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23年4月21日星期五

澳門水路和空路出入境口岸變遷

 澳門客運碼頭出入境口岸變遷

 1 內港客運碼頭(葡萄牙語:Terminal Marítimo de Passageiros do Porto Interior,英語:Inner Harbour Ferry Terminal)出入境事務站 (2008~)

  澳門政府在1868年將北灣填塞,同時築成一道直隄小路,在旁邊建築有拱形鋪樓。政府在1923年再填海擴闊沿堤馬路與興建碼頭,令內港成為了現代化商港。

  內港客運碼頭前身是位於內港的第14號碼頭(粵通碼頭),在此設立過可全日二十四小時運作的出入境事務站。廣東省港航集團有限公司全資駐澳企業粵通船務(英語:Yuet Tung Shipping,全稱粵通船務有限公司),在1962年於澳門註冊成立。粵通碼頭則在1985年2月啟用。這碼頭曾經是自從中國大陸實行改革開放之後,重要的海路交通樞紐,以連接香港以及中國大陸運輸中心和漁業港口。澳門政府為了擴大內港碼頭面積,就在1980年提出重建內港碼頭計劃,內港航道就在1984年加寬至50米。內港碼頭一帶在20世紀80年代為澳門漁業最興盛時期。在該區域當中有皇宮娛樂場和金碧娛樂場。按照1985年統計,澳門內港總共有38個碼頭,不包括商人自用倉庫的上倉庫有12座。

  澳門內港至珠海灣仔航線在1984年11月12日開始。因應對岸灣仔口岸臨時聯檢棚安全不符標準,在2016年1月17日起停用,往來灣仔口岸至內港客運碼頭的航運同時也需要暫停。由於是內港客運碼頭現時唯一航線,內港客運碼頭也暫停運作直至另行通知。灣仔口岸在2020年1月23日正式恢復通關。同時往返澳門到珠海灣仔航線,也恢復營運。在2020年至2022年間受疫情防控影響,往返澳門到珠海灣仔航線曾經調整班次或暫時停運。

  時任代行政長官陳麗敏在2008年2月18日公布命令,內港客運碼頭出入境事務站在2月20日設立出入境事務站。同時撤銷內港14號碼頭內的出入境事務站。港務局局長在2008年2月6日,按照第28/2003號行政法規第三條(三)項的規定發佈通告。指定內港客運碼頭為對外貿易海上口岸,自2008年2月20日起生效。

2 外港客運碼頭(葡萄牙語:Terminal Marítimo de Passageiros do Porto Exterior,英語:Outer Harbour Ferry Terminal)出入境事務站(1993~)

  澳門外港客運碼頭位置經歷多次變更。從美國國會圖書館館藏的1936年和1952年澳門舊地圖可見,澳門外港客運碼頭原先設於薩拉沙博士大馬路(今友誼大馬路),即現時新口岸世界貿易中心位置。從章容記書報社出版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澳門舊地圖,還有美國國會圖書館館藏的1988年由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澳門舊地圖可見,澳門外港客運碼頭後搬至現時友誼巷和海港街位置,即現時治安警察局出入境事務廳大樓。這個位置曾經作為華山輪、泰山輪、南山輪停泊處。

  外港新客運碼頭塡土工程1988年12月22日正式展開,首期工程首先將新碼頭地點海床淤泥抽出,然後再進行吹沙塡土,此項塡土工程由珠光工程發展有限公司承造。澳門新外港客運碼頭由葡萄牙總統馬里奧·蘇亞雷斯於1993年10月31日主持揭幕儀式。澳門新外港客運碼頭位置搬至位於貯水塘下面新填海地。外港新客運碼頭首班航班在1993年11月2日上午七時開出。當局在外港新客運碼頭設立可二十四小時運作的出入境事務站,以取代舊外港客運碼頭。

3 氹仔客運碼頭(葡萄牙語:Terminal Marítimo de Passageiros da Taipa,英語:Taipa Ferry Terminal)出入境事務站(2017~)

  是一個位於澳門氹仔北安填海區的碼頭及出入境口岸,俗稱「北安碼頭」、「氹仔碼頭」、「新港澳碼頭」。毗鄰有澳門國際機場。該碼頭提供往來澳門至香港、珠海、深圳、東莞高速客輪服務。在永久客運碼頭啟用之前,興建氹仔臨時客運碼頭(葡萄牙語:Terminal Marítimo Provisório da Taipa,英語:Taipa Temporary Ferry Terminal)(2007~2017 )以加快分流外港碼頭壓力。時任行政長官何厚鏵在2007年10月9日公布命令,氹仔客運碼頭的臨時設施內出入境事務站在10月18日設立。在2017年5月22日時任行政長官崔世安公布命令,氹仔客運碼頭在2017年6月1日設立出入境事務站。

