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21年1月2日星期六

《刻不容緩的去殖民化》乃謬論


  最近在社交網站Facebook流傳著一篇非常令人匪夷所思的文章,引起許多網友的熱烈討論。這篇非常令人匪夷所思文章名字叫《刻不容緩的去殖民化》,由筆名觀海的人所寫,刊登在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廿八日的《澳門日報》第C03視野版。



  這篇文章非常令人匪夷所思的理由,在於《刻不容緩的去殖民化》文章當中,將香港社會動亂責任歸責於香港年青人、外國政府插手、殖民化沒有去除等。該文章作者觀海在《刻不容緩的去殖民化》文章當中指「有的著眼於教育的失誤、末代港督的挖坑;經濟只着眼於地產金融、政府被地產綁架、司法權掌握在外國籍人士手中等,還有一個反思,就是與香港特區成立後沒有去殖民化有一定關係。」筆者反對暴力解決問題,只是難以明白為何該文章作者觀海不歸責香港特區政府管治失誤的責任。其實有好多次機會和平解決香港反修例風波問題,但香港特區政府遲遲未作出反應。香港反修例風波的爭議點在於涉及「一國兩制」和「高度自治」存廢問題,加上香港人對中國國內的法律體制不太信任。《刻不容緩的去殖民化》文章這樣的評論有失公允。現在爭論誰對誰錯都無濟於事,為何不做好溝通修補社會撕裂,而是在撰文互相指責呢?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該文章作者觀海在《刻不容緩的去殖民化》竟然拿上海作比較。該文章作者觀海在《刻不容緩的去殖民化》文章當中指「對比一下上海。一解放就對租界林立的局勢進行了徹底改造,原來用洋人命名的公共設施徹底改名...徹底改變了城市面貌,出現了一個嶄新的上海。」其實該文章作者觀海有沒有認識中國歷史?中共對上海社會主義改造,根本是對上海社會文化和經濟金融的破壞,不容許異見報刊雜誌繼續出版,大量私營企業同學校等收歸國有,不能自由辦學等。加上殖民地時代改的名字比中共改好聽好多,例如愛多亞路好聽過延安路、霞飛路好聽過淮海路。


  為什麼年青人或長者留戀殖民地時代?為什麼社交網站這麼多懷舊群組和專頁?這是殖民地時代許多好的政策,值得許多人留戀。例如葡屬澳門政府對主教山和松山燈塔等海岸線景觀的保育、葡屬澳門政府對文物建築的保育、社會房屋和經濟房屋的興建、大量公共設施的興建等。加上筆者曾經撰文提出保留澳門殖民地舊街名的原因,在於有愛國愛澳教育和澳門旅遊文化特色的作用。如果這些澳門殖民地舊街名都刪除,如何教育下一代認識澳門歷史?難以明白還有一些人以偏概全指責殖民化的不是,這可能是被中共洗腦政策和左派報章片面輿論引導的影響。


  該文章作者觀海提出要刻不容緩的去殖民化,換句話說是否要廢除「一國兩制」政策?澳門推行「一國兩制」的《基本法》就是要保留原有社會生活方式,保留原有資本主義制度,以比中國國內特別形式進行「高度自治」管治。所以現在應該珍惜現有的自由權利和可一不可再的文化歷史事物為妥。

沒有留言: