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7年4月6日星期四

不同歷史時期的澳門清明節景況

        在執筆撰寫此文之時,正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清明節原本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按照元代崇仁吳澄伯清所寫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寫道:「清明,三月節。按《國語》曰:時有八風。歷獨指清明風為三月節,此風屬巽故也。萬物齊乎巽,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雖然在澳門生活的人過清明節,與其他華人地區沒有特別大的差別,都是一家大小去墳場拜祖先拜已故親人。可是澳門生活的人經歷不同歷史時期,應該與其他地方不同,應該有些澳門清明節逸事值得一提。
  首先談談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澳門清明節景況。根據新加坡《南洋商報》在一九三九年四月五日報道,指「若干澳門人士正組織救濟難民委員會,向香港和澳門人士捐出巨欵,以資救濟。」若干澳門人士在一九三九年清明時節組織救濟難民委員會,這是由於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澳門雖然屬葡萄牙中立國範圍,但是澳門鄰近地區如英屬香港、中國廣東省一些地方等被日本所佔領,許多難民就湧入澳門避難。至於這個救濟難民委員會當年做過什麼救濟活動?有沒有救濟成效?就有待未來查找相關資料去深入研究。
  談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國共內戰時期的澳門清明節景況。根據澳門《華僑報》在一九四七年四月四日報道,報章標題指「昨日清明節/市場更為寂寞/穀米仍慢砂糖片糖獨好」。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是太久,中國國共持續内戰,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元氣大傷,因而澳門經濟無法幸免而受到影響。根據澳門《華僑報》在一九四九年四月四日報道,報章標題指「清明節/西洋墳場延長開放時間/前山一帶加派軍警保護」。當時中葡關係不是太好,珠澳邊界可能經常有衝突,因而有加派軍警保護的必要性。
  談談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澳門清明節景況。根據澳門《市民日報》在一九六七年四月五日報道,報章標題指「昨日出關掃墓客/大學毛澤東思想/飯堂內有毛澤東思想宣傳隊演出/熟肉熟海鮮生果麵飯等大量供應」。在報道中指澳門市民在清明節出關掃墓者千餘人,當時中國當局禁止帶香燭等「迷信品」入境,所以當時許多澳門市民都没有帶,秩序非常良好。澳門商會和工聯則在關閘負責幫助掃墓的澳門市民填寫相關過關表格。沿途還設有某間大學校史的展覽會和水站、售賣肉菜的市場。這個市場還售賣毛主席像章、國徽章、歌頌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唱片等。
  當時正值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澳門「一二三」事件之後,香港六七暴動前夕。澳門周圍都充滿著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氣息,例如有毛澤東思想宣傳隊演出、市場售賣毛主席像章、國徽章、歌頌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唱片等。當時澳門如中國大陸的城市,這可能是澳門左派份子在澳門「一二三事件」後地位提高,澳葡政府不敢干涉澳門左派份子活動,澳門親國民黨人士被趕走有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