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6年12月30日星期五

「一二.三」事件與「三不」制裁運動


澳門華人「一二.三」事件當中較大規模抵制洋人運動,歷史上稱為「三不」制裁運動。在一九六七年的一月二十四日開始發生,至一九六七年的一月二十九日結束,歷時五天的時間。

  「三不」制裁運動是指:(一)不繳交一切稅款;(二)不賣東西給葡籍的澳葡政府官員;(三)澳門一切服務性行業對葡籍的澳葡政府官員一律抵制。「三不」制裁運動第一點就是不繳交一切政府稅款,相當於華人在社會上實行罷工罷課罷市,對澳門社會經濟有一定負面影響。至於「三不」制裁運動第二點和第三點,就是杯葛葡籍的澳葡政府官員。雖然表面上說杯葛葡籍的澳葡政府官員,實際上許多洋人都受到影響。這是由於許多當時華人分不清誰是葡萄牙官員,總之見到洋人就杯葛。這樣做更加惡化澳門華人和洋人的關係。

  澳門華人群眾推行「三不」制裁運動原因,在於按照當時親共左派社團人士指,澳葡政府不斷拖延解決「一一.一五」和「一二.三」事件所引發的問題。澳葡政府有沒有不斷拖延解決問題就不太清楚,只見到親共左派社團人士不斷向澳葡政府施加壓力。其施加壓力目的,可能是為了一些政治訴求。其中就是澳葡政府道歉認錯,將親中國國民黨勢力趕去台灣。其次應該是在澳門一些洋人長期欺壓華人,因而華人一直與洋人積怨。可能就是借事件抵制洋人。

  「三不」制裁運動有不同組織響應,例如有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青年聯誼會、澳門中華教育會、濠江等七校師生、各工會、果業七聯行、油商和油站等。大部分響應的社團是與教育和工會有關。這原因如本人撰寫的前文所說,「一二.三」事件起因與澳門教育問題有關。事件影響著教育辦學工作,也影響勞工就業問題。這些曾經響應過「三不」制裁運動的社團,應該不同途徑分享下當年參與「三不」制裁運動的過程和感想,這應該是一份可貴的歷史資料。

  「三不」制裁運動當中,當時的澳門華人在社會上曾經有以下不同舉措。據報載,其中有一九六七年一月二十五日,華人商店和餐室開始拒售食物用品給澳門的葡籍和土生居民。青洲區的商戶攤販堅決制裁澳葡政府。約有一百五十名建築工人停工,離開一個政府建築的工地。澳門戲院拒絕對葡萄牙人賣票。有葡萄牙人強行登上巴士,車上的華人乘客和巴士司機以及售票員,路過的華人就一起把這些葡萄牙人從巴士上轟下來。因戲院不繳稅給澳葡政府,觀眾可以便宜價錢看戲。葡萄牙人在澳門搭車購物到處受到阻撓。一九六七年一月二十六日,鏡湖醫院決定不為葡萄牙籍的官員診病。六國、得來、冠男茶樓是日起不交慈善稅。生牛屠宰稅是日起停交。一九六七年一月二十七日,在酒樓、大部分商店、巴士車身被貼上制裁澳葡的標貼。一九六七年一月二十八日,三輪車工友拒做葡萄牙官員的長期生意。
「三不」制裁運動在全澳門正式執行期間,據報載,年宵市場的生意一片冷淡,華生餐廳暫停營業,南灣沙利文餐廳宣告休息,澳門博彩娛樂業情況空前冷淡。「三不」制裁運動,持續至澳門總督嘉樂庇草簽「澳門政府對澳門各界同胞代表所提抗議的答覆」以及「澳門政府接納和執行廣東省外事處處長提出的四項要求的文件」後結束。

  「三不」制裁運動雖然能最終讓澳葡政府向華人讓步,其後澳葡政府放寬對華人管治限制,但影響澳門社會發展許多方面。在現今的社會,不應該再存在種族仇恨。因為大家都是地球人。雖然不同種族曾經有過仇恨、曾經有過不愉快的歷史經歷。但消除仇恨,和諧共處,有利我們建設美好家園。

(紀念一二三事件五十周年 之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