澳門遊艇碼頭出入境口岸變遷

 1 路環碼頭(葡萄牙語:Cais de Coloane、英語:Coloane Pier)出入境事務站(2015~)

  該碼頭早在1873年修建。在二十世紀1968年路氹連貫公路和1974年嘉樂庇大橋落成通車之前年代,是唯一通往路環的公共交通碼頭,昔日曾經是往返澳門和氹仔主要碼頭之一。隨著連貫公路及嘉樂庇大橋建成之後,其渡輪功能已不復存在,渡輪班次也逐漸減少,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消失。最終以橫琴居民來澳銷售農產品停泊處,作為餘下功能。

  修葺工程在1985年第一次開始進行,將棧橋部份改建為混凝土結構。 第二次修葺工程在2015年進行,時間相隔三十年後,這時候就將建築物入口處前後立面新増中文名稱「路環碼頭」。同時時任行政長官崔世安在2015年5月22日公布命令,路環碼頭在2017年6月30日設立可二十四小時運作,只容許遊艇乘客進入或離開澳門遊客使用的出入境事務站。出入境事務站在2015年劃定澳門水域之後,為增設海上遊上落客點才再重新使用該碼頭,為該碼頭重添新生命。其後往返媽閣碼頭至路環碼頭航線,由信德中旅船務管理有限公司經營的澳門海上遊航線在2021年7月1日起正式開通。

2 澳門漁人碼頭(葡萄牙文:Doca dos Pescadores de Macau、英文:Macau Fisherman’s Wharf)遊艇碼頭出入境事務站(2016~)

  其前身是舊澳門港澳碼頭,是仿歐美漁人碼頭而建造的購物中心,為澳門第一個主題公園。建於外港新填海區孫逸仙大馬路對開,鄰近有新港澳碼頭。是由何鴻燊以及周錦輝投資興建,總投資大約為澳門幣18.5億。總共經過5年時間籌備和興建,由澳門行政長官何厚鏵及漁人碼頭主席何鴻燊在2005年12月31日揭幕儀式以及試業。在試業一年之後的2006年12月23日正式開幕。在2015年劃定澳門水域之後,為增設海上遊上落客點,在澳門漁人碼頭遊艇碼頭增設出入境事務站。時任行政長官崔世安在2016年3月15日公布命令,澳門漁人碼頭遊艇碼頭在2016年4月1日設立出入境事務站。

澳門兩大空路出入境口岸變遷

 1 澳門國際機場(葡萄牙語:Aeroporto Internacional de Macau,英語:Macau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代碼:MFM;ICAO代碼:VMMC)出入境事務站(1995~)

  這是澳門唯一的國際機場,也是澳門現時唯一固定翼飛機起降的空路出入境口岸。是繼日本大阪關西國際機場之後,全球第二個、大中華地區第一個完全由填海造陸建成人工島機場。附近設有氹仔客運碼頭,在1995年11月9日正式開始商業飛行。護理總督按照澳門組織章程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在1995年11月9日命令澳門國際機場可以進行對外貿易活動,因此視作澳門地區一道邊境。

2 空中快線直升機有限公司(英語:Sky Shuttle Helicopters Limited;葡萄牙語:Companhia Helicópteros “Sky Shuttle” Limitada)(2008~)

  前身是「港聯直升機(香港)有限公司」(簡稱:港聯直升機),在1997年與「亞太航空有限公司」(簡稱:亞太航空)結盟,聯合經營港澳之間直昇機航線服務,是香港和澳門第一間提供直升機跨境接載服務公司。港聯直升機在2008年改名為空中快線直升機有限公司,簡稱空中快線。現任行政總裁是陳婉玉,澳博行政總裁何鴻燊曾經是空中快線公司董事。由於該公司其中設立在澳門外港客運碼頭,可在同一碼頭作出入境通關。

參考資料:澳門政府網站、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建設發展辦公室、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印務局、珠海市口岸局、澳門百科全書、澳門記憶、施白蒂著、思磊譯. 澳門編年史 - 二十世紀 (1950-1988)、空中快線。



 

1,內港客運碼頭,維基共享資源

 


2,外港客運碼頭,維基共享資源
 

3,澳門國際機場,維基共享資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