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6年3月18日星期五

聽講座認識清代皇家匾額的歷史

在今年的三月十三日,在澳門藝術博物館舉行了一場名為「論清代皇家建築匾額的製作及發展變化」,由故宫博物院圖書館研究館員春花主講。講座的藝術主題主要圍繞建築匾額,朝代主題主要圍繞清代,皇家主要指清室。這無可非議,是由於剛剛在澳門藝術博物館結束了名為「太乙嵯峨——紫禁城建築藝術特展」的展覽,其展覽的主題是以清代皇室為主。

  其實有關故宫展覽的主題不應局限於清代,因為紫禁城除了清代皇宫之外,應該還包括紫禁城前身(元大都皇城)和明代皇宫。這樣絕不是說清代歷史事物很沉悶,這次展覽還展出紫禁城模型,本人非常喜歡。只是感覺擴大相關展覽主題,讓更多市民認識更多當年的中國歷史。特別想認識明代皇宫發展趣事和元大都皇城到底是怎樣的。

  講座主要分為多個介紹環節,由於時間有點緊迫,加上春花老師所說,有三百多頁幻燈片要講,所以她講得有點快。不過由於本人對講座主題的興趣,而對講者說話速度沒有太多意見。雖然當天天氣落著雨很差,也沒有減少出席參與講座者前來出席活動的興致。這是為什麼?其實這是基於興趣和好奇心理帶動所致。活動除了演講之外,還展示許多與建築匾額有關的有趣照片,讓出席參與講座者生動認識建築匾額的歷史。

  講座首先講匾額的概念,再細說清代皇家建築匾額的内在涵義,例如展示清朝政府政治主張和統治理念的「和」字,有北京故宫太和殿、保和殿等。接著就是講述匾額的歷史發展過程,由於歷史緣故,許多匾額遭到嚴重破壞,春花老師根據清代古籍文獻和檔案資料,恢復這些匾額中滿文名稱。最後就是講清代皇家建築匾額的變化和製作過程,還展示許多清代歷朝皇帝御寶的拍攝照片。講座介紹環節最吸引本人的地方,當然是探討皇家建築匾額滿文的演變和錯别字。

  在講座結束後,本人就主動去問春花老師一些問題。首先就是問有什麼方法學習好滿文?她的答案絕不是答你有什麼方法,而是介紹學習滿文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中國東北地區,即中國滿族主要分布的地區。雖然她說本人不需要學,可是她說認識滿文的人越來越少。基於本人愛好清史的緣故,雖然語言只是興趣之外的喜好,其實也有需要學一點。這是由於原始記載清史,特别是清宫皇室史,是由滿族語言來書寫。其次不太滿足於現有學術研究資料上探討歷史。所以學習一點語言是有利而無害的。

  其次就是問為何中國第一和第二歷史檔案館,現在不允許非歷史工作者的其他人隨便出入?春花老師她解釋說,由於擔心其他人對歷史檔案文物的非法盜取,或者是肆意破壞,故此不能再允許其他人隨便進入歷史檔案館。雖然不再讓其他人自由出入歷史檔案館感到遺憾,不過他們這麼做絕對不是毫無道理。這是因為珍貴文物需要人為地合法合理地保護。珍貴歷史檔案保護不好,歷史學家就難以繼續進行歷史研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