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事件當中的集會活動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就是聲討大會。「一二.三」事件聲討大會大多數由群眾發起,以親共左派人士參與居多。第二種就是祝捷大會,也大多數由群眾發起,也以親共左派人士參與居多。「一二.三」事件的集會活動在事件期間從未停止過,「一二.三」事件的聲討大會主要發生在事件前中後期,祝捷大會主要發生在事件後期。群眾頻繁舉行集會活動,這可能是與「文革」風潮有關,也可能是與民族之間矛盾有關。
從報紙資料所載,可以見到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和一九六七年二月當中,有婦聯、海員工會、理髮工會、鏡湖員工和學生、華人裁判、戲院工人、印刷工會,濠江中學、婦聯子弟學校、勞工子弟學校、廣大中學、氹仔坊眾學校、鏡平、培道、銀業、星光書店、南光貿易公司、澳門學聯、澳門街坊福利會、澳門中華教育會、路環各業工人、青年聯誼會等,曾經舉辦過聲討大會。舉辦次數最多的團體是濠江中學,其次就是各界工會和街坊會,不過主辦團體主要是以教育有關居多,這可能是與事件導火線(氹仔坊眾學校興建校址發生警民衝突)與當年教育界有關。
「一二.三」事件當中的聲討活動名稱,有多個叫法。有的叫「聲討澳葡政府大會」、有的叫「反迫害鬥爭大會」、有的叫「毛澤東思想學用會」、有的叫「笑談紙老虎座談會」等。無論聲討活動名稱怎樣變化都好,唯一不變的就是一致向外(澳葡政府和親台勢力)的聲討目標。
這些聲討活動名稱的叫法,都有非常濃烈的「文化大革命」的文化色彩,例如這些活動的文字當中有鬥爭、毛澤東思想、紙老虎等。澳門在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期間,澳門街道上的一些建築都會掛滿「毛主席萬歲」等標語。難以想像「文化大革命」的風潮對澳門影響非常深遠,那些說「一二.三」事件不是與「文化大革命」有關說法,似乎難以說得過去。
另外聲討大會對事件有正面作用和負面作用。正面作用在於團結集合了華人群眾力量,同時也讓更多群眾認識事件和關注事件。負面作用在於加速撕裂社會和諧氛圍,加速群眾對西洋外國人的仇恨,這是由於當時親共團體誇張煽動群眾反澳葡反國民黨,加上群眾對澳葡政府管治不滿所造成。
其次談談「一二.三」事件當中的祝捷大會。從報紙資料所載,濠江中學、工聯、學聯、銀業小學、當時的澳門新聞界等,曾經參與或舉辦過祝捷大會。舉辦地點有多個地方,有南灣工人體育場(今新葡京的所在地)、有濠江中學校園、有商會二樓等。
親共左派認為值得慶祝鬥爭勝利原因,用他們說法就是反殖反迫害成功。其實不只是這麼簡單。這是因為「一二.三」事件過後,澳葡低頭簽字認錯,親台灣親國民黨力量被趕走,親共左派傳統社團直到至今影響澳門政治、社會、經濟,因而被外界指澳門在當時起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半解放區。
其實這樣是對澳門發展不健康的。這是因為應該容納更多不同意見團體存在於社會,包括有信仰共產主義的、有信仰三民主義的、有信仰其他政治主義的等,互相走向良性競爭和監督地讓澳門健康成長。可惜當年的政治和社會背景,沒有可能做到。
(紀念一二三事件五十周年 之六)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