展歷史過程


本人不經不覺收藏了九張從一九八四年至今的珠海市老地圖,當然也不例外收藏許多有關廣州和澳門的老地圖。為什麼會喜歡收藏珠海市的老地圖?因為本人經常踏足之地除了出生地廣州和現居地澳門之外,另一個經常踏足之地正是珠海,由此對珠海這地方非常有興趣。其次可瞭解澳門邊界周邊地區的發展過程是如何的。瞭解這些地圖內容,可瞭解未來的珠海發展過程會帶給澳門有什麼機遇。

  九張珠海市老地圖當中,廣東省地圖出版社繪製的地圖有六張,中國地圖出版社繪製的地圖有一張,西安地圖出版社繪製的地圖有一張,香港萬里機構繪製的地圖有一張。有兩張地圖以繁體字印刷,其餘就是簡體字印刷。

  按照維基百科轉引珠海市政府網站和廣州市南沙區萬頃沙鎮政府網站所述:「珠海市現所轄的地方,是由原珠海縣大部份轄地及斗門縣的轄地而成,一九四九年設海島管理處。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建立漁民縣,寶安、東莞、中山三縣所屬海島為漁民縣的行政區域,由粵中行政區領導,一九五三年改為珠海縣,因地處珠江口與南海之間而名。一九五九年三月二十二日併入中山縣,一九六一年復置珠海縣,一九七九年三月五日設珠海市。一九八零年市內部分地區興辦經濟特區,已建成一批技術先進、以出口創匯為主的工業生產項目,一九八四年原斗門縣劃歸珠海市管轄,一九八四年八月,設立市轄區──香洲區。」。

  從一九八四年的珠海市老地圖可見,拱北、吉大、前山、灣仔等仍是未與市區連成一體的小鎮,吉大的商業區和工業區仍在籌建中。許多道路還在規劃中。許多新馬路還沒有改名,暫名為一號路、四號路等。香洲區和斗門縣之間沒有高速公路和大橋連接。當時有七路公共巴士路線,此地圖售價為三角人民幣。

  從一九八七年的珠海市老地圖可見,吉大已發展起來,香洲、拱北、吉大的城區初步連成一體,香洲的西邊開始有些規劃。一號路改名為石花東路,新港大道和四號路改名為九洲大道,水庫路改名為紫荊路,並開通人民南路和北路。香洲區和斗門縣之間沒有高速公路和大橋連接。當時有五路公共巴士路線,此地圖售價為五角人民幣。

  從一九九一年的珠海市老地圖可見,三灶機場已建成,連接香洲區和斗門縣之間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設中。板障山雙線雙孔公路隧道建成試通車。當時有九路公共巴士路線,此地圖售價為一元四角人民幣。

  從一九九四年的珠海市老地圖可見珠海已分為七個區,分別為淇澳管理區、萬山管理區、橫琴經濟開發區、紅旗管理區、三灶管理區、平沙管理區、珠海港管理區。珠海港、三灶、橫琴一帶有大量的填海造地工程。香洲、拱北、吉大的城區已完全連成一體。當時還有一個經過淇澳島和內伶仃島的珠港跨海大橋規劃,但後來以港珠澳大橋規劃所取代。三灶機場改名為珠海機場。前山和南屏一帶有許多新馬路,有跨海大橋通往橫琴,在斗門有些鐵路建設的規劃。當時有十一路公共巴士路線,此地圖售價為三元人民幣。

  從一九九六年的珠海市老地圖可見,圓明新園已建成開園,新香洲一帶已開始有些規劃。當時有三十四路公共巴士路線,此地圖售價為三元四角人民幣。從二零零一年的珠海市老地圖可見,三灶為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東澳島為旅遊試驗區,珍珠樂園已建成開園。拱北口岸聯檢大樓已進行擴建工程。珠海沿岸的情侶路正式開通,新香洲已有一定發展。當時有五十六路公共巴士路線,此地圖售價為二十八元港幣。

  從二零零六年的珠海市老地圖可見,海泉灣度假城已落成啟用,新香洲和前山一帶有進一步發展。已標示有橫琴口岸。斗門縣改為屬珠海市的斗門區和金灣區。當時有八十一路公共巴士路線,此地圖售價為六元人民幣。從二零零九年的珠海市老地圖可見已標示廣珠城軌的規劃路線,廣珠西線高速公路已開通。當時有八十七路公共巴士路線,此地圖售價為八元人民幣。

  從二零一二年的珠海市老地圖可見廣珠城軌已開通,但明珠站、前山站和珠海站未開通。新香洲、橫琴、灣仔、斗門區、金灣區一帶有進一步的城市發展,已標示澳門大學在橫琴校區的所在地,同時已標示珠江三角洲環線高速公路、港珠澳大橋等的規劃路線。當時有八十九路公共巴士路線,此地圖售價為八元人民幣。

2014年7月11日星期五

為市民爭取投票權也應是服務一部分


發現澳門社會一個現象,記得在社交網站上,由於部分市民譴責部分建制派高層其中在政治上作為時,被部分建制派人士質問:「你現在說這麼多,你有沒有見過我們在社會服務做過多少工作?那你到底為社會服務有做過什麼?」其實應該要去分清楚一些,部分市民只是批評部分建制派高層在政治上如何作為,與在建制派社團工作的前線人士參與多少社會服務無關,同時絕對不是完全否定建制派社團工作的前線人士在社會服務工作所負出努力。還有要說的是大家都有發言權,而不是做過什麼工作才會有該工作有關的發言權利。雖然在建制派社團工作的前線人士為澳門社會做這麼多社會服務工作,所得到許多成績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需要指出問題的是,似乎建制派社團不太重視爭取廣大市民更多投票權的工作,也似乎把爭取市民投票權工作不作為是社會服務範疇的一部分。

  例如兩年前的澳門政制發展諮詢活動時,建制派社團就在澳門社會大力推廣其中增加小圈子選舉成份的「+2+2+100」方案,這個政制發展方案成為所謂主流方案,而最終獲得通過。這個所謂政制發展主流方案,雖然有增加一些全民直選議席,但增加非全民直選成分比全民直選成分要多。如果建制派社團的確非常關注爭取廣大市民投票權,就不會支持所謂「+2+2+100」的政制發展方案,因而支持增加更多全民直選比例的政制發展方案。

  要思考這個問題,必須了解什麼是市民投票權? 什麼是社會服務? 市民投票權是《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所規定的居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社會服務則是一個個人或團體為社會不同人士提供服務,例如老人服務、兒童服務、婦女服務、在職人士服務、殘障人士服務等。經常為社會服務的人士,應該會同時特別關注不同的社會問題。廣大市民投票權如何獲得保障,應是人們所關注社會的重大課題。故此爭取廣大市民投票權的工作,都應該是社會服務範疇的一部分。

  其實建制派社團每年所得到政府資助的公帑資源要比其他小社團多,社會動員能力應比其他小社團還要強。故此建制派社團理應關注更多廣大市民投票權工作為妥,這樣才能體現建制派社團為澳為民的精神。

2014年7月4日星期五

應清楚了解民主是什麼概念


民主一詞,不同宗教和政治信仰的人有不同看法,同時不同社會現狀或不同人生經歷也會影響一個人對民主的看法。但民主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大眾在現代社會特別需要的是民主? 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應清楚了解民主是什麼概念的意義,也十分重要。

  在本人看來,民主就是公民表達意見自由。公民表達意見的自由,包括表達意見的模式不受外界的干涉。例如和平地示威請願、派傳單、靜坐等,不應被持另一方意見者所刻意干涉干擾。公民表達意見的自由,包括公民所表達的意見在不違反法律下,不因被機構組織影響而影響表達意見。由此支持澳門的大學教授和學生敢於發聲,因為發聲是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其次民主就是當局處理任何事都以公民作根本。要保證當局處理任何事都能以公民作根本,那就要保證一個地方所有官員都是從所有公民當中選出來。雖然普選不能立刻解決所有問題,但沒有普選更加不能解決問題。沒有普選下的港澳社會,所有政府官員都似乎不以所有港澳公民負責,港澳公民的選票都未能完全監督政府運作。可想而知沒有普選下的社會,的確為未來社會帶來希望嗎? 建制派人士常說不能照搬外地一套,要有澳門式的民主。但疑問的是澳門小圈子式民主制度是否符合澳門現在社會發展?

  還有民主就是作為公民擁有其個人自決權。例如作為一個公民擁有與什麼人交朋友、要幹什麼職業、要參與什麼活動等的個人自決權。如果一個公民要與什麼人交朋友,都要大眾投票表決才可決定的話,那麼如何談得上民主? 同時個人自決權應包括所有公民自己民生問題應該由自己決定。如本專欄之前文章所講,由於港澳主權已回歸中國大陸,港澳公民應擁有一國前提下的所有個人民生自決權,才更能體現「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澳)人治港(澳)」。

  喜聞最近有建制派人士在社交網絡Facebook上設立群組,為了澳門社會而勇於發聲。這是體現歌曲《問誰未發聲》歌詞精神,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感覺不太正確的是,建制派人士批評在選舉特首選委投票活動過程中,指控反對派就在他人投票完結後,就立刻派傳單給人,感覺這種行為擾民而批評他們沒有禮貌。為何派傳單就說他人擾民無禮貌,難道小圈子被代表所有市民選特首就有禮貌? 他們派傳單只是表達為何許多公民未能有機會選特首盡公民責任的訴求。其實澳門建制派人士從來沒有為被代表所有公民政治意向的無禮貌行為,向所有受影響的澳門公民作出道歉。

  至於在澳門來說,可能澳門社會未能接受到改變一些方式表達訴求。只是改變少少而已,就可能會給建制派人士指責為激進同暴力行為擾亂社會。建制派人士是否一直認為「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處理問題,這個澳門社會先會更加進步。請問建制派人士會願意以平等方式同反對人士作出交流溝通解決紛爭嗎? 感到失望的是在現時為止未發現有,例如崔世安以公務繁忙,拒絕與發起反離補法案示威行動人士見面。希望建制派人士會願意以平等方式同反對人士作出交流溝通,解決一切